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众人面面相觑,无不目露难色。
    现在看看东南局势,总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起武烈侯。
    武烈侯为了实施西南策略,在东南倾注了大量心血,结果大江两岸君侯一堆,将率林立,而且势力构成还极其复杂。仔细想一想,不难发现前年公子高在公子腾和昌平君的辅佐下,毅然开辟东南战场的难度有多大,如果这背后没有武烈侯的影子,没有武烈侯的全力推动,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东南战场的开辟,大秦也就无法在短短时间内缓解那场可怕的中原危机。
    既然武烈侯在前年就想到了咸阳要对付熊氏外戚,并拿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对策,那么今年他肯定也有办法从容应对。这从武烈侯任由秦王政改革兵制,任由咸阳从北方战场抽调二十万大军南下就可以看出来,虽然这一切可以解释为武烈侯对秦王政和中枢的支持,但往深处想,谁敢保证这不是武烈侯设下的一个陷阱?谁又敢去跳这个陷阱?
    “长平侯。”客卿司马空说话了,“必须调用长平侯。”
    秦王政沉默不语。众人也是低头沉思。
    武烈侯为了把公子扶苏推上储君之位,这几年可以说是殚精竭虑,甚至可以说武烈侯的大部分谋划都是以此为目标。公子扶苏的功勋飞速积累,爵位飞速上升,如今基本上可以说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意外,大秦的储君肯定是公子扶苏。
    然而,这一次中原决战,公子扶苏没有主动请缨,武烈侯也罕见地没有把公子扶苏推上中原战场,这其实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
    说明什么问题呢?是说明武烈侯不看好中原决战,还是武烈侯利用此仗设下了一个重创秦王政和中枢的陷阱?抑或,武烈侯已经肯定此仗赢不了,所以才顺势设下一个陷阱?
    越想越是复杂,之所以复杂,都是建立在秦王政和武烈侯之间的矛盾之上。正是因为彼此没有足够的信任,所以秦王政和中枢才担心打了败仗。正是因为担心打了败仗,所以才决定摧毁熊氏外戚,这样败了就可以归罪于熊氏外戚,而赢了就可以斩断武烈侯的“臂膀”,总而言之,秦王政和中枢要在政治上立于不败之地。
    怎样才能确保胜利?前提是东南战场要全力以赴,熊氏外戚要全力以赴,于是公子扶苏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把公子扶苏拉到中原战场上,以公子扶苏为质,胁迫熊氏外戚,胁迫武烈侯及其所属势力。
    公子扶苏到了中原,如何安置?是大军统率,还是监军?大军统率不能给他,因为公子扶苏有可能凭借临机处置大权,改变攻击策略,所以只能授予扶苏“监军”一职。监军权力有限,仗打输了,所承担的责任也有限,威胁不到武烈侯和熊氏。
    那就只能放到东南战场。公子扶苏到东南战场可以出任统率,而且他毫无选择,只有倾尽全力率军猛攻楚国。他不能输,打输了中原战败的责任就是他的。如此一来,不管是武烈侯还是熊氏,都不敢在东南战场上玩花样了,这样就能让中原的决战策略得以顺利实施。东南战场的作用发挥了,中原决战的胜算也就很大了。
    但公子扶苏到了东南战场,熊氏外戚就等于获得了庇护,咸阳用什么办法摧毁熊氏?
    =
    蒙嘉思索良久,抬头望向司马空,问道,“中原?还是东南?”
    “东南。”司马空说道。
    蒙嘉摇摇头,“武烈侯没有把长平侯推到中原战场,很可能就是想利用我们”蒙嘉指指众人,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假如武烈侯成心要利用秦王政和中枢对他的不信任,利用咸阳要乘机诛杀熊氏的想法,将计就计,把公子扶苏放到东南战场,那整个局势就被武烈侯所控制。
    武烈侯直接建议或者公子扶苏直接请缨去东南战场,咸阳都不会答应,因为东南战场的攻击直接关系到这一仗的胜负,咸阳不会把主动权拱手相让,所以武烈侯就故意把公子扶苏留在北方战场,让咸阳自己跳进陷阱。
    公子扶苏到了东南战场,为了确保自己的功绩,一定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咸阳的命令,也就是说,武烈侯为了最大程度地支持咸阳,为了最大程度地帮助咸阳赢得这一仗,不得不玩了这么一个小伎俩,而目的则是保护熊氏外戚。保住了熊氏外戚,也就保住了秦王政和武烈侯持续抗衡的局面。这一仗是打赢了,中土是统一了,但政治格局并没有变化,武烈侯还是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
    蒙嘉的话之所以没有说完,就是因为感觉说出来之后实在没有面子。左右都落入武烈侯的算计,咸阳如此被动,哪来的脸面?尤其让人憋屈的是,武烈侯堂堂正正,就算是算计咸阳也是为了打赢这一仗,相反,咸阳就显得龌龊了,不但不相信武烈侯,还要诛杀熊氏外戚,断人臂膀,忒不地道,也太无耻了。
    “武烈侯肯定是在利用我们。”司马空的语气里透出一股无奈,“但如果不把长平侯调到东南战场,我们拿什么保证中原决战的胜利?”
    这倒是实话,但关键问题是,假如东南战场打赢了,而中原战场却打输了,怎么办?找谁做替罪羊?公子扶苏到了东南战场,咸阳若要凭空制造出一个熊氏叛乱的冤案,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
    “然后呢?”蒙嘉问道,“然后怎么办?”
    司马空看了秦王政一眼,踌躇不语,眼里露出一丝惶恐之色。秦王政冲着他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大胆地说。
    司马空犹豫了片刻,说道,“给武烈侯一个选择,长平侯和熊氏,只能选择一个。”
    秦王政的神色顿时冷了下来。
    蒙嘉等人则是暗自吃惊,纷纷举目望向秦王政。
    司马空此计厉害,反客为主,直接刺中了武烈侯的要害。你不是要保熊氏吗?那好,我连扶苏都舍弃不要,我看你还怎么保熊氏。
    “计将何出?”隗状问道。
    司马空略显紧张秦王政,见他脸色恢复平常,心翼翼地说道,“召回长沙侯公子高。”
    众皆恍然。
    公子高的母亲是老秦人。当初武烈侯奏请咸阳,要公子高出镇江南,当时咸阳就有人揣测武烈侯要把公子高推到储君之位。现在王子中的扶苏、高、将闾都已封君,各领封国,各建功勋,都有资格做储君,继承大统。
    此刻秦王政召回公子高,却让公子扶苏去东南,其意图太明显了。假如中原战败,秦王政就要把所有责任推给公子扶苏和熊氏,而储君之位自然落到了公子高的头上。公子高的母亲是老秦人,公子高做储君,首先就会赢得老秦人的支持,到那时,武烈侯一筹莫展,只能低头认输。
    所以,武烈侯只有做出选择,要么保公子扶苏,要么诛杀熊氏,要么两者俱失。
    此计也有它的弊端,而弊端就是秦王政自己挑起了王统之争,以王统之争来反制武烈侯。
    老秦人当然不会轻易中计,以为秦王政要立公子高为储君,因此就逼着武烈侯舍弃公子扶苏。老秦人还没有幼稚到这种地步,他们不会贸然介入王统之争。武烈侯是老嬴家的子孙,王统也是老嬴家的家事,武烈侯可以和秦王政在王统上进行争夺,但异姓贵族不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绝不会介入老嬴家的家事。
    秦王政在王统一事上已经向武烈侯妥协,现在却出尔反尔,以王统来要挟武烈侯,可以想像武烈侯的愤怒。有些事可以拿出来做博弈的工具,但有些事是禁区,轻易不要涉足,否则后果严重。
    司马空的这个计策事实上触及到了老嬴家的底线,即便秦王政不会责怪他,但武烈侯和一些宗室大臣会怒不可遏,这也是司马空惶恐不安的原因。
    然而,现在除了此计,还有更好的办法保证中原决战的胜利吗?还有更好的办法保证秦王政和中枢在大战后彻底压制武烈侯吗?
    =
    长沙侯公子高接到咸阳书信,其母病重。
    公子高急奏,恳请秦王政允许他回京探望母亲。秦王政令准,封国事务托付于武安侯公子腾。
    与此同时,长平侯公子扶苏接到秦王政的命令,因为公子高返京探母,东南战场急需一位最高统率,所以秦王政命令公子扶苏,日夜兼程赶赴长沙,全权负责东南军政事务,其封国事务则尽数托付于章邯。
    公子扶苏一边急告叔父武烈侯,一边急召章邯。
    章邯此刻正在古北口要隘巡视,接到公子扶苏的书信,急速返回蓟城。
    公子扶苏很兴奋,看到章邯后激动地说道,“叔父料事如神,父王果然要我去东南战场。”
    章邯却没有任何兴奋之色。武烈侯已经考虑到熊氏要再一次面临危机,所以早在去年底就派荆轲南下,暗做部署。看完令书,章邯骤然窒息,脸色当即就变了。咸阳好狠的手段。
    “长平侯,马上去逐鹿。”章邯急切说道,“我们一起去见武烈侯。”
    公子扶苏看到章邯神色凝重,眼里更是露出愤懑之色,这才意识到事情似乎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样。
    “事情很严重吗?”扶苏紧张地问道。
    “非常严重。”章邯苦笑道,“此番南下,恐怕有性命之忧。”
    扶苏骇然,这怎么可能?父王会杀我?
    =
    武烈侯愤怒了,他万万没想到,咸阳竟然以王统来要挟自己,忍无可忍了。
    赵高、朱英也是一脸惊骇。这一仗输定了,秦王政和中枢竟然行此下策,这不是逼着熊氏造反吗?这是绝杀啊,即便一定要绝杀熊氏,也没有必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吧?
    “可有挽救之策?”宝鼎问道
    赵高摇头,“除非你亲自赶赴中原。”
    “武烈侯难道有必胜的把握?”朱英叹道,“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把握的决战,但咸阳非常自信,如今奈何。”
    'w w w 。bxwx。net'
    
第372章 必须拯救
    第372章  必须拯救
    必须拯救熊氏,这是武烈侯的底线,也是维持当前政治格局的唯一出路。
    当前咸阳的政治格局就是围绕着“统一大业”和“国策变革”所形成的政治理念上完全对立的“保守派”和“激进派”,在权力和财富再分配中激烈的利益争夺。
    “保守派”就是以武烈侯公子宝鼎为首的豪门贵族利益集团,而“激进派”就是以秦王政为首的坚持高度“法治”和高度集权的以寒门贵族为主的利益集团。
    自秦军灭赵吞燕,建封国,开始国策变革之后,咸阳的政治格局也就基本明朗。两大政治派系为了争夺权力和财富,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以统一大战和国策变革为犀利武器,展开激烈角逐,全力博弈。
    此刻的“保守派”和“激进派”是以政治理念来划分的,不同的政治理念代表着不同的统治势力对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简单地说,“激进派”要集权于中央,君权至上,中央和君主拥有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权,我想给你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保守派”却要与中央和君王分享权力和财富,这天下是我们流血流汗打下来的,我们有资格有权力分享所获得的一切。中央和君王吃肉,这是应该的,天经地义的,但总要给我们喝口汤吧?
    这两种政治理念归结到国策上,就是“与民争利”还是“不与民争利”,是“国强则民富”还是“民富则国强”,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是倾向于中央和君王,还是倾向于地方和国民。这个“民”不仅仅指贵族,指富豪,还包括普通国人,甚至包括闾左贫贱。
    今日咸阳政治格局中的“保守派”和武烈侯公子宝鼎最早通过利益结盟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完全是两回事。
    随着天下形势和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当初的利益集团迅速崩裂,到今天,这个“利益联盟”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
    今天咸阳的“保守派”势力虽然有着共同的政治理念,但因为对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有着不同的追求,又分为不同的派系。
    首先就是以武烈侯公子宝鼎为首的宗室派系。
    宗室派系的首要目标就是维持老嬴家对王国的绝对统治,老嬴家要在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中占据最大的一块,具体到国策上就是坚持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郡国制,宗室封国,郡县和封国并列,既维护了中央集权,又确保了老嬴家对权力和财富的占有。
    其次就是以老秦军功贵族为主的本土豪门贵族。
    老秦贵族有军功,但以军功获得的权力和财富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军功没有传承性。打个比方,王翦的功勋不可能传承给子孙,那么他的子孙只能靠“荫泽”生存,靠王翦遗留下来的权力和财富生活。权力和财富是有限的,假如王翦的子孙不能获得功勋,或者不能通过其他手段获得权力和财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