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大人没意见,有意见的人是唐峰。|

  他嘟起嘴,“我也要哥哥喂我吃饭!”

  唐援朝笑着摇头,“小峰长大了,自己吃饭,你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你想让哥哥喂你吃东西,会笑话你的。”他给宝贝儿子夹了一块肉,放进他碗里,“小峰乖,自己吃。”

  唐峰低头用筷子点着碗里的饭,不时瞅瞅对面张着嘴等吃的姐姐,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羡慕。

  “姐姐手疼,没办法拿筷子,所以哥哥才喂姐姐吃东西。”

  韩盼终究心疼小儿子,拿起他的饭碗,一边喂他一边解释:“好吧,妈妈也喂你吃,不过,咱们先说好,就这一次。{

  董洁的手第一天疼,第二天是痒,到第四天才不再觉得难受。

  这几天,大山一直在忙碌。

  全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发展,消费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人们更舍得在吃和穿上花钱,东方元素服装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

  服装学院第一批服装设计系的学生毕业了。董洁是客座老师,近水楼台先得月,网罗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公司服务。在国际级大师手下工作,并且有到国外进修、跟国外的知名设计师共事的机会,表现特别优异的还有机会到巴黎时装周出差、与国际最前沿的流行时尚近距离接触……这些对优秀的设计人才有无与伦比的诱惑力。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设计师队伍的壮大,使得东方元素品牌女装之外,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几大系列。

  职业装、休闲装、西服、真丝服装、运动装……过去零星出产的童装,也开始形成批量生产。

  丝绸纺织印染厂建成投产。引进国外先进工艺和设务,搜集了国内众多丝绸品种,聘请了许多民间老艺人和精于各种名绣的刺绣工人……种种措拖,受惠的除了服装,还有丝巾。

  丝巾厂先后多次扩充规模,今年春天,规模更是翻了一倍,到现在产品仍然是供不应求。大部分产品都出口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内销,这还是为了笼络和维系老顾客而挪出来的份额。

  倒是玉石加工厂规模始终进展缓慢。多年收购下来,大山手里积攒了数量庞大的玉石矿,而且都是现在难得一见的精品。

  东西好,当然不能浪费,得请好的师傅细心雕琢。这是个手艺活,手艺活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急不来的。而且出名的手艺人并不都是钱可以打动的,大山除了常年请扬州、苏杭等地的师傅按件雕刻,也加大了培养人才的脚步,但没有几年浸淫,好手高手终是难成。

  董洁春天的时候提过,他们求购的好的玉石矿,产量一年比一年少,反正手里有资金,能不能收购一些别的宝石呢?比如翡翠。成色好,原矿放在手里也不坏,以玉石为例,到现在,他们手里现有的矿石价格已经翻了好几翻啦。

  大山一时腾不出手,只叫人打听消息。

  倒是另一件事有了眉目。

266 出游


第二百六十七章 市长的惦记

  张凤桐是北京市副市长。

  他是张昊的大哥,张父当年第一次做父亲,为他取名凤桐,意寓“凤栖梧桐”,是前程远大的意思。这个儿子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

  张凤桐主管的工作很多,两大重点领域是城市交通和房地产市场。

  中国正处于一个稳定的飞速发展时期,发展让国人的各项需求日益高涨,从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涌来、到北京工作和定居的飞速增长的人口,对城市交通和房地产市场来说,是机遇,也是压力。

  当选为副市长之前,张凤桐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多年,对这方面的现况了解的极为清楚。

  城市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城市交通解决不好,城市很难健康发展。|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他们需要住房,而一些先行富起来的人,又对住房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北京的房地产业,是新兴,也是客观上的迫切要求。

  张凤桐自觉肩上的担子很重。

  他在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整体规划!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像摊大饼。北京是首都,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形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所以房地产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还必须保持一个有序的发展。{+

  然而,目标是好的,也是明确的,实际推行中,困难却也不容忽视,其实际作为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与期望相差甚远。

  国内很多商业项目跟境外不一样,主要是开发商的参与者不一样,不是像香港、欧美一样有一些大的综合开发商。人家开发商业项目,一开始就决定是经营性项目。不会卖的,他们拿的时候也是拿最好的地段项目做长远经营。

  而现在国内地开发商,包括上海、北京都是一样,基本上都是一些李志文一样的人,他们瞅准市场的需求。想办法拿到地,立即投入建设,然后分割出售,以求快速致富

  张凤桐很了解他们的心态。在他们眼里,他们是商人。商人为的是求财。至于整体规划啊布局啊会不会对原来地旧城进行破坏等等问题,那是政府才需要去考虑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怎么样快速赚取更多的金钱。

  抛开他的主观意识,单纯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地角度看。张凤桐不讨厌、甚至有些欣赏李志文这样地人,敢闯敢拼,瞅准机会果断出手大胆行动、并最终获得成功。但站在他副市长的立场,这种空手套白狼、一切只为求财的方式他不能赞同。

  国家的政策稳定,经济飞速增长,房地产业必然大有可为。就他本人来说,很希望真正有实力也有眼光地商人能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比如张凤桐手里的笔,无意识的在纸上乱划,等他发现的时候,一个名字跃然纸上………李悠然!

  张凤桐怔了一下。呆呆出了好一会儿神。

  这个名字他不陌生,人他也见过几次,是父亲老上级唐老爷子的孙子,年轻、能干、有眼光也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当初为着三弟张昊不务正业,整日与一班狐朋狗友厮混度日。父亲找上唐老爷子。一番拜托后,三弟进入李悠然的东方元素服装公司工作。

  几年下来。父亲母亲、他自己和二弟都没办法劝说的小弟,却在这个人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后判若两人。

  张凤桐笔尖轻点。

  这个人年纪小了他近一倍,从商却已有十多年,一创业走地就是品牌路线,现在看来,实在是眼光独到、有远见。而且他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就敢斥巨资,在没有一个人看好的情况下,把一个刚满十岁的小女孩的作品推向国际市场,很了不起啊。

  嗯,一个有眼光有远见的人,北京大学毕业地高材生,最重要地是,他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在没有资金压力地条件下去做一些大型的项目

  单就北京的房地产来说,市场很大,开发商鱼龙混杂。北京的官场水很深也很浑,各种关系盘根错节,龙有龙路,虾有虾路,各人自有各人的发财门路,挡是挡不住的。但,张凤桐希望,在一些大的、比较重要的项目上,可以由李悠然这样有实力的开发商来做。

  不知道,他对房地产有没有兴趣呢?做生不如做熟是人的惯性思维,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人若在某个行业内做的顺风顺水,很少会愿意冒冒然转入一个陌生领域。

  张凤桐想了又想,他是三弟的老板,父亲与唐老爷子关系也好,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李悠然是北京知名的青年企业家,在全国都叫得响,别的不说,他在京城商场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如果他能参与到房地产开发中来,有他这个榜样,相信会有更多有实力也有能力的人参与其中,加快北京市交通和房地产业整体、有序的发展……

  张凤桐在李悠然的名字下重重划了几道横杠,心里做了决定。

  大山和董洁在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玩了三天。

  爬山、野餐、晒晒太阳、住在农家吃清淡却又地道的家常菜……

  远离城市和工作的日子,生活是很简单的,每天上山下山,吃饭睡觉。|

  爱情是很简单的,每天微笑着一起看日出日落,牵着他的手散散步,吹吹风,喝喝茶……

  董洁笑称:他们俩个已经提前过起了退休生活。

  外面的世界走过看过,名也有了利也有了,她很喜欢现在这种回归田园后、最简单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在。

  “从现在开始,过这样的日子,如果可以就这么过一辈子就好啦!”

  董洁半开玩笑的口气里,含着不易察觉的认真。

  她是真的真的这么希望。可是,哥哥正当壮年,正是男人做事业的黄金年龄,他身上负担着长辈们太多的期许,手下又有那么多员工要吃饭养家,根本不可能甩开一切,从此做个富贵闲人。{+而且,已经习惯了忙碌的他,也离不开工作。

  “你真的这么想?”

  大山拍拍她的手,心里既是欣慰又觉得骄傲。

  他的小妹,就是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华衣和美食,是几乎所有女孩儿家一生不会改变的追求,他的妹妹是华衣的设计者,并且见识过世间最奢侈最容易让女孩儿迷醉的时尚秀场,可她不但没有就此沉迷,反而始终钟情于简单的生活。

  “小洁,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王凯在家里留守,这次跟兄妹俩出游的有三个人。

  这个时候没有手机,人在外边,为了防止公司突然有比较重要的事发生却找不到人,大山安排其中一个人每天开车回一趟公司。路上不堵车,不足一百公里的路,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三个人自己商量了一下,正好一人跑一天、玩两天。

  最后一天是田志祥。兄妹俩上车,他向大山简单汇报了一下公司的情况,然后递过来一封信:“这是昨天寄到家里的信,我顺路给带过来了。”

  大山看看地址,“小洁,你的信,林小芳寄来的。”

  董洁和林小芳的通信,差不多是一个月一封。

  通信快一年了,每次林小芳都要写满满好几页信纸。她常常像写日记一样,把生活中的点滴和心情写下来,有时候在每个段落下还标明日期和详细的时间,攒到一起一道寄过来。

  拜这种方式所赐,虽然没有见面,董洁可以说已经很了解这个人了,她很喜欢这个热情开朗又勤劳的小姑娘。

  “哥,有张照片!”

  撕开信封,随着厚厚的信瓤一起滑出来的是一张照片。“呀,她长的很漂亮嘛。”

  一个穿短袖运动衣的女孩,正面对镜头笑的灿烂。

  大山端详一番,点头道:“是,挺漂亮的,不过,没有我们家小洁漂亮!”

  董洁笑着推他一把,“乱讲,哥你就会哄我开心。”

  大山敲敲她的头,“你看着我的眼睛,看看,好好看看,我像是在说谎吗?”

  “你是我哥,你的话不客观。”董洁眼睛弯成新月形,仔细打量照片中的林小芳,嘴里嘟囔道:“至少,她这种健康的美,我可是远远不及。”而且,她皱皱鼻子,身材还那么好,一看就知道长的比自己高挑。

  上个月通信时,林小芳提过,学校要开运动会,是到县里去开,有好多个中学参加,她报了长跑和跳高。董洁于是以好朋友的名义,送了她两身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

  “小芳说,她跳高得了第一名,长跑第六名,她的同学都说她的衣服和鞋漂亮……刚刚结束的期中考,成绩还没出来,但是她有信心拿第一名……”

  董洁靠在哥哥肩上,微笑道:“学习好、体育也好、长的还这么漂亮,我们这位小朋友,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来的家

  “哥,这里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

  田志祥开车,他在大山的示意下,把车子停在挨着一片稀疏的小树林的土路旁。

  董洁下车,跟着哥哥在附近转了好一会儿。

  依着路程计算,这里算是北京的近郊。这个时候,北京城区相较于她记忆里,面积根本就不能比。只有二环以里才算是城中心,像劲松、团结湖一带,年轻人根本就不爱去,嫌地方太偏僻。哎,再过上几年,这些地方可是三环里很抢手的地段呢。

  三环范围内尚且如此,效区就更不用说了,远远没有发展起来。

  这里是野外,离最近的农家都有一段颇远的距离,放眼望去,一半是庄稼地,种了些作物,似乎土壤肥力一般,庄稼的长势也算不上有多好。。co半是树林和荒地,或者叫做灌木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