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翔-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水笙的眉头皱了起来,看来花月颜是学乖了。
  张扬并不能给她带来任何好处,她从水笙身上学到了许多。让别人去遮风挡雨强出头,自己在背后默默钻营,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推开前面的绊脚石。
  如今水笙和花月颜的位置正好掉了个个儿,轮到水笙占到风口浪尖上。然而类似的场景却因为主角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色彩和未来,以水笙的心机,又怎么会给花月颜以可乘之机?
  不管她打的什么主意,已经到手的东西水笙都不打算拱手相让。花月颜这女人总是个祸害,不可久留!然而在处理掉之前,却必须让她发挥应有的作用。
  水笙戒备着,封妃大典紧锣密鼓一天天接近。
  与此同时,左右二丞的事情也在有条不紊筹备着。
  昭阳三十二年的三月,接连好几件大事发生着,看似并无太大关联的事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瓜葛。作为水笙成功封妃的交换条件,左右二丞复设,不出所料,太子以中立派的威武大将军杨学宗为左丞相,二皇子为了掌握北方兵团而默认了这个安排,双方其实都在赌,赌时间!
  究竟是杨学宗收回李峮掌握的兵权在先呢?还是李峮抢先一步掌握住北方兵团?
  关键其实就在于接替杨学宗的人选。
  杨学宗已经奉调回京,接替的人也已经上路赶赴北疆。对于这个任务,李峮本属意殷骏鹏,但在实施上,却碰到了些麻烦。首先,是殷骏鹏的官衔不够。由于参军得晚,提升再快也只能是个右校,连最低的左将军衔也无法达到,如何能承担超过一个兵团编制的北方驻防军总指挥?再加上他的资历尚浅,就算勉强派过去了,也没人肯承认吧?
  另一个原因,是李峮对殷骏鹏不放心。虽说已经对他进行过彻底的身家调查,但毕竟此人加入己方的时间还短,有待考验。若是贸然给予太大的权力,如此出类拔萃的人一旦不受控制,必将对自己的势力造成绝大的打击。
  思来想去,李峮决定,将他作为副手派去,若真的此人可以倚为心腹,自然是最好的,日后升迁便可大有用途。若此人心存异志,也可以在最初阶段就将其铲除,以免留下祸患!
  因此,以中武将军薛忠为主,殷骏鹏为副,以李峮心腹为班底的队伍启程前往以前从来无法插足的铁军,前程如何无人可以预料。
  第七十九章 牧族来袭
  极目远望,是一望无际的绿。天空犹如巨大的毡篷顶,当空罩下,将四野笼罩其中,天野相接,无比壮阔。清风拂过草原,层层草浪翻滚开去,漫延到无法企及的远方。
  宁静而空阔的大草原上,小动物们在草间嬉戏,彼此追逐,找寻着可口的食物。然而,忽然低沉的马蹄声自远而近,打破了天地间的悠然,小动物们一哄而散。
  数百骑飞驰而来,骏马飞奔,马上的骑士形容彪悍,长长的头发编成一束垂在肩上,单薄的皮甲丝毫无损他们的气势,充满了一往无前和坚决和敢于撕碎一切的勇猛。
  在他们身后,落后了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的骑兵队伍从地平线上出现,以骑马的中速向前移动着,估计数量怕最少也有十万。
  虽然是数量那么庞大的军队,行军间除了马匹间或的嘶鸣,以及兵器相撞发出的响声,诺大的队伍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声,可见其军纪之森严。
  在队伍前方,一行五骑越众而行。为首之人,一脸大胡子遮住了半边脸,看不出年纪来,但那坚毅而清澈的眼光却说明此人正当壮年。他浓密的头发束在脑后,额头上箍着一个铜圈,神态勇猛。宝塔般的身躯骑在马上,腰杆挺得笔直,有一般人两倍粗的胳膊,厚实的双手一手拉着缰绳,一手垂在腰间放在随身的兵器上,那竟是一对铜锤,看那大小,一个便有三五十斤重,不由令人对他惊人的臂力感到恐惧。
  在他身侧,一个瘦小的人留着小胡子,头发编成两束分别搭在两肩,个头足足比为首那人矮了一个头,却丝毫不能令人忽略他的存在,环顾之间,眼中精光四射,看得出是个头脑灵活、诡计多端的人。
  另外三人,一人虎背熊腰,铜铃般的大眼,背插双刀;另一人看上去颇有些斯文样,端正的脸庞上打理得干干净净,一身整洁的软皮盔甲,腰佩宝剑;还有一人头上乱糟糟的头发,大红的酒糟鼻子配着扁扁的脸,双目中放出浑浊的光,大大咧咧的样子似乎没有睡醒。他的兵器是一柄厚背大砍刀。
  蓦然间远方驰来一骑飞骑,在冲至为首之人三个马身的地方骤停,马儿人立而起,马上的骑士却稳如泰山,可见其骑术精湛。
  “大汗,斥候兵已探清前方十里内没有敌踪。”
  “嗯,继续探查!”为首之人说道。
  “是。”那人领命而去。
  小胡子笑着说道:“中原人果然想不到我们会在收割季节出兵,恐怕等我们冲到他们的城门下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吧!”
  为首之人哈哈笑道:“不但如此,他们还把杨宗学给调走了!中原人争权夺利,实在是我们的天赐良机啊!不好好利用,怎么对得起赐给我们这个机会的大地母神?!”
  “若是此战能成,那今后我们就再也不用过着那苦哈哈逐水草而居的日子了!中原丰盛的物产尽归我囊中,我牧族子民从此再不愁吃穿!”斯文的年轻人兴奋道。
  “没错没错!多亏了大汗高瞻远瞩,我还真没想到,这次居然会这么顺利呢!”虎背熊腰的人说道。
  “客勒,记得当初大汗说要出兵之时,反对最厉害的人是谁啊?”酒糟鼻取笑道。
  虎背熊腰那人憨憨地笑了,没有辩驳。
  这几人不是别人,正是草原上牧族的大汗以及其他四个最大部落的首领。为首那人名叫金汗图,是呼布尔部落的首领,也是目前牧族的大汗;瘦小之人乃是塞塔拉部落的首领额尔木;斯文的那个统领着海拉格部落,名字是卓格;至于虎背熊腰的客勒,虽然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介武夫,却也是巴伦春部落的首领;最后那个酒糟鼻,则是乌宁部落的首领哈丹。
  辽阔的草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跟南疆土人一样,在长期与天斗、与中原人斗的过程中,草原各部落也联合了起来,每五年选出一届大汗,作为整个草原牧族的统领,掌管草原的一切。但与南疆不同的事,草原人崇尚英雄,他们的大汗并非任期终生,而是每五年通过部落间的比试得来,比试中获得第一名的部落首领自动成为新一任的大汗,直至五年后被别人打败下台或是打败别人获得连任。而如今这位金汗图,则已经连续领导呼布尔部落夺得了三届草原比试的冠军,这是他就任牧族大汗的第十二个年头了!
  长期统领草原使他在牧族各部落中建立了良好的威信,而这个看似粗鄙的汉子却有着常人难及的敏锐观察力和决断力,才能在获知杨宗学被调离北疆之后果断决定在收获季节发兵攻击,也唯有他能够力排众议促成这次出兵。
  收获季节原本是草原牧族极其重要的收割牧草时机,如不能够储存足够多的牧草,牲畜将无法度过未来严酷的寒冬,对于放牧为生的牧族将是难以衡量的打击。过去,牧族从来没有在收获季节发动过任何攻击,因此这次当金汗图提出发兵十万直指中原时,收到了草原各部落首领的一致反对。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完全正确的。牧族大军已经行进到距离边关风峡关只有一天路程的地方,却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敌人的踪迹,可见升龙王朝的北方驻防军根本就没有发现他们的到来!
  是因为在收获季节而放松了警惕,也是因为王朝内斗扰乱了军心,分散了注意力!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只要能维持这个状态,相信当他的大军兵临城下时,不用费多大工夫,就能将风峡关拿下,打破升龙王朝的第一道屏障!
  金汗图如此确信着。
  不能不说,这是建立在对实情认真分析,并对自身实力有着充分认知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非常正确的判断。但战争中,任何时候都不要小觑了敌人,以免马失前蹄,这也是经过无数人证明,且必将继续被证明下去的真理。
  升龙王朝北方驻防军刚开始确实没有注意到敌人的临近,但多年的训练有素,和历经战阵培养起来的警觉,还是让他们比金汗图想象中快了那么一点点发现到危机的降临。
  这个时候殷骏鹏伴随着中武将军薛忠刚刚走进风峡关。
  风峡关位于升龙王朝抵御牧族进攻的第一线,是历经五十年修筑起来的长城的中点,从风峡关出发,可以很快支援到沿线各个关卡,十来米高、可以允许五匹马儿并行的宽阔城墙是防御的上好屏障,牧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几乎全民都可以成为优秀的骑兵,但他们却没有步兵,对于高城坚瓦的攻击并不擅长,所以近百年来,升龙王朝几乎都是在凭借着高大的长城与他们周旋。
  而之所以把风峡关设为北方兵团的总部所在,则是杨学宗的破釜沉舟之举。借第一线的危急和险恶来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兵团的官兵,他们驻防在此的意义何在。
  风峡关面向中原的一面城墙下,数百北方兵团的士兵整整齐齐阵列着,罗欧等一众高级将领,除了驻防在外的,都在等待着薛忠等人的到来。只是在他们脸上,看不到应有的对长官的恭敬,反而只有不耐和篾然。
  薛忠和他的两千亲兵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明亮的铠甲,威武的仪仗,跟盔甲暗淡、平静无波的北方兵团迎接队伍形成了鲜明对照。
  薛忠打量着前方列队的将兵,微微皱起了眉头。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杨学宗的军队不会那么容易收服,但如此明目张胆表示出不喜欢的还真是有些出乎意料啊!
  远远看见他们来了,暂代北方驻防军总指挥的右将端木勤迎了上来,大声道:“属下端木勤率北方兵团全体将兵恭迎总指挥大人。”
  薛忠堆起了笑容,下马来,故作和蔼地搀扶起端木勤,道:“端木将军不必多礼。以后我们就是同僚了,本将初来乍到,对北疆的情形还不是很熟悉,还要将军多多协助才是!”
  端木勤退后一步,中规中矩道:“不敢当。协助大人乃是属下的职责,属下定当尽力。”
  薛忠刚要再说话,突然有一士兵大步跑来,脸上透露着紧张,大声说道:“禀将军,八十里外发现牧族骑兵踪迹,正向风峡关而来!”
  所有人心中都是重重一震,气氛顿时变得万分凝重。
  “大人……”端木勤看向薛忠。
  薛忠也知道事态紧急,马上说道:“军情要紧,端木将军,客套就到此为止,我们赶快到指挥部去吧!”
  “是。”
  端木勤一挥手,北方兵团的将兵立刻转身向关内走去。殷骏鹏等人跟在薛忠身后,也加快脚步,走向城墙里面。
  第八十章 攻防之始
  其实到了这份上,即使是能征善战的北方兵团,能做的事情也实在有限。
  由于种种原因,麻痹大意的结果是被敌人逼近城下,却并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抵抗。北方驻防军由升龙王朝北方兵团和边境守备军共同组成,虽历经战阵,时有伤亡,但一直维持在十三万人左右。而如今,驻守在风峡关的共有北方兵团一万五千人,以及边境守备军一万人,而北方兵团一万五千人中,又有一万名骑兵,好在边境守备军全都是步兵,否则这关隘可真的是不用守了!
  即使有着高大城墙的掩护,两万五千名士兵想要抵抗住十万大军的攻击还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这两万五千人里面还包括了不善守城的一万名骑兵。就算立刻点燃烽火台,附近关隘的驰援也需要将近两天的时间,扣除敌人兵临城下可能需要的一天时间,能否在援军到来之前撑过敌人的第一波攻击是关键。
  “目前敌人的进攻方式可能有两种。”端木勤说道,“第一种,也是对我们来说比较理想的方法,就是集中所有兵力对我风峡关展开狂攻,一旦赶在援军到达前攻下风峡关,就等于打开了自由进出北疆的门户,以我们现在的第二道防线而言,是很难挡住牧族骑兵的快速侵袭的。”
  第二道防线就是由靠近边界的普通城市联结成的抵抗线,依靠的是普通的城墙和城市防卫军。尽管位于北疆的城市经常面对来自草原的袭击,因此城卫军的战力普遍高于内陆,但比起正规军来还是差了很多,无论从装备、士气和作战能力上讲都是这样。如果被敌人突破长城这道防线,那么第二道防线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第二种方法,我们防御起来会很困难。”端木勤接着说道,“按照我们对牧族军队数量的测算,由于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