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年书-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死而生(序)(1)
1。人生的真正问题,是如何面对死。
  生之后,会在某一刻知晓死。此时的态度,会分化出两条道路来。一为感叹人生太少,不如及时行乐,破罐子破摔;一为感叹人生太少,必须珍惜,人生唯有珍重二字,于是从此很认真地生活。
  知晓死之后,又会在某一刻坚定地知道为何而死。此时的态度,会分化出两条道路来。一为只看到自己,一为还看到别人。约翰·堂恩说:“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欧洲就少了一点;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这是影响我一生的话,我知道了自己来自哪里,归向何处,为何而死。
  中国散文之最———《史记·刺客列传》里,记叙了几种壮美的死,最关键的,点出了他们为何而死。豫让死前说:“士为知己者死。”聂政、专诸、荆轲莫不如此。这是中国典型的报恩。
  王国维是为报文化之命而死,国可破,文化不可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中国文化,从《诗经》的源头到王国维———最后一个托命之人,经过多少流变。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陶渊明,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千百年来,已经形成集体无意识,沉淀到我们的精神深处。他们承托文化之命而生,为文化而死。
  死如此静默,引起我们无限想象;死如此静穆,引起我们无限恐惧。我相信,没有人不怕死,怕死是人的本性。有史以来,所谓不怕死的,不是神经病,就是亡命之徒。亡命之徒,临死时候处于极度亢奋状态,高峰体验,一时也就忘记了死的感觉。
  还有为信仰而死,信仰给他们无限的精神力量,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于是,他们能慷慨赴死。瞿秋白临死,选了块好地,说:“此地甚好,拿酒来!”谭嗣同是主动赴死,“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死时最见人的性格。
  一般来说,人戴着面具而生,背着枷锁而行。人将死时,一切归于虚空,“死去元知万事空”,荣华富贵必须抛弃,枷锁和面具也抛弃了,这一刻,往往会说出一些真实的话来,古话说:“人知将死,其言必善。”
  跋扈一生的武则天,临死前很后悔,赦免了很多人,去掉了自己的皇帝号,并立“无字碑”,羞提一生事。
  陆机临死,慨叹:“华亭鹤唳;岂可闻乎·”,李斯临终:“牵犬东门,岂可得乎·”他们一生谋于政治权谋,死时仿佛在走回家的路,又回到了童年和故乡,去听听鹤声,遛遛狗玩。
  人要做真我,多么难啊,对大部分人来说,童年时候是真的,临死前是真的,其余时候,都不是真我。读遗言,可以见识真人。
  读遗言,还可以听到经典的话,因为这是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是精华中的精华。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李叔同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还写下“悲欣交集”四字赠人。胡风最后,让后代“不报文科!不报文科”!
  3.死也最见人的境界。
  多是恐惧。这是本性。柳如是让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说:“水太冷,不能下。”
  多是不甘。陆游想看到“王师北定”,宗泽还想“过河!过河!过河”,诗人方向则在墓碑上刻“我想写一首诗”。
  多是寄于来生。或情人相约来生再见,或同志相约来生继续未竟事业,或希望“小舟从此逝”,跑到另个世界去了。
  少是慷慨,觉得死得值。
  少是欣慰,觉得功德圆满。
  少是坦然,觉得人生如河流,死是江入大海,与宇宙归一了。
  多有醒悟,少有彻悟,苏东坡是彻悟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向死而生(序)(2)
生是一团火,死是一堆灰,死让人冷清;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死让人觉得诱惑而美丽。王小波已经找到了他回家的路、死去的路———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4.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遗言,是世界上最温暖的遗言,闪电一样触动了我。
  人有出世之心,将死之心,不免会觉得悲悯。“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对钉死他的士兵说:“父啊,原谅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呀!”
  这些人,他们的王国不在这里,在天上。他们是耶稣、德兰修女、海子、梭罗、苇岸……
  我觉得我跟他们是一路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郑庄公
(前757—前701)春秋小霸
  周平王东迁,郑武公护驾,被封为卿士。继之者是郑庄公。
  这位名叫寤生的庄公,是春秋初年的小霸。
  庄公的母亲因为是睡着了而生庄公,心里不喜,后来又生了段,转而喜欢段。庄公即位后,她和段里应外合,妄图造反,除掉庄公。庄公等待时机,一举击败了段。
  庄公击败亲弟之后,非常恨母亲,发了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很后悔,却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违了誓言。下人想了个办法,让庄公掘地现清泉,再见其母。庄公用其计,行其孝,封天下人之口。
  周平王为削弱郑的力量,分政于虢,任虢公忌父为右卿士,郑庄公为左卿士。不久,周平王死去,继任者周桓王打算让虢公单独执政,结果双方发生争执,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了郑庄公左卿士之职,郑庄公进行报复,不去朝见周王。于是桓王率领蔡、卫、陈三国之师伐郑,战于葛(今河南长葛北),被郑军打得大败。周桓王中箭受辱。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召齐、卫、宋会盟于恶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当上春秋初年的霸主。
  郑庄公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华,加上祭足、公子吕、颍考叔、高渠弥等辅佐,郑国在郑庄公时代,没有打过败仗。
  郑庄公临死的时候,就预见了郑国以后的事,对祭足叹息道:“我死后,郑国自此多事矣!”
  参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齐桓公
(?—前643)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齐桓公为一代贤君,春秋五霸之首。他不计管仲的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国,以父事之,遵从其“尊王攘夷”的国策,经过四十年的苦心经营,使得齐国由一个海滨蛮夷之地,变为春秋各国中最富有的国家。
  齐桓公晚年昏庸,常以“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为借口,耽于国事。更可悲的是,一向对管仲言听计从的他,并没有听从管仲的遗言,却任用易牙、竖刁、开方之徒,最后其三人竟将齐桓公宫殿用高墙围住,任何人不得进去。一个名满天下的英雄竟然活活被他们饿死。临死之前,齐桓公讨要水喝,一宫女冒死爬进去送水。桓公恨不听管仲之言,悔之已晚。死后几天,才被人发现。
  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国君。
  参考:《史记·齐太公世家》、《管子·小称》
  

宋襄公
(?—前637)不擒二毛
  在大道隐没的年代,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君主。他试图以真正的仁义君临天下。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是为齐孝公。
  楚国不义,仁者伐之。公元前638年,宋、楚发生泓水之战。
  宋军在泓水南岸,驻扎下来。
  两军隔岸对阵后,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
  宋襄公说:“不行!咱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有结束,咱们就打过去,还算什么仁义呢?”
  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摆阵势。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对襄公说:“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宋襄公责备他说:“你太不讲仁义了!人家队伍都没有排好,怎么可以打呢。”
  不多工夫,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一阵战鼓响,楚军像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
  宋襄公大腿上中了一箭,逃回国都商丘。宋国人议论纷纷,都埋怨他不该跟楚国人打仗,更不该那么打法。
  宋襄公揉着受伤的大腿,说:“依我看,讲仁义的人就应该这样。见到已经受了伤的人,就别再去伤害他;对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能捉他当俘虏。”
  宋襄公受了重伤,过了一年死了。临死时,他嘱咐太子说:“楚国是我们的仇人,要报这个仇。我看晋国的公子重耳是个有志气的人,将来一定是霸主。”
  参考:《左传》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楚庄王
(?—前591)一飞冲天
  楚庄王,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杀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旧享乐。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参、苏从担任要职。
  庄王不鸣不飞,实为等待时机。当时内有若敖氏掌握大权,外有诸强争霸,列国林立,他的羽翼尚未丰满,不是飞的时候。
  庄王首先镇压了楚国贵族若敖氏的叛乱,接着灭掉附属国数十个,并问鼎中原,拓展疆土。在孙叔敖的辅助下,于“邲之战”中击败晋军,在黄河边上修悼念先君的神庙。
  庄王二十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等十四国在山东泰安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在春秋“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归葬纪南城郊八岭山。楚庄王在临死前嘱托群臣:“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
  参考:《韩非子·喻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晋献公
(?—前651)骊姬之乱
  历史上有很多诛杀大臣的君主,有很多剿灭叛乱的君主,很少有残杀自己的亲子的,晋献公是其中最变态的一个。
  他的动机是宠爱一个女人骊姬,从而溺爱骊姬的儿子。于是,杀死世子申生,逼走重耳等公子。史称“骊姬之乱”。
  为了巩固小儿子的国位,他让荀息当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卓子的师傅,以辅佐他们俩,并在临死前不放心地对荀息说:“士人怎样才能算守信?”
  荀息说了一句空话:“假如死去的人复活,活着的人可以毫无愧色地验证自己过去对他说的话,那么他就守信了。”
  晋献公属于开疆拓土的一代,为后来晋文公的称霸打开了一个大局面。但其人性的扭曲,令人惊讶。可见大道已没,人心到此时已经不再敬畏上天,敬畏良知。
  

秦穆公
(?—前621)秦晋之好
  秦穆公姓嬴,名任好,在位长达三十九年。
  秦原来是一个小国,地处西面,与戎、狄为邻。秦穆公即位后,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清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
  在外交上,秦穆公很有谋略。为了打开通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击败了楚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但在“肴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