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活佛学放心:与心对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向活佛学放心:与心对话-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去解决生活中的危机。很多时候我们面临挫折、痛苦和心灵上的困惑时,很难平静地想办法去解决。就像一盆水,里面有泥土将它污染,我们一直舀这个水,舀来舀去,只会让水越来越浑浊,而看不清楚水下到底有什么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在那儿别去动它,让它里面的泥土慢慢沉淀下去;之后,你会看清楚,浑浊的水会变成干净的水。我们的心也是如此。
  遇到逆境的时候,人容易冲动。人的这种恐惧感、无助,会带动我们的负面情绪,其中杂念会非常多。很多时候杂念是不理智的,它就像那浑浊的水,怎么舀也是浑浊的。你越想越多,反而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困扰。这个时候不是不能解决问题,而是我们由于有过多的妄念,就会故作聪明地去预设,等于是给自己预设了很多如泥沼般的误区——也许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预设了,最后把自己套进去了。
  就像两个人争吵,争吵是突然发生的危机,两个人也都想很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就来不及沉淀,来不及静下来,马上就想去解释刚才的误会。由于刚才火气还没消,越解释对方越会不领情;对你的解释,他越会反驳。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你就很容易变得冲动,因此发脾气。有时候,两个人在很快速的冲突当中想解决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只会让那个冲突一再地加大,越来越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金钱不是孝顺的全部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怀不是用金钱可以代替的。
  我有一个老乡,全家都到了美国,就把妈妈一个人丢到藏区。有一天邻居打电话说,你妈妈希望你们偶尔回来一下。他们就想:妈妈是不是缺钱呢?我们寄一些钱给她好了。第二次妈妈又托邻居打电话说,妈妈再希望你们回来一下。过了两三年,子女们还是不回来,他们总说自己没空,认为妈妈那边需要什么我们就寄钱回来,请邻居帮妈妈买点东西。等后来他们打电话给邻居,得知妈妈已经往生了。妈妈去世了,他们也回来了,个个哭喊连天,说自己有罪,说自己没有孝敬好妈妈。邻居就很不屑地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在这儿哭啊,你们妈妈不会相信你们现在的眼泪了。她活着的时候三番五次求你们回来看一看她,却没有一个人回来;现在你们回来在这里哭只会让你们妈妈更生气。我也不相信你们的眼泪,你们妈妈肯定也不会相信,你们不用在这哭了,她的后事我们会帮她做好的,不缺你们那几个钱,你们回去吧!”
  这家的女儿就很难过,来找我问该怎么办。我说能怎么办,多做一点功德吧,做点布施吧,起码让人家说你以前想寄钱给你妈,虽然对你妈没有用,但是现在还是对有些人有用,你做这些事情补偿一下你的愧疚感,以后会好受一点。
  尽孝要趁早。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不是给多少钱,而是要让父母在精神上达到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给父母多少钱都达不到的,需要做儿女的用心给父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孝就是互相感恩
很多时候我们讲的“孝”,看起来是仅仅针对自己的父母。佛教里提倡这种关怀要延伸到所有众生,因为众生在这个世界上是相互依靠的。
  我们要生存,我们需要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城市、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一个和谐的地球,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我们必须知道自己存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性。
  我们要懂得感恩。每个人要懂得奉献,懂得感恩社会,不论是看起来当下对你有用的人,还是对你没有用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你怎么知道今天他对你有用,明天他对你就没有用呢?今天他对你没有用,或*天就会变成你的大恩人。
  在感恩每个生命体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身边最需要珍惜的人是谁。
  我经常教我的弟子怎么发菩提心,告诉他们要为天下一切众生积德行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愿望和美好理想,而这是天上飘着的云朵和彩虹,很漂亮,但是摸不着抓不到。在现实中我们脑子里要经常想的是普天下一切众生,就像宋代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是要从自己周边的人开始,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点事情。
  如何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呢?作为长辈,对待自己的孩子,该为他们付出的时候就要付出,也不要想让孩子必须来感恩自己。反过来,做子女的对父母也应该这样。如果整个社会中,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再扩展到朋友之间,如果都能用感恩的心彼此相待,这种良好的效应就会形成一连串的传递,就是社会和谐的真正来源。
  在大家共同生存的环境中,每个人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如果彼此尊重,我们就会很快乐。有了尊重、理解,才会真正知道别人为自己付出了多少。我们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单独存在。
  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要有很多人付出劳动。就像我们经常讲的白开水是如何开的一样。自来水厂工人要接很长的水管,要把水过滤消毒,过滤当中又有很多工人要付出,做这些水管也需要有多少工人,送到你家又需要多少工人付出,这样才有我们杯里的水;有了水还得倒入茶壶烧开,才能喝到嘴里。一杯开水而已,却要经过很多的人努力才能有!
  我们吃碗米饭看起来很简单,这也是农民经历千辛万苦才有的收成。农民付出的辛劳我们没看到,如果从来不去想这些事情,我们就觉得自己有能力花钱买米——花钱很简单,可多少人为了那点小钱付出了很多。他为了钱,你为了米,他感恩你的钱,你感恩他的米。所以,我们互相感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伪的,应该知道这些恩情是没有办法回报的。
  因为知道了真的没有办法完全回报,所以,我们只能用自己的点滴能力,身体力行去做。这样去做以后,不光是对父母要孝顺,对儿女也要负责,渐渐就形成了家庭中的相互感恩。这种感恩彼此循环,上行下效,家庭氛围就会越来越和谐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执著于充满希望的生
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就是有一个所谓的“我”,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觉得“我”是在这个世界上,我明天要干什么,我后天要干什么,我现在要干什么,长大了以后我要干什么。这就是在“我执”上有了个强大的幻想,我们把它叫做“希望”。我们很多人就为了这个“希望”而生存。
  人在没有宗教信仰时,就建立在飘忽不定的希望上。我们总是用梦境来搭个巢,画个图像出来。比如说等我长大一点我就要去上小学了,再大一点又要上中学、大学了,大学毕业后就开始谈恋爱了,找自己的伴侣,找工作,这些都找到了,又该有小孩了,然后又为小孩开始准备;小孩生下来又开始想,我的小孩哪一天长大,天天等着他长大,他长大了以后会怎么样……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在等待的过程中自己的头发已经全白了,我们把自己一生全部投资到了一个希望中。
  很多人就在这样等待的过程中消失了。有的福报不好,来不及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在娘胎里就没有了;有的来到世界上两三天,欢喜一场就没了。而有福报的人,慢慢长大了。所以,我们总是说,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健康长大,一直正常地老,直到死亡。
   。。

恐惧一定会来的死
我们忽略了一个现实:在我们死亡过程中,从病痛开始,到最后生命结束,每个人必须独自走。
  我们很多时候执著于自我,执著于自己的身体,执著于周边的物质,比如“我的车子”、“我的房子”、“我的名”、“我的利”,有一大堆,却从来没有想到我们对这一切只是拥有短暂的使用权。我们总说自己是拥有者,都想争取拥有权。那么房子有拥有权还是使用权?如果有人告我们,你没有拥有权,只是使用权,只有70年。我们一定觉得不行,要想办法搞成拥有权。你已经三四十岁了,再给你70年,活到100多岁——我们有那么大福报吗?没有。可我们不会这样想,觉得自己一定要先拥有才可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为了追求让它属于自己,而不会思考我们能不能使用它。
  还有争官场上的权力,觉得这个位置应该是属于自己的,自己是不能放下的。有的人官位升迁了,忙得精疲力竭,然后退休了。以前门庭若市,突然间没有人上门来,天天等着有没有人来敲门;没有人敲门了,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很快自己就郁闷死掉了。
  官场也好,物质也好,哪个人死的时候能够带走一毛钱的?没有。财富哪能带得走,什么都带不走,连身体也只是暂时“一辈子”使用,所谓一辈子,长则*十年,短则一二十年,甚至几天都有可能。既然是这样,人就会对必然要面对的死亡而心生恐惧,原因是现在没有培养自己。就像我们不工作,不去赚钱,家里米没了,肉没了,菜没了,钱也没了,什么都没了,你晚上睡觉怎么睡得安呢?
   。。

从容地为死亡做准备
死亡也是要准备的。我们把钱准备好了,米缸里是满满的米,菜也准备好了,就会踏实。没准备菜和米,起码把钱准备好了,我们睡觉也会踏踏实实的,明天醒来去买米买菜就行了。这就是佛教里讲的累积福报。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做什么善事,也讲不出自己一辈子问心无愧的事来,他做了很多的亏心事来不及净化,就像今天一点钱财都没有准备就去面对明天一样。
  有些人没做什么好事,但也没做什么坏事,面对死亡,就是没准备好,所以没有准备的那种恐惧就像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一样。就像从国内到国外去,我们从这边买机票乘飞机到另一个国家,语言也不通,身上又没钱,完全陌生,那种恐惧感就跟死亡是一样的。
  如果都准备好了,我们活着的时候做了很多善事,不管明天在不在,起码我们今天死之前会说“如果明天还在的话,我是坦荡荡的,我的功德做完了”。
  我曾经跟一个教授聊天。我讲了很多轮回存在的道理给他听,他说:“你怎么讲我也不会相信,我是彻彻底底的无神论者。”我说:“教授,我没有想要说服你相信轮回,我只是想说,我宁愿这样相信,我今天做很多的善事,死的时候我心里坦荡荡,如果明天还在,我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不在了,我也没有任何损失。可你的损失大了!如果照着你的方式,没有明天,你也没损失,但如果有明天呢,你怎么办?现在问题是,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来,就像今天晚上我们两个都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如果我们都知道今天晚上会死,就都不用为明天做准备,但是我们都不确定。如果明天真的到来,我们两个是不是今天都得做准备?明天总该活得很快乐吧?我准备好了,你什么都没准备,那你明天该怎么去面对?”
  他说:“你这样讲,我也觉得有点道理。”
  我说:“很多事情只要一涉及宗教,有人就有抵触感,就想排斥。只要我相信下一秒钟存在,这一秒钟就要为了下一秒钟做准备;而死亡时,下一秒钟就是跟你现在的下一秒钟一样,如果你今天睡觉,明天醒不来,那就是下一辈子。下一辈子没有那么遥远,就那么一秒钟的时间而已。”
  明白了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握住今天,而不是来世。
  把握住现在,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就应该为明天做好准备。今天该准备的钱财物资都要准备,心灵要快乐也要准备好。随时随刻准备面对明天,有没有明天不重要了,大家都没有损失——心境应该是这样的。
  由此来看,一个人把今天努力的部分准备好,明天会不会到来、明天会不会继续当富豪,那是明天的事情。
  有些事情不可能永久维持,任何一件事的每一阶段都是无常的——我们现在认为永恒的,一秒钟后它又变成过去了。这实际上就是佛教讲的“如梦如幻”,不要把过去当成现在,现在当成未来。
  很多人放不下官位,放不下财富,他总认为今天的自己会持续到未来,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都希望自己青春永驻,而我们的青春分分秒秒都在老去,一刻不停。这就是规律,青春会在无常中一直消失。
  比如我们看一条河流。有人说,去年就是这条河冲走了我某某朋友,他从这里掉下去的。实际上冲走你朋友的河水早不知道流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看到的已经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新水——因为同样是水,水的样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