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不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十四不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康乾讲的故事——

  孝 感 动 天

  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姓姚,名叫重华,史上称虞舜。传说舜的父亲和继母及异母兄弟多次想害他。让他上谷仓顶修仓时,他们趁机在下面放火;在他挖井时,他们往下填土。可舜虽然心中不快,但决不像他们那样去报复,却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顺感动了天地。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儿代他锄草。帝尧听说了舜非常孝顺,又有处理政事的才干,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后来舜被尧选定为继承人,登了天子位后,仍以德报怨,经常去看继母和父亲及兄弟,并把他们都拜相封侯。

  
  叶子讲的故事——

  孝 心 可 畏

  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您听说过硬给老爹做寿,把父亲逼疯的吗?中原一个小镇上的王老劁就是硬让好儿子做寿给逼疯了。这不,镇政府大院内几十桌大席都摆好了,大红的寿台寿椅也各就各位,镇地方剧团的大戏罗鼓敲的叫个红火,就等老寿星入座,众人朝贺了,可老寿星却借着尿道溜人了。众人左找右找也找不到,镇长王大兴把派去侍候老爹的几个人好一顿臭骂,命大伙赶快找。给老爹做八十大寿,把寿星弄丢了,这算啥事呀!就这当口,寿星王老劁却战战惊惊地出现在镇政府四楼的楼顶上。众人哗然,鼓乐失声,镇长王大兴张着大嘴,瞪眼不知所措。这时,王老劁扯着嘶哑的嗓子喊起来:“不过了!不过了!这生日我不过了!过不起啦!我王老劁劁了一辈子猪马牛羊,做下了大孽,年年生日都过三次,这八十大寿也过三次,劁了我得了!谁他妈再让我过生日,我就劁了谁!”

  顿时,前来拜寿者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了,面面相觑。但也有心知肚明之人,私下窃笑交耳。这哪是哪啊?事还得从头说起。

  王老劁大号王富强,二十几岁起就在生产队当兽医。由于人瘦貌丑,一直到三十六岁才娶了本村的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尤寡妇为妻。尤寡妇前夫是赶大车的,一次上山拉石头,让炸药崩死了,留下了三个半大小子。大小子大兴,二小子二兴,三小子三兴。那会农村穷,都盼着兴旺发达。王老劁别看人瘦貌丑,心眼好使,取了尤氏,对三个孩子待如已出。他当人就说,劁猪劁马的,注定这辈子没后,就当三个孩子是我的亲儿子。他起早贪黑拼命干,供三个孩子念书。让儿子们吃像吃,穿像穿,比亲爹还尽力。尤氏很是感恩,逢人便夸王老劁的好。她还把三个儿子都改了姓王。

  说来这三个儿子也争气,老二老三都大学毕业。老二在省城某高中当了副校长,老三在县工商局当科长。虽然老大念书少,却后来最有权,当了八年兵,转业后回到镇政府当副镇长,后来又熬到了镇长。

  三个孩子都出息了,尤氏却得了绝症,临终前她对三个儿子说:“你们哥仨有今天,全靠你爹了。虽然他不是你们的亲爹,却胜过亲爹,你们可不能忘恩负义,亏待了他。他年岁大了,干不了啥了,咋养他你们好好核计核计,可不能让我闭不上眼睛。”

  三个儿子含泪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可娘死后,这哥仨一核计,又都犯愁了。咋养活这个后爹?后爹跟谁过呀?跟老大过?老大刚娶了媳妇。那媳妇是副县长的千斤,娇贵着呢,人也蛮横,跟个鼻涕拉洒的老爷子过,不把老爹骂出去才怪。

  跟老二过?老二虽住的是三室一厅,可老二媳妇是中学教师,天天要用一个房间备课。老二的儿子要考研,连续三年都没考上了,正急歪着呐,老爷子要来,这娘俩的关就过不了。

  跟老三过呢?老三房子倒是更大,一百五十多平米,刚贷款买的。可老三是二婚,娶个比他小十三岁的大学生,前妻还撇下个十四岁的闺女,老爷子来住,更不方便。

  哥仨核计了三天三夜,最后想出了个好办法,让老爷子还留在村里,大伙给生活费,给雇个保姆侍候着。

  这事算达成了共识。哥仨还表示,一定让老爷子吃好、喝好、穿好、住好,不能让村里人笑话哥仨忘恩负义,骂他们不是东西。可要吃好、喝好、穿好、住好就得要钱呐!钱从何来?

  老大最先犯难。说镇里办的企业都归了个人,公务员开工资都费劲。再说,儿媳妇未婚就怀孕六个月了,眼看就生,养个孩子得钱用了,再给老爷子往外拿钱,太吃紧。

  老二说,其实给老爷子那点钱也不算啥,要不是儿子想考研,考完研还要出国,他拿那点钱眼睛都不眨。手里钱是有,可都攒着给儿子出国呢,再给老爷子往外拿钱,难呐!

  老三说,要不是跟前妻离婚,她分走了一半财产,这点钱也不算事,就算离婚了,不贷款买房也不算事。他也不讳言自己的工作油水大,可再大的油水,也驾不住每月还三千元贷款和小媳妇买高档服装,高级化妆品呐!再说,姑娘也十四五岁了,要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得钱花了,再给老爷子往外拿钱?吹气呐!

  得,三天三夜核计的方案搁浅了。哥仨愁眉不展,后爹王老劁在堂屋磨劁猪刀。看来,他晚年还得靠这把劁猪刀哇!

  最后,还是老三的一席话使一切锋回路转。老三说这叫“内部挖潜”,老二说这叫“全民创收”,老大说,这叫“用之于民。”

  啥好办法?还是在王老劁身上打主意,哥仨分别每年给后爹过一次生日,大办,亲朋好友,邻里乡亲,上级下级,学生家长都请到,从创收中拿出养活王老劁的钱。

  于是从七十六岁起,王老劁每年就有了三个生日,分别是十月份,十二月份和六月份。三个生日分别在三个儿子家过。十月份的生日在大儿子这过。十月金秋,新粮进仓,瓜熟果落,农村家家腰包鼓,前来拜寿者的红包份量就重。十二月份的生日在三儿子家过。年末正是大小企业换证之际,年检之时,工商科长老爹做寿,会有许多不认识的面孔不请自到,老三会唱着下不为例的高调,欣然笑纳;六月份的生日当然在老二家过了。六月份正是每年中考的时候。择校的、差分的、要进快班的都少不了到处求人,可这些又都得主管副校长点头才行,甭说老爹拜寿,不拜寿还找茬送呢。

  于是皆大欢喜。王老劁日子过的鲜鲜亮,保姆侍候得应应当当。每年的三个生日也过得风风光光。三个儿子不旦解决了养老爹的问题,每年为爹办寿所得的十有七八又都充了自家财政。在单位,三个儿子又都被传颂为大孝子。

  转眼就到了王老劁八十大寿的年头。这哥仨都攒足了劲要为爹大办一场。哥仨又都分别算着自己心里的小帐。老大已答应用办寿的收礼为大儿媳买一台小轿车,也让那个当副县长的亲家看看自己的实力。老二的儿子这会已考研成功,他要通过办寿,把送儿子出国的钱凑齐。老三的目标更明确,就准备给小媳妇买件貂绒大衣。

  正在王老劁得意洋洋地迎接自己这三个八十大寿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使王老爷子从热炕头掉进了冰窟窿。

  那天,王老劁在保姆的陪同下,逛进了镇敬老院。正赶上敬老院给孙老千过八十大寿。孙老千和王老劁是打小的朋友。看着简简单单的几碟小菜和一个比面包大不了多少的生日蛋糕,王老劁感慨万千,当着众人的面,大谈自己过寿的风光,弄得孙老千很没面子。其实,王老劁每年过三个生日,儿子用以圈钱的事早就传开了,只是没人当着他撕开这层窗户纸。孙老千受了羞辱,情急之下给揭了锅:“我孙老千生日过得好孬,实实在在过的是自己的生日,不像你,一年过三个生日,哪个都不是真的。你是大年三十晚上生的,办寿也没人去!那三个拖油瓶,借给你办寿弄钱罢了!明眼人都知道,唬你个睁眼瞎吧!”

  顿时,王老劁如五雷轰顶,醒悟了。其实他何曾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三十晚上,何曾不知道三个儿子是用他过生日圈钱。他是以为别人都没看出来,也就憋屈着自己,骗自己。没想到,这事全世界都知道,就瞒着他一人儿。感情是光着屁股拜一圈年,人家都看见了,不好意思说呀!多苛碜呐!

  回家后,王老劁窝屈了一宿,他心里想不开,一辈子好强要面的他,老了老了跌这个份子。第二天就是老大给他办八十大寿的日子,一见那红火场面,王老劁顿时就疯了,爬上四楼顶,耍起疯来。

  王老劁疯了,三个儿子的八十大寿计划也就落空了。老大的媳妇骂着要她的小轿车,老二的儿子怪爹没凑齐他出国的钱,老三的小媳妇要她的貂皮大衣。全家都乱营了。

  关键时刻,还是老三出了个扭转乾坤的好主意——送爹去精神病院。

  于是,在精神病院门前有了三张收礼的桌子,三个儿子分别收自己的份子。眨眼之间,小轿车有了,貂皮大衣有了,儿子出国的钱也凑齐了。王老劁确死了,咬舌自尽的。他拒绝医生给他“过电”检查,因为他没有精神病。。 最好的txt下载网


康乾讲的故事——

  亲 尝 汤 药

  汉朝有个皇帝叫汉文帝,名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他即皇位后,不忘生母薄太后,以仁孝闻名天下。母亲病了三年,身为皇帝的刘恒亲自侍候了三年,有时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药,然后才给母亲吃。汉文帝在位二十四年,在他的率先垂范下,民间孝风喜人,重德、重礼,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也得到很大发展。后来他统治的朝代与汉景帝一同被誉为“文景之治”

  
  叶子讲的故事——

  亲 母 为 佣

  某海滨城市日报刊出一条令人瞩目的通讯:《保姆不慎摔成重伤,大学老师变卖房产为其治病》消息一出,全城敬然。在当今金钱至尚,物欲横流的风气下,有这等贤明之士,实乃社会之幸,民族之希望。于是乎,各路媒体蜂拥而至,均想在这棵精神文明之花上多摘些硕果。然而,令全城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那条通讯刊出的当天夜里,那大学老师夫妻连同受伤的保姆一快失踪了,连那老师所在的学校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一时间,报上、网上狐疑之声哗然。有的说,那老师是为捞政治资本,自己造的假新闻,面对众多媒体的追踪,怕穿帮藏慝起来了。也有的说,“狗仔队”多事,人家做好事的本人都没放在心上,媒体乱炒,人家能不躲开?更有甚者说,本来就没有这等事,是校方为炒做名气,自我编造的故事。

  当今的人大多都爱叫真,越糊涂的事越想把它搞明白。于是乎,网络的“人肉搜索”大显神威,不断有人挂贴,爆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消息越来越离谱,甚至都到了令人无法相信的地步。可无论怎样搜索,那老师就是不露芦山真面目。直到有一天公安局在报纸上刊出《无名尸认领启事》,那老师才终于出现了。于是一段令人心颤的故事,成了公民茶余饭后的嚼舌之物。

  说在一小山村,夫妻两似宝如娇地养着一个儿子。丈夫叫齐守山,看林子的,媳妇叫桑丫,养蚕的。儿子叫齐白宝,从小长得就像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夫妻两守着一根苗,从小娇生惯养。要星不摘月,要大不给小,就指望孩子好好学习,长大跳跃龙门,冲出大山,光宗耀祖。

  这齐白宝也争气,爹妈没白惯着他,别看他自私自利,不知疼爱父母,学习却出类拔萃。读初中他是乡重点,读高中是县重点,一气考上某海滨城市的外国语学院。他的志向是读完大学出国定居。老爹老妈咋办?他没想过。

  一对山村的农民夫妻,靠着看山养蚕,把一个孩子从小学供到初中,从初中供到高中,又从高中供到大学,其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齐白宝从小娇生惯养,不但要学费,要住宿费,还要买电脑,穿名牌服装,隔三叉五还要请同学吃顿像样的大餐。

  齐白宝在学校确实够份,同大款子弟一同住高间,吃小灶,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各一台,都是原装进口。从头到脚非名牌不近身。出门打车,洗浴中心按摩搓澡。同寝室同学一顿五百元请他吃饭,他回敬一千,而且连老师一块请上。齐白宝有句口头惮:“山沟里出来咋了?咱谁也不差!”

  齐白宝挥金如土,同学偶问他的身世,他一句话顶回去:“好汉别问出身,咱哥们差啥?”他也确实不差啥。齐白宝会来事,又大方,在学校人缘极好,学习又一直是班里的尖子。曾代表学校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学生辩论会,他可谓是学校的娇娇者。

  博士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