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石2 续传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半生石2 续传1-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穆炎和我,都好像穿不了碎花布,被面之下尚有大半的多余,我原本便打算拿来做窗帘门帘之类。 
整套一色,简简单单,而和青绿的竹楼,肯定十分相配。 
盘算着,心里欢喜,手上也就快了起来。 
“不睡?”穆炎迟了很多,才有反应。 
“睡觉得有被子。”理所当然。盖着衣服裹着披风窝着,那是暂时将就。 
“有了。”穆炎指指一旁已经完毕的一床。 
“你、我,两个。”指指他,指指自己,而后打结。 
还有最后一条边。 
就快了。 
拿过一边的线卷,打了个哈欠,泛上水汽,一时手里捏的线头穿不到小小的针眼。 
蒙蒙胧胧间,见得穆炎伸手,而后手上一空。 
揉揉眼睛,又打了个哈欠,再能看清时,穆炎正缝那最后一边。 
我凑过去看了看。 
我想,他这上头的,不算比我厉害。 
也不比我差就是了。 
喝了碗粥当夜宵,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了。 
倒也不晚。 
起身着衣,抖抖被子叠了,支开朝南的窗子,透透屋子里的空气。 
出到中间厅里,看了看他那间门上的篾帘,也不知道起来没。 
还是不要叫了。 
而后出去露台洗漱,听到了下面院子里有刀斧和竹木的声音。 
不响,很轻。 
怕吵到我么? 
只是,刚刚新家完工,怎么睡得着。 
以前,不管怎么样,家,总是在那里的。即使失去那么重要的,我也从来不曾是一个人。 
可这一年里,我遇到的事诡异非常,飘零落魄,稍有停驻却不长久,一直没有过家。 
所以,忽然松懈下来的时候,总有些喜滋滋的味道忍不住冒头。 
穆炎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的。竹楼快完事的那几天,我和他说过院子里头要种的要建的。后院,前院,澡棚,茅厕。 
澡棚当然是带个地坑火塘,冬天不再怕冷的那种。 
茅厕……没有抽水马桶的年代,在我还没有老到爬不动的时候,这个总是独立为上。 
竹楼上澡盆大了,水多而重,不好办。可地上么……随便怎么折腾。 
昨晚的粥没喝完,热上。 
烤得多了,今天清水煮山鸡。撒把盐,就有一锅鲜汤。 
壁炉里文火幽着,我下了楼,去穆炎那里看了看。而后,每天固定时间的固定项目……排遗。 
回了楼上,洗手,糊了些面,贴了大大薄薄的烙饼。 
“穆炎,吃饭了。” 
过了会,听听没有梯子响动。 
奇怪了,我就不信他没有闻到香味,没有听到声音。 
“穆炎——”正要起身下去找,却看到他从露台进来。 
原来,这竹楼,梯子是我专用的啊。 
木碗。 
穆炎挖的。 
然后用兽皮裹了细砂,里里外外打磨了下。触感,和粗瓷差不多。 
竹勺,竹筷。 
穆炎削的,削完直接用。 
早餐不算坏,有粥有肉有汤有饼子,可,忽然很想吃碧绿新鲜的蔬菜。 
在外头,有菜干。后来,一直忙竹楼的事,不自觉便忽略了。 
但是这个季节…… 
我扭头看出去,目光越过窗子,落到了外头的竹林上。 
穆炎不明所以,只是也跟着看了看。 
“后天三十了。” 
“是的。” 
“大年夜想吃什么?” 
“……” 
“饺子好么,还是,多做几个菜?” 
“饺子。” 
哇哈哈哈! 
热水澡。 
先淋了洗干净了,而后泡到盆子里小睡。 
盆子够大,不过好像有一点点渗水。没关系,这里头放澡盆的这片,泥地上嵌了木板,一条条紧紧挨着,都是单斜的,稍低的一头挨了条小沟,通到外面的。所以,洗完本来就可以直接倒。渗得这么慢,不会害我没水泡的。 
小狐狸蹲在门边的凳子上看看我,看看门,想出去,但是走了一步就动弹不得。 
它尾巴被我栓住了。 
骚狐狸,刚刚洗干净,又想再去沾一身泥不成?没门! 
今天三十,什么都要洗一洗。 
火塘烘得里面暖暖的,塘里煨了几块鹅卵石,上面还吊着壶水烧着。 
棚子里白汽袅绕,我整个泡在水里,只露出眼睛鼻子。 
足跟,膝肘,和脸颊两边都有些皲裂,热水刺刺微微地痛进去。手上更不用说,目前两个冻疮都有扩大的迹象。 
回头该处理下。 
也不知道穆炎怎么样。 
四十八 
“来,洗头发时候合着热的用,最后用清水漂漂就好。”捧着满满一个罐子,一脚推开半合的门。 
淘米水。 
——特地攒了两顿的。 
冬天,不会臭的。 
总是风雨里来去,火血之间挣得的命,穆炎的头发被毁得厉害,额际新长的发和束起来的那些一比,就知道了。这么糙这么硬,偏偏是长的,打理时候想必十分扎手,还容易折伤了。 
洗的时候用这个,日积月累,就会好些。 
穆炎兑完澡盆里的水,回身,出来,半路接了手,对着着那混浊的黄白色浆水看了半天,没有抗议,放到一边。 
小狐狸凑过去,嗅了嗅,舔了一口,兴味索然地转开了头。 
火塘里填了两块柴,我拎着小狐狸的后颈出了澡棚,带上门。 
院子里头,阳光正好。虽是冬天,却也暖暖。 
前天挖了不少冬笋,水边大树深处还找到一些食用菌,就是森林里天然的小春天,这季节,那些蘑菇还是老得很。 
昨天去弄了些鱼。穆炎说是不冷,可想想就知道,冷的程度差别而已。他就算和那寺御学箭一样,会走路就开始修内力,至今也不满二十年。而且,这内力,哪里是好修的。 
冬天鱼都呆水底,他说水下有地热。 
我蹲在潭边试了,水温的确是在零上两三度…… 
不过还是一条鱼就够了。 
手头还有兔子山鸡山猫野猪肉,和几只山雀子。 
山菌煨野猪,盖浇米饭。 
——没办法,山菌那么老,和肥美些的野猪肉一起煨烂了,吸了油水鲜味去才好。 
鸡肉冬笋饺子。 
——兔肉冬笋?好像还是鸡肉和冬笋比较接近。 
清蒸鱼,整条的。 
——拿嫩笋壳山芦根一起蒸,去点腥气。姜蒜葱都没有,记得明年要找来种。 
椒盐山雀。 
——红烧?调料就盐,一些辣椒,几两菜油,怎么烧? 
笋丝汤。 
——再也没有别的蔬菜了。 
应该能把穆炎喂饱了吧? 
壁炉里头,炭火还有余光。 
前头,一张矮桌,两张椅子。 
都是竹的。 
桌上一个大浅碗,一个小浅碗,两份山菌里脊盖浇饭。 
一盏油灯。 
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一个个浮在饺子汤上,挤满了碗面。 
长方形鱼盘,平摊的嫩笋壳下垫了芦根,上头一条鱼,鲫鱼。山里野鱼背脊发黑,一看就知道不是吃饲料的。连头带尾近一尺长,尾鳍翘在盘子外头。 
一碗笋丝汤,就是清水、盐、笋丝。靠着冬笋的鲜味,倒也清口,刚好和鱼肉之类换换味。明年记得腌咸菜,咸菜笋丝汤…… 
一盘山雀串子,白的青的竹签,窜了焦黄的雀子在中间。一根竹签一个,好啃得很。 
“穆炎,这个给你。”小心点上一盏灯笼,递过去,“岁岁平安。” 
细竹蔑,薄红稠的圆柱形灯笼,里头点了小竹节的油灯,柱面上绷的一圈绸上,写了岁岁平安四个字,安字后头画了个小人儿,大脑袋小身子的那种,在一枝树荫下,摊成大字型,枕着一把锄头打呼噜,鼻子里吹出一个泡泡。 
“?”穆炎诧异,微愣,指了指自己。 
“是啊。”没看到泡泡里头那三行蝇头小字吗? 
楷体,我仿着他笔迹写的: 
我是南山农猎一把手 
诨号野鸡兔子见了愁 
——穆炎。 
“给……?”穆炎侧过些身,正对着灯笼端详,一边又指了一下自己。 
“……”这里还有别人么,轻轻捻了下吊线,灯笼转起来,小人儿和四个字轮番出现,下面的灯穗旋了开来,“嗯。” 
穆炎局促起来,接了那个灯笼,而后讷讷,微微动动唇,“……没……” 
“今年你知道了。”我了然,本来就没想他送我东西,倒是没想到他会想到有来有往。我以为他会傻上一会,而后收了就好了,“明年记得就好了。” 
看看他还是不安,竖起两根手指伸到他面前晃晃,“双份的。” 
“好。”穆炎把灯笼转着看了一会,去壁橱旁边竹筒里拔了根筷子,走到自己房间门口,踩了根凳子,在阁楼梁上徒手钉了一寸筷子进去,而后挂了灯笼。 
“开年夜饭了。”我看着他下了凳子,侧仰头看着那小人儿发呆,好笑又心疼。 
想必是记事起的第一份礼物了。 
等等见他还不回神,只得招呼他。 
再不吃,饺子就要糊了。 
四十九 
大年三十在壁炉前头守岁,一边盘算开春要种的东西。 
小狐狸啃了一盘骨头,窝回笼子里睡着了。 
它特别喜欢我给的雀子骨头。 
——大概我有些地方没啃干净的缘故。 
而后做了大年初一的早饭给穆炎,我回屋子睡觉。 
初一扯着穆炎没让他出门,挂了窗帘,而后按着旧衣服量了布。 
剪子对我而言不够快。手工打造的铁,又不是精确的流水线上下来的不锈钢。 
穆炎去磨了磨,而后他给照着炭线裁了。 
和缝被面的寸长针脚不同,密密实实整整齐齐的线活,我火候不够。但是画的时候就打算好了,用双针双线,缝小菱形。多费些线而已,这样缝的,袖管裤管什么的,还更结实几分呢。 
正月里好像有个关于针线的忌讳,不过,以前爸爸妈妈就搞不清楚,我更是不知道了。 
管它呢。 
——没看穆炎也在忙这个吗? 
先是夹袄,而后手套,都填了棉。最后才是一般衣衫。 
每天手脚泡热水,另外从打的野物里,熬了些低温不凝的油脂,泡够了刮了死皮涂上,皲裂冻疮都有些好转。 
穆炎明明比我做的事多,更有在溪水里打理野物,皮肤伤却几乎没有。 
内力这东西…… 
向往。 
过年,平常人家用来串门的。我和穆炎没有亲戚,只是把该做的事一件件做下去。 
院子里竖了个靶子,每天早上起身后,熬上了汤粥之类的,或是米下了锅子,肉笋干都洗完备好了,下去射上两刻左右时间。 
不指望哪天真能百步穿杨,我只想打个兔子什么的。 
——当然,打到了,剥皮清洗还是归穆炎。 
而后回厅里,起出汤粥,烙个饼子,或是煮了菜,盛饭,就可以用了。 
穆炎还是比我起得早,只是用饭之前我不许他出院子。冬天做活伤手厉害,他起得那么早,天都没亮,风那么冷,还是莫要出去的好。 
他于是就削个板凳,修理些木材,搭个架子什么的。 
初三。 
竹楼下坡,南偏东,十来米。 
“挖了两成了。”我蹲在坑边,提上一簸箕泥土,看看坑底面积,道,“前面插了一圈枝条那里记得留了,而后就剩起矮堤,圈篱笆了。” 
穆炎往空簸箕里面装土,头也不抬地问,“养花?” 
我摇摇头,“养吃的。” 
旁边芋头,中间莲藕,还有鹅鸭。 
留出来的地方,搭个鸭舍。 
要是有不张眼的野猫之类…… 
去请教了猎户,而后篱笆外头,挖几个陷阱。 
初七。 
竹楼下坡,南偏西,百米外。 
“挖了一半了。”我蹲在坑边,把控簸箕荡悠着,扔到穆炎身边,看看左边一个坑,道,“一半还多了。” 
穆炎紧了紧铲子柄,敲了个小锲子进去,头也不抬地问,“养吃的?” 
我摇摇头,“熟粪池。” 
所以紧挨着新开的田,而且离竹楼要远。 
而且,水粪养过月,干粪堆到发热,分批分类,所以要好几个。 
初十。 
竹楼上坡,北,七八十米。 
“挖完了。”我蹲在坑边,双后往后一撑,坐到身后草地上,看看东边一道,再看看北面这一道,叹,“好快。” 
穆炎收工,直起腰,坐到半膝深的坑边。学乖了,“做什么?” 
“防火沟。” 
野火这东西,只怕万一。 
植被隔离带。 
积了雨水,过断日子,还可以摸摸田螺,逮逮泥鳅什么的。 
正月十一。 
“这是?” 
“水沟。”果园、菜园、浅池塘,连带日常用水的沟渠图,包括各处的起落式木制闸门,和大量长时间降雨时的出水处。 
呃,最后一部分,我承认,的确有些想太多了。 
“走吧。”背了自己的铲子去后院。 
穆炎拎着那张布研究,“竹楼在哪里?” 
我充耳不闻。 
中间那个方形就是,没看我在上头标了个^_^么。 
正月十六。 
“做什么用?”穆炎揭下一片片摊晒在篾席上的东西,问。 
我拿了一片试了试,强度可以了,至于比较光滑的正面也十分粗糙,碎茎叶横杂分明…… 
草纸么。 
总比树叶好。 
——这是我难以忍受的。 
“茅厕里备用。” 
以后弄个石磨,铡刀,草先切碎,而后粗磨一次,细磨一次,纤维就短了,分离也完全了。 
没准还能弄出几张细草纸,就是用来垫宣纸的那种练笔纸。 
麦类已经错过时节,但是还有瓜类豆类,芋头水稻,菜蔬等等。 
我不清楚当地耕种情况,所以正月十五之后,让穆炎每十来天去一次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