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龟缩在忠州城内的守军见弹琴台简直成了屠宰场,也都吓得弃城而逃。当初,左议政柳成龙曾提醒过申砬,告诉他倭军火器如何凶猛,但顽固的申砬却认为,没等倭兵重新装弹,以骑兵的速度早就冲到跟前了,可是事实与他料想的恰恰相反,长筱合战中的甲斐赤备就是在这种过时的指导思想下几乎全军覆没的。二百七十年后,北京城外的八里桥,蒙古骑兵惨败于英法联军枪口之下,与忠州之战和长筱合战如出一辙,骑兵的辉煌已是昨日黄花,一去不复返了。

  小西行长攻陷忠州不久,加藤清正也率军赶到,他见又被行长抢了先,甚是气恼,头也不回地继续北进。行长也不甘示弱,挺兵直捣汉城。与此同时,黑田长政军团也已经越过秋风岭,逼近忠州。

  倭军冲破了汉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忠州,马上就要攻到京城外了。李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声惊问道“倭贼行事竟如此迅速?仅半月便能杀到京城?”事实就是事实,再怎么吃惊也于事无补。李昖急忙诏令文武齐聚景福宫,并宣布自己要弃城而去。众臣都痛苦涕泣;纷纷劝阻。领中枢府事金贵荣启奏道: “宗庙陵园皆在此; 去将何往? 当固守京城; 以俟外援。”右承旨申磼又启奏道: “殿下若不听臣; 终至播越; 则臣家有八十老母; 欲自刎于宗庙大门之外;不敢从殿下去也。”修撰朴东贤也启奏道: “殿下一出城; 则人心不可保。荷辇之夫; 亦将委诸路隅而走矣。”李昖听到众臣苦劝,真是不知所措,他哪里想逃,这不是没办法嘛。

  大殿之中,众臣议论纷纷,呜哩哇啦讨论不休。这时,一人走出臣班,启奏道:“古时亦有帝王避走他乡。”众人一看,原来是领议政李山海。只听殿内一片哗然,各个痛斥李山海误国。谁知消息不禁而走,全城乱作一团,百姓听说国王要逃,也都打点好行囊,争先恐后地逃离汉城。城内这么一乱,更坚定了李昖逃走的决心;他谓众臣道: “古人有云:岁星所在之国; *该国者必有灾祸。如今,岁星恰在吾国; 倭贼必定自取灭亡。众卿随寡人暂避一时,倭贼灭亡后返回不迟。”

  众臣见李昖逃意已定,也都无话可说。申磼启奏道:“如今人心危惧;不立太子无以服众。为社稷长远,请殿下早定储君。”李昖点头赞同,遂册立光海君为世子,并命李阳元留守汉城。(记于《朝鮮王朝実録に於ける文禄の役の王宮のありさま》)

  三十日,天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 李昖及王后世子乘坐屋轿,宮人、宗亲及文武扈从数不满百,各个痛哭流涕,冒雨步行;其情其状好不悲惨。傍晚时分,李昖逃到渡口,他回头看了看汉城,顿时失声痛哭,俯伏在地良久不肯起来,左右众臣也哭得一塌糊涂。这些庙堂高官平日养尊处优,缺乏锻炼,现在是又累又饿,只得散宿在村家过夜。据说,当晚有一鸟,形如斑鸠,在树林中叫个不停,似叫道:“各各祸逃,各各祸逃。”它奔遑往反数日;遍啼城中。

  朝鲜流亡朝廷逃出汉城的当天,加藤清正就率军杀到了汉江南岸,只见奔腾滚滚的宽阔江面上既没有桥梁也没有渡船,鲜军早已将船只全部聚到北岸去了。清正急得摩拳擦掌,如果行动迟缓,攻下汉城的头功就会被草药奸商小西行长夺走了。情急之下,他见江边有很多大树,便下令砍树造筏。

  汉江北岸,朝鲜元帅金命元、副元帅申恪率军一千余人在那里布防。鲜军见对岸的倭军足有两万多人,而且刀枪林立,背后小旗波涛般随风飘动,盔甲更是耀眼夺目,不由得各个心中发慌。此时,加藤清正也看到了对岸的鲜军,他立即下令开枪射击。由于江面足有二里多宽,弹丸根本打不到对岸。谁知,已如惊弓之鸟的金命元吓得赶紧脱掉盔甲,换上民服,一溜烟儿跑没影了,手下千余士兵也四散而逃。

  见到此景,清正笑得嘎嘎的,率军乘筏渡过汉江,待全军在北岸集结完毕时,已是五月初三的凌晨。加藤清正军团足下生风似的赶到汉城城下,只见城头插遍了绘有小西氏家纹的军旗,清正大吃一惊,难道小西行长会飞不成?原来,当初二人兵分两路,行长选择绕道汉江源头,再转向汉城,虽然路途遥远,但无天险阻挡,沿途的鲜军又十有*不战而逃,因此行军迅速。清正虽然挑了条近道,却有大江拦路,又无船渡河,制造船筏耽误了大量时间,故而“姗姗来迟”。那位镇守汉城的李阳元下令将所有兵器投入汉江后,弃城北逃,行长未发一弹便占领了汉城。小西行长军团在釜山港登陆后,长途奔袭九百里,仅二十天就占领了朝鲜京城,真可谓行兵如飞。

  李昖带着流亡朝廷在五月初二逃到陪都开城,刚停下歇歇脚,柳成龙、金诚一等人就弹劾李山海误国,山海遂被调任外职,柳成龙则如愿受封领议政之职。五月初五,逃亡朝廷终于抵达另一陪都——平壤。

  黑田长政军团在相继攻破金海、昌原、昌宁、玄风、星州、金山、秋风岭、清州、龙仁后,在五月初七进入汉城。

  在此之前,接到全军出击命令的倭军其他军团也早已相继登陆,并分头杀向朝鲜腹地。毛利吉成的第四军团进攻江原道,福岛正则的第五军团直捣忠清道,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压制全罗道,毛利辉元的第七军团驻守庆尚道。全军总大将、不满二十岁的宇喜多秀家的第八军团也登陆釜山,在汉城沦陷的当天北上,并进驻汉城,镇守京畿道。

  为了压制全罗道,小早川隆景将第六军团分为两路,他的进兵计划是:自己亲率主力北上尚州,转而西进,进驻北部边界处的锦山;安国寺惠琼率二番队由昌原,渡洛东江,从东部进兵。隆景企图以两队发动钳形攻势,从北、东两个方向夹击全罗道。

  倭军攻入汉城路线图 (图中的1番队便是指本书中的第一军团,其他类似)

  五月中旬某夜,安国寺惠琼命人在洛东江东岸的浅水处设立木桩,以为标记,准备次日寻桩渡河。翌日清晨,倭兵在河中寻得木桩,只听惠琼一声令下,所部各个宽衣解带,如放鸭一般,嬉笑着、打闹着;扛着枪、牵着马冲下河去。谁知,很多倭兵被湍急的江水冲走,剩下的也在河中寸步难移。惠琼疑惑不已:“莫非江水暴涨不成?”正在此时,只见两岸杀出许多人马,为首一员大将身穿红袍,所到之处倭兵死伤无数。本就不成队形的倭军顿时大乱,惠琼想整队相应,但已然不及,二番队被杀得大败,折损不少人马。惠琼率队且战且退,最后率余部退回昌原,以图再进。

  虽然朝鲜官军屡屡失败,丑态百出,但是倭贼到处烧杀奸淫,激怒了朝鲜百姓。“客人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首三百多年后的歌曲同样反映了当时朝鲜百姓的心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自发组织起武装力量,与来犯之敌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史称这些民间的自发武装为“义兵”,而率领义兵的首领则称为“义兵将”。

  庆尚道星州的郭再佑在得知倭兵入侵后,于当年四月廿一组织义兵,袭扰倭军的补给线,安国寺惠琼所率二番队的进兵路线恰巧就在郭再佑义兵的游击范围内,算他倒霉。当夜,倭兵设立木桩返回后,郭再佑就命人将木桩移入深水处,并伏兵两岸,静待时机。洛东江一战,“红袍将军”郭再佑名震朝鲜半岛。不料,庆尚道巡查使金晬因不满郭再佑私自起兵,又不听他节制,心生怨恨,诬陷郭再佑拥兵自重,有篡位之嫌。盛怒之下的郭再佑上疏喊冤,朝鲜朝廷早已经许可各地招兵买马、共赴国难,因此李昖下诏承认郭再佑的义举。朝鲜官军不中用,再打击了百姓抗战的积极性,朝鲜可就真的没救了。

  安国寺惠琼惨败后,只得沿小西行长的路线北上,以图在无阻挠的情况下进入全罗道。此时,朝鲜半岛已是义兵四起,惠琼的二番队在沿途屡遭义兵袭击,损失惨重。在居昌,惠琼又误中了义兵将金沔所设的诱敌之计,他率队进入山谷,结果痛遭围歼,损兵折将则不在话下。惠琼真是欲哭无泪,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好在吃饭的家伙还在,他如丧家之犬,率残部退回倭占区。由于义兵的游击战,使小早川隆景分兵进攻全罗道的计划夭折。

  郭再佑画像

第五十回  驱龟船舜臣立功  举反旗岁久自尽
且说倭军自釜山登陆,先头部队分成三个军团,兵如闪电,势如破竹,相继攻陷东莱、庆州、忠州、金海等地。庆尚道两路朝鲜水军都自毁覆没,九鬼嘉隆率水军自釜山港出发,沿朝鲜海岸乘风破浪,一路北上,未受到任何抵挡。

  庆尚道右水军节度使元均派人向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求助,但李舜臣希望能与全罗道右水军会合,组成一只实力更大的联合舰队再讨强敌。元均多次派人催促,李舜臣都以一句“勿令妄动”回绝了。全罗道右水军有板屋船二十五艘,节度使李亿祺年轻有为,精通水战韬略,李舜臣麾下有板屋船二十四艘、中型挟船十五艘、小型鲍作船四十六只。如果两军合兵一处,实力不可小视。不知道朝鲜朝廷是怎么想的,李舜臣的合兵计划被他们否决了,转而要求他与仅剩四艘板屋船的庆尚道右水军会兵。元均与高官们往来密切,估计是他从中作梗,请求朝鲜朝廷让他与李舜臣合兵,名义上是合兵,其实是想自保。

  李舜臣画像

  李舜臣,祖籍京畿道开丰,生于汉城。字汝谐,号德水。他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颇有学识,能骑善射。他三十二岁武科及第,曾在朝鲜北部抵抗女真,后任全罗道井邑县监等职。1591年,他受柳成龙推荐升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在这场抗倭战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禄元年(1592)五月初三凌晨,李舜臣率舰队离开丽水港,向加德岛的倭军舰队杀去。翌日,李舜臣舰队抵达唐项浦。初五日早晨,元均的庆尚道右水军舰队才姗姗而来。此时,一支倭军舰队已离开加德岛,进驻巨济岛的玉浦港。李舜臣决定各个击破,首先歼灭这支孤立的倭军舰队。初七日午时,一路急航的朝鲜舰队赶到玉浦港外。港口内外大雾弥漫,倭军舰队以为朝鲜水军不堪一击,故而毫无防备,三十余只运输船懒散地停泊在港内,倭兵都离船登岸去了。

  李舜臣将舰队排成一字长蛇,两侧小船,大船居中,像铁链一样把港口封了个严严实实。岸上的倭兵在迷雾中隐约看到朝鲜水军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封锁了港口,顿时慌了手脚,其中一部分赶紧往船上跑,另一部分则吓得向山林里直窜。只听朝鲜战船火炮齐鸣,倭军船只立时船板齐飞,港内浓烟滚滚,烈焰翻腾。跑上船的倭兵以火枪还击,但丝毫不起作用,朝鲜舰队那高大的船体纹丝不动。倭兵或被炸飞,或被落下的桅杆等重物压死,各个鬼哭狼嚎,屁滚尿流。残余倭兵纷纷跳海,游向岸边。

  部将对李舜臣道:“倭贼已如丧家之犬,吾军趁势上岸追击,可得全功。”李舜臣道:“不可,登陆恐遭倭贼鸟铳反击,于吾军不利。穷寇末追,全军撤退。” 李舜臣见好就收,率舰队撤退。玉浦海战,朝鲜舰队完胜倭军,使敌损失船只二十六艘,倭兵死伤不计其数,是倭军自侵朝以来所受的第一次重创。

  玉浦海战画图

  朝鲜舰队一路北上,行至合浦附近时正准备用晚餐,忽见五艘倭舰从附近驶过,李舜臣搂草打兔子,率队追上去让它们见了龙王爷。不久,李舜臣又率队袭击了停泊在赤珍浦的十三艘倭舰,毫无防备之下,倭舰仅两艘仓皇逃走。

  虽然海上战斗一帆风顺,但陆战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就在此时,京城沦陷的消息传来,李舜臣、元均伏地痛哭。初九日,李舜臣率全罗道左水军返回丽水港修整,元均也率队返回自己的驻地。

  亡国论早已笼罩了整个朝鲜半岛,现在太需要一场甚至是小小的胜仗来鼓舞士气、给百姓信心了。没想到,李舜臣所率的朝鲜舰队竟然在短短三天内,三次重创倭军舰队,捷报很快传遍了全国,李舜臣顿时成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是上天派来的救世主啊。

  海上的损失使倭军大吃一惊,仅二十多艘战船就让自己损失了四十余艘运输舰,朝鲜竟然还有水军敢主动出击?龟井兹矩、来岛兄弟、胁坂安治等水军将领决定主动出击,彻底肃清朝鲜舰队,确保水路补给线的畅通。很快,全罗道左水军舰队的驻地被倭人获悉,李舜臣接到元均的通告,说倭军舰队已抵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