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死-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章   仁川
万历二十年三月十一日,仁川港

  淡淡的晨雾已经快要散去,远处海天相接处的朝阳已经跃跃欲上,海面上一片浩瀚庞大的皇皇金光,

  仁川港现在已经涌满了人,朝鲜国的王宫卫士们穿着用蜀锦织就的战袍,内衬着镶着牛皮甲片的连环铠甲,战袍上绣着各种图案的熊罴花纹,缀着红色雉尾的水磨锁子护颈头盔在朝阳下耀出夺目的光芒,脚下踏着的黑色貔貅战靴在青石板上咔咔作响。乍一看去,甚至会以为这是大明那一位王府的卫队——事实上,朝鲜国王的地位就类似于大明亲王,而这次来仁川迎接天朝使节,不过是朝鲜国王李昖每年必做的功课而已。

  王宫卫队手中的长戟斜斜地指向天空,在两行排成数百丈的卫士身后,是百余人的鼓乐队。而朝鲜国王李昖和文武群臣则按照品级高低次序井然地列在码头附近等候,和往常一样,虽然千余人聚集在这当时并不算大的仁川港口,但却寂静无声,只有负责迎接的小船上的士兵不停急促地汇报的声音:“大人!天朝使节已经在二十里之外!”

  听到使节即将抵达的消息,全权负责接待仪式的丰原府院君柳成龙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微笑,这次进贡的使节是他最亲信的妻弟金永浩,皇帝陛下召见的时候想必他也替临海君说了不少好话吧?而据说这次天朝派往朝鲜的使节也是“主理说”之人,那么无论如何,使节大人都不会对西人党和北人党有什么好感了,只要有了天朝的支持,就算王上偏爱信城君,谅来也不会对临海君造成什么威胁!

  就在大臣们已经站得两腿有点发酸的时候,远处海平线处终于有一排黑点出现,随着海浪有节奏地拍击着港湾,慢慢地,这群黑点越来越清晰,三艘三桅战船成雁行序列护卫着中间那艘庞大而威武的大福船乘风破浪而来。

  当船头桅杆上的金色日月双龙旗映入港口上的人们的眼中时,瞭望台上的官员举起了手中的红色旗帜,立刻,码头上的数十面大鼓被擂得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一百支牛角号角发出低沉而庄重的啸声,数百名王宫卫兵手中的长戟笔直地指向天空。

  在有节奏的鼓声响起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后,大明的使节船队终于抵达仁川港的外港,望着港口早已经飘起的数百面日月双龙旗,大福船和护卫战舰慢慢地听了下来,并从大福船上放下十几艘舢板,韩籍、徐若麟等明朝使节和金永浩等人分乘几艘小船登上了朝鲜的土地。

  在登上舢板的时候,韩籍和其余两位副使乘坐为首的那艘舢板,而徐若麟和他的部下作为随行武官则乘坐随后那艘,这也是大明一向以来的惯例——文武相处之道,文官为先,这也是不可动摇的礼仪原则。

  那名朝鲜侍女尹恩姬一开始还习惯性地想上金永浩他们的那艘船,徐若麟对杨影风使了个眼色,杨影风立刻会意过来,上前挡住尹恩姬,低声说道:“大人让你和我们一起走。”

  尹恩姬忽然明白自己已经是大明人——这时她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激动、喜悦,抑或者是愧疚?

  在金永浩和柳成龙的导引下,韩籍和徐若麟等人缓缓地踏上那条已经铺着彩锦的青石道路。这时,鼓声和号角声忽然停了下来,随之响起的是青铜编钟清脆叮咚的清吟,在朝鲜奚琴的丝弦上,流出宏大庄严的宫悬之乐,六十四名身着华美的红色礼服手持洁白羽毛的少女在这乐声中翩然起舞,这钟鼓礼乐和八佾之舞正是藩属国们接待天朝正使最隆重而标准的仪式。

  在铺满彩锦和鲜花的道路尽头,朝鲜国王李昖以下文武百官都已经恭谨地匍匐在地,起礼拜舞,山呼万岁。

  尹恩姬以前在朝鲜王宫中当宫女时也曾经远远地见过李昖,虽然现在已经有心理准备,但忽然看见大王出现自己面前,还是本能地就想拜倒在地,但一把刀柄立刻挡在她身前,接着耳边响起徐若麟平静而冷淡的声音,“你现在是大明使团中的一员,面对任何其他国家的君王都不必也不能下跪。”

  一霎那,尹恩姬仿佛能看到周围这些曾经是自己同胞的人们眼中流露出的那种羡慕和敬畏,是的,自己已经是大明的子民,就算只是个卑微的奴仆,在面对其他国家人们的时候,也可以抬起高傲的头颅。

  这时,大明使节韩籍率领着七十八人的使团走到朝鲜国王和群臣面前大约十丈处,韩籍似乎已经忘记不久前的刺杀,此刻脸色平静如水,神情优雅而居高临下,如同一位尊敬有礼的主人对待自己的仆人,朗声说道:“朝鲜国王李昖何在?”

  不远处匍匐在地的李昖立刻直起身来,大声回答道:“臣李昖恭迎天使!”

  韩籍展开手中的绢帛,“上谕!朝鲜国王李昖接旨!”

  一时间,整个仁川港口寂静无比,李昖以下的大臣、士兵、太监和乐手都跪倒在地,那些刚才还在跳着八佾之舞的宫娥彩女们也都伏在地上,所有人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发出,地上的尘埃甚至都没有被吹起,听着君临四十余国的大明天子的玉旨纶音。

  在李昖恭恭敬敬地行了四拜之礼后,韩籍用最庄重的声音宣读圣旨:

  “皇帝敕谕朝鲜国王李昖:朕奉承天命;君临万邦;岂独义安中华;将使薄海内外日月照耀之地?朕之视王,虽称外藩,然朝鲜我天朝二百年恪守职供之国。。。。”

  随着韩籍一字字铿锵有力地读下去,尹恩姬却忽然觉得双眼模糊起来,周围的一切都是这么缥缈而不真实,望着那些跪伏在不远处的半年前自己还要对之三拜五叩行礼的大王,心头涌上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朝鲜女孩背井离乡去中华当一名“新罗婢”的原因吧?

  韩籍宣读完圣旨后,朝鲜国王李昖以下山呼万岁,谢恩接旨。

  李昖亲手焚起三炉最好的安南紫檀香后,接过韩籍手中的圣旨略略地读了一遍,然后恭声说道:“天使大人远来辛苦,小王已在王京设宴,望天使大人不吝一顾。”

  刚才这篇圣旨通篇都是礼尚往来的客套话,丝毫没有提及朝鲜王世子一事,看来自己对信城君的期望并没有得到皇帝陛下的认同,李昖有点苦恼地想到,虽然远在朝鲜,但他对大明朝廷上发生的事情还是略知一二的,本来以为打算废长立幼的皇帝陛下能和自己有点共同语言,想不到这次却得不到任何支持。

  想到这里,李昖横了不远处的金永浩一眼,想必就是此人坏了自己的大事,不过他也没有太过于失望,毕竟临海君也算是仁孝能干,只不过长期以来的群臣党争已经让这位大王有点不胜其烦了,李昖心里不由得一阵苦笑。

  这时韩籍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多谢大王。”

第六章    危机四伏
汉城,朝鲜王京,原以位于汉江之北而命名为汉阳,后李朝定都于此,改名汉城,为朝鲜全国三都八道之重心所在,虽比不上大明南北二京的威严壮丽,却也算是当时的名城大都。

  在众多卫士和朝鲜国王群臣的迎送下,韩籍、徐若麟等一行使节从专门接待大明使节的“迎恩门”进入汉城,然后至“慕华馆”稍作安顿,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虽然仁川到汉城不过六十余里,但前呼后拥车行迟缓,竟然足足走了四个多时辰才到,而一路上,朝鲜军民夹道恭迎,汉城原来宽阔的街道竟然拥挤得水泄不通。

  路上虽然有王宫膳房随行最高尚官不时献上精心制作的糕点食物,但韩籍、徐若麟等人还是颇觉劳累,特别是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船,刚一下地,都觉得脚下有点轻飘飘的,在抵达慕华馆后,各人便都回到自己房间休息。

  徐若麟刚走进自己的房间,便让叶韩立刻从随行士兵中选出几名武艺出众的,以代替原本负责馆驿警备工作的朝鲜卫士,并让燕烈火速将慕华馆内部的房屋结构及周边民宅情况详细画成折本报上来,这是在朝鲜的王京,鱼龙混杂人口众多,不比在茫茫大海的一艘船上刺客无法长时间隐匿。

  这间慕华馆无论是房屋外观还是内在装饰布置都和大明的馆驿类似,只不过没有大明最近这几十年来比较流行的高脚椅子,还是以前的座席和案几,这让徐若麟有点惊诧,他想不到朝鲜这种地方居然还能保持如此浓厚的华夏古风。

  在刚刚下完这些命令后,尹恩姬已经沏好了茶,低声说道:“大人,请用茶。”

  徐若麟随手端起茶杯啜了一口,只觉余香满口,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龙井,但却仿佛和在杭州喝到的完全不一样,忍不住赞道:“好茶!你从哪里学来的?”

  尹恩姬脸上露出笑容,说道:“这是奴婢自己泡制的,是用新采的雪块融化后配合安南的香料沏成的,幸好慕华馆有这样的冰库,不然的话,可还真找不到呢?”

  “哦?朝鲜冬天不是很冷吗?怎么会找不到雪?”徐若麟随口问道。

  “平常都有的,只是今年奇怪,刚才我问了侍卫们,他们都说这种情况好几十年都遇不到一回呢!”尹恩姬一边说着,一边从壁橱里拿出一具短琴,问道:“大人,要婢子抚琴解乏么?”

  徐若麟正想说话,门外的侍卫忽然报告说姜楚大人已经在门外拜访,这姜楚原本驻朝鲜的“锦衣卫知朝鲜事”千户,看来是来找徐若麟商议交接之事的,徐若麟略一沉吟,便说道:“快请他进来。”

  尹恩姬答应了一声,立刻趋步走到大厅,把姜楚请到徐若麟的下榻之处,本来一般来说,这种官员拜访都应该是在正厅叙事,但锦衣卫们的习惯却是越隐蔽的地方越好,毕竟他们之间谈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听的。

  在给姜楚和徐若麟两人沏好茶后,不等徐若麟吩咐,尹恩姬便自觉地离开房间,姜楚稍微用有点惊异的目光扫了这名朝鲜侍女的背影两眼,对徐若麟说道:“徐千户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徐若麟淡淡一笑,“上差而已,谈不上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只是姜大人这么快便来交接,倒是出乎下官的意料之外。”

  姜楚脸上露出一丝得色,说道:“本官即日赴任辽东都司指挥使衙门统领,军情紧急,限期抵达,我可不敢懈怠啊!”

  辽东、宣府、大同和蓟洲是大明四大重镇,为社稷国家的安危所在,那里的锦衣卫指挥使品级虽然和其他地方相同,但在这几个地方负责数年后,往往会被上调到镇抚司办事,难怪姜楚会如此得意。

  只见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腰中解下一个白玉腰牌,上面写着“锦衣卫知朝鲜事”等几个楷体小字,并从怀中掏出一方青铜小印,稍作审视后,便把这两件物事递给徐若麟,然后笑着说道:“徐大人,这是官凭印信,你收好了,本官明日就会启程赶往辽东都司,只怕不能给徐大人接风洗尘了,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徐若麟接过后,仔细地看了看,随手把它们放进怀里,问道:“大人高升,下官在这里恭贺,只是不知大人对在朝鲜的兄弟们可有事先交待?”

  “当然,这点徐大人尽管放心,从得知徐大人赴任之时起,一应事务早已经理清,所有人手档案都具结在册,请徐大人查点。”说着,姜楚把一本淡黄色的簿子交到徐若麟手中。

  徐若麟不动声色地慢慢翻看,看到某个地方时忽然横了姜楚一眼,但很快就神色如常,又看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后,抬起头来对姜楚说道:“嗯,既然事情都已经结清,姜大人明日就要启程,想必事务繁多,下官也不敢多加挽留,来日回京再叙吧?”

  这时姜楚神情中仿佛闪过一丝怪异之色,但还是立刻笑着说道:“多谢徐大人体谅,本官确实有不少事情亟待处理,就此告辞。”

  说着姜楚便站起身来告辞,徐若麟把他送到慕华馆外才回来。刚回到自己的卧房,他便低声说道:“影风,你刚才听到姜大人怎么说的?”

  只见杨影风缓缓地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徐若麟把手中的事件簿子(锦衣卫地工作档案称之为打事件簿)递给杨影风,说道:“你看看,这位姜大人有些话可还没说出来。”

  杨影风仔细地看了看,说道:“大人,据我所知,姜楚原先和刘指挥使的关系并不好,反而和南镇抚使杨决来往密切,所以这次刘指挥使一被处决,杨决掌握大权后,他便青云直上,就算是得意非常,这也是人之常情,这本簿子似乎没什么问题吧?”

  徐若麟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道:“你再看一看。”

  杨影风心头一凛,又看了片刻后,终于抬起头来惊讶地说道:“大人,他们早就知道我们会来朝鲜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