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廿三日,在引见宴会上,秀吉赏给惟敬银币千枚,金装长刀一把,感谢他为议和来回奔波,惟敬心里自然乐开了花,这趟小日本可真没白跑,比起在朝鲜累断腿强之百倍。

  酒席上,陈列各种名器古董,所用杯盘器皿皆金银所制,三人看后皆叹道:“虽吾邦稀见也”。因语言不通,秀吉命和尚景辙玄苏与明使笔谈。秀吉称:明廷以为倭军不久将进攻庆尚、全罗二道,乃朝鲜所布流言;明朝和亲之意弥实,不久便撤兵归国;但听说女真屡犯明境,颇为明朝担忧,一旦和亲成功,自当派兵为先锋,扫*真,以答谢明朝厚意。

  二使回答:倘若朝鲜人撒谎,朝廷不能不起疑心,所以派他二人以观虚实;今日见秀吉谈吐洒脱,回去后当向朝廷奏报,再派使者前来通好。

  秀吉大喜,又说:今日初见,情投意合,和亲之事就仰仗二位。

  二使说:太阁诚意感天动地,奏报朝廷,万历皇帝亦会大喜;倘若女真来犯,明廷定会派专使请日本出兵;现如今,大明、女真相安无事,又幸得日本通好,实乃难能可贵。

  秀吉说:三年前,曾托朝鲜转达通好明朝之意,朝鲜本来答应,但突然变卦,他不得已发兵教训之。

  二使说道:去年八月,行长已将通好之意经惟敬转达明廷,文武官员皆信;但朝鲜却不告之实情,所以误事;万历皇帝派他二人前来,就是要了解实情,所见所闻与行长所言一样;既然如此,两国和亲万年不渝,他二人作为使者,能促成这段秦晋之好,亦感觉脸上有光。

  秀吉越聊越兴奋,又说:和亲成功后,自己必当整衣冠,游历北京及各处名胜。

  大家皆哈哈大笑,频频举杯,欢快异常。两个假钦差在名护屋一住就是数旬,把整个城市游了个遍,并赋诗数首,赞赏其美景,其中三首如下:

  一首曰

  杳旋轺车来日东,圣君恩重配天公。

  遍朝万国播恩化,悉抚四夷助至忠。

  名护风光惊旅眼,肥州绝境慰衰朽。

  洞庭何及此清景,空使诗人吟策穷。

  一首曰

  一奉皇恩抚八纮,忽蒙圣谕九夷清。

  晴光涌景灵踪聚,山势抱江烟浪轻。

  一首曰

  处境奇踪难斗靡,扬州风物宁堪争。

  扶桑闻说有仙岛,斯处定知蓬又瀛。

  秀吉观此二人之诗,甚为欢喜。为给二使增兴,特泛船百余只于海上,波涛随船振荡,甚是好看,绣有各大名家纹的旗帜随风飘扬,颇为壮观。秀吉还亲自作陪,与二使坐船游览,又于山里园亭举办茶会,款待之。二使虽官职卑微,但谈吐大方,进退有度,大名们观后皆称赞道:“雍容大国之风,大胜朝鲜人物”。

  眼看和平即将到来,怎料,驻扎釜山的倭军受秀吉之意正在积极备战,欲攻打晋州,雪兵败之耻。加藤清正乃主战派,这次准备进攻晋州,他表现的尤为活跃。刘綎闻听,立刻修书予清正,告之和平来之不易,教其不可玩火,但清正火爆脾气,哪里肯听。当时,惟敬在行长营中,听到此消息,大为吃惊,百般劝阻,游说诸倭将,但没有效果,行长亦爱莫能助。行长虽力主议和,但太阁之意,岂能违背?他甚至建议惟敬回去告诉朝鲜人,让他们先让出晋州,待倭军攻进空城,挽回面子,消了太阁心中怒火,自然了事。

  惟敬赶紧跑去见金命元,让其想办法解救晋州之危。命元说目前兵力明显不足,自己亦无可奈何,便袖手不管,径自带兵离开。原来,当李朝听说倭军撤出汉城时,便督促鲜军追击。权慄想趁幸州大捷之势渡岐江南下追敌,“红衣将军”郭再佑称:敌势方盛,鲜军乃乌合之众,又缺少粮草,不可轻进。李薲、成好善指着那些不肯进兵的将领大骂,责其胆小,遂与权慄合兵,渡江至咸安城,但城中倭兵早已退去,一粒粮食也没留。由于粮草不足,军队斗志开始低落,权慄只得让士兵摘青柿果腹。六月十六,探马报说倭军从金海大举进攻,到底是应当坚守城池,还是退至鼎津北岸呢?咸安城诸将犹豫不决。当听到城外隆隆炮声时,城中守军吓得赶紧向城外逃跑,很多人因拥挤吊桥而跌落护城河,溺毙者甚多,最后终于渡过了鼎津,一哄而散。因此,鲜军兵力大为受损。

  同在六月,倭军九万三千人马从釜山出发,直捣晋州。倭军一路北上,沿途州镇皆遭蹂躏。如松亦知此次倭军来势汹汹,不雪晋州之耻,誓不罢休,倘若硬拼,可能会两败俱伤,说不定会重蹈碧蹄馆的覆辙,于是亦带全军避开。

  咸安之败给朝鲜将领以沉重打击,以再佑为首的部分将领赞同撤出晋州,给倭军一座空城,但以江华岛义兵首领金千镒为首的很多将领主张坚守。晋州府使徐礼元、判官成守璟原在闻庆,听说敌人快要打来,赶紧跑回晋州。不久,晋州城先后迎来了多路援军:金千镒的义兵三百人,庆尚道右兵使崔庆会的五百鲜军,忠清道兵使黄进所率七百人马,副将张润所部三百人,高敬命之子高从厚的义兵四百人,金海府使李宗仁,巨济县令金俊民等等。晋州城此时有守军八千有余,但倭军却集结了九万之多,可想而知,晋州城下又将是一场苦战。 

  再佑、黄进乃莫逆之交,闻听好友在晋州,再佑急得两眼冒火,急忙赶去劝说黄进离开死地。虽百般劝解,黄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誓死守卫晋州,只要他有一口气在,亦不让倭贼登城半步。再佑见状,不由得泪如雨下,与好友道完生死之别,独自离开,看来只有转世再作知己了。

  六月十八,宜宁失守。听说倭军进攻的消息,沿途百姓慌恐着躲到晋州避难,一时间竟有六万余人塞于城中,慌乱、恐惧充斥着整个晋州城。

  二十日,惟敬修书投入晋州城,再次提出空城之法,请守军暂避一时,倭人找回面子,自会退兵。当日,倭军已进入晋州范围。此前,守军曾向附近的刘綎求援,刘綎派部将琳虎前去增援。立花宗茂请命前去阻挡,大破琳虎而回。

  翌日,先是数千倭兵于城东山上勘察地形,又数百骑于北山来回奔跑,炫耀武力。不久,倭大军杀到城下,将晋州围个水泄不通,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晋州南面矗石险绝,无法进攻,因此,倭军分兵三路围在城下:

  北面: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共为先阵,黑田长政、浅野幸长辅之 

  东面:宇喜多秀家为主将,岛津义弘、锅岛直茂、长宗我部元亲、蜂须贺家政、立花宗茂辅之

  西面:毛利秀元为主将,小早川隆景、伊达政宗辅之

  这时,探马来报,称城中谙无声息,可能守军已弃城而去。果如探马所言,城头之上不见半点人影,难道惟敬书信起了作用吗?宗义智、松浦镇信称:鲜军带着点干粮、咸鱼就可潜伏数日,不可轻进。清正建议先观察一下再说,待到黄昏时再看是否有伏兵。日暮时分,城中真的出现人影。不久,伏兵陆续出来。原来,晋州守军想给倭军来个小埋伏,怎奈敌人不上当,只好把伏兵撤了。

  廿二日,倭军开始攻城,第二次晋州大战终于打响了。

  欲知晋州城是否可保,且看下回分解。 。。

第六十一回  贼寇屠城雪前耻 行长瞒天修降表
且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倭文禄二年)六月廿二,第二次晋州之战正式打响。倭军于前一日将城外的竹林伐倒,制成八座高塔及无数盾牌。攻城之初,倭兵于高塔上俯瞰城中动向。无数倭兵顶着竹盾杀到城下,于竹盾缝隙处发射火枪,打得守军不敢抬头。守军的弓箭密密麻麻,但无法伤到倭兵分毫。在盾牌掩护下,倭兵在城下一角挖掘地道,他们为挖城墙的基石,一锹一镐的开始凿地。挖了没多久,地道便由于受到城墙的压力而被压塌,忙活半天,出了一身臭汗,全白费了。守军见弓箭对敌人不起作用,便找来热油,随着火箭齐发,其结果可想而知。

  午后三时许,姜希辅派部下林遇华冲出城外,向明军求援。不久,守军见城下数名倭兵推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走了过来,原来是遇华被擒,倭兵借此炫耀武力,打击守军士气。杀至日暮,倭军逼近东门,蚁附登城,喊杀声震天。庆幸的是,在黄进等人的奋力抵抗下,倭兵被打退。

  战斗一连打了好几天,倭军日夜攻城,毫不放松。一日,倭军从西北角展开进攻,守军被杀散,眼看晋州要被撕开一道缺口,又是黄进及时赶到,领兵杀退敌军;倭兵仍不甘心,于东门外造起土山,准备从上跳入城中,黄进跟鬼子对着干,也造了土山,将大炮架于其上,炮轰敌人所造土山,倭兵被炸得抱头鼠窜;倭军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们又造了一些攻城车:在木柜内装上重荷,用兽皮附于其上,撞击城墙,黄进命兵士投下大石,将攻城车砸了个粉碎。这时,天降大雨,将晋州城一角冲塌。倭兵见状,蜂拥而至,金俊民率兵奋力厮杀,终于将敌军杀退,俊民却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廿七日,宇喜多秀家见连攻数天,竟无法破城,于是投书城中,言称只要守城将领一人投降,兵卒、百姓可免死。城中回信,道:“吾固战死而已,天兵三十万今方追击汝等,尽剿无遗”,秀家观之大怒,明朝援军早就被打跑了,哪来的三十万?倭军此时已是穷凶极恶,在东、西门外分别修筑了五座土山,设立竹栅,于其后发射火枪,姜希辅不幸中弹身亡。

  这时,倭阵中又用上了他们的高科技武器——龟甲车。该车乃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的创意,用坚木制成大柜,形如龟甲,装于四轮车上,用生牛皮覆盖,配上长绳牵引,配合数十名身穿铁甲的倭兵,推挽而进,木柜上安装的铁槌不断撞击城墙。黄进命人将灌油、火把投到木柜之上,油见到火苗,那还了得,瞬间城下一片火海。只听得倭兵叽哩哇啦的用日语喊着爹妈的名字,或向后逃跑,或在地上打滚,一阵阵烧焦的味道冲天而起。

  廿八日,倭军又用铁甲攻城车击打城墙,黄进于城上指挥战斗,不料被一颗弹丸打中,以身殉国。

  廿九日,金千镒请徐礼元代替黄进担任巡城大将,礼元乃文官,早吓得不知所措,听到让他上城指挥,哭得死去活来,一溜烟逃走,躲了起来。崔庆会见他这个窝囊样,气个半死,改请张润担任巡城大将。不料,没多久,张润亦中弹牺牲。

  此时,清正、长政共同率龟甲车撞开城墙一角,二人随后挥兵杀入,率先登城。伊达政宗所部蚁附而上,李宗仁及亲兵手持短刃与敌人展开肉搏。藤堂高虎之子藤堂高吉年仅十六,却亦挺枪参战,杀死不少守军。守军投下滚木擂石,几次将倭兵的攻势打退。

  镇守北门的千镒以为晋州已失陷,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带兵就撤,毛利秀元所部则从西北门蜂拥而入。礼元见大势不好,撒丫子就溜,其余守军亦随之溃散。可他们往哪里跑呢?只有南面没有倭军,于是纷纷撤往南门,秀元则紧追不放。怎奈,南门外尽是悬崖峭壁,守军拥挤在矗石上,望着下面滚滚的南江之水,面面相觑。真是前有阻挡,后有追兵,如何是好?退到矗石楼的千镒、庆会,宁死不作鬼子俘虏,痛哭一番后,携手跳入南江,淹没于波涛之中,高从厚也随之投江自尽。正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宗仁则拔剑与其余十几人一起冲入秀元阵中,奋力死战。宗仁砍倒数人,腋下还夹着两个倭兵,这气势真有点像战宛城的典韦。只听他大呼一声:“吾乃金海府使李宗仁也”,夹着俩倭兵纵身跳入南江,与敌人同归于尽。

  晋州终于沦陷了,接下来的事情,大家肯定也会猜到:屠城!城中百姓、士兵六万余人只有数人逃生,就连鸡犬牛马亦被屠戮殆尽。倭兵夷城填壕、埋井断木、焚房荡屋,以泄其恨。这场屠杀打破了倭军侵朝以来的杀人记录。

  礼元本想在树林里躲几天,等倭军走了再出来,没想到竟被宇喜多氏家臣冈本椎丞逮个正着,一刀砍了。砍完之后,问被俘的鲜军士兵,椎丞才知道这个刚掉脑袋的窝囊废就是晋州府使。

  虽然折损不少兵马,但是总算大功告成,接下来应该犒赏一下,倭军将领咸至矗石楼,举办盛大的庆功会。为了热闹场子,找来不少朝鲜妓生(相当于日本的艺妓,只卖艺,不卖身)以供娱乐,当然这也是日本侵略军的一贯作风。酒至半酣,一倭将醉眼朦胧的看到一名妓生貌美赛天仙,顿起淫心。这时,又有一个倭将走上前来,大大咧咧,满嘴酒气得招呼那名美女,他就是在日本以勇武著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