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荣归-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是在为祖母着想,可温荣亦猜到了先才祖母同太后说的事必不顺,太后此般举动是在退而求其次的。
温老夫人与方氏笑得尴尬,即便知晓太后明着打她们脸,也无可奈何了。
众人又说了一会话,申时初刻内侍省安排了马车送贺寿的朝臣与家眷出宫回府。
到了光顺门处,温荣要随祖母回遗风苑的,故同温老夫人、大伯母与阿娘道别。
回遗风苑的马车上,谢氏蹙眉说道,“此事叫爵位绊住了,太后不肯松口。”
温荣既不惊讶亦不失望,今日的结果必然是这样,只不过是先探探太后口风罢了,温荣柔声问道,“太后如何说的呢?”
谢氏顿了顿,叹气道,“于理合,于礼不合。叫我莫要有了这想法。”
不过一瞬的功夫,谢氏面容晦暗了许多,温荣觉得心揪着不舒服,却又说不上是为了什么,只努力笑着安慰祖母道,“祖母,往后黎国公府可不能干涉我去遗风苑了。”
谢氏将温荣揽在了怀里,颌首笑道,“是了,其他的再从长计议了便是。”
朝武太后单独传见谢氏说话时,明里暗里,还隐约地透着一层意思。
太后和圣主对前黎国公与谢氏是心怀感恩的,太后坦言若不是前黎国公,当今圣主无法顺利继位……可今时往昔已不同,黎国公府更是物是人非,大不如前,只不过现下风调雨顺、皇粮充盈……
太后话里的意思是,若无异动,皇家暂时不会介意养了闲人。谢氏心下苦涩,温家曾是开国功臣,如今却成了皇室包袱,谢氏不知该如何与孙女开了口……
ps:  感谢家有肥猫(两票有木有,感动!!)、木棉亲(老相好拉)、nno(名字麦子直接念做nono了,好友爱滴说)的粉红票票!!太爱乃们了!
么么哒~~所有支持文的亲们就是麦子码字的动力,周末麦子一定努力加更!!

☆、第九十二章 寒消春日长

温荣前几日答应了阿爷与阿娘,待朝武太后寿辰后,就回黎国公府。
次日温荣简单地收拾了一番,大部分物什还是留在遗风苑厢房了,吩咐绿佩装箱笼后,便往穆合堂与祖母作别。
谢氏正扶靠着案几亲自点禅香,越窑褐釉莲花香笼顶处青烟环绕,平日谢氏惯用的禅香总会多添些甘松,不仅芬芳,亦可令人心生欢喜。
“伯祖母。”见到祖母安静祥和的样子,温荣才安心了一些。
年关将至,各处皆是忙忙碌碌地准备庆除夕贺元日,可外头越是热闹,遗风苑里便愈发显得冷清。
谢氏牵着温荣至矮榻坐下,笑说道,“这几日你阿娘怕是要忙坏了,你也早些回去了为你阿娘搭把手。伯祖母是喜静的,听见爆竹声反嫌闹得慌。”
谢氏又命汀兰取来了一只檀木漆盒,漆盒里整齐地码了数个禅香。
“你阿娘喜用香,故特意留了几个禅悦香与你阿娘,此香正气,平日里用了是大有裨益的。”
“谢谢伯祖母,”温荣声音低低的,生怕用些力,就会掉下泪来。
禅香皆有安神的效用,祖母房里禅香不断,自己每每在祖母房里看书时,总不知觉地睡着了。都已如此,祖母却依旧半夜里起身捻珠打坐,纵是老人睡眠轻浅,也不该频繁若此……
黎国公府西苑里,温荣的厢房隔出了一间暖阁。
温荣才换下大氅,就听见婢子通传,原来阿娘得到自己进府的消息就赶了过来……
林氏身后的彩云和莺如各捧一只大托盘,托盘里是为温荣准备的簇新过年冬服,一套桃红撒花貂鼠昭君袄套,领襟上缀着银红双闪如意绦。一套秋香色金粉大牡丹窄袖灰鼠小胡袄,领边与袖口镶嵌了细密的珍珠,搭一条蝴蝶结长穗宫绦。一双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皆是很喜庆的颜色。
温荣欢喜笑道。“阿娘,如意绦和长穗宫绦好看。”
“你这孩子,瞎胡闹,”林氏轻点了温荣额头,虽板着脸,眼里却是藏不住的笑意。
两套小袄是东市成衣坊订做的,宫绦和如意绦却是林氏亲手结的。
林氏牵起温荣仔细瞧了一会。气色比原先好了,这才放下心来,这些时日荣娘在遗风苑陪老夫人,轩郎又住在了国子监学。西苑里很是冷清。
温荣对阿娘是心怀愧疚的,可相较之下,如今祖母却又更需要了自己,只不知何时才能两边都照顾到了。
约莫未时中刻,温景轩回到了府里。将书卷放在厢房就去与阿娘问安。
林氏与温荣刚忙完厨里的事,正坐在矮榻上打珞子,两人瞧见轩郎时很是惊讶,早上轩郎并未遣仆僮回府传话,如何会突然回来了。且申时未到,此时下学着实早了些。
温景轩看到温荣,面上多了几分喜意,“荣娘可算回来了,”说罢见二人一脸惊异,连忙解释道,“今日旬考,故提早放了学,明日是旬假,遂回来看看家里有何要帮忙的。”
轩郎面上虽无异色,可眼里却闪过一丝遗憾。
轩郎就那点儿的花花心思,温荣也不去点破,吩咐婢子去厨里端来了松子酥与秋梨蜜糕。先才温荣在厨里就忙了这几样糕点,一些留了做阿娘与茹娘的点心,另一些则装了食盒,命仆僮送去林中书令府与林府的二位娘子。
温景轩见到松子酥双眸一亮,不待旁人开口,先与温荣说道,“早上三皇子下了帖子到国子监,林大郎进宫去了。”
温荣清浅一笑,吩咐婢子为轩郎伺候了茶汤,若不是练习骑射一事落空,轩郎断不会这般早回来。
温荣不甚在意地说道,“林大郎与二位皇子交好,三皇子请林大郎进宫是常事。”
轩郎过完年亦不过才十五岁,许多事尚且还看不透了,如今三皇子和五皇子,表面上同林大郎与轩郎关系都极好,可林大郎于二位皇子而言是知交,二位皇子对轩郎,更多的则是帮扶。
温荣对李奕为何突然传林大郎进宫,毫无兴趣……
申时末刻,林子琛才回到了中书令府,奕郎分明无甚要紧事,只为下两局棋就传自己进宫。
第一局棋是中盘棋了,但棋盘上也只寥寥下了数子,黑白二子局势看着是不相上下,可不想棋至中盘,白子的优势逐渐显现了出来,原来白子早先的布局是大有优势的。
林子琛有询问李奕,棋局是谁先下的,可李奕只说碰巧瞧见,林子琛听言便不再多问,不过是一局棋罢了,并不疑有他。倒是晟郎好生叫人奇怪,面容比往常还要冷肃,一下午几是一言不发,自顾地在书案前砚墨写大字。
今日本答应了轩郎要带他练骑射,虽事出有因,可终究是失信于轩郎。林子琛轻叹一声,换了素青罗呢袄子,正打算背书,眼前却浮现出清丽的身影,心下不免有几分期冀与焦躁,干脆合上书,信步走至琅园,不知这几日荣娘是否有与婵娘、瑶娘写书信了。
侍婢通报后也不见有人出厢房接迎了自己,远远听见瑶娘大咧咧的声音,唤屋外之人自便。
婵娘定是在研读荣娘送她的手书棋谱,瑶娘却不知又得了什么新奇玩意。
才进厢房,林子琛便被瑶娘手中的梅花纹九连环吸引。
瑶娘本就没有一双巧手,精致的九连环在瑶娘手中被胡乱摆弄。任谁瞧见瑶娘蹙紧的眉头,都会知晓瑶娘是将这九连环恨得紧了,巴不得生拉硬拽再拆解一番。
林子琛着实看不过眼,按捺不住走上前道,“给我看看。”
林瑶噘嘴,泄气地将九连环递给了大哥。
不过是一只九连环罢了,也就瑶娘要费那般大的力气。
林子琛照惯常的手法开始拆梅花环,可不多时,就发现了此九连环上的梅花玉扣暗藏了玄机,解开一环却又掉入另两环中。
不知不觉林子琛亦蹙眉陷入了沉思,试了几种法子,皆是不成。
林子琛缓声笑道,“借与我一日,明日再还了你。”
大丈夫能屈能伸,林子琛坦然地告诉瑶娘,自己一时也解不开。
瑶娘见此心下才平衡了些,得意地仰首说道,“荣娘可是解开了,九连环是荣娘借我玩的。”
林子琛俊眉轻挑,曾以为女子无才是德,可聪颖若荣娘,却令自己愈发倾慕,倘若真解不开这梅花九连环,是否应该承认了须眉不若彼裙钗,再谦虚地向荣娘求教……
林子琛回书房时,不但拿了九连环,还带了一碟松子酥。
先才瑶娘将松子酥自食盒取出,林子琛一眼就瞧出了那是荣娘亲手做的,在国子监上学,轩郎有了好东西会同自己分享。
林子琛将前几日自东市寻到的一幅前朝字画,同瑶娘换了一碟酥。
林子琛只希望,在不久之后,这些美好,自己触手便能及。
……
转眼到了除夕夜,黎国公府一大家子聚在前厅里用年饭,二房董氏的小女儿温六娘,软软糯糯的一声,“福庆初新,寿禄延年”,逗得温老夫人开心直笑。
温荣虽面带笑意,可自知晓阿爷非温老夫人嫡子后,与温老夫人等人之间的隔阂更厚重了,且心里又记挂着独自一人在遗风苑的祖母,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用过年饭,温世珩本要带着妻儿去天街看驱傩,可听说驱傩队里人多混杂,一不小心就要被冲散,仔细想来还是作罢,轩郎听言很是失望。
……
乾德十四年,进士试于元月二十日在尚书省都堂举行。
这段时日国子监学放了春假,温景轩安分的在房里温习功课,黎国公府并无后生参加今年的进士试,可三房里除了时不时去遗风苑的温荣、还有不知事的温茹,其余个个都颇为紧张。
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轩郎便与阿娘讨论了不下十次,关于林家大郎是否能考上进士试的问题。
瞧见温荣老神在在的模样,林氏心下愈发担心,倘若林家大郎不曾考上进士科,是否还要答应了林家的提亲?
温荣抬眼对上阿娘忽闪心虚的眼神,心下觉得好笑,长辈皆是如此,只道自己的孩子就有多好了,好似林家真就认准了自己。
虽还未考完和放榜,可温荣知晓林大郎是一举中第的,不论如何,还是该替他高兴,寒窗苦读十数年,谁都道不易。
温荣垂首闲闲地翻着《春秋繁露》,女子但凡到了豆蔻年华,家中长辈便愈发地操心女娘婚嫁一事,《春秋繁露》是阿爷吩咐自己背诵的,说是要牢记书中的三纲五常……
进士科自卯时开始,到了酉时才结束,待走出有重兵把守,四周修筑了高严篱墙的贡院时,林子琛闭眼深吸了一口气,天色忽然暗了,毫无预兆地飘落起春雪。
虽说已逢春,可正月里的盛京却正值春寒料峭。
林子琛再睁开眼时,先才眼里的疲倦已褪去,如往常一般鲜亮,更含了几多期许,不过一会儿功夫,春雪便落在了风华少年郎的鬓间与青袍之上……
ps:感谢水果水果亲;yy亲的粉红票票,打滚滚卖个萌~?

☆、第九十三章 早知恩意绝

等候在贡院外的林府仆僮,见到了自家大郎,慌忙上前接过褡裢,并为主子披上了缂丝灰鼠披风,殷勤地躬身说道,“小的瞧那些举子皆垂头丧气的,唯有大郎是容光焕发,定是考得极好了。”
林大郎一眼望过去,撇嘴轻笑,“莫要顺口胡说。”
进士科是圣朝读书人瞩目的晋身之阶,暂且不论寒门庶族,便是贵门世家,亦要赖此巩固和延续如今的风光荣耀。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坐吃山空就是这般道理,永世不灭的富贵,如同痴人说梦。
每年进士试登科者不过二三十人,但年年都有上千举子聚在盛京,登科之难,难于上青天。
仆僮傻笑了几声,又殷殷地说道,“小的可不敢胡说,连三皇子和五皇子都亲自过来了,此时正与温二郎在街前的茶肆候着呢。”
林子琛蹙眉诧异,轩郎如何也过来了。
小半年前,李奕便开玩笑地提过,待自己贡试之日,要一道过来尚书省都堂,同感受‘麻衣如雪,纷然满于九衢’的举子赶考盛状。
奕郎与晟郎是皇亲,皆有夜行令,故林子琛对他们的做派并不以为意。
虽说今日因进士试,市坊延了半个时辰闭门,可现下已过酉时,待轩郎回安兴坊,怕是要迟了。
多想无益。
林子琛将肩头春雪拍落,回头看了眼贡院的红漆高门,眼神微暗,拢紧披风匆忙向茶肆行去。
披着大氅的三人远远瞧见林子琛,迎了上来。
李奕戏谑地笑道,“我们的状元郎来了。”
林子琛听言俊眉蹙起,“开这等顽笑,他人听了笑话。”
“我们这也没了外人。何必谦虚。”李奕语调真诚,叫人听不出讥讽之意。又似知晓了琛郎心中疑惑,不经意地说道。“轩郎对你进士试很是关心,遂带了轩郎一道过来。”
温景轩敬佩地望着林大郎。“林大哥定能金榜题名,阿爷与荣娘皆是这般说的。”
温荣确实说过,说若无意外,凭林大郎的学识与文辞才华,可顺利考上进士科。不过温荣说此话时并非自愿,着实是耐不住阿娘、轩郎在旁多次探问,故才敷衍地顺着说句恭维话。
林子琛知晓温荣是看好了自己的。面露喜意,“承蒙姑父和荣娘高看,只望某能不负他们的期望。”
温景轩除了关心林大郎是否能中第,还好奇了贡院里的进士试究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