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个皇帝做老公(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偷个皇帝做老公(全本)-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亲,你想急流勇退,恐怕皇上不会恩准呢!”

    风卷起冰渣和雪片,寒透骨髓的寒,奚宁邦脸色极冷,或者这些人都倒下后,下一个该倒下的,就是他!

第1卷 第312节:132  煽风点火  【1】

    都察院御史台,正二品。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旦夕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实施衙门。

    都察院维护统治正常秩序,保障朝政国家平稳运转,旦夕国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

    最高官职为御史台,下设左、右都御使,左、右副都御使,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

    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

    都察院下设机构众多,官员众多,职权庞杂而重大,因此历代选择都察院御史台人选,选授和督察是甚为严格。

    凡监察御史有缺,令都察院堂上及各道官保举,务要开具实行,移咨吏部,审察不谬,然后奏除。其后有犯赃及不称职,举者同罪。

    御史台必学识渊博,通达政事,熟悉朝政以及朝中官员,忠正端直者,方可胜任。

    如今,奚宁邦的职位,就是都察院的御史台,官居二品,仅比他的父亲奚青璧低一级。

    伯爵之位,奚家的几位权势人物,奚青璧是一等侯爵之位,奚宁邦和奚宁远都是伯爵之位,位高权重,手握大权。

    宫锦文晋封奚宁邦和奚宁远的官职爵位,令朝臣们更看不透宫锦文的心思,是因为奚家在夺位之争中力挺这位皇上,皇上刚刚即位不稳用来安稳奚家人的心?

    还是皇上故意给了奚家更多更重的权势,日后让奚家跌的更狠?

    奚青璧避去皇陵,为先帝守孝。

    奚宁远告病休养,陪同奚青璧同去皇陵为先帝守孝。

    奚家两个重量级权势人物的低调和隐退,更令群臣们猜测不已,不明白奚家人的心思。

    奚宁邦一朝大权在握,低调沉默的令群臣侧目,更看不透皇上和奚家人在玩什么把戏,种种猜测揣摩和谣言纷纭。皇上要飞鸟尽良弓藏,意欲一步步清除奚家人,夺回权柄,清除外戚,不令朝政大权旁落。

    各种谣言和议论,在朝野中传播。

    奚宁邦迈步向宫殿外行去,他不能在这里发呆,会给某些人更多的说辞。

    回眸凝望,风雪弥漫,庄严华丽的紫禁城,在寒风中矗立,金碧辉煌带着耀眼的寒。

    身在朝廷多年,奚宁邦年纪虽然不是很大,却已经是官场老油条。建安城乃至旦夕国的天才,他的智慧和机谋,远超出别人的预计。

    奚宁邦上了马车,如此风雪弥漫的冬季,他是不会骑马让自己受罪的。暖意从马车中传入他的身体,马车中点燃着火炉,为这个冬季增添几分暖意。

    他将手放在脚边的脚炉之上,温暖冰冷的双手。

    皇上要做什么他不是很清楚,那位皇上,他的妹婿,的确有令他不能怎么看透的感觉。

    凤印给了奚留香,似乎中宫之主,未来的皇后,除了奚留香再不会有别人。但是,凤印是皇上给的,皇上什么时候想收回去就能收回去。

    就如他奚家的权势富贵,都同样是皇上所赐,虽然是先帝所赐,但是新君即位,若是皇上有意,也可以同样收回。

    奚宁邦低头沉思,这两夜宫中的变故,燕太妃和明太妃的死,背后到底有什么?

    他在查,但是他不敢操之过急,更不敢太明显。被那位皇上得知他派人在皇宫中查这件事情,或许他离死就真的不远。

    一个燕太妃的死,引起他的警觉,明太妃的死,令他心潮翻涌澎湃不息。是皇上有意为之的暗中安排,还是另外有人在暗中行事,以达到某种目的?

    奚宁邦重重吐出一口气:“回府。”

    马车压碎一地的冰雪,向相府的方向行驶。

    或许,该是最后安排一下的时候了,无论那位皇上是什么想法,他都不能不未雨绸缪,将奚家安排妥当,将后路留好,以免给人可乘之机。他永远不想处于被动的局面,而是喜欢事先安排妥当,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要把主动权掌握在手中,可以从容退后。

    只是今日,他没有把握,因为时至今日,主动权已经不是完全在他的手中。

    他能做的,也只是尽力去避免犯错,给皇上,给朝臣们任何的理由和借口,贬谪处置奚家,弹劾奚家。

    安排早已经开始,远在宫锦文出城去东海郡之前,奚家就在不停地安排。为能全身而退,为能尽力最大最完全地保全奚家,保存力量。

    保存力量不是为了对抗皇上,不是为了谋反,如果奚家想,他相信以奚青璧的手段和能力,完全可以在宫擎天病重时就可以让旦夕国变天。

    他们只是为了自保。

    “奚家的权势,父亲和我的权势,都太重了!”

    奚宁邦轻声说了一句,靠在柔软的狐裘之中,闭目养神。

    “大少爷,皇上会对奚家下手吗?”

    马车中还有两个人在,他们恭敬地坐在马车另外一边,抬头看着奚宁邦。

    “自古伴君如伴虎,今日皇上召见,将燕家和明家的事情交给爷去处理。”

    “大少爷,您虽然是御史台,燕家和明家在朝野的势力也不小,他们又是皇亲国戚,您去处理不太妥当吧?”

    “皇上是有意为之,你们不懂。”

    “是,属下一切遵从大少爷吩咐,属下们有些担心,皇上的心思令人看不透。”

    奚宁邦笑了笑,连他们父子都有看不透感觉的皇上,岂是别人能看透的?

    “按照计划继续安排,抓紧些。”

    二人躬身应声,脸色沉重,加快计划的背后是什么,他们都很清楚。为相府做事多年,他们如今都清楚奚家在安排什么,预防什么,那是他们所最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是奚家的人,奚家的属下,荣辱和奚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行事多加谨慎小心,莫要张扬,如今天已经变了。”

    奚宁邦重重说了一句,二人急忙躬身低头应声。

    奚宁邦默默沉思,看安排还有什么不妥和疏漏,可能一丝一毫的疏漏,就会奚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只是在预防,在给奚家留一条退路,但愿可以用不到,但是不能不预备着。

    他忽然睁眼,冷冽犀利的目光落在马车中二人的身上,奚家想退隐,想低调甚至想自保,但是依附于奚家的这些势力,是否会愿意?

    若是这些人已经觉察到什么,是否就会生出异心,想另外寻主子,甚至想出卖奚家,踩奚家几脚。

    危险,永远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身边这些心思不明的人。

    二人被奚宁邦的目光逼视,不由得深深低下头:“请大少爷吩咐。”

    “别让爷发现任何人对奚家,对爷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盯紧了!”

    二人身体一颤,单膝跪在马车中:“属下遵命,请大少爷放心,属下们会命人盯紧,谁敢对奚家,对大少爷您有半点异心,属下亲手要了他们的命。”

    奚宁邦闭上眼睛没有再说什么,计算如何处理燕家和明家的事情,向皇上交代。

    这些事情太复杂,燕家和明家在朝野的势力都不小,两家若是联合的话,必定会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联合?

    奚宁邦冷笑,两家是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一个是支持四皇子和七皇子,一个是支持五皇子。

    燕家,同时将筹码押在两位皇子的身上,他们的选择也更多,一位皇子不行,还有另外一位皇子替补。只是如此一来,燕家内部因为支持谁的事情,也有很大的冲突。

    一个念头涌上奚宁邦的心,这种念头由来已久,燕家和明家的事情,他本没有想怎么插手,冷眼旁观是他的态度。

    两位太妃的死,必定会让这两家的矛盾升级,也令四皇子、七皇子和五皇子之间的关系更为激励对峙。

    皇上将两家的事情,几位皇子的事情交给他,如今他要做的,就是为这熊熊燃烧的火,再加一些干柴进去,浇上一些油,让那火燃烧的更加猛烈长久,直到变成灰烬。

    冷冽肃杀的笑意,在奚宁邦的唇角翘起,或许有些事情不必他亲自出面动手,只需要在暗中布置,他仍然可以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

    马车中另外两个人,看到奚宁邦唇边森寒的笑意,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每一次这位大少爷若是露出这样的笑意,定会有很多人倒霉死去,血流成河,那样的笑意,令他们从心底为之战栗不已。

    “你们二人吩咐下去,如此,如此……”

    奚宁邦沉思片刻,一道道命令从奚宁邦的口中发布出去,二人躬身:“是,属下遵命。”

    “去天恩寺。”

    天恩寺,皇家特供专属寺庙,为皇家祈福诵经,接待皇家贵族。不对平民开放,这里是皇家贵族寺庙,只接待皇族、贵族、够职位的大臣们。

第1卷 第313节:132  煽风点火  【2】

    皇家嫔妃死后,都会送到这里停灵七日,接受家人的祭拜,天恩寺为其超度亡灵,七日后送去下葬。

    燕太妃和明太妃的灵柩,都被停放在这里,因此素日里门可罗雀的天恩寺,此刻是人满为患,前来祭奠的人,车马汇集成一道道洪流,几乎将道路都堵塞起来。

    只是,有再多的车马,在看到奚宁邦的马车到来之后,也都尽力向道路的两边靠了过去,为这位尊贵的御史台大人让出一条道路。

    两旁站立的仆从们,跪在地上低头等待奚宁邦的马车过去,那些官员们,匆忙地从马车中钻了出来,站立在寒风之中,低头躬身施礼。

    奚宁邦掀开车窗目光从两边扫过,本来想偷懒敷衍的官员们看到从车窗中露出的那张冷峻脸庞,不由得急忙将腰弯的更低。

    远处一片素白,被白色覆盖的天恩寺,隐隐传来低泣的声音,哀婉凄切,久久在空中飘荡。

    很快在众人主动让路中,奚宁邦的马车到了天恩寺的门前,天恩寺的人早已经得知消息,主持带领诸位寺庙中的头面僧侣,亲自从寺庙中迎接出来。

    这别人他们可以不去怎么理睬,也不用出迎,御史台大人,国舅爷亲自到此,他们怎么敢有丝毫的失礼怠慢。

    奚宁邦步入寺庙,在门口停顿了片刻,他先向燕太妃的灵堂走了过去。

    周围的官员们纷纷躬身行礼问候,燕家的人眼前一亮,看到奚宁邦率先到燕太妃的灵堂来,急忙迎了上来拜见,将奚宁邦迎了进去。

    明家的人脸色略显阴沉,不甘心地看着奚宁邦先进入燕太妃的灵堂,他们也明白,过一会奚宁邦就会过来,但是看到奚宁邦先去拜祭燕太妃,心中多少是有些不舒服的。

    四皇子 宫锦德跪伏在灵堂之上,正在守灵祭拜燕太妃,他低着头目光死死地盯着燕太妃的灵柩,心事如潮涌一般难以停息。

    有人轻轻拉动他的衣袖,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宫锦德抬起头来,看到奚宁邦的身影迈步进入灵堂。

    奚宁邦焚香祭拜已毕,有人请奚宁邦坐下。

    宫锦德急忙走了过来躬身施礼:“多谢御史台大人亲自到此祭拜,宫锦德在此谢过御史台大人。”

    声音低沉嘶哑,宫锦德双眼略显红肿,脸色沉暗伤痛,他深深向奚宁邦躬身施礼,如今他只是一位被废黜的皇子,庶民的身份,再没有昔日皇家的光环,面对当今朝中的重臣,御史台奚宁邦,他不能失礼。

    “四爷,节哀顺变。”

    奚宁邦冷声说了一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方毕竟曾经是皇子的身份。

    “大人请坐。”

    宫锦德也没有心情和奚宁邦多说什么,周围眼睛太多,虽然都是燕家的人,但是这些人中,有支持他的也有支持七皇子的。

    他和七皇子 宫锦清,本是同族的兄弟,他们的母妃都是燕家的女儿,但是因为夺位之争,二人势同水火,这次回来祭拜燕太妃,七皇子也没有和他一同回来。

    “不想燕太妃就如此去了,真是令人惋惜,太妃素日身子不好,调理是极为细心的,骤然离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