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应该婚配的时候,也完全由她本人自愿,任何人不可以勉强了。不少父母包办的婚约,只要女方说声“我不同意”,都离开了原来的婆家,自己做主去了。已经结了婚的妇女,有的还生了孩子,只要女方看男方不顺眼,便去乡政府办了离婚手续,男女分道扬镳了。确切点说,婚姻方面现在不是男方做主,而是女方说一不二了。这样一来,本来不把妇女当回事的人,心里警觉得“拎”了起来,生怕自己的老婆什么时候一不高兴,发起“横”来,就会离开了自己。一时间,一些自以为是的妇女,果然“提高”起来,什么事都要依着她,不仅是丈夫,即使是家里人也不敢得罪她,大有凌驾于男人之上的气派。原本妇女们多只有姓,没有名,姓张的就叫张妮,姓李的就叫李妮;可是,现在,她们许多人都起用着好听的名字来,什么荣、英、花、兰,成了她们名字的时髦用字。赵恒顺的强氏,也就是强妮,现在就叫做强金英了;可是,也有人无所谓,象韩妹妮,她还叫韩妹妮。

  在这样的形势下,徐凤真够忙的:全农会范围里四五百户人家,要求解决婚姻的妇女一个接着一个地来找她和工作组组长老甘;许多人只是因为一点家庭琐事,就要求离婚。徐凤想,要是都答应了,岂不成了离婚潮了?那么,人家家庭还怎么维持?妇女提高,难道是叫所有的人都得重新组建家庭?徐凤劝了这个,又出现了那个,真有点象捺葫芦过江,捺沉了这头,又浮起那头来。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还应付不了。老甘也觉得很烦躁,甚至问她妇女主任是怎么当的?她向老甘申辩说:“这些人都学习得透了,大道理我也讲她们不过,都是你政策贯彻得好弄成的,你说我妇女主任没有当好,你有什么好办法教教我啊?”老甘听了,也只能摇摇头。

  这天清早,徐凤又到农会去了,与老甘交流了工作后,就往回赶。她一路走,一路想,觉得这工作还真不容易。她看荣春一家三个年青光棍,早想撮合荣春和金来的婚事。现在总算撮合得有了结果,可是,金来说的发嫁的事情,在别人来说,不算问题;可是,在金来,却还真是个难题。该怎么解决?几天来,她心里一直没底,而且耿耿于怀。这无形中给她于百忙里又加了一道负担。

  她进得家门,到厨房里帮婆婆来烧饭。婆婆说:“你早上就这么忙?刚才荡罾头上来了两个人都没找到你。”徐凤说:“为了金来和荣春的事,我烦死了,那金来还真难办。”关于他俩的事,徐凤昨天晚上已经与家里人说过,婆婆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她说:“那荣春不是好得很么,金来怎么个难办?”于是,徐凤将没人给她发嫁的事说了。婆婆说:“她说的也是。这么大的姑娘家,终身大事,是要有点样子。”想了想又说:“这样吧,等一下我和你二妈(叔婆)说说,看她有什么办法。”

  她的叔婆,是董正玉的母亲,脑筋灵活,人称“玲珑婆”。一般家务难事,只要和她商量,总能迎刃而解。婆婆说和二妈商量,徐凤高兴得象得到了救兵,连忙转忧为喜地说:“你就和二妈商量商量吧,一定要商量个好办法来啊。”婆婆说:“谁说不呢?只怕也想不到好办法呢。”吃过早饭,徐凤忙她的公事去了;她的婆婆果然找到了她的二妈,商量起金来发嫁的事来。

  晚上,徐凤回来问婆婆,二妈想到了办法没有?婆婆说,办法倒是有了,你二妈也去办了,只是人家不敢答应。徐凤说:“什么办法,谁不敢答应呀?”“你二妈说,大师母本来说给金来发嫁,又称是她的姨娘,按理是可以发嫁的。她去和大师母说了,想叫大师母给金来发嫁。大师母却说,政府现在管制着她,连金来都和她单独住了,哪里还敢给她发嫁?你二妈叫她不要怕,为姨侄女儿发嫁,能犯哪门子法?她说,要想这么做,必须先通过政府。只有政府同意了,她才能给金来发嫁。你去和工作组说说看,要是政府能答应,这件事,也就算落实了。”徐凤听了,想了想,说:“恐怕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明天,我就和甘组长去说,看看违法不违法。”晚上,徐凤一家人对荣春和金来的事又议论了一番,以为只有他二妈想的办法还能用。

  第二天,徐凤来到农会,找到老甘。将荣春和金来愿意结婚,而金来没处发嫁的问题向他说了。并且问他,要是叫杨瑞英给金来发嫁违反不违反政策?老甘听了,沉默了一下,说:“金来虽然不是杨瑞英的姨侄女,可是,她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并且与杨瑞英名誉上认了亲,只好就算是亲属了。政策没有规定地主家不准为女儿发嫁的事。看来,这也不算违反政策吧。荣春也这么大年纪了,老大不小的,金来我看也还不错,蛮般配的。他们成了亲,赵家兄弟中少了个光棍,荣春工作也会上些劲。让杨瑞英给金来发嫁,我看,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吧!”

  徐凤听了老甘的话,好象吃了定心丸,立刻撇下众多缠在身上的事务,又回到自己村上来,径直到了杨瑞英家里。杨瑞英见徐凤来到,有点吃惊,以为又叫她去挨斗。战战兢兢地说:“凤、凤子主任,您,真稀客。快坐,快坐!”徐凤说:“杨瑞英,我今天来,是要和你商量一件事,就是金来发嫁,你给她办一下吧,你看行不行?”杨瑞英说:“凤子主任,你让我做的事,我哪能说不行。只要政府不捉我犯法,我就行。金来是嫁谁呀?”其实,她昨天已经听到董正玉的娘说了,金来是嫁荣春。不过,现在她还要再印证一下。

  徐凤说:“闹了半天,你还不知道她嫁谁吗?嗨,是荣春!他俩也算门当户对,金来孤苦伶仃,荣春穷得响叮当,今后,他俩真还要好好的挣一把呢。”杨瑞英说:“金来嫁荣春了?算是交好运了。荣春这孩子聪明能干,他们配了亲,一定苦不长。金来能有这样的好人家,我也算放心了。”徐凤说:“既然你同意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其实,很简单,就在你这里发一下嫁,别的事都不要你烦神。我们就这么说了,我还有别的事。”说完,离开了杨瑞英家。 

  于是,荣春、金来的婚事,定在了1951年的农历四月十八。这天,金来将自己的日用品拾掇在一起,用红洋布扎了两包;荣春家将本来是兄弟仨睡一床的房间屯给他们做了新房,那张床就做了新婚床。荣春的两个弟弟,高高兴兴地到隔壁的董老二家借宿,和他的儿子董小汉挤一床睡去了。

  1951年的土地改革运动,真正改变了东圩的面貌。穷苦农民都分到了土地。连那精明过人、胆小如鼠的董老四,也接受了分给他的土地。有了土地的农民,生产热情十分高昂。他们辛勤耕作,到了秋天,都获得了好收成。这一年,赵荣春被任命为区公所的武装委员。和金来搬到区公所的公房里去住了。赵老大买了一些毛竹、小杉木,带着儿子们,在村子的南边又做了三间草屋。房子做好后,他在里面只开了一个铺,让两个儿子每天晚上去那里睡;吃喝还在老屋里。同时,他还积极张罗,为二儿子荣夏寻亲。他计划,近两年一定集中力量给荣夏配亲;一旦荣夏配了亲,就让他住新草屋里去。他和老伴、小儿子荣秋还住旧屋,再一门心思地为荣秋寻一房亲。完成了这些,赵老大就算称心了!

  ①夹篮,用竹子制做,底部平坦,有三根竹子架子,叫做“夹”的农具,用做挑泥土和杂物用。 。。

十四、为增产,政府推广双季稻;为发展,农民积极卖余粮
这天,赵序宏又来动员赵恒顺,仍然要他出任东圩自然村的负责人。他知道,赵恒顺虽然连*数字也认不全,而在农活上却是一把好手,为人也忠诚可靠,在东圩村里颇具威信。几年来,了解他的政府干部都很器重他。他不象好主任“当面对你笑,背后另一套”。这样的人如果能出面为大家做事,村民会拥护,政府也能放心;我在这个位置上,对东圩也能省点心。

  赵序宏是东圩村以南小村赵家人,对赵恒顺了解得清楚。他找到赵恒顺说:“老兄啊,你在东圩是最早的共产党员,应该要为村上做点事啊!我们已经说过无数次了,你哪能老是不领情呢?不识字要什么紧?象我,大字不识一个,不也是搞了这几年的干部了么?虽然没有干出大名堂来,可是,老百姓也还没什么意见,我也就问心不愧呢。我真觉得,这当干部啊,才干的时候,是摸不到深浅,有点担心干不了。干长了,也象家里做事一样,会有头绪,就不觉得难了。哎,你东圩是个大村庄,工作要是做得顺序了,我们一个乡的工作也就好做得多了。”

  赵恒顺听了,觉得左三右四地拒绝,实在是不识抬举了。于是说道:“我本来没想过当什么干部,只想把自己的田做好就行了。你和我说过了不少次了,说明你能看得起我。其实,我只会做田,哪晓得当干部?要是答应你当了干部,只怕让你失望!我虽然是共产党员,不瞒你说,当时入党时,还真有点稀哩糊涂。你说我应该为村上做点事,我就听你的话吧。不过,你得支派我。我看,这村上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可做,不会耽误了我做田啊!”赵序宏听了他的表白,满心欢喜。在心里暗暗庆幸道:我在东圩终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了。于是,赵恒顺当起了东圩村为头的人。

  1955年春耕到了。这一天赵恒顺接到通知,到乡里参加各村负责人会议。这次会议,是在芝渡乡政府驻地关帝庙里召开的。会上,乡长赵荣春说:“今天召开各村负责人会议,是破圩以后的农业生产的专门会议。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按照田亩给农民们无偿地发放稻种。为了解决劳动力单干的困难,政府号召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互相协作进行生产。这样的组织,叫做互助组。怎么组织法呢?”他详细的说明了组织方式。说完了互助组,他又说:“今年政府要在农业上推广双季稻。为此,特别给我们调来了能做双季稻用的水稻新品种。有了这些新品种,我们本来一年只收一季稻子,就能收两季稻了。一年能收两季稻子,产量当然会大幅度提高。这样的生产方法,到时候又要收获早稻,又要栽插晚稻,我们叫它是‘双改’。所以,今天的会议也叫‘推行双改’的会议。怎么推行呢?这里的道理和技术问题,请县里来的技术员,张欣同志给大家谈谈。”

  他说过以后,坐在他身旁的一位文质彬彬,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打开一个笔记本,侃侃地谈了起来。他说,目前就要推广做双季稻种植的新品种,早稻叫做“早尖”,做双季晚稻的叫做“红冬稻”。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合做双季稻用。早稻收获期在立秋前半个月;双季晚稻收获期在立冬前后。根据我地无霜期的情况,这两种稻子可以配合种成双季稻。农业要增产,种好双季稻,将是主要途径,也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①。他说了这些,还将种植双季稻的有关技术,详细地讲解了。好在来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都是种庄稼的行家,只要他讲到了,大家也就听得明白了。

  开完会,赵恒顺便高兴地回到村上来了。他将政府无偿地发放稻种、要求组织互助组,还要求推广双季稻的消息告诉了大家。村民们听了,相互转告。大家觉得,政府能这样的关心农民,还真是稀罕得很。这天晚上,许多人象听奇闻异事一样,聚集到了赵恒顺家里。大家都感慨地说:“人民政府,真正是我们自己的政府,知道我们破圩回来种田稻种有困难了,竟无偿地发放给我们。这要是在解放前,连做梦也想不到啊!”而后,在弄清楚了互助组、双季稻的内容后,竟各抒己见,七嘴八舌地谈起来。一向寡言少语的农民们,今天由于非常兴奋,打开了话匝子,话竟然多得没完没了。

  董老四是最喜欢讲老话的人。正因为这样,他虽然只有四十五岁,人们却叫他是“老董四”了。

  老董四最先开了口。他说:“我们这里种田,从老祖宗到现在,都是忙的时候大伙儿互相换工,你给我做了,我再给你做,这不就算是互助组了么?政府还叫我们搞互助组,是怕我们没地方换工,也是对我们关心呢。顺子,我看,政府要说起办互助组来,你就说我们都是互助组了。不要再组织的呢!要说这双季稻嘛,我们惯来不仅种水稻,还种小麦、大麦和油 菜。这些午季收成都不大好,忙人倒还是一样的。现在好了,能种两季稻子,午季恐怕就没人再种了。”

  董老二说道:“这也不见得。小麦油菜,是在稻子收获以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