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缱谥溃庑┓秸攵际嵌缘模背跛硎痉炊裕徊还窍肜D切┓炊愿盖鬃鞣ǖ氖屏Γ酝级岬眉叶街唬庖舱撬母呙髦Α

  晴宗的孙子伊达政宗是个神童,聪明过人。晴宗之子、政宗之父伊达辉宗担任家督之时,遍请名师培养儿子,同时还为儿子网罗了片仓景纲、原田宗时、伊达实元之子伊达成实等优秀人才。古人云:“人无完人”,政宗在四岁时得了疱疮(疱疮:天花),致使右眼失明。虽身有残疾,却不影响他展示超群的军事才能,天正九年(1581),年仅十五岁的政宗在初阵*相马氏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天正十二年(1584)八月,四十岁的辉宗将家督之位让给了寄予厚望的儿子——“独眼龙”伊达政宗。

  仙台市的伊达政宗雕像(1600年,政宗开始修建仙台城)

  政宗刚刚掌权,就发生了附庸畠山氏叛乱的变故。政宗毫不手软,一路杀去,畠山氏几乎灭族。父亲辉宗为人厚道,劝说儿子不要赶尽杀绝,放畠山氏一马,政宗这才收兵。天文十三年(1585)十月,畠山氏当主畠山义继来到辉宗归隐的小浜城拜谢。辉宗摆宴接待义继,最后亲自送他到府外。不料,义继及侍从等人拿出暗藏在衣服里的短刀,挟持了辉宗,企图将他押到自己的居城二松本城。正在围猎的政宗闻讯,大惊失色,即刻率兵前去营救。此时,义继等人已挟持辉宗逃到了安达郡平石村的高田原,眼看就要进入畠山氏领地了。大义凌然的辉宗一边挣扎着,一边大吼着命令儿子马上开枪。政宗无奈之下,只得含泪下令军队开枪,只见硝烟弥漫,辉宗及义继的诸多侍从倒在血泊中,当即丧命。义继本以为政宗会投鼠忌器,这样便可用辉宗要挟伊达氏就范。没想到如意算盘打错了,义继自知难逃一死,随即切腹自尽。

  政宗对义继的忘恩负义甚是愤怒,将其尸首肢解后分挂于小浜城诸门外示众。十一月,政宗不顾家臣反对,要冒雪攻打畠山氏,替父报仇。义继之子畠山义纲年仅十一岁,在新国弹正的拥立下继任家督。义纲闻听政宗要发兵征讨,于是也以报父仇之名,向奥州的各路豪强求援。周围的大小豪强认为时机已到,决定联合除掉相对强大的伊达氏,免得被其各个击破。未及政宗出兵,以佐竹、芦名、畠山三家为首的七家豪强,组成三万联军,入侵伊达氏领地。政宗仅动员了八千人马,但他信心百倍,率兵迎敌。

  佐竹氏家纹 — 月之丸扇

  十一月十七,两军在人取桥附近相遇,于是展开了一场大战。兵分三路的联军很快便以绝对优势将政宗本队包围,政宗率兵奋力拼杀,已七十三岁高龄的老将鬼庭良直杀到政宗马前,道:“主公,老臣殿后,请速撤退。”政宗道:“良直公多加保重。”随后,在鬼庭良直保护下,政宗好不容易才杀出重围。良直率领所部一百五十余众死力抵抗,先后击退追兵的十八次进攻。联军见不能得手,马上调来弓箭手,一声令下,乱箭齐发,良直身中数十箭,此时洼田十郎拍马上前,一枪把老将挑于马下,良直所部也全部殁于阵中。

  在消灭了殿后军队后,联军追兵继续追击政宗。不料,伊达成实率一千骑从人取桥方向迅速袭击了芦名军本队,芦名军猝不及防,溃不成形。其他各路豪强见芦名军崩溃,为了保存势力,也纷纷撤退。军师片仓景纲见时机已到,命伊达军全线反击,联军在损失一千人后大败而退,而伊达军仅战死三百八十人。佐竹氏在联军中的实力最大,由于出兵*伊达氏,致使领国常陆、下野空虚,北条氏趁机入侵,迫使其撤回领地,其他各路豪强也作鸟兽而散。政宗乘机攻打畠山氏,翌年七月,二松本落城,畠山义纲投靠了芦名氏。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二回  冲田畷重创龙造寺  户次川痛击羽柴军
且说在耳川击败大友氏后,岛津军开始*为虎作伥的相良氏。天正七年(1579),岛津义久率兵包围了相良氏的肥后国水俣城。当主相良义阳急忙遣使投降,并把儿子送作人质。下一个目标便是北肥后的阿苏氏,在響野原地区,被当作炮灰的岛津氏先阵相良军遭到阿苏氏家臣 甲斐宗运 的袭击,全军覆没,相良义阳被讨杀。天正十一年(1583),甲斐宗运病逝,义久趁机消灭了阿苏氏。

  大友氏在耳川惨败于岛津氏,势力大衰,其他各路豪强纷纷起兵,龙造寺氏也趁机开始扩张。早在天正四年(1576),在相继臣服了有马氏、大村氏后,龙造寺隆信又占领了彼杵、藤津等郡,统一了肥前。耳川合战后,龙造寺氏步步进逼,占领了筑后、北肥后等大友氏领地。天正八年(1580),龙造寺军更是攻入筑前,杀到立花山城城下,在立花道雪的指挥下,大友军奋勇抵抗,双方不分胜负,但筑前的西南九郡相继被龙造寺军占领。此时,隆信已是拥有筑前、筑后、肥前、肥后、丰前五国和壹歧、对马两岛的九州霸主,可见耳川合战中最大的受益者是龙造寺氏啊。

  蒲池鑑盛曾两次帮助龙造寺氏,实是对其有再生之恩。隆信为表谢意,将女儿嫁给鑑盛之子蒲池镇涟。耳川合战中,鑑盛随大友氏出征,不料死于此战;年轻的镇涟继承了家业。隆信为了完全控制筑后,向昔日恩人蒲池氏举起了屠刀。天正九年(1581),隆信率军两万突袭蒲池氏居城——柳川城,但柳川城城高墙厚,坚固无比,蒲池军寄托坚城,抵挡住了龙造寺军的猛烈攻击,杀敌无数。隆信见攻城不利,便遣使议和,同时邀女婿到肥前的佐贺城叙叙旧,拉拉家常。镇涟同意了议和,并带随从二百余人前去赴约。不料,入城次日便被龙造寺军围攻,镇涟知道中了老丈人的诡计,但为时已晚,二百余人全部阵亡。不久,锅岛直茂攻陷了柳川城,并受隆信之命将蒲池一族屠杀殆尽,镇涟之妻怒斥父亲的暴行,断绝了父女关系,最后自尽而亡,对恩人的屠杀更使得依附于龙造寺氏的大小豪强寒心不已。

  岛津氏、龙造寺氏已并立成为九州岛的两大势力,矛盾也显得日益激化,都想扫平对方,一统九州,争霸之战在际。此时,不甘心臣服于残暴的隆信的有马氏当主有马晴信转而投降了岛津氏,成为九州岛争霸的导火索,由此拉开了两雄决战的序幕。

  隆信闻听有马晴信叛变,恼羞成怒,派嫡子龙造寺政家率军讨逆,晴信急忙向岛津氏求援。政家娶有马氏之女为妻,他心里还是向着媳妇娘家的,因此他进兵缓慢;隆信只得亲率大军,*有马氏。由于有马氏所在的岛原半岛离岛津氏领地较远,很多岛津氏家臣反对远征,但义久认为消灭龙造寺氏的良机已到,立即派岛津家久率三千精兵增援。天正十二年(1584)三月十三,援军进入有马氏居城日野江城,岛津、有马联军总兵力约六千余人。五日后,龙造寺氏三万大军登陆岛原半岛的北部。森岳城以北的冲田畷地区尽是低洼的沼泽,仅有一条可同时通行两三人的羊肠小道,联军决定在此地以南布阵,以化解龙造寺军的兵力优势。

  三月廿四,龙造寺军浩浩荡荡杀向森岳城,先头部队进入冲田畷北岸时发现了岛津军,因为岛津军只是小股部队,于是他们决定将其消灭,以挫敌军锐气。岛津军连忙回头,撤到冲田畷南岸,龙造寺军先头部队杀到冲田畷南岸后,正准备继续追击,不料周围枪声大作,龙造寺军死伤惨重。此时,龙造寺军主力已追至冲田畷南岸,隆信因酒色而发福,无法骑马,腆着大肚子坐肩舆也随主力来到南岸,他见中了埋伏,急令全军撤退。冲田畷道面狭窄,撤退的命令无法迅速下达,前面的部队已经后退,后面的部队却源源不断地通过羊肠小道向前追击,冲田畷南岸顿时乱作一团。岛津家久见时机已到,下令火枪队停止射击,全军开始向敌军冲击。龙造寺军的南岸部队遭受三面夹攻,士气大落,纷纷败逃,他们相互践踏,死尸遍地,真是惨不忍睹。岛津军的川上忠坚所部冲到隆信的卫队前,杀散了侍从。隆信的大限已至,在肩舆中被乱军杀死,享年五十六岁。率领后军的锅岛直茂见前军溃败,隆信被斩,急忙带残兵后撤,逃回肥前。此战中,龙造寺军被讨杀一万余人,合称为“龙造寺四天王”的江口里信常、円城寺信胤、成松信胜、百武兼贤、木下昌直五人也先后阵亡。

  冲田畷的惨败使龙造寺氏虎落平阳,原本臣服的大小豪强纷纷倒戈,投靠了岛津氏。九州岛三足鼎立的局面实际上已被打破,大友氏、龙造寺氏在争霸中败下阵来。大友宗麟认为只有与夙敌龙造寺氏联盟,才能对抗强大的岛津氏,于是他向龙造寺氏伸出了橄榄枝,要求同盟。隆信死后,主持政务的是重臣锅岛直茂,他认为即使两家联合,也无法与岛津氏抗衡,他在和众臣商议后,拒绝了大友氏的同盟要求,举国投降了岛津氏。闻听龙造寺氏降敌,宗麟顿感齿寒,急忙派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攻打龙造寺氏的筑后国,欲率先抢占领地。天不佑人,天正十三年(1585)九月十一,七十三岁高龄的立花道雪病死于出征途中,大友军只得撤回领国。

  关白羽柴秀吉在降服四国岛的长宗我部氏后,开始将矛头指向九州岛。为了平息岛津、大友两家的战火,更为了彰显权威,同年十月,秀吉假朝廷名义,下达“惣(zǒng ,通‘总’)无事令”,要求两家停火。宗麟闻听,喜出望外,真是上天不亡大友氏呀,他急忙同意停战。岛津义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另外两家击败,眼看九州岛统一在即,岂肯就此罢休。他不顾诏令,继续厉兵秣马,整装待发。可能义久也有和长宗我部元亲一样的想法,以九州全岛之力对抗霸主羽柴氏。好不容易到手的救命稻草却全无作用,宗麟无奈,只得亲到大坂城,向秀吉求援。天正十四年(1586)四月,秀吉在大坂城接见宗麟,答应出兵*义久。

  与此同时,岛津氏的铁骑已把大友氏压制得喘不过起来。同年六月,义久派岛津忠长率军两万,增援新投靠的筑前国豪强秋月种实。进军途中,当地豪强望风而降,纷纷加入,此时岛津军已增至五万。攻破胜尾城后,岛津军开始进攻筑前的岩屋城。城中守军仅七百六十余人,守将高桥绍运决定笼城固守,以拖住敌军,等待羽柴氏的援军,同时也掩护身后的立花城,而立花城城主正是过继给立花氏的绍运之子立花宗茂,绍运此举可能是出于爱子之心吧。绍运谓部下道:“岛津大军压境,吾誓死守城。各位将士如不愿殉死,可及时离开,吾绝不强留;凡留下者应同仇敌忾,共抗强敌。”守军齐声高呼道:“吾等愿与大人同守岩屋,共赴国难。”全军上下并无一人胆怯离城。

  七月十二,岛津军包围了岩屋城。十三日,岛津忠长试图劝降,却遭到断然拒绝,岩屋城攻防战开始了。在绍运近乎完美的指挥下,以区区不足八百人,抵挡住了五万敌军的猛烈攻势,岛津军死伤无数。由于寡不敌众,在岛津军日复一日,昼夜不停的进攻下,抗战十余日后,守军终于不敌。廿六日,外城被攻陷。绍运率残部退守内城,岛津忠长见伤亡惨重,决定再次劝降,却再度被拒绝。廿七日,岛津军从清晨开始攻击,直到午后五时才攻入内城,守军仅剩五十余人。面对汹涌而来的敌军,五十余名勇士无一人投降,全部自尽身亡。绍运也爬上天守阁切腹自尽,时年三十九岁。至此,苦苦支撑大友氏的“大友双璧”全部辞世,大友之厦失去了支柱。此役,岛津军受到重创,大将阵亡二十余员,士兵死亡则高达三千余众,伤千余人。感于绍运等守军的忠义,岛津忠长以最隆重的仪式埋葬了守城将士。

  当岛津军杀到立花城下时,由于在岩屋城受到重创,全军士气极低。而就在这十余日的时间里,立花宗茂已作好了守城准备,岛津军的攻城遭到了顽强抵抗,损失惨重。九月,秀吉派出先头部队杀到九州岛:

  北路:黑田孝高为总大将,率领毛利军两万五千人,进驻丰前,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也随军出征

  东路:四国岛军队以仙石秀久为总大将,包括仙石秀久所部一千人、十河存保所部三千人、长宗我部元亲和长宗我部信亲父子的三千人,登陆九州岛东岸

  吉川元春一直反对毛利氏向秀吉俯首称臣,又因身患癌症,所以不愿出征。辉元、隆景认为以毛利氏的实力已远非秀吉对手,因此以“家族大义”劝说元春,并强拉着他参加了*军。立花城下的岛津忠长闻讯,仓皇退兵,立花宗茂趁机杀出城外,岛津军遭到追击,死伤无数,岩屋城也顺势被大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