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宜霖杂文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钟宜霖杂文选-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这一段文字。在这一段里他说他在看到意大利画家乔尔吉奥*基里科的一幅名为《抵达之谜》的画的时候,“这个题目以一种间接的、诗意的方式,使人注意到我自己体验中的某种东西。”虽然后来他才知道这个题目并不是画家本人起的,而是一个叫做阿波利奈尔的法国诗人起的。这个超现实主义的法国诗人英年早逝,曾经让毕加索和很多艺术家痛心疾首。也就是在看到这幅画家的绘画以及诗人的题目的时候,奈保尔开始产生了关于一部小说(或者说一个故事)的构思。

  这个故事“将发生在古典时期,在中世纪”,他这样写道,然后他说,他的叙事方式将会很朴素和简单,没有任何创作风格和历史评论上的企图。这个小说的全部故事就是为了某个他(作者)暂时还没有想出来的原因,这个男主角将要抵达一个港口。整个故事是这样的:

  “他将离开那沉寂和凄凉,那空虚,走向一个门口或者大门。他将走进去,并被一个人口拥挤的城市的生活和喧嚣所吞没(我想像出的东西好象是一个印度集市的场景)……他来的使命将给他带来一些遭遇和冒险……逐渐地他将会在那里产生一种感觉,他正在变得无路可走;他将失去他的使命感;他将开始知道他只是迷路了。他的冒险的感觉将被惊慌失措所代替。他想要逃跑,想要回到那个码头和他的海船。但是他将不知所措。……在紧急关头,他来到一扇门前,打开它,并且发现自己回到了那个他当初抵达的码头。他已经获救;世界一如他记忆中的那样。只有一样东西现在正在失去。……这位旅行者已经过完了他的一生。”

  这是全书中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很遗憾这却是他关于另一部小说的构想,而不是这部他正在写的小说本身。如果这个小说本身是按照这个构思这么写的那就太伟大了,可以成为又一部杰作。可惜的是他没这么写。至少在他这本《抵达之谜》里不是这样。引文中的重点句子是我标注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住在书页的空白边缘上写道:

  “Great! That’s himself。 About life。(太棒了!那就是他自己。关于人生。)”

  这句话我原文写的是英文。虽然我看的小说是翻译过来的中文版,但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感觉就是英文的。我写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看到小说后面的文字,但这就是我当时读到这个段落时的第一感觉,或者说,直觉。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就是作者自己。奈保尔。

  非常可惜(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说它可惜了)的是,小说接下来的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而更多地把它看做是一个自由驰骋的想象。在那里不应该有任何追求。……”

  看到这里我在旁边写道:“至此他还在乐观地浪漫想象。”

  然后我在眉批的位置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在他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也许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那就是他自己。倘若如此,他就不会在下一句话里把这个故事描绘为‘历史’或者‘想象’了。决会不会。也绝对不是。……也许只有在他写到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才能发现(或者意识到)这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他自己。

  “——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后来的第三、四卷里(这时我已经大致浏览了后面几卷的部分内容)试图回避‘中心’主题而故意把它写散的原因:是出于一个作者本能的恐惧—— 一种潜意识里深层的对于生命本身的真相的恐惧;对死亡的气息业已来临或即将降临的预知的恐惧——而不愿再去碰触这一永恒恐怖的话题,(作者)也就不愿就此再深入下去。This is the real Enigma of Arrival(这才是真正的‘抵达之谜’)。也是作者最不愿意翻开和看到的最终谜底。”

  小说再往后写了两、三千字以后,在这整个段落结束的地方他终于再次提到了那幅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图画。在他故意绕开主题并且兜了一个小小的圈子以后,他发现自己仍然不能逃开那个他内心深处所发现的真实的秘密。于是他只好选择了作家(或者说写作者)的另一种方式:以一种和缓的态度去面对来达到妥协;虽然事实上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于是,在这段文字的结尾部分他说:

  “所以再一次,在我看见基里科的那幅画并且产生了写作那个故事的念头多年以后,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再一次出现了另一个版本的《抵达之谜》的故事。”

  在这行字的旁边我写道:“OK。他开始知道了。但尚乐观,未有寒噤。”

  或者即使他当时隐隐地预感到了一点,却最终轻易地逃避开了。

  因为在后面大约二十万字左右的小说中,他又开始了和第一卷一样优美的罗嗦。他再也没有碰触到这个原本应该属于他的伟大的主题。在关键的时刻他选择了放弃,这样做虽然维护了他自身的安全,却导致了他这一部(正在写作中的)小说的失败。也许在这里我使用失败这个词语是不准确的,因为总的来说这部小说(《抵达之谜》)还是好的(因为他的文笔。没办法,大师写得再差也是大师,小学生写得再好也是小学生,这就是差距):即使没能成为作者本来可以写出的杰作,也仍然算得上是一部中上水准的佳作。我只是在这里为他可惜。他明明知道自己可以达到那个顶峰,并且已经看到了那条路,却选择了不再继续走上去,而是转身迂回去了半山腰,躺在那里悠闲地看风景。转折的地方就在这里。在这个地方作者选择了放弃,也就无法改变地改变了全局。

  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回避,他以为这样就可以逃离,然而那阴影般的恐惧却仍然真实地存在在他内心最深处的谷底,挥之不去。他知道,即使他自己采取了这种迂回的方式不去面对,即使他对那个他刻意不去翻开的谜底视而不见,问题仍然存在。真理就是真理,它仍然是存在在那里的,并且永远存在,无论你对它做出怎样的反应,它都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而改变。而也就是源于这种对深刻的恐惧的感知,他才会毫无来由地在书的扉页上把这本书献给他已经去世的弟弟:西瓦*奈保尔。

  
  
  
  
  钟宜霖

  2005.8.3.伦敦。

读书笔记(6)《笑面人》
钟宜霖

  
  
  
  《笑面人》,雨果(法)著。十几年前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但是已印象不深。当时的感觉就是故事###较差,没那么好看。法国人写英国人的故事,(雨果)想效仿莎士比亚,却才力不足。不说莎翁,同样写英国市民阶层的故事,狄更斯的小说就比雨果好看得多。故事的安排和笔法上也比雨果更熟练和老道。但是狄更斯也有他自己的问题,就不在这里涉及了。雨果有他的长处,就是一个伟大作家必备的悲天悯人的善良心灵,现在已经有很多作家都忽视了这一点。小说总的来说开头好,中间平,结尾差。但仍是大师。雨果在小说上的最大优点就是其惊人的现实主义描写的文字功夫,而且一下笔就是大师,简直是不容质疑的大师笔法。从这个方面上来比狄更斯就显得小气了很多,也许这种差异也就是英国人民族###里根本的小心谨慎和法国人民族本###里典型的浪漫潇洒的区别。从小说的处理方式上就可以看出来。

  下面不做说明了,只摘录部分我比较感兴趣的文字:

  “英国人从1678年开始就喝起了茶。”(第二卷第十二章。看来雨果写此书事先经过了大量的考证和资料的准备。)

  “这可悲地证明英国人是臣民,而不是公民。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国王一直实施暴君同志,充分说明古老的自由县长全是谎言。只有法国被激怒了,战胜了暴君。”

  “英国人喜欢女人统治。”(这话倒是一点不假,包括现在的女王。呵呵。)

  “婚前是女王,婚后是女奴,英国的古风便是如此。”(呵呵,好歹人家还有过做女王的时候,中国呢?婚前婚后都是一样。中国的古风是“三从四德”,女人一辈子都应该是“从”来“从”去的。几千年中国只出了一位女王,还被人唾沫淹死,史书骂死,遗留至今。)

  第二部第一卷第五章“安妮女王”之四:此段文字简直是典型的“古龙”风格。我要是全抄下来让人猜是谁写的,绝对会有大半人猜是古龙,死也不会想到是现实主义的大师傅雨果同志在几百年前写的。呵呵。。

  第三卷第二章“风中的演说”:

  “……你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你们是伟大的下等人。……你们是有能耐吃下别人的民族。(虽然从历史的长景角度来看没有。英国只有侵略的本事,没有统治的本事。就那么山西省大小的一个岛国还统治得四分五裂,到今天都还不断有北爱尔兰的独立组织爱尔兰共和军在伦敦到处放炸弹,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以后再说。)……这种把世界拿出来敲骨髓的本领数英国独占螯头。……人世间很快就会树起两块牌子,一块上写着‘人类方面’;另一块写着‘英国方面’。”(呵呵。。雨果骂起英国人来骂得也够厉害。)

  小说看完以后总的感觉就是:雨果的确是大师,却没到顶级。这个小说的文字、研究(research)的工夫都做得非常好,可就是结构不行。虎头蛇尾都不说了,最关键的是没故事。有人物,人物刻画都很生动,可就是讲了半天没讲出个故事来。这不行,雨果很推崇莎士比亚,可他比莎士比亚编故事的技巧差远了。法国人也有会编故事的,可一跟英国人比总差那么一点点。为什么?英国人严谨,擅长按部就班、一丝不差地编故事、写情节,多一句废话就要被编辑删掉。法国人就不一样,法国人浪漫,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一卷一卷地废话也没有关系。我在这里不是要褒英贬法,而只是就这一部小说而言。像这个《笑面人》里前面第一卷里写了几大章海船在海啸中搏斗最后全船沉没的内容,完全可以全部删掉,整个小说还可以继续看下去。倒不是说这些内容和主题无关,而是作者根本完全没有必要写这些东西。至于雨果为什么要写,只有一个理由,很简单:他想写。所以我说这只能归咎于法国人浪漫的本###。

  优点是小说的文笔上乘,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故事的不足。换一个人写我可以看了三章就看不下去了,但雨果老先生却在同样让读者不知道他想干什么的情况下还能让我继续兴致十足地看下去,一直看到了结尾才感到失望。其实说到底还是结构能力的问题,虎头蛇尾草肚皮,毛病很多。而可取之处则是其对下层人物的描写。比如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当属第一部关伯兰和女婴进入乌苏斯的篷屋的那一段描写,对乌苏斯的刻画非常成功而且感人。仅此一段就足以成就一位大师了。其突出的一大技巧就是写乌的“言行不一”,虽然他嘴上对这两个孩子骂骂咧咧的,从头到尾一直在骂人,可他做出来的每一件事却都体现出他是一个最善良的大好人。非常非常好的小说段落。可惜他整个的小说没写成这样。所以我说他还是结构故事的能力问题,整体故事的框架没搭起来,也可能是写到后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老先生写《笑面人》的时候好象已经6、70岁了),所以仓促地收了尾。

  总体一般。不过比他后来的《93年》又强多了。那个小说也是同样的毛病。晚年雨果总是把他的小说做个七成熟的毛坯,往往还没故事,以描写取胜。全靠他扎实雄厚的现实主义功底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了,加之他大师级的文笔和自信,使其后期的小说欠缺打磨抛光的最后程序。

  
  
  
  
  
  2005.6.3…5.伦敦。

读书笔记(10)马尔克斯谈海明威
“我一眼就把他认出来了。”(全文第一句话。可怕的大师!!!)

  “当时我28岁,是报社从业人员,在哥伦比亚出版了一本小说,得了一个文学奖,可是仍在巴黎漫无目的地漂荡着。”——看到这里突然找到了认同感。状况相似。同样28岁,同样漂着,只不过,那时候他在巴黎,而我在伦敦,我们的时间相差了半个世纪。

  《巴黎评论》(The Pairs Review)中与George Plimpton的访谈中海明威谈到:经济的不虞匮乏和健康的身体对写作有帮助;最大的难题就是把文字配置妥当;当你觉得下笔不如过去容易,应该重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