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欢-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猪圈里的曾启海顿了一下,说“嗯,确实是要拜一下灶王爷,行,我这就去杀鸡”

    沐氏闻言忙制止说“行啦,你就忙着这里的活儿吧,杀鸡我来就是了,你说一说要杀哪一只”

    曾启海没有反对说“就那只黑色毛,鸡冠缺了一块的那只公”

    听了曾启海的描述,沐氏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了那只公鸡的模样,沐氏点点头说“行,我知道是哪只了,你也快点把猪圈清理好,欢欢已经去做饭了,估计过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诶,知道了”曾启海爽朗地应道,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沐氏回到前院,对厨房里的杨承欢喊道“欢欢,烧点热水来,待会儿要杀鸡拜灶王爷”说罢去捉鸡了。

    “诶,知道了”杨承欢对着院子高声回答,然后洗净锅开始烧热水。

    沐氏很快就捉到了曾启海口中的那只公鸡,一手捉着鸡回到厨房,让杨承欢舀了一盆热水,沐氏拿着鸡和刀出来了院子里。

    杨承轩见沐氏要放鸡血,忙放下手上的扫帚,过来帮忙捉住公鸡的两只脚,沐氏磨了一下刀,拔光鸡脖子上的毛,刀一挥就把鸡脖子割开了一道口子,鸡血马上顺着口子流进了地上的碗里。

    沐氏把鸡扔到地上,然后把刀洗净,端着装有鸡血的碗,顺带着拿着刀回了厨房。

    “娘,级杀好了吗?”杨承欢问。

    沐氏摇摇头说“还没呢,娘待会儿就出去拔毛,然后再让你曾叔叔弄剩下的事情”

    杨承欢点点头,她可是记得很清楚拜神的鸡是不能由女子来弄的,沐氏能做的也就是把鸡杀好,后面的事就只能交给曾启海了。

    后院里,曾启海飞快地整理好猪圈的猪粪、又把柴房也整理了一遍才回到前院,拿了干净的衣服洗了一个澡,去了去身上的猪粪味,曾启海才进厨房弄拜灶王爷的鸡。

    沐氏把鸡交给曾启海后,便与杨承轩一起把曾家院子里堆着的柴火摊开在地上,让太阳晒一晒,这些柴火都是被雪覆盖过的,这雪一融化,柴火里也渗了水,要晒干之后才能烧。

    曾启海把鸡放进大锅里,添了几把柴火,便让鸡这么焖着,然后就帮杨承欢把饭菜端到了堂屋,四人草草地吃了午饭。吃完饭,锅里的鸡也已经弄好了,曾启海把鸡端了出来,对沐氏说“沐娘,你把库房里的香烛拿过来吧,可以拜灶王爷了”

    “诶,来啦”沐氏去库房把香烛拿给了曾启海,曾启海把鸡放在灶台上,点燃香烛,对着灶台四处拜了拜。因为这些日子里都在下雪,村里大多数人家没有去湖州城,灶台上也没有贴上新的灶王爷的图像,不过现在时间紧急,也只能是先拜了,明日再去湖州城把灶王爷的图像买回来。

    忙完了拜灶王爷的事,四人又忙着把院子、屋里屋外整理的干干净净的才舒舒服服的洗了澡,吃了饭然后好好睡了一觉。

    第二日,曾启海与沐氏带着杨承欢和杨承轩坐着刘大壮家的牛车一块儿去湖州城,翠竹村的人都在今日去湖州城办年货,因此路上隔了一段距离就可以看到一辆牛车,人也是很多,非常热闹。

    进了湖州城,四人与胡氏和刘大壮道了别,便各自去购买年货了。沐氏首先来到了买灶王爷图像和对联的地方,“轩轩,今年的对联就让你来挑了吧”沐氏回头对杨承轩说。

    杨承轩上前看了一眼,很快就挑好了两幅对联,沐氏付了银钱,曾启海主动把对联拿在了手里。

    买好对联,沐氏又走向了米粮店,“今年咱们要不要多买一点白面?重阳做的包子很好吃,咱们过年的时候也做一点,饿了就可以热一个来吃一吃”沐氏看向曾启海说。

    曾启海摆摆手说“你看着办就行”全权把这些事都交给了沐氏打理,沐氏思索了一下,对伙计说“伙计,给我来二十斤的白面,还有五斤的红糖”

    “诶,这位夫人您先等一等,小的马上就给你称”伙计笑着帮沐氏称白面。今日湖州城到处都是人,尤其是米粮店,进进出出的,全是来买白面的人。

    杨承欢站在门外的一个角落里,等着沐氏把面买好,伙计把沐氏要的白面和糖称好,拿给沐氏说“这位夫人,今年的白面升价了,变成了五文钱一斤,这里一共是一百文钱,红糖是二十文钱一斤也是一百文钱,一共是两百文钱”

    沐氏从衣袖里拿出装银钱的荷包,拿了两百文钱递给伙计,曾启海这时忙上前拿过伙计手里的白面和糖,与沐氏离开了米粮店。

    杨承欢见沐氏出来了,上前问“娘,咱们接下来要买什么?”

    沐氏想了想说“咱们再去买点过年吃的零嘴吧,还要再买一点一点盐和醋回去”

    杨承欢点点头,跟着沐氏继续往前走。今日人很多,沐氏四人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终于买齐了所有的东西。

    杨承欢紧紧地抱着怀里的东西,转身问身后的沐氏,“娘,咱们是不是应该去买一些布回去做衣裳啊?”

    沐氏愣了一下说“现在都是腊月二十五了,咱们买了布回去也赶不及在除夕前把衣裳做好,要不,咱们今年就不做新衣裳了”

    杨承欢皱了皱眉头,虽然觉得沐氏说的没错,但是杨承欢还是觉得没有新衣裳穿的新年不算是新年,于是说“娘,要不咱们直接买成衣吧,这样就不用自己做了”

    沐氏迟疑了一下想说太贵了,杨承欢就直接堵住了沐氏的话说“娘,难得过年,咱们也已经有一年没做新衣裳了,现在买一两件成衣也不算什么的,何况咱们挣了银子不就是用来花的吗?”

    杨承欢这么一说,沐氏就是不同意也得同意了,于是四人转身往锦绣绣庄的方向走去。摩肩擦踵地穿过一道又一道的人墙,杨承欢四人终于来到了锦绣绣庄的门口。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入族谱

    杨承欢松了一口气,抱着东西走进了锦绣绣庄,沐氏等人也跟着走了进去。锦绣绣庄今日也是人满为患,杨承轩好不容易再挤进了绣庄里面。

    眼尖的红杏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杨承欢,忙把手上的活儿交给一个伙计来到杨承欢身旁,“欢欢,你可来啦,可想死红姨我了”

    红杏见店铺里人实在是太多了,对杨承欢等人说“欢欢,你们都跟着我去后院吧,这里太不方便说话了”

    “那就谢过红姨了”杨承欢不客气地跟着了红杏身后,沐氏和曾启海已经杨承轩也跟了上去。

    红杏领着杨承欢四人来到了后院的客厅,红杏亲自泡好了茶给杨承欢没人端上,杨承欢接过红杏手上的茶水,笑着说“红姨,真是不好意思,你这么忙咱们还来打扰你”

    红杏笑嗔地看了一眼杨承欢说“欢欢,你这话就是与红姨生分了,红姨见你那么久都没来过一次,还想着要去你家里看看呢”

    “呵呵呵,那真是欢欢的不是了,欢欢在这向红姨赔礼道歉了”杨承欢从善如流。

    红杏笑了笑,没有生杨承欢的气,随后看到沐氏和曾启海,忙问“这两位是?”

    “哦,这是我娘和我曾叔叔”杨承欢给红杏介绍道。

    红杏忙向沐氏和曾启海打招呼,“原来是欢欢的娘亲,您好,还有曾公子也好”

    “红夫人好”沐氏和曾启海也是笑着与红杏打了招呼。

    杨承欢想到红杏店铺里这么忙也不敢久坐,直接说明了来意,“红姨,咱们这次来是想要买几件成衣当过年的新衣裳,不知道你铺子里还有没有了?”

    红杏放下手上的茶杯说“这些日子里一起下雪,今日来的客人也很多,红姨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你们想要的成衣,要不你们跟着去前面瞧一瞧”

    杨承欢等人点点头跟着红杏去铺子里,想到铺子里人多。红杏就让杨承欢先把东西放在后院,等选好衣裳了再会后院拿。

    杨承欢也有此意,便按红杏说的做了。四人来到铺子里,杨承欢把所有的成衣都看了一遍,很快就给每人选好了一套,红杏让伙计把衣裳包好,沐氏爽快地付了银子。

    “红姨。你先忙,往后有时间我再来找你”杨承欢站在锦绣绣庄的后面处。对红杏说。

    红杏摆摆手,目送杨承欢等人走远才回了店铺里。

    之后几日里,翠竹村的人忙着杀猪、杀鸡,拜祖先,忙得晕头转向的终于在除夕夜可以喘一口气了。

    除夕夜,曾启海是在沐氏这边用的饭,四人吃过年夜饭,便提着灯笼,各自往不同的地方走去。曾启海去刘大壮家,而沐氏则带着杨承欢和杨承轩往杨禾家走去。

    杨承欢给四人选得衣裳都很合适。颜色也好看。沐氏的衣裳是绛红色,再加上回来之后杨承欢给沐氏的衣裳做了一点收腰的工序,这会儿这衣裳穿着沐氏身上更是显得沐氏身材高挑,非常好看。

    杨承欢一开始给杨承轩选得是和去年一样的大红色,可是杨承轩死活不要。最后只能依了杨承轩自己的意思,选了与曾启海一样的天蓝色。而杨承欢给自家选的衣裳是淡紫色,衣裳上面还绣了星星点点的梅花瓣,也是很好看。

    杨禾家,杜氏自收拾好桌上的碗筷,眼睛就不停地望着外面,宋氏知道杜氏是在盼着沐氏母子三人过来。这一年来,不仅杜氏的性子改变了就连宋氏母子三人的性子也改了很多,宋氏不再像以往那么嘲讽沐氏母子三人,杨大宝和杨二宝也被杜氏送进了学堂,性子也沉稳了,这会儿正端端正正地坐在杨家河身旁,静静地等着沐氏母子三人的到来。

    沐氏母子冒着寒风往杨禾家赶,刚进院子,杨承欢就对着堂屋喊道“阿奶、爷爷,咱们来了”这一年来,杜氏对杨承欢姐弟两可是真心的疼在了谷子里,让杨承欢也对杜氏对了一份亲切。

    屋内的杜氏闻言,忙打开堂屋的大门,把沐氏母子三人迎了进来,“来来来,快进来,欢欢、轩轩,你们快去火盆前烤烤火,暖一暖手”

    杨承欢和杨承轩脱掉手套蹲在火盆前烤火,沐氏把手上的年礼递给杜氏说“轩轩阿奶,这些年礼您拿着”

    杜氏接过沐氏手上的年礼,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嘴上却说“这大冷天的,人过来就行了,怎么还带着这么多的年礼”

    沐氏笑了笑,不语,知道这是杜氏的客气话。杨承欢和杨承轩跪在杜氏和杨禾跟前拜了年,杜氏高兴地给两人包了红包。

    接着杨承欢和杨承轩又给杨家河和宋氏拜了年,依旧得了红包,杨承欢也不摸红包里有多少铜板,直接塞进了衣袖里放好。

    杜氏看着杨承欢和杨承轩,心里是越看越觉得这两个孙子有出息,笑着打发了杨承欢和杨承轩自己去火炉前烤火,杜氏拉着沐氏坐在一旁有一句每一句地聊着。

    杨承轩与杨大宝和杨二宝坐在了一起,因着杨承轩脑子活,沐氏与杨承欢又经常教他识字,所以杨承轩在学堂里很受先生的赞赏,而这一会儿杨大宝和杨二宝正在问杨承轩一些学堂里的知识。

    杨承欢也不计较之前两人怎么对待他,耐心地给杨大宝和杨二宝解答问题,看上去三人的氛围也是很和谐。

    杨禾依旧拿着自己的旱烟斗坐在首位上默不作声地抽着烟,看着杨承轩和杨大宝、杨二宝聊得欢,杨禾的眼里也难得的有了一点笑意。

    另一边,杜氏与沐氏闲扯了一大堆话,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打算,“沐娘,那个,我有件事想听听你的意见”

    “轩轩阿奶,有什么你就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忙,我肯定会帮的”沐氏说。

    杜氏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说“沐娘。那个,我是,我是想让轩轩入咱们杨家的族谱,不知道你同不同意?”

    沐氏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轩轩是杨家的血脉,入族谱是应该的,您打算什么时候办这事?我好给轩轩做衣裳”

    杜氏愣住了。她以为沐氏会反对,没想到沐氏却一下子就答应了。杜氏的眼忽地就红了。宋氏忙扯了扯杜氏的衣袖说“娘,这是好事,您怎么哭了,这可不行”

    杜氏忙捉起衣袖擦干泪水,笑着说“对对对,这是喜事,我不能哭,不能哭”

    沐氏与杜氏又商量了一下入族谱的事,见时候不早了才告了辞,准备去杨田家坐一坐。宋氏也说要一块儿过去。最后三个人的队伍变成了六个人,多了宋氏和杨大宝以及杨二宝。

    子杨田家逗留了一段时间,沐氏母子三人回到家已经将近午夜了,而这时,村里开始响起了鞭炮的声音。

    曾启海过来沐氏这边说“咱们也开始放鞭炮吧”

    “叔叔。轩轩和你一块儿放”杨承轩主动要求一起放。曾启海摸摸杨承轩的头,同意了。而沐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