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行为心理学-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女中学生吸毒者说,当时,她,正和男朋友吹了,心里感到很别扭,看到别人吸海洛因,脑袋高高仰起,香烟直指天花板(按:这,其实是吸毒者惯用的姿势,为的是防止掺在香烟里的海洛因粉末抖落于地,俗称“冲天炮”),连续吐着烟圈,一付很酷的样子,而且,还劝诱她说:“你以为时尚是什么?不就是玩吗!玩啥?玩的就是心跳!人生一世,真正享受的,就是这一件事(指吸毒),你看过《西游记》吗?孙悟空腾云驾雾,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们把烟一抽,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俗话说:白粉解得万般愁,一吸解百忧,你也吸一口吧,吸了这个,你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神仙一般,想什么,就来什么”,那时,她就想:“人生一世,不可白来一回,这样那样的事情,总该想法子去经历上一回,人说吸毒如此舒服,我何尝不可尝试尝试,就试一次,那又怎么样?看看感觉如何!”,于是,她便将信将疑地,将一包白粉吸了下去,不一会,她就挺不住了,感到胃在翻,却啥也呕不出,但又隔一会,一种飘飘然的很HIGH的感觉在她的脑子里出现了,身子也觉得轻飘飘的,从来没有如此惬意,结果,投身其中而不能自拔,几次下来后,就染上了毒瘾,由于上瘾后缺乏毒资,她象许多吸毒者那样,只得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去搞钱,在同学中发展毒友,拉人下水,以贩养吸,随着毒瘾的一次又一次增大,她为维持每日吸毒所需的开支也在剧增,正像时下人们常说的,“现在一天到晚忙着偷车的,没有几个是不吸毒的;而犯上毒瘾的女子,十个倒有十一个要去操持皮肉生意”,最后,她,也不得不象许多女性吸毒者那样,“松裤头,找一口”,以淫换毒,靠出卖肉体来换取毒资,更是模仿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
人们常常评论说结婚多年而幸福的夫妻或者长期交往的朋友之间彼此非常相似,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经常采用我们喜欢的或热爱的一个人所表现的姿势,由于长期运用相似的表情、手势和姿势,最终在我们身上得以形成或留下痕迹,这类姿势的模仿,毋庸置疑,也属于模仿行为;
据说,间谍学校中的间谍即非常善于采用姿势的模仿这种方式来征服要害部门中的那些表情冷漠、高傲的女强人:他,在面对面的交谈中,不断地借助模仿对方的积极姿态来影响对方,紧追不舍地采用对抗性的模仿姿态以使自己与对方处于同一阵线,建立一致的感觉,从而消灭那些自大者的狂妄气焰,让她们打开心扉,吐露自己的情怀,为求爱铺开道路;
俗语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吴王(春秋吴公子光)好剑客,百姓多创斑;楚王(春秋楚公子围)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说的亦是此类模仿行为;
只要回想一下我们所受的教育,即会发现,我们的历史上,树立过无数的人中模范,来规约我们的行为。
我们的社会,最擅长的工作,就是总结典型,以便大家学习仿效。
我们写字有字帖,作文有范文,画画有画谱,答题有标准答案,这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做的一丝不苟,不能稍有偏差。
我们被告之更多的,即是此类对个人有利,并对别人有益的模仿行为;
再回到我们身边。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理想形象。
当一个人在躺椅上沉思冥想,或在镜前顾影自怜——一个理想的自我典范悄然出现。
这一自我形象虽然不断随着一个人年龄、阅历和兴趣的变化而变化,但却始终在脑海中,伴随着人的一生。
有人,崇拜英雄豪杰;
有人,以绅士自居;
有人,视大家闺秀为规范;
有人,如小家碧玉般天真自然;
有人,从衣衫裙帽到一颦一笑都追随影剧演员;
有人,则追求企业家的气度派头;
……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通过模仿行为帮助塑造,才能逐步完成;
钦佩拜伦(Byron;1788?1824)而学跛足,激赏维特而开枪自杀,乃是西方曾经有过的时髦;
而羡慕西施“丑女效颦”(按: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民间一个十分出色的美女,她,美得恰如下凡的天仙一般,面不敷粉而白若霜雪,眉不描画而浓黑细长;鼻如凝脂,唇如丹赤;长发垂腰,如乌云舒展;身段窈窕,如荷茎临风,见到过她的人无不为她出色的美貌所倾倒,总之,她的外貌、仪态,一举一动都是美的,并且无人能及!据说,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一旦犯病,她总是双手捂着心口,皱着眉头,不曾想,这情形被同村的一个丑女看见了,她觉得西施皱着眉头的神态真是很特别,美得不得了,回去便也学着捧住心口,皱着眉头,露出一副难受的样子,街坊的富人看见她这个样子,都吓得赶快把大门紧紧关着,不愿出来撞见她;穷人怕见到她,忙赶紧领着老婆和孩子,躲得远远的,这个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美的原因,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着东施),则落为东方千古笑柄;
有关犯罪的报道,特别是表现手法露骨化和庸俗化的性犯罪案件、副职谋害正职案件、纵火案件、绑票案件、迷药掠夺财物案件、贩毒案件及其流氓非礼妇女案件的报道,即使是说善意地为了唤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却适得其反地相继诱发了此类犯罪(按:报纸期刊商业化导致的最大恶果,便是把新闻机构当作生意般经营,而不是作为传递高质量新闻报道和评论的媒介,这种“新闻只为利润”的心态,使得报刊只重视渲染性,甚至不合操守的报道,以图刺激读者,增加销量,有的报刊不惜以大量篇幅,极尽夸张之能事,对作案过程绘声绘色地加以详细描述,甚至借揭露犯罪为名,大肆介绍犯罪的手段及方法,并且配以大量养眼的图片,经常阅读此类报刊的人,难免会引起不正当的邪念,甚至想亲身一试),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经由观察学习,使儿童学到不良的习惯或暴力行为,此,即现今许多学者反对影视节目中暴力镜头的理由(按:孩子是最脆弱的,最容易受到外面刺激的负面影响,除了电视暴力外,其它如拳击这种公开暴力,媒体对暴力问题的过度渲染等,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污染”,增加他们出现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曾有一次研究调查了凶杀率和拳王争霸赛中公开暴力的关系,连续看了10场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之后,所有人都承认自己在不同程度上模仿了攻击行为,赛前诸如“我要砸掉你的脑袋”这样的言语攻击,以及赛后气氛的渲染,提供了大量的攻击性暗示,当泰森愤怒地咬下了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赛场里的、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无不为之哗然,这一攻击性行为激起了不少青少年心中蠢蠢欲动的暴力冲动,据说,那次比赛后,很多人在和他人的争吵或打斗中都学泰森的样,疯狂地咬伤了对方的耳朵)。
再看焦虑进入复杂理性的第二条道路。
也就是,通过理性典范带领的。
这,实际涉及到自居作用与复杂理性的关系。
作为心理的一个程序,自居作用对于心理的个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自居作用之所以至关重要,其原因,即在于自居作用的发生暗示了“焦虑寻求直接快乐的要求的暂时放弃”,暗示了“焦虑暂时失去寻求直接快乐的目的”。
这,就意味着,复杂理性因此而能够在理性典范带领下,适时地引导焦虑作出适当调整,也就是,“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目的”,通过将被围困在焦虑之中的心理能量以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而与其本来面目并非一致的伪装形式,在意识领域中加以表现出来,从而,消除焦虑的根由。
这个复杂理性在继心理的抵抗过程之后所采取的“给予焦虑以另外一个目的”的心理过程,就是转移。
从本质上说,人的心理生活存在着抵抗的过程,这种抵抗的过程同时也就预伏着转移实现的过程。
抵抗的过程和转移的过程,乃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心理的个体要实现其心理结构的某种暂时平衡,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心理能量的转移过程,将焦虑的心理能量注意出去。
这一点,是共同的。
转移的意义,即在于:转移是所有防御机制的根本所在。
焦虑作为心理能量和内在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其精神专注的强烈倾向是更加易变的,
正是通过心理的转移过程,它们才实现这些变化。
 
第二节 置换机制

心理的转移过程之所以发生,究其根源,即在于心理的置换机制。
所谓置换,也就是将被抑制的焦虑加以精心地改装,转换成它种形式在意识领域中加以表现;或者将被抑制的焦虑加以粗略地改道,加在一个性质上有区别的生命冲动上,构成一种相互融合、混合和合铸的方式,借助它种生命冲动回到现实中去,从而,消除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所存在的精神障碍,使焦虑获得适当满足。
例如,有个女人,见自家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过年的,又不便开口责骂,便随口说出“大(打)发”,或者说“岁岁(碎碎)平安”,藉此来求得吉祥,维持心态的平和,即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一个例子;
又如,有一个农民,花了不少财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娶到一个俊俏动人的老婆,过上“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可突然有那么一天,他老婆冷不防跟人家私奔了,这个农民东找西寻,在找不到老婆之后,觉得脸面无存,一气之下,竟捆炸药包上了公共汽车,结果,致使几十位活生生的乘客死于非命,则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有个男人,“一脸猪相,心里雪亮”,在他不到十五岁时,就成了百万打工者中的一员,他的精明、大胆、狠毒,使他终于有一天走出了“打工一族”,并成为拥有十几万元的小亨,赚钱是他的本性,他孤注一掷地投身深圳股市,就在中国股票只涨不落的那个时候,他不断地买进卖出,一举走进了百万大亨之列,在海南风起云涌的房地产热中,这个精明的小子又把百万膨胀成了千万,他,成了富翁,在灯红酒绿中,他老是想起他小时侯的贫寒,他说,他最难忘的,是打工时的辛酸和遭到城里人的白眼、冷落,于是,他经常穿着极寒酸的衣服,出现在豪华的超级市场里,在他随意翻看着一套套价格昂贵的皮尔?卡丹西装时,常被那里的服务员用尖刻的语言呵斥,“买不起,瞎翻什么,看你那穷酸样!”但见,他,突然暴跳起来,从他那皱巴巴的的汗衫中,抽出一打厚厚的“老人头”,接着,便掏出一把“王二麻子”大剪刀,用极其利索的动作将两件皮尔?卡丹剪了个粉碎,然后,在众人惊叹的目光和神色中,大笑而去,瞬间极度的快感,总是令他乐此不疲,无疑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又一个例子;
有这样一则传闻: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社会名流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溅到了首席贵宾那光亮亮的头顶上,服务员惊得手足无措,全场名流也不由目瞪口呆,首席贵宾在一时的惊愕之后,用手指着他自己的秃顶微笑地对服务员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效吗?”一语既出,在场人哄堂大笑,尴尬局面瞬间打破,这,同样亦为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突出例子;
还有,那种身材过矮的人,在取得权位时,往往更嚣张跋扈、仗势凌人,更是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典型;
纵观历史,找一头替罪羊(按:scapegoat,语出基督教《圣经》之《旧约全书》,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自己的儿子时,上帝感其忠诚,又唤天使拦住了他的手,其时,山上走过一只迷路的山羊,亚伯拉罕就拿它来代替以撒,作了燔祭,古犹太教承袭此例,每年祭祀时,由大祭司把手按在一只羊的头上,以示把全民族的罪过都托付给这只羊去承担了,然后,把它赶入旷野,称之为“负罪羊”或“替罪羊”),把整个民族的罪孽加之在它头上,以此来洗清人间的罪恶,这,已成为古往今来一桩人所共知的“典故”。 
置换机制表明:被置换的东西同潜意识的东西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互通性,抑制和转移之间,也不存在对称性。
因而,被置换的东西已不复是原来状态的潜意识的东西,而是潜意识的替代物,是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同潜意识相联系的东西。
被置换的东西,可以被看作是表示的东西。
它,同被表示的东西,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由于所处的各方面条件不同,置换机制发生作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