《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创造艺术的时候,是未必要具备艺术家的身份的。艺术家的身份,是由艺术作品给予的。许多刻画在岩石上和岩洞里的原始艺术,都保留到了今天,它们都是由古代的那些无所谓艺术家不艺术家的人们创作出来的。他们只是出于爱、出于激情、出于表达的欲望而创作了它们。可以说不仅仅出于看热闹的心态而走上街头的人们,甚至参与了更多的艺术活动的人们,当时他们的所有活动都是行为艺术表演的一部分。 。。

查氏中华
查氏中华

  
  2007…10

  
  题记:在此篇文字中,实则满含惭愧!文章只是出于对三位值得敬重的前辈尽自己的一点心意,作出无愧于心的推崇,并希图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尽管有过四大发明,但中华民族事实上从未以科技 学术称雄于世。科技学术的落后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落后于人的根本缘故。中华民族所贡献于世界的,主要是其不朽的汉语言文学成就。在浩瀚的汉语言文学著作中,若一定要选择三个同姓的真正堪称杰出的文学大师:我一定会毫无犹豫的选择笔名分别为金庸穆旦 海子的查良镛 查良铮查海生。我个人认为:对此查氏三人文学成就的评价,不应低于历史上任一姓氏之三人。未来的文学史不会遗漏他们!三份丰富深厚的文学遗产已经给予中华文化以深刻印记,而未来的中华文化亦必处于三人文学实绩与所造就的文化现象影响之下存在与发展。

  
  有时候,我竟会想:如此优秀的三个汉语言文学大师,竟都生活于二十世纪,且都姓查,是不是在他们的生命中,有着相同的决定了这种非凡的文学才华的基因呢?或只是一种巧合?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看查良镛的《神雕侠侣》了。而到了二十岁以后才开始看到查良铮和查海生两位诗人的诗作。我从内心知道他们的作品和文字是好的。我几次想到他们,总想要写篇文章留下自己向他们致敬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推崇的态度。这是很为难的,同样推崇他们的人也不少,评论的文字也不少。很多感受几乎与别人已经说过的一样,而我又不愿意重复别人的文字。所以过多引用他人的语言和文字亦可谓实属无奈,其中有些是出于希望读者有个大概的了解而介绍之必要,有些则是自己也确实很认同的语言文字,且其文字亦为自己深感无力于更为精当的表达出来的缘故。比如出自我所景仰的西川手笔的关于查海生的简要概略与评述。另外即使当我想到要恰当的拟好这篇文字的题目时,也是很犯难的。查氏中华意谓指出此查氏三人对于中华文化所贡献出来的不可忽视的那部分。这个名字似乎太大,但不是这个名字又实在无法表达我个人对于以上三人的真诚敬意。而这篇文章,并无意于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来代表整个中华,只是对于他们的个人成就及其由他们而引出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一种预示,也实在只能算做是通过资料的凑合希图达到与着无数伟大的汉语言作家中的这三人同时相遇于一处的愿望的心情小记。

  
  据相关资料记载:

  绵延数百载的浙江海宁查氏主要是以出产文人学者而非高官巨商为世人所知的,其家世也因此而尤显尊贵。 

  海宁查氏的第一个巅峰期在清康雍两朝。查伊璜,查慎行。查嗣庭。查升于当时全国文坛学苑画界均属第一流人物。查氏门第鼎盛,一时竟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康熙为查氏宗祠题“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联一事,亦确为实录。

  其后二百年间,海宁查氏代不乏人。更于二十世纪再度开枝散叶,为中国文化贡献出两位鼎鼎有名的文坛大师,一为查良镛,一为查良铮。他们的笔名分别是金庸和穆旦。据说其笔名之由来:查良铮是将“查”姓上下拆分,得“穆旦”(最初写作“慕旦”)之名,查良镛则是将“镛”名左右拆开而得“金庸”。

  
  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其作为知名政评家,表露出非流于一般的政见和才智。但此成就远远不及于其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伟大成就。以其作品为巅峰的武侠小说,竟在整个华语世界骤然兴起,掀起一股惊涛骇浪,席卷风靡于全世界数十年于至今乃至遥远的将来。从来没有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像查良镛的武侠小说那样广受欢迎,备受推崇,风行天下,无与争锋。其小说之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地方与民族人情风俗等等中华文化传统知识和人文背景,处处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化积淀,堪称博大精深。但其小说最大的意义却在于其惊人宏大的想象力与致人不可自拔的巨大无穷的吸引力。其情节构思奇妙无比引人入胜动人心魄,而又深刻映照数千年社会历史与现实。其所创造出来的各类人物或诙谐幽默滑稽怪诞,或忠义情深专注执着感人至深,情态万千而又无不来自于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的灵感启发。每一章,每一页,无不熔铸了创作者个人的人生经验与情感经历所留下的心灵记忆。从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学教授,到中小学教师,乃至无数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从黄土高原、偏远山村到全世界的许多大小城市,遍及全球,不同文化阶层的无数金庸迷为之爱不释卷。数十年间,其对于影视文化和其他娱乐文化的长盛不衰的影响力已无古今中外的其他任何文学作品可与比肩!后来之追慕仿作者,无能达其一二。有人说他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具备实质文学价值的通俗文学,但无数的读者却以他们的喜好和执迷,也以他们个人的审美天分和能力来证明这才是他们所认同的真正的文学价值所在。

  
  查良铮,其人名气不大,很多文学爱好者对其亦是闻所未闻。我从前竟也从未阅读其任何诗歌作品,固亦未闻其人。但我喜欢王小波,而他为王小波看好,推崇备至,这便成了他首次进入我阅读视线的契机。从百度中搜索,第一条就得到如下资料:

  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属于平辈,有亲属关系。曾用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学校辗转于长沙、昆明等地,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成为有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 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50年代起,穆旦开始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普希金抒情诗二集》、《欧根·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加甫利颂》,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所译的文艺理论著作有苏联季摩菲耶夫的《文学概论》(《文学原理》第一部)、《文学原理(文学的科学基础)》、《文学发展过程》、《怎样分析文学作品》和《别林斯基论文学》,这些译本均有较大的影响。

  遗憾的是自从50年代开始,穆旦就停止了诗歌的创作而倾毕生之力从事翻译,有人对此的看法是他是江郎才尽,13岁时穆旦就已经开始了诗歌的写作。当然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明哲保身之举,因为那时的政治气候所致。穆旦完成了一个独立诗人所能做的,他理应被授予中国最独立的诗人!

  
  ……对于中国无数的普通读者来说,查良铮的名字是已经湮没无闻了!但以穆旦的笔名所发表的那些诗歌和译作却真正堪称伟大!让人从内心感受到王小*崇有理所言非虚!那是怎样的一个了不起的诗人啊!一生中一心一意的专注于汉语言本身与诗歌内在的审美价值。无论自作还翻译的诗歌文字,尽皆简练优美,韵律和谐,锤炼而出。译则忠实传达原意,自作则忠实于内心。他为世界贡献了那些优美的诗歌,并以同样优美的诗歌语言为国人忠实翻译了那些伟大的诗作,实为自白话文运动以来真正以优美的现代汉语来进行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先驱和典范。他影响启发了后来的王小波使用同样优美的现代汉语来进行写作,真正开创了数千年以来一统中华的精美的古典汉语文学以外的另一种优美的现代汉语文学。然而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亦几乎要湮没无闻于世。

  
  关于查海生,我想先引用几段他人的话,让读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

  80年代中后期,在普遍以放逐抒情为一大宗旨的“后新诗潮”中,海子的出现堪称一种“奇迹”。在整个新诗史上,没有哪位诗人的抒情姿态比海子更为彻底。海子诗的强烈浪漫精神集中表现在诗人自我理想的极度张扬以及对于庸常生存现实的深刻屏弃与蔑视上(如《祖国——或以梦为马》)。同时,海子的精神视野还聚焦于生命存在主题,使他作品中的抒情具有哲学的深度与高度,极大地丰富了抒情诗的内涵。海子的艺术天才表现在他土地般旺盛、卓越的原始创造力,他所独创的“麦地”、“黑夜”等意象具有符咒般的艺术感染效果,成为海子诗的象征与标志,它在客观上强调了独创性对于一个诗人的重要性。海子诗超越时空的魅力与价值凸现了诗作为一门心灵与精神的艺术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中国新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深刻启示。(节选自谭五昌《中国新诗300首》序言)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然而,海子是一个沉湎于心灵的孤独之旅的诗人。他所追求的“大诗”的理想,他对真理和永恒的超越性探究,他对生命的终极存在的关怀与眷顾,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世俗生活无法共存的。因此,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间的想象中。他把祝福更多地留给了世人,而诗人自己却没有(或不愿)找到尘世的幸福生活。联想到几个月后海子的夭折,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怅惘。创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时期的海子,大概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则可能意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则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海子最终选择了后者。(节选自吴晓东《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诗歌篇》)

  
  ……西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