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5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事也不需要否认,俞飞白直接点了点头。同时也明白庞跃刚才在山村做什么了,当下好奇道:“你在这山村翻出什么东西了没有?”

“没有。”庞跃苦笑道:“本来指望能翻出点什么东西,可惜一无所获。整个山村尽是砖头和瓦片,连块废铁都不见。”

王观和俞飞白对看了眼。不约而同笑了。不是笑话庞跃倒霉,而是庆幸自己刚才没有进去乱翻。其实想想就知道了,以中国老百姓节俭的本性。在搬家的时候,肯定是恨不能连地面灰尘都带走,怎么可能遗下什么东西。

与此同时,俞飞白眼珠子一转,不经意似的问道:“你应该在附近转悠一段时间了吧,有没有发现破庙之类的建筑?”

“破庙?”庞跃沉吟了下,立即笑道:“还真有……”

“在哪?”

俞飞白眼睛一亮,不过也意识到自己表示有些心急了,正打算掩饰一番,没有想到庞跃根本没有在意,直接回头一指:“就在后面的山脚下。”

说话之间,庞跃笑道:“你们也听说这里挖出宝贝的事情了?不过我要奉劝你们不要抱什么希望,考古队在这里驻扎了一个多月,如果有什么宝贝,估计也被他们挖光了。”

“我们只是好奇,打算看个究竟而已。”

王观随口解释一句,就招呼俞飞白向山脚下而去。

“等等我呀!”

两人是开车的,速度较快,却让庞跃追赶得颇为吃力。

不久之后,三人抵达山脚下,根本不用怎么寻找,就看到了一片挖开的土坡中果然有破庙的存在。不过破庙真的很破,除了大致的轮廓以外,其他尽是断垣残壁了。

毕竟只是一个破庙而已,又没有多大的文化研究价值,自然得不到文化局的重视,更加不可能成立博物馆什么的供人参观浏览。如果旁边有村民,可能还会让村民维护一下,但是山村已经败落了,也不可能说专门请人来做这事,那么遭到遗弃也是理所当然的情况。

从厚厚的灰尘来看,应该很久没有人来过了,或许再过几年,泥石重新堆积,又会把破庙掩埋起来,等待下一次挖掘。

不过王观尖,发现在破庙的附近,也有一些零乱的脚印,痕迹比较清晰,应该是才踩上去不久。当下他心中一动,转头笑道:“庞先生刚才也来过了吧。”

“就是来过了,所以才劝你们不要来。”

庞跃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甚至坦诚道:“我翻了半天,尽是发现烂砖头了……”(未完待续……)

第827章古人的习惯

ps:大家不要催更了,现在是存稿回去过中秋。毕竟作者也是人,不是超脱的神仙啊,总是有家庭的羁绊,就是中旬这段时间而已,很快过去的,求月票支持。

小胖子庞跃已经确定,破庙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然而人都有这样的心理,明知道没有什么希望的事情,但是不会轻易死心,一定要自己亲自出马去尝试一下,才会彻底断了“万一”的念头。

“我去看看。”

现在就是这样,俞飞白丢下一句话,就大步流星走到破庙之中。在过去的时候,他已经戴好了厚布手套,然后开始了搬砖的工作。

当然,也不要指望一个高富帅能搬砖多久,反正只是坚持了五六分钟,俞飞白就放弃了,无奈走了回来,摊手道:“果然,什么也没有。”

“那就算了。”王观轻轻点头,其实在俞飞白搬砖的时候,他也悄悄地打开了特殊能力,仔细在破庙四周,里里外外扫视了好几遍,确认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之后才罢休。

对于这个结果,王观还是有些失望的。但是也可以理解,毕竟正如同庞跃所说,考古队在这里挖了一个多月,人家也不是吃干饭的,而且十分谨慎,根本不在乎东西的价值多少,哪怕是一块小陶片,也会仔细用袋子保管好,再拿回去认真研究。

在乱世之时,百姓口中流传有几句俗语,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仔细想想,这话用在考古队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差错。反正考古队出马。肯定比盗墓贼搜刮得更加干净,其他人也不用指望在他们手中拣什么漏了。

想到这里,王观心中琢磨起来,如果破庙之中真的藏有赤霄剑,会不会被考古队的人发现并且带走了?看来抽空要向侯老打听一下才行。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也干脆死了这条心了。毕竟类似于赤霄这样的名剑,一但落到国家手里,决然没有让给外人的道理。

“还想掏个宅子什么的。”

此时,俞飞白失望叹气道:“没有想到,这里居然是一个荒村。其实这里也挺不错的呀。有山有水,山脚下的地势比较平坦,应该可以开辟农田。无缘无故的为什么要搬走?”

“地震,泥石流。”

庞跃倒是知道其中的原因,在旁边轻叹解释起来:“这里距离蜀中不远,受到了地震的波及,自然也跟着遭殃了。”

“为了大家的安全。政府就把村民迁走了。另外这座破庙,就是由于地震泥石流动,才在地里冒出一角来,然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才有了考古队的出现。”

说到这里,庞跃语气之中充满了羡慕:“听说挖到了许多东西。三国蜀汉南北朝的都有,非常的珍贵难得。”

“原来是这样呀。”王观若有所思,突然问道:“对了。你知道山村的人,都迁徙到什么地方了吗?”

“你打听这个做什么?”庞跃有些意外:“这个我倒是没有留意……”

“要搬迁,也应该是整体迁徙,不会很远。”俞飞白随口道:“可能就在附近,等下我们四处找找。可能会有发现。唉,也是可惜。如果在他们搬迁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就好了。”

“这话在理。”庞跃深以为然。

如果有过搬家经验的人,那么肯定会知道,在翻箱倒柜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现一些自己一直想找,却一直找不到的物品。另外就是惊奇的发现,原来自己家里还有这样的东西啊。

一个人搬家都是这样,更不用说搬村了。几十户人家,每户人家有那么一两件古物也十分正常,如果有古玩商在旁边趁机收购,想必村民还是很乐意成交的,毕竟减轻了负担,又能够小赚一笔,何乐而不为?

“等我知道这事之后,人家已经搬完了。”庞跃十分后悔。

说起来,这人也有些自来熟,明明是初次见面,他却表现得大家好像是认识多年的朋友似的,一点儿也不拘束。而且这个度把握得非常好,没有太过热情让人心生警惕觉得烦扰,就好像春雨润物无声似的,不会让人反感。

当然,不反感并不代表不提防。逢人只说三分话的道理,已经是陈词滥调了。然而为什么还能够流传下来?究其原因,无非是词句可以落伍,但是真理却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对于庞跃,俞飞白还是不能完全放心,所以也不搭这个话茬,只是看向王观,皱眉道:“事情有些出乎意料,先在附近找一找,要是没有收获,那就回去吧。”

“行。”

王观点头表示同意。与此同时,庞跃却有些急了,眼巴巴问道:“等等,两位……两位……能不能也捎带上我啊。”

“你的车,真的坏了?”俞飞白有几分怀疑。

“坏了,真的坏了。”庞跃急忙点头:“怎么也打不着火,可能是离合器坏了。”

“哦,是吗。”

俞飞白看了眼王观,让他来拿主意。说实在话,如果就他一个人在这里,才懒得理会这个小胖子的车子是真坏而是假坏,估计第一时间开车就走。

王观想了想,觉得既然遇上了,又不好撒手不管,不过也有几分迟疑道:“你也听到了,我们还要在附近转一圈,不急着返回县城的……”

“没事没事。”庞跃听出弦外之音,急忙笑道:“这边我还算熟,可以带路。你们等等,我去推车出来。”

说话之间,唯恐两人反悔似的,庞跃连忙跑进了村中。

“就你好心。”

见此情形,俞飞白随口提醒道:“待会悠着点儿,别中套了。”

不是俞飞白多疑,把人想得太坏,主要是人心叵测,不得不防。

尽管世上大部分人还是心地善良的,但是也有一些害群之马。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把自己的不满发泄在无辜的人身上,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虽说看小胖子的模样,也不像是这样的人,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有点忧患的意识,总是没有害处。小心使得万年船,这也是至理名言,更是世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知道了。”

王观也明白这个道理,也不觉得俞飞白的提醒多余。不过看见庞跃辛苦的推车。也有些看不过去了,招呼俞飞白一声,就慢慢开车进村中。打算帮他一把。

“知道有什么用,又不听……”俞飞白嘀咕一声,也尾随而去。

山村尽是断垣残壁,把一些道路堵住了。所以难免要绕行,感觉还不如走路快呢。而且不要看山村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就感觉村子很小,其实这是错觉。毕竟村子不是城市,一套房子就是一户人家了。

要知道对于山村百姓来说,一个家不仅仅包括房子而已,而且还有前后的地盘。或是种植果树的园子,或是用来晒东西的一块坪地。反正前后左右。肯定要有一些空地作为房子的延伸,所以几十户人家,就算有些挨得很近。但是更多的却是相互隔得很远。

就是这种情况,自然使得山村的范围扩大许多。在山村之中绕了几下之后,俞飞白好像有什么发现,急忙叫了起来:“王观,你看那……”

“怎么了?”王观缓慢开车。回头一看,只见俞飞白所指方向。有一栋青砖黑瓦,显得十分端庄大气的建筑。

“咦。”

看了一眼,王观惊讶道:“好像是祠堂啊。”

“很有可能。”

俞飞白饶有兴趣道:“要不要过去看看?”

“人家的祠堂,而且肯定已经把牌位搬空了,有什么好看的?”

“话不能这样说,或许有什么线索也说不定……”

看到俞飞白已经朝祠堂过去了,王观也不多说了,自然跟了上去。至于小胖子庞跃……反正他在推车,让他继续推吧。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祠堂,打量一眼就发现这里确实已经空荡荡的,甚至连大门都被人拆开带走了。整个宽敞的祠堂,只剩下一地的灰尘残叶,以及一些散碎的砖块,当然也包括屋顶上的瓦片还在。

“还有一块石碑。”

俞飞白目光一扫,立即走到门口附近,打量一块青石碑,上面的碑文已经变得很模糊,但是最大几个字还是勉强可以辨别出来。

“策领村……刘家祠堂……刘家……”

刹那间,俞飞白喜形于色:“王观,看到没有,这是刘家祠堂。”

“看到了。”王观笑了笑,也提醒道:“不过你要知道,汉代以后刘是大姓,而且遍布全国各地,在这里建村也不稀奇……”

“少装蒜了。”俞飞白鄙视道:“别忘了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发现这里是刘家的祠堂,你心里肯定开心死了。至少确定你的判断没错,或许这里真有赤霄剑存在。”

当然,最后一句话,俞飞白说得很轻微,免得被往这边走来的庞跃听见了。

与此同时,俞飞白也随之向祠堂内部走去,然后不断的抬头打量顶上的房梁。王观见状,自然有些好奇:“你看上面做什么,不怕灰尘蒙住眼睛啊。”

“这你都不懂?”

此时,俞飞白得意洋洋解释道:“你也不想想,古人最喜欢藏东西在房梁上了,说不定这上头也藏有东西……”

“嗯?”

这时已经走到祠堂门口附近的庞跃,正好听到了这话,一愣之后,脸上就露出了追悔莫及的表情,暗骂自己糊涂,怎么忘记古人这个习惯了。

第828章族谱中的信息

ps:大家有月票就请多支持。

“房梁可能藏有东西?”

此时,听到俞飞白的推测,王观也有几分意动,忍不住抬头打量起来。

众所周知,古代没有钢筋混凝土,建筑一般是用泥瓦和木构成,所以才有了土木工程的说法。这个祠堂也不例外,尽管墙壁是用青砖砌成,但是屋顶却是用梁木架起来的瓦片。

用梁木来支持整个房顶,足够说明梁木的重要性。国家的栋梁之材,家里的顶梁柱等等词语,也充分表明了梁木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而且由于梁木在顶上,与地面距离较高,一般人也勾不着,那么藏东西在梁上,也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事情,至少在古人心中很安全。

“这是圆木……”

打量了片刻,王观迟疑道:“好像藏不了什么东西。”

“看起来肯定是没有,不过谁知道中间有没有被挖空。”俞飞白十分谨慎,如果不亲自验证清楚,他是不会轻易死心的。

“有梯子吗?”

不过房梁有些高,俞飞白有些望尘莫及,开始东张西望找工具。就算没有梯子,几张凳子也行啊。可惜,结果注定让俞飞白失望,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