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壮烈牺牲,享年六十二岁。本多忠胜率兵随后追杀,笠井肥后守留下殿后,保护胜赖离开后阵亡。胜赖等七人狼狈逃至武节城,后经信浓回到甲府。

  长筱合战,武田军被讨杀一万二千余人(记于《武德编年集成》),前后逃回甲斐的不足三千人,联军则战死六千余人。武田军相继战死的名将有:武田信实、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内藤昌丰、高坂昌澄、土屋昌次、真田信纲、真田昌辉、下曾根源六、同政秋、同政基、同助宣、同左马之丞、油川宫内、岩手左马助、甘利藤藏、高森惠光寺、根津甚平、浪合胤成、小山田五郎兵卫等。信玄倾毕生精力培养的众多名臣,仅此一战,几乎全部死于沙场,甲斐武田氏已如斜阳西下,开始走向灭亡。

  入夜,长筱城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宴。由于奥平贞昌的奋勇作战,拖住了武田军,受赏盃,家康赐其名刀“大般若长光”,以及三河的长筱、吉良、作手、田岭、田原和远江的刑部、吉备、山梨、高部、新庄,共三千贯领地,奥平一族及其手下家臣也受到信长和家康的赏赐,酒井忠次则受赐薙刀。

第三十一回  讨越前平定一向宗  统越中大捷手取川
六十扶桑第一山,老松积翠白云间。

  宫高大似阿房殿,城险困于函谷关。

  若不唐虞治天下,必应梵释出人间。

  蓬莱三万里仙境,留与宽仁永保颜。

  ——《江州安土山记》文后诗

  且说加贺的一向宗门徒长年遭到朝仓氏打压,对其恨之入骨。在织田信长*朝仓氏期间,加贺一向宗门徒站在信长一边,从而于战后获得了在越前发展信徒的许可。前波吉继 被信长任命为守护代后,横征暴敛,越前九头龙川附近的国人和一向宗门徒不堪忍受,频频发动一揆,与同为降将的富田长繁南北夹击。就在长筱合战的前一年,前波吉继 不敌,败死。此时,信长正在为武田胜赖大伤脑筋,当长繁来信说自己并无反意之时,他就顺水推舟,补任长繁为越前守护代。可是,长繁同样横征暴敛,不得民心,北陆地区的一向宗首领 下间赖照 和军师 七里赖周 趁机潜入越前,召集一向宗门徒十三万,包围了长繁的本城府中城。长繁凶猛无比,率兵出城迎战,大破一揆众。但是在追击途中,长繁被早已不满的部属杀死,整个越前则被一向宗趁机控制。

  天正三年(1575)八月,在相继消灭浅井、朝仓,重创武田后,信长率军再讨越前。虽然朝仓氏被信长灭亡,但朝仓氏与一向宗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而且一向宗还是信长讨灭朝仓氏的帮凶,因此朝仓氏旧臣纷纷响应信长。织田军势如破竹,一向一揆众很快土崩瓦解,遭到伊势一向一揆众同样的命运,惨被屠杀。越前各一向宗寺院的主持都被处以磔刑(磔刑:凌迟处死),暴民则被全部斩首,惨死者多达三四万,其中不乏被冤死者,“信长包围网”就此土崩瓦解。

  此后,信长修筑北之庄城,柴田胜家被任命为城主,受领越前九郡中的八郡为封地,而大野郡则被封给金森长近和原长赖。府中周围两郡被封给佐佐成政、前田利家和不破光治,他们作为胜家的助手,协助其治理。北陆地区的防务交给胜家负责,但信长对胜家并不放心,立下九条法规约束于他,因此胜家只是信长代为管理北陆的工具。十一月廿八,信长让位于嫡子织田信忠,并将美浓、尾张两国封给他,自己则专心于国内统一战争。

  天正四年(1576)正月,信长命丹羽长秀在近江的安土山筑城,作为自己新的居城,京都等地的优秀建筑师参与设计,动用了一万民工。安土城位于海拔一百多米的安土山山顶,在突入琵琶湖的半岛上,三面临水,东西与丘陵相连,西北依靠安土山。城高65米,城下建大道,沿道有寺庙、武将居所和民房。本丸、二之丸都建于丘陵之上。本丸内的天守阁被改称为天主台,共分七层:

  底层是石制粮仓;第二层,墙壁贴金,撑柱二百零四根,绘百鸟及儒者;第三层,撑柱一百四十六根,绘花鸟及贤者;第四层,撑柱九十三根,绘松竹等;第五层,三角形,无绘;第六层,信长亲自设计成八角形,外柱红,内柱包金,雕栏刻龟龙,外壁绘恶鬼,内壁绘释迦牟尼给十大弟子说法图;最高层,内外壁包金,四柱雕龙。真可谓宏伟壮观,前所未有,安土城也是";安土时代";名称的由来。安土者,平安乐土也。

  二月廿三,安土城尚未竣工,信长便移居了进去,借这座宏伟无比的城堡,向天下彰显其无上权威和雄霸天下的野心。工程持续了三年,至天正七年(1579)正月,整整三年才完成。竣工后,信长又命南化和尚作《江州安土山记》,以向世人颂扬安土城。

  信长选择安土城为本城是为了方便其政治统治:该城西通京都;靠近羽柴秀吉的长滨城和明智光秀的阪本城,便于联络二人;离长滨城外的国友村,即信长的火枪作坊较近;从安土城方便出兵攻打本愿寺、武田氏、上杉氏。

  四月,信长再次出兵石山本愿寺,派明智光秀、荒木村重、细川藤孝和原田直政从海陆两路展开进攻。本愿寺显如集结了万余人马,用密集的火枪和弓箭还击,织田军不敌败走,原田直政殁于阵中。信长闻之大怒,亲自督战,并率精兵三千,攻克四天王寺,杀到城户口,讨杀敌兵两千七百余人。随后,信长在石山周围筑寨十余座,命佐久间信盛、松永久秀、水野信元等驻守,企图切断本愿寺与外界的联系。

  显如急忙派人向毛利氏求援,前将军足利义昭此时也在毛利氏庇护之下。在显如和义昭的请求下,毛利氏当主、毛利元就之孙毛利辉元决定出兵增援,雄霸中国地区的毛利氏终于出动了。辉元派强大的毛利水军从海上攻向石山,毛利水军主要由严岛合战中身手不凡的濑户内海贼因岛、来岛和能岛的村上氏,以及沼田等所辖水军组成,战舰六百余艘。

  七月十五,两方在木津川口发生激烈海战,织田水军三百余艘仓忙迎战。毛利水军使用密集的火箭和焙烙玉(焙烙玉:火药球)攻击织田水军,轻易地将其歼灭,织田水军将领沼野传内、真锅七五三兵卫 等全部阵亡,第一次木津川海战以织田军的惨败而告终。粮草物资从海上源源不断地输送进本愿寺,致使信长围困石山的计划惨遭失败。

  本愿寺外打得热闹,北陆地区又炸了锅。柴田胜家虽然勇武过人,对内政却不甚了解,使用过激方式管理北陆地区;致使越前、加贺一带再次爆发大规模一向一揆。面对如此局面,胜家决定实行“刀狩令”:百姓禁止持有武器,抗拒不交者,按一揆众处罚,安心种地者有奖。越前地区有大量的朝仓氏旧部;他们认为没收刀枪是对武士的极大侮辱;于是纷纷加入一向一揆;致使一向宗实力大为增加,一揆也闹得越来越激烈。胜家在前田利家和佐佐成政帮助下,倾全力终于在鸟越城讨杀本愿寺代官铃木重泰,重新控制了越前。

  平定越前后,信长命胜家攻打臣服上杉氏的加贺、越中两国。见柴田军来势汹汹,当地豪强迅速分化成两派,一部分倒向织田氏;另一部分向上杉谦信求援。谦信领越后军一万五千人,自春日山城出发,迅速攻占了越中,并趁势占领了除畠山氏据守的七尾城之外的能登国全境。不久,七尾城被上杉军围攻,城中首臣 长纲连 与织田氏交厚,急忙遣其弟长连龙向信长求救。胜家得知谦信亲来;也立刻派人去安土城求援。信长发出动员令,命织田氏各领地的家臣带兵增援。

  天正五年(1577)八月,织田军兵马聚集北之庄城,一时间名将云集。军议上,羽柴秀吉道:“加贺地形狭窄,不利大军展开。谦信与信玄战,善用小队,吾以为应将谦信诱至越前,由主公亲自迎战。”胜家满心瞧不起秀吉,半带羞辱道:“谦信虽勇,吾亦不差。汝这猴子,本一农夫,岂知军机。吾定要迎敌于加贺;生擒此贼。”秀吉恼羞成怒,甩袖离开会厅,率所部返回长滨城。

  九月,谦信闻报,织田军以胜家为总大将,率各路兵马共五万人,浩浩荡荡渡过手取川,攻入能登。此时,七尾城已被上杉军围困四十余日,城内发生了疫病,大量士兵感染而死,年仅五岁的当主畠山春王丸也不幸夭折。谦信以畠山氏旧领为条件,引诱游佐续光作内应。九月十五,游佐续光又联络温井景隆,于七尾城内反水,讨杀长氏一门百余人,随后开城投降。继越中之后,能登也被谦信纳入囊中。越中、能登、加贺三国豪强率两万兵马增援谦信,以上杉军为主力的联军共三万五千人。

  织田军在木津川被毛利水军重创,现在谦信又率生力军连克越中、能登,此时的信长似乎又有陷入被包围的危险。松永久秀本以为信长会把大和国封给自己,令他失望的是信长却给了筒井顺庆,因此久秀怀恨在心。见各地又掀起了对抗信长的势头,久秀以为信长会亲率大军抵挡谦信,于是他再也坐不住了。同年八月,久秀及其子松永久通从围攻本愿寺的军队中潜回居城信贵山城,宣布背叛信长而独立。当得知信长仍坐镇安土城时,惊得他不知所措,龟缩城中不敢妄动,并派人向毛利氏求援。此时,织田军主力不是在围困石山,就是已奔赴加贺,安土城附近只有长滨城的羽柴秀吉所部八千人,久秀真是坐失良机。

  九月廿三,上杉军进驻加贺的松任城。与此同时,一路北进的织田军渡过手取川后,才发现松任城已被攻陷。织田军远道而来,疲惫不堪,强攻松任城只会损兵折将。胜家急令全军撤退,但为时已晚,手取川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根本无法渡河。胜家只得在北岸背水布阵:

  左前:前田利家所部六千四百人。

  右前:佐佐成政所部五千四百人。

  左翼:丹羽长秀所部一万一千人。

  右翼:池田恒兴所部八千人。

  本阵:柴田胜家所部两万人。

  正如秀吉所言,加贺地形狭窄,织田军无法完全展开,被压缩成一团。谦信见地形狭窄,便令能登、加贺和越中的援军作为后备,只以上杉军布成擅长的车悬阵。

  以逸待劳的上杉军开始发送攻击,一万五千人马分成多支分队,布成“车悬阵”,轮番冲向敌军。虽然织田军奋力抵抗,但狭窄的地形使得大军拥挤在一起,无法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后军无法支援前军。此去彼来的上杉军每次都是几百骑的小股部队,致使织田军最前面的部队疲于抵抗,狼狈不堪。胜家见状,急令位于后面的火枪队上前,企图击退越后铁骑。谦信见敌军阵形有所变动;下令刚攻击完的部队在敌军左方待机。当火枪队冲到阵前时,谦信命待机部队重新杀向敌军,火枪队未及排好阵形,就被骑兵冲得零星四散,织田军前锋部队也随之溃退。

  只见上杉军阵中亮出一面大旗,上书一个“龙”字,这是总攻的信号。上杉军全线出击,织田军则全线崩溃。胜家见势不妙,急忙联合前田利家和佐佐成政聚集侧近卫队千余众奋力抵抗,后队的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也返回迎战。上杉军骑兵遭受阻击,谦信随即引兵后撤。胜家这才松了一口气,督促士兵赶快渡河向南岸撤退。渡到一半之时,织田军士兵忽然听到地动山摇之声,回头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只见八千上杉骑兵突然返身杀来。织田军吓得争先恐后地向对岸游渡,或遭践踏而死或溺毙,河中飘满浮尸。上杉骑兵追上岸边和浅水处的敌兵,挥刀斩杀,讨取千余人。织田军残部一路逃回北之庄城,紧闭大门,并派人向安土城求救。谦信打扫完战场后,率得胜之师返回春日山城。不久,织田信忠、泷川一益等率尾张、美浓的三万三千兵马赶到北之庄城增援;可再找上杉军,已杳无踪影。手取川合战,谦信完美的战术指挥使织田军损失两千余人,信长的北上计划搁浅。

  信长闻败报,勃然大怒,道:“猴子临阵退缩,致使北上失利,实是可恶。”无辜的秀吉背负了战败的罪责,被信长关了禁闭。此时的松永久秀原以为谦信会趁势率兵南下,与信长一决高下,谁料他竟退回了越后,久秀懊悔地直拍大腿。信长听说久秀反水,立刻赦免了秀吉,命其率近江国兵马,与织田信忠的尾张、美浓军队会合,*久秀。十月初,织田军包围了信贵山城,信长派人传话说,如果久秀交出珍藏的天下闻名茶器“古天明平蜘蛛釜”,便饶其不死。久秀知道这只不过是信长的缓兵之计罢了,自己两次投降,又两次反水,凭信长为人决不会饶恕自己,于是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