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亲已经在集体企业上了几年班,基本的见识还是有的。这个小姑娘眼圈泛红,但一身合体好衣料地打扮。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孩子,现在民风淳朴,上门讨饭的穷苦人见过不少,骗子却听都没听说过,当然不会把她当成骗子看。“肚子疼?阿姨领你去卫生所看看,好不好?”

  “可能海鲜吃多了,加上有点水土不服,昨天也疼过,没什么事,有个地方歇歇。一会儿就好了。”继续很诚恳的仰着脸。

  母亲果然让开路,邀请她进屋,“那,快进来坐会儿。我给你烧热水喝。”

  把她让进屋里,拿出暖瓶接满水,热得快通上电,“家里有止疼片,要不要吃一颗?”

  董洁赶紧摇头。又不是糖豆,没事乱吃药,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不用,我从前身体一直不好,药吃的太多,后来一位老中医嘱咐我,是药三分毒,平时的小疼小病。能自己挨过去就不要吃药。昨天肚子也疼了,一会儿肯定好,我有经验。”

  “是不是来——那个了?”母亲很隐晦的提醒她,“要不。我给你冲碗红糖水喝?”

  那个?董洁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母亲的意思是指例假吧?“不是,我还没有——”

  母亲有一点惊讶,自家的闺女夏天的时候就成人了。这女孩瞧着更大些。怎么?“你多大了?”

  “十二,”董洁想起这边习惯说虚岁。赶紧改口,“十三了,我是七七年生人,再过两个月我就十四了。”

  “呵呵,你跟我家闺女同岁。”

  董洁吃了一惊。她从前明明是七九年生地,是姐姐呀。“阿——姨,您有几个女儿?”

  母亲神色略微黯了一下,很快扬眉笑道:“我们这边计划生育早,一家最多只让有两个孩子,我们家一男一女,正好儿女双全。”

  “真的呀?一男一女正巧是个好字,阿姨真有福气。有照片吗?我想看看。”她顾不得冒昧,直接提出要求。

  母亲不以为意,拿过相框里的全家福递给她,“喏,就这个。”

  董洁紧紧盯着照片。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如她从前的记忆,只是那个站在父亲身后笑盈盈地女孩,不认识。

  她忽然想起,很小的时候,偶尔听老人们说,她有过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很聪明很可爱很漂亮,总之是无数夸奖的话,出生没几个月就得了白血病,然后没了,爸爸和妈妈非常伤心。当时她孩提心性,也不当回事,听听就算了,再后来,家里就没有人提到这件事了。或者,这就是那个女孩子?只不过,因为某种神秘的力量,历史拐了个弯,夭折地那个孩子,换作了前生的自己爸爸妈妈命中注定会有一个女儿吧?这张照片里的全家福,那个女孩与她自己,并不相象,是她曾经无缘的姐姐吗?

  董洁有一些失望,又有一些安心,也说清楚现下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滋味。同样的灵魂,这个世界上果然不允许重复出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来,喝水。”

  她发呆的时候,母亲冲了一碗红糖水,给她端了过来,“肚子疼地时候,喝红糖水挺管用的,你喝喝看。”

  董洁双手捧着碗,只觉得那股暖意,从双手一直传到了心里,“嗯,我记下这个方法,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就这么办。”

  母亲是很细心的人,她能感觉到,这个小姑娘对自己有一种强烈地依恋之情,看自己的眼神,笑起来的样子,都有所流露,她是做母亲的人,对这方面比较敏感。“我长的像你地妈妈?”她在董洁目不转盯地盯视下,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脸。

  董洁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我没有见过妈妈,是哥哥把我带大地,但是我想像中的母亲,就是阿姨这个模样,很亲切。”说到这里,董洁心里有一种懊恼的感觉:哎,如果早些年,自己还小的时候就好啦,倚小卖小,扑上去抱着不撒手,只管认做干妈,一定没问题。可惜现在年龄大了,不能再由着性子这样做,唉!

  母亲愣了一下。“你哥哥很不容易,他把你带地很好……”

  董洁注意力又被相片吸引过去了,“阿姨的女儿很漂亮,儿子虎头虎脑也可爱,学习都好吗?叔叔工作是不是很忙?他这张照片背景好像是南方……”

  母亲顺着她的话,简单说起了家里的情况。

  等在外面的田志祥,第二次走到堂屋门前,听到屋里两个人说的热闹,不由得摇头。哎,她呀。有时候很容易和陌生人说的很投机,从前在公园里就不止一次这样做过。于是按下性子,回到门口继续等。

  “哎呀,快中午了。”

  两个人说了半天话。董洁从母亲的叙述里,了解到的情况,和她记忆里基本没有大的出入,爸爸妈妈地生活依旧平静又安详,一切都井井有条。她也就放心了。爸爸不巧出差去了,这次是没有机会见面啦。“阿姨,您该准备午饭了吧?这半天,我肚子也不疼了,谢谢你,我该走了。”

  母亲瞅着她依依不舍的目光,也不知怎么,冲口说道:“要不。你在阿姨这里吃顿便饭?天不早了,你肚子也饿了吧?”

  “可以吗?”董洁眼睛一亮,不管母亲这样说是不是一种客气,她反正是不准备假客气的推辞。

  “乡下地方。没什么好吃的,你不嫌弃就成。”母亲笑着道:“我家闺女今年上初一,住校,儿子在姥姥家,我一个人吃饭也没味道。有你陪着正好。”

  “阿姨做地饭一定特别好吃。嗯,我想吃手擀面。”董洁想起。从前这个时候,全家人最喜欢吃的就是妈妈做的手擀面了,又筋道又好吃,她一口气能吃两大碗。

  “行,中午咱们就吃手擀面,家里正好有芸豆,切点肉开汤。”

  “那个,”董洁这时候才想起田志祥还等在外面,她不好意思的开口:“开车载我来的人还在门口,我都给忘了。我让他先找个饭馆吃饭,然后再过来接我吧,我想吃阿姨做地饭。”

  开车?母亲疑惑的挑挑眉,然而并不去追问这些事,“不用那么麻烦,叫他进来一起吃就行,多双筷子的事。”

  和面、擀面、开汤……母亲动作俐索,很快把饭准备妥当。时隔多年,再一次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饭,董洁心里百感交集。像从前一样,她吃尽了两大碗,连汤都喝的干干净净,这下子,是真的肚子疼啦,撑的!

  母亲的工作是三班倒,今天是夜班。吃过午饭,分工合作洗碗刷锅,董洁不想占用母亲剩下地休息时间,虽然不舍,仍然到了说再见的时候。田志祥先行一步,把车开过来接她。

  董洁摘下脖子上戴着的玉佩。

  这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羊脂玉,雕成双鱼追逐嬉戏地样式,寓意“年年有余”。大山请北京很有名的一位工艺大师设计、雕琢出来,配一条细细的做工精巧的铂金链,亲手给她戴到脖子上,希望她健康长寿的意思。

  她现在身无长物,拿钱出来不好,又实在想留下点什么,就毫不犹豫摘下了这个玉佩。“阿姨,谢谢你地招待,这个玉件,我想送给你。”

  母亲对玉地好坏没有观念,只知道这东西不便宜,自然不肯收,“吃两碗面条,不当什么事,这东西我可不能要,你好好收着。”

  “对我来说,这顿午饭,比玉佩更值钱。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和阿姨特别投缘……”

  董洁坚决要她收下,然后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母亲:如果以后遇到困难地事,不管什么事,就给她打电话。

  “以后,再来青岛,你就到阿姨这儿来,阿姨给你做好吃的……”

  董洁坐上车,从车窗探出头来,跟母亲挥手道别,母亲扬声叫道:“记住了吗?一定要来!”

  车子拐了个弯,从视线里消失。母亲摊开手,看着手心里的玉佩,有些做梦般的失真感。坐轿车的小姑娘,大城市里来的,在她家吃了面条,留下一块玉佩,还留了一个电话号码……

第二百一十四章 释怀

  大山没有喝很多酒。

  现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吃喝之风,远不如几年后盛行。一方面,到场的政府官员个个比他年长许多,联合起来灌一个不满双十的后辈喝酒,总有点抹不开面子。再者,王老爷子的儿子时任市委书记,大山此次来青岛投资,是王老爷子要来的人情,他当然得出席。有市委书记做镇,居中协调,主桌上没有人好意思拼酒,轻酌慢饮,寻些无伤大雅的话来说,共同展望未来,倒也宾主尽欢。

  散席后,大山只是微醺。车间里,工人各就各位,开始生产作业。他在陈群和刘晨的陪伴下,逐一参观各个流水线。东方元素公司从事服装业多年,特别是近两年,着意培养了一批管理人员,如今抽调了一部分过来这边,上下梳理的井井有条,他大体看了一遍,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刘晨是新上任的副厂长,分管生产,大山特意叮嘱他道:“刘副厂长,现在新厂开业,宁可数量上牺牲一些,无论如何,都得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服装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工厂开业伊始,就有数百位工人,刘晨任副职,他自己也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这可比进机关找个办公室蹲着熬资历有挑战性。“放心吧,我会配合经营方针,合理分配生产任务。”

  青岛是个美丽地海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发展潜力巨大。针对这点。赵杰准备在海边开一家吃住一体的大酒店。一早说好了,大山会参与投资,资金上不成问题。

  他找时间说了自己地打算,“我准备在青岛多留几天,琢磨个合适的位置。大山,你也帮着出出主意。”

  “在海边开酒店?嗯,我想想,可以欣赏海景把餐厅设在顶楼。你觉得怎么样?四周是开阔的视野,从窗户望出去就是大海。住在酒店的游客,可以就近去海里玩,室内配一些娱乐措施,餐饮上再多动些脑筋……”

  大山想了想。“赵哥,你挑地点,定下来我给王叔叔打电话,把地批下来。咱们这也算是在青岛投资,王叔叔肯定会帮忙。前年北京建厂的时候,公司同建筑设计师打过交道,关于酒店的设想,咱们都好好想想。回头把意见会总,一起拿给设计师做参考。”

  跟母亲告别后,董洁情绪很有些低落。

  没见面时盼见面,见了面。心情反而更添了一份复杂。

  很多事情发生了,就再也回不来。疼她爱她的父母,从此,真的只活在她地脑海里了。她会永远守住,只有一个人知道的记忆。在另一个城市。默默想念。爸爸妈妈有另一个代替她的女儿,在她的视线外。安静又幸福的生活着。

  他们有他们地幸福,她也有自己的开心,就这样吧,把被留下的遗憾和悲伤压在心底,明天,她不会再为此流泪。

  今天例外。

  那些故事的印记,那所有的感觉,那曾经有过的全心全意的信任、依赖和疼爱,是永远无法被抹煞的。亲情最是无私,因此才动人,才刻骨铭心,无论岁月如何被颠覆,都没有办法忘怀。

  可是,她还是被抛下了,时光依旧向前走,所有人都沿着固有地轨迹一起向前,只留她一个,孤零零被抛弃于时光之外……

  大山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董洁面向里侧身躺在床上。

  睡着了?

  他轻手轻脚关上门。唔,刚刚回来的路上,他问过田声祥。知道她今天跑了很远的路,中午在一位农家吃地手擀面。哎,她从前最不喜欢麻烦人,真难得见到她与陌生人这般投缘呢。

  累了吧?粗心的丫头,又不盖被子就睡着了,不知道这样很容易感冒吗?

  正想扯过被子给她盖好,却见她双眼红肿,鬓边有明显的泪痕。

  吃了一惊,“小洁?”董洁听到大山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竟然升起了一股委屈,怎么样都压不住。

  在哥哥诧异的眼光里,回过身,紧紧抱住他。“哥,你抱抱我,抱紧我……”

  一再重复着要求拥抱,怎么紧都觉得不够。心里仿佛裂开了一个大洞,很疼。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忘了在哪里看过这句话,因为一种莫名地感觉而牢牢记住。她如今,真正像无根地浮萍,从前的父母与她不相关,今世地父母是路人,刨去了浮名,她真正能抓住的,唯有哥哥一个了。

  大山把她当小宝宝一样抱在怀里,轻轻摇着,一边亲亲她的脸颊,“怎么了,谁惹我们家小洁伤心啦?跟哥哥说,哥哥帮你出头。好了,不哭了,看你,眼睛都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