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与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与清-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外考察,难免不有所感悟,诗兴大发,看我的传世之作:

  日行两万里,

  亚洲至欧洲。

  天地一屋宇,

  鸟语问哈啰。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2  海与陆
没到过大海的人,不知道什么叫陆地。

  我到过祖国的东海黄海南海,也到过像蓝宝石一般镶嵌在欧亚非大陆之间的地中海,还跨越过占有了地球大部分面积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曾在家乡的近海水域击浪,也曾在南太平洋的波涛声中濯足,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每一次都是那么心灵震撼,那么豁开你记忆的联想的甚至比海更加宏大的脑海的闸门。

  站在澳洲的大洋路峭崖上观海,你会为海的疯狂咆啸而惊骇。远观乎,漫无边际,一卷卷巨浪翻滚而来,愤怒地撞击到岸边的岩石上,形成的泡沫绵延二百多公里,如同雪堆大洋。海浪发出的声音宛若巨雷经久回荡在天地之间。近观乎,尽管脚下的土地巨石陡立,广袤地向天边伸去,不失为阔大,但比之于大海,似乎缺少了一种横扫一切的气势。这一静一动之间,动才是万物之灵魂!

  久居陆地的人难得有一次亲近大海的机会,每当此时,心灵都十分喜跃。今年夏月,我又一次投入海的怀抱,沁凉咸涩的海水刺激得人兴奋,我大胆地向深处游去,山峰般的浪潮把身体抬起又抛下,是那么激人情怀。此时,你是一个斗士,还是一个思想者。你从陆地走来,会以为大海才是你的最爱,是你心中最美丽的姑娘。你尽管喜欢她吧,因为你就是陆地。

  曾听一个朋友讲他在海上生活二十多天的感受:四周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远处的海平线,船边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打来,重复着“轰”、“哗”的声音,让人心烦。随身携带的能看懂的消遣东西全部看够,巴不得赶快结束这该死的行程,立马上岸。平时站在地图前指指点点,以为有了互联网世界就真的是一个地球村了,这时你才知世界之大。。。。。。听者为之感慨:人可以向往大海,但不能享受大海啊!

  乘飞机旅行有时在能见度极好的情况下腑看大海又有另一番韵致,海天一色海阔天空自不必说,其性格竟看不出一点狂躁。细密的波纹整齐地排列着,如轻风掠过“吹绉一池春水”。她又像一片硕大的绸缎般的草地,好想让你躺在上面看书或蒙上一张纸晒阳儿。这才是我梦想中海的真面目!

  我生于陆,但喜欢海。 。 想看书来

5。3  难忘欧洲
曾去过一趟欧洲,一直不能忘怀。是什么打动了我?是那里的富有?文化?美景?新鲜的空气?还是高素养的人群?是,仿佛又不全是。 

  那趟旅行算是去了大小七个国家,现在每每记起的却是几次见到的在路边墙上画着的几个人的头像,他们是希特勒、萨达姆、拉登、斯大林、墨索里尼(这最后一个印象不深刻,不确)。这几个人都曾是当今世界的大独裁者或政治寡头,他们都曾以灭绝人性的手段,给人类制造了空前的灾难。欧洲人在他们几乎到处都很干净的墙上,画上这几个人的头像,是什么意思?当然不是彰显他们的业绩,而是要告诉人们这几个人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耻辱,要记住他们的罪恶,以史为鉴,注意防止这样的恶人成为人类的统治者,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还记着的是乘车途中,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翠绿的草地,几头牛在悠闲的啃着草,导游王铁给我们说的一句话:“在欧洲做一头牛真的很幸福,它们就是吃草、散步、晒太阳。”

  也的确是这样。看那些牛们时而扬起头看看高远处,碧兰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时而低下头啃几口青草,脚下的草地仿佛刚刚水洗过,温暧的阳光照在它们身上,它们三五成群地恬静地说着话,何忧何虑,幸福的日子就这么流淌着。

  欧洲的人也像他们的牛一样从容不迫。这里的工资制度大多实行的是周薪制,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几乎所有的商店、工厂都关门打烊,老板和员工们都一律休息,或去会友,或去旅游,把到手的钱花完了再说,不当金钱的奴隶,不做工作狂。看他们的人一个个都像伸士淑女,虽然依然是都伸长了脖子高昂着头,但除非正式场合,已很少人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而是穿着很随意,尽可能舒适简便。除非旅游景点,路上的行人都不是太多,鸟儿在人们的脚下或就近的草地上啄食,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由自在。

  欧洲的特色最突出的当然是它的建筑。它给人的印象就象是一个童话世界。仅看这些东西,它就可以称得上世界最发达最富裕的地方。这不得不叫人们思考,同样是从部落到国家,同样是改朝换代,欧洲在它前进的行程中为什么积累了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保存了下来,是人种人性的东西,还是制度体制的抉择,导致了这里像天堂,而世界其它地方像地狱?反思中国历史,每一次朝代更替,都只有皇帝家族的兴衰,没有国力的递增。历朝的的皇帝皇族都把国家当成自己的家私,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它怎能真正的为天下人去干些实事?我就想,即使是你自己的家业你也应该留下些东西呀。但事实是这些混蛋统治者们都搞了短期行为,致使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走向一穷二白。可惜至今我们有些当局者还在这样干。是遗传基因在作怪,还是我们真正先进的一套东西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些东西不说也罢。那些漂亮的欧式建筑,让你感觉到整个欧洲富得流油,富得让人嫉妒。

  在德国慕尼黑,我们从一家华人餐馆出来,一当地女士从外面走来,同去的老朱只顾瞅人了,没留心脚下的台阶,被绊了一下,磕倒在那人的面前。我们取笑他,现在我们国家在世界上也有些地位了,怎么见了洋人还这么客气。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去西方的人包括经常去的人,见了当地人也都要多瞅几眼,在国内见了洋人也改不了围观的习惯,这一方面是我们开放度还不够,外国人见得少,心理上好奇,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真正生活的质量还不足以培养出高贵典雅的气质,我们内心的底气还不足,人人都还在灵魂深处结结实实地崇拜着人家。我们还没有理由吹牛啊!什么世界第二、第四,看看西部,看看农村,还是老老实实发展吧。 。 想看书来

5。4  访美趣事
我第一次出国是到美国,首站到达底特律。在出海关的时候,我们把护照、邀请函等交给关员,他们看了以后并不放我们过去,而是问一些东西。我们一行几个人都不懂英语,为此每人还专买了一个手帐王翻译器,但那玩意不会说话,这时根本派不上用场。美方也没一个会说汉语的,这时只见他向后面的人叽咕了一声,后面便有一个和我们同行的中国小伙子过来,问了一下我们到美国来的目的,他翻译过去,海关便顺利地放我们过去了。我们庆幸,看来到美国来也不一定非懂英语,到哪都能找到免费的翻译,还想你们美国人怎么不学汉语啊。

  这是去时的情景。在美国几天都是这样,到处都有中国人的影子,说的是中国话,吃的是中国餐,虽在异国他乡,也没感到多少不便。并且陪同我们参观的导游是华人移民,有很多事情他会提前帮我们打理好。据他说,在美国的每一个小镇都有华人开的餐馆。这让我们深感中国人的生存能力之强,也少了一些走失了的担心。但却没想到,在行程结束即将回来的时候偏偏出了意外。导游把我们送到三藩市机场办完入关手续就回去了。我们在候机厅等了一段时间,被告知飞机因故障不能起飞,要我们改乘第二天早上飞往日本的飞机回国。为此,机场先发给我们一套过夜的洗漱用品,又发给我们一个什么证明,说是要到一个宾馆去过夜,并用机场专用车把我们拉到一个公交车站放下。一趟趟车过来停下也不让我们上,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心里十分焦急。我问一个皮肤有些棕色的黑人小姐,她友好地说了一阵子,我一句也听不懂,只能说一声“No”,意思是我听不懂。不料那位小姐听到我说“No”,顿时脸上没了笑意,一脸愠怒,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看她这样,我忙说“Chinese”;意思是我不懂英语,请你讲汉语,其不知她哪知我什么意思,更也不可能会讲汉语了,而是坚决地转过脸去不再搭理我。后来来了一辆车向我们招手,我们也不知对不对,慌忙爬了上去,跟走再说。好在这辆车是拉滞留旅客的,我们被送到一个宾馆。在总台办手续时,这里倒有一个中国人,他是台湾过来的,中国话还不如英语说得好,和我们交谈,还不时夹杂一些英语,也不知他说些什么,我们把护照和机场证明交给对方,这里好像不知有我们这几个人要入住,又和机场联系,交涉了一会子,才总算让我们住下。晚上吃饭的时候,机场安排为我们每人提供大概35美元的误餐费,我们想这下肯定够吃的了,因为当时在国内这些钱能折合成近300元人民币。我们都想,来美国一趟没有吃一顿正式的西餐,太掉架子了,何不借此补上这一缺憾,于是大胆地点了几个菜(实际上也就是每人一份的西餐),没想结帐时机场补助的那几个钱远远不够,看其他几个人没有掏钱的意思,我只好把剩下的百把美元全部垫了进去。这趟美国行我算把带的几个钱全部贡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富的国家,这才知道他们是怎么盘剥劳动人民的。后来我通过手帐王翻译,知道我们入住的这个宾馆叫两棵树宾馆。这次飞机故障,叫我们吃上了一顿真正的西餐,但也叫我们着实体会到了不懂外语的难处,差点没被丢到荒郊野外,流落街头。

  事情还没完。第二天一早,我们搭乘飞往日本的飞机经东京回国。这次航班不比往来中国的航班碰头碰脑的不乏会说中国话的人。在机场上验票时,几个美国女人对我们叽哩哇啦一通,我们不知她们说什么,只能笑笑走过去,没想她们哄堂大笑了起来,在我们背后追着喊“Japan”,“撒油那拉”,把我们当日本人了。我们气不打一处来,回敬一声,“浑蛋,去你的!”

  美国是一个充分现代化的国家,这里的确有许多东西可学可看。我们从纽约到费城途中,下榻一个汽车旅馆,大概相当于我们这里的路边店。甫一下车,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住了。那是11月份的天气,周围已是灰蒙蒙的,宾馆附近都铺上了黑色的柏油。美国的天自然很蓝,西下的阳光耀眼地照射在每一件东西上,远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地。就在这很空旷的地方,宾馆的主人在他的楼前栽了一棵红枫,这棵树不大,伸手能够到它的叶子,但树冠已有小船的帆那么大了。这时它的叶子已全部变红,并且还很茂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微风吹过,发着火焰般的光。太美了,我们一见就被它惊呆了,纷纷跑到树下照相跟它合影留念。它让我们在美国的行程充满了好感,感到美国人做事无一不精。也让我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古人讲的“枫叶如丹”的真正含义。

  我们去美国的时候,纽约的世贸中心双塔还在。但在这前不久,它已遭遇了一次恐怖袭击的考验。说是有一个极端分子,拉了一卡车炸药在世贸中心的一楼几个柱子间引爆,但对它丝毫无损。就此,导游高明向我们吹嘘,看看人家美国建筑的工程质量是多么高!我们就近看时,也确实只有几块烟熏的痕迹,不禁佩服,连说“了不起”。没想到几年后,这么坚固的两座建筑被拉登的两架飞机给撞得粉碎。看来这个世界上再坚固的东西,只要有人蓄意破坏,也没有破坏不了的。对于人类文明的这一惨遭损毁,我们当然感到十分惋惜,但不知高明导游再见了我们会说什么。

  在世贸中心的顶层,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商贩在那里兜售着什么。没想到不论黑人白人见了我们都热情地用汉语给我们打招呼:“哥们,有发票!”我们一听,很诧异,很高兴,后来一回味,却不知什么滋味。看来我们的公款消费、报销发票,已丢人现眼到国外去了。

  以各种方式到美国生活的华人,对美国大都崇拜得要死,简直无一不好。即使乍去的人,看到美国的繁华,也会馋涎欲滴。我就问导游,以你对美国经济的了解,你认为今后人民帀对美元的汇率会长到多少,他说至少要15:1。我信了他的话,回来之后把家里几个存款都换成了美元,没想到没过几年,中国经济哧哧地向上疯长,我的美元不但没长,反而折了几千元进去,赶快又兑换成了人民币。

  从美国到日本,在日本机场逗留几个小时,感到发展水平上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