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少,做着布偶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而且如今自家生意稳定需要做的就是打开市场,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吉祥绣庄。这时候这种新奇的东西真正是最合适不过了。
赵洼镇的人也得了实惠,一些媳妇姑娘每个月也能赚一半两银子,这在乡下已经算很多了,所以大家对赵家感激更甚。
如今作坊开的红红火火,釉姐儿便惦记起招护卫的事情,毕竟家里住着二三十个妇孺小孩也不是那么回事啊。这次釉姐儿也不敢麻烦李采薇了,直接给四郎写了封信去,不然这小气的人到时候知道少不了一同抱怨。
四郎也的确没让釉姐儿失望,不过几日就有人寻到了釉姐儿家里,手里还拿着四郎的亲笔信。
来人是两兄弟和他们的寡嫂还有一个看着颇为机灵的男娃,这个组合很是怪异,釉姐儿看到来人时心里也有些打鼓,这自己是招护院呢四郎怎么给自己找了个拖儿带女的一家子是怎么回事。
不过釉姐儿还是让李妈妈把人请到了屋子里,一群人来到房间里颇有些拘谨,一个白净些的男子将四郎的信交给釉姐儿。
釉姐儿看了四郎的信知道这些人是上过战场的士兵,如今来做护院也是看在四郎的面子上,不过他们不卖身只签五年的活契,到时候是走是留再商议。
两个男人看着也是二十多的样子,看着很是壮实,可能是因为上过战场的缘故看着有股凶气。
那个年长些的开口介绍道他们原是隔壁县的人,小时候要招兵家里也没钱替就参了军,两人是一个族里的,两家是亲戚,一路上出生入死好不容易回了家才知道两家的爹娘早就离了人事,李石头家里就他一根独苗,也无牵无挂了,自家本来还有一个哥哥,谁知道哥哥也在前年意外死了,就剩下一个寡嫂带着一个侄子过活。
族里人因为地的事情很是闹了一番,他们最后心灰意冷也在那里过不下去便买了地上了城里找事做,收到四郎的信时没犹豫就过来了。
最后釉姐儿和李军石头签了五年的活契,不过那个大嫂倒是一心想签死契,只不过唯一有个要求就是可以留下自己的孩子。
釉姐儿见这为大嫂人也收拾的干净,孩子也穿的整整齐齐的,自家本来还需要一个做饭的,不然李妈妈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也没都犹豫就签了下来。
孩子叫李云飞,如今六岁的年纪和二哥儿差不多大,看着很是讨喜,釉姐儿自然没说是么就答应了,并且打算送他去私塾读书,也好给恩哥儿做个伴。
一群人万万没想到能遇上这么好的事情,自然是千恩万谢。
第五十章 满月礼
当天李妈妈就将人安排下去,李军和石头安排在了绣坊里,李大嫂则带着孩子住在了后院,就住在李妈妈以前的屋子里。
如今后院人多李叔也不方便住进来所以李妈妈自然也随李叔住在了绣坊内,如今两人一个管着内院,一个管着外院倒也是相得益彰。
要说京城里这段时间的新鲜事也多,可最稀奇的就是,传的最广的便是长公主的那一身凤凰涅槃裙了。
这话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原来长公主喜得凤女,孩子更是一出生就得了皇上太后的喜爱。公主也知道皇上会在孩子满月礼时微服出宫。这本是天大的喜事,自家女儿能得宠当娘的自然是求之不得,可谁曾想自己还没来得及高兴就收到消息淑妃那个贱人竟然求了伴驾的资格,真正是膈应死人。
这也就罢了,谁曾想那贱人竟是打的借自己女儿扬名的打算,踩着自己的宝贝上位也要看看她肯不肯了。
听说她找了天下第一针为她赶制着一件世间罕见的华服就等着那日在天下百姓前亮相了。
不过是一个贱婢,却时时刻刻以国母自居也不看她够不够格。所以当听到吉祥绣庄的神秘东家绣出一件凤凰涅槃裙时长公主忙命人前去打探。
不管这裙子是否是虚头,只这凤凰二字就足以让自己满意的了。那贱人不是以为自己是**第一人吗,可她偏偏不能着凤袍,想到这里长公主不禁笑出声来,这吉祥绣庄的东家倒是个妙人。
本来她也没抱多大希望只是指望着凤凰来压一压淑妃的气焰,谁曾想当那个艳丽无双的老板娘将那衣裙抖开时,饶是自己自诩见过世面的人也不禁看直了眼。
美,太美了,眼前的衣服有种摄人心魄的魔力,只一眼就被吸引了,当时她就想这时间估计没有一个女子能抵抗得了它的**。
当她迫不及待的换上那套衣服时,满屋子的人都痴痴的望着自己,看着镜中那个让人移不开眼却又不敢直视的女子她满意的笑了。
当天她就重赏了那位老板娘,哦,对了她叫李采薇,如今公主府的衣物都找了她家,那倒是个妙人,也是个尤物,相处下来竟有种惺惺相惜之感。
衣服是进献的,长公主对能制出这等衣物的人很是好奇,李采薇也不敢隐瞒。当得知这套千金难得的衣裳竟是出自武状元沈锦年未婚妻之手时长公主很是吃了一惊。
要知道如今满京城都知道俊秀无双的状元郎有个皇上赐婚的乡下媳妇,原本春心萌动的女子都碎了心,私下里传着那个女人是多么粗鄙,多么上不得台面。
如今要是让她们知道那个粗俗不堪的村姑竟然是这样心灵手巧之人不知有多少人要跌破眼镜了。
不过说来着沈锦年倒是有眼光,竟然能在那乡野间找到这样钟灵毓秀的女子,也是难得。这样说来倒是对着为姑娘更添了几分好奇,听李采薇说了釉姐儿家里的事情后,也是不胜唏嘘,平添了几分敬重,没成想竟是为有担当的女子。
一番话下来好感更甚,礼物也重新添了几样稀奇珍贵的也不说是赏赐的话。李采薇到底心细怕贸然说出这衣服的出处对釉姐儿不好便委婉的提了一下,长公主是何等人物,马上闻弦知雅意,保证这事自己不会多说。
到小郡主满月那日公主府真正是门庭若市,满屋子的达官贵人,好不热闹。长公主刚出月子,脸色养的很是红润,只穿着一套大红的宫服坐在主位上,怀里抱着玉雪可爱的小郡主,笑的一脸温柔。
这屋子里也有那消息灵通的自然知道淑妃今日的打算,如今见长公主一派自然心里不由暗自纳闷,还道公主怕是生了孩子改性子了。
不一会长公主就收到皇上出宫的消息,跟众人道了恼后便回房中更衣,等皇上的车架快到府门时,长公主才徐徐的从屋内走了出来。
看着那尊贵无双又娇艳动人的长公主,一瞬间整个屋子竟鸦雀无声,不知是谁先反应过来拜地高呼起公主千岁,众人才反应过来,慌忙拜倒在地。
等公主缓缓的说了句平身后便抬步往门口走去,众人心中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皆暗自心道“这才是皇家威仪吧,那气势可真正是世间少有。”看着公主的背影那敬畏的心思更浓了,曳地的长裙上那浴火而出的凤凰在阳光下耀的人的眼睛生疼,而长公主浑身竟似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光华,让人有跪拜的冲动。
等众人站到门口时皇上和淑妃的车架也恰好刚到,先前还存着看热闹心思的人这会被长公主的气势一震慑全都乖乖的候着圣驾哪还有半分别的心思。
只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着实是一个大热闹。
等皇上携了那位宠冠六宫的淑妃娘娘下了马车后,众人都低头行礼。等众人起身时看到皇上身边脸色青白交加,目光恨恨的瞪着长公主的女子时,都不由的在心里暗笑。
你道是什么事,原来这淑妃娘娘为了今日能拔得头筹艳压群芳,自是下死力的收拾了一番,一身衣裙也着实华丽。
可这问题可不就是出在了这套衣服上,一样的凤凰火制的衣服,单单来看也确实不错,宽幅襦裙绣着一只朱雀,这一身颜色和淑妃那妩媚妖艳的气质很是相符,看着更添几分风情,勾人心魄。
可是一样的布料长公主的一身凤凰锦袍更加的大气蓬勃,尊贵耀眼,不说气质单说衣服的做工刺绣长公主的这只雏凤那一看真正是灵气逼人,淑妃的朱雀跟这一比倒像一只家雀了,平添了几分可怜的感觉。
长公主掩了掩眉角的好笑,很是自然的走到皇上跟前迎皇上进府,这样一来,两人一左一右,两件华服丽人站在一起,这高低立见啊。
众人心里不由暗道,这天家威仪真正是不能比的,长公主出生高贵,一样的衣服穿在身上一个气势不凡,小家子气尽显。也对这淑妃不过剩是小小宫女出生,不管皇上将她捧得多高,这骨子里的东西再怎么也改变不了。这就是穿上龙袍都不像太子。
不管众人心里如何腹诽可脸上却一点不显,不过这次淑妃是里子面子都没了,而且给众人留下个上不得台面的印象,这多多少少都对五王爷产生了点影响。
第五十一章 又买地啦
要说赵二婶这人吧,她就是个典型的欺软怕硬,上辈子釉姐儿她们弱姐幼弟的也没经过什么大事,自然被她捏在手里了。
可这一世打从一开始她就被釉姐儿几个那不要命的劲头吓住了,如今虽然心里恨不得釉姐儿几个赶紧死干净好叫她得了那些资产,可你若说让她去找茬害人她确实不敢的。
所以釉姐儿虽知道赵二叔家两口子现在恨不得吃了她们的肉,但也没太将这事放在心上。
的确赵二婶对釉姐儿几个发达的事情很是不平,暗恨几个小崽子不会做人,日子好了也不知道给自己这亲叔婶一点甜头尝。
可她也忌惮沈家并不敢明面上和釉姐儿过不去,顶多传一些泽哥儿几个不孝,自己过好日子却让长辈吃糠咽菜的话。
其实这种浑话镇上的人根本不信,赵二家的那些破事谁不知道啊。要搁以前这种话也就赵二婶自己说说没人会听。
可如今不同了,釉姐儿家发达了,这眼红的人自然多,大家虽然迫于沈家当官的儿子不敢做什么,但说几句酸话这种事做起来却一点也不担心。
这确实是人的劣根性,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呗,过过嘴瘾但也没什么坏心。以前釉姐儿他们弱姐幼弟家里揭不开锅和赵二家对上时那是处于绝对的弱势,人们的习惯性心里就是同情弱小,大家自然帮着釉姐儿姐弟。
可如今釉姐儿家里有了钱修房买地,呼奴唤婢的,而赵二家如今却还是老样子,这时候人们的天平自然就偏向了弱势的一方。
这些问题釉姐儿他们自然是没有想到,所以当这种流言愈演愈烈后,她们才隐隐察觉不对劲了。
流言猛于虎也,再加上泽哥儿和恩哥儿以后还要参加科举,这种小事说不得会毁了他们。
他们如今做这么多,又是修阅书阁又是让乡邻做零工的,还不是为了一个好名声,如今这小小的流言竟将这些功劳毁了一大半,釉姐儿急的一天一夜没阖眼。
本镇的人明明知道这是闲话但她们认为无关紧要,或许她们也认为自己发达了就应该去接济二叔家,还是将这流言传开了。
这要是外边的人本来就不了解实情,在加上这些闲话那到时候自己家就真的是有嘴也说不清了,这可真的就是将泽哥儿给毁了啊。
张先生经的事情多,听到这些话后也知道这事情不能马虎,一个不好就是毁前程的大事。这文官和武将不一样,名声对一个文官来说那可比命还重要,这个不孝不悌的名声要是传出去那对泽哥儿来说可真是个灾难。
听了张先生的话姐弟几个更是头疼,对赵二婶真正是恨得要死,对乡邻也是大失所望。幸好还有平时交好的几家人前来问候关心让姐弟几个稍稍感到好受些。
赵老先生怕这些话影响了自己的得意门生,赶紧放出话来为泽哥儿辟谣,坚定的表示自己的学生是个德才兼备的少年,万不许那些小人诋毁。
如今学堂里已经把金先生辞退了,所以氛围很是和谐,再加上赵家兄弟因为捐书的事情得了大家的好感,所以同窗们对这些话都不相信,反而来安慰泽哥儿几个,让他们把这些话不要放在心上,安心备考。
沈家知道这事后沈张氏亲自到釉姐儿家来看了他们,如今釉姐儿可是沈家实实在在的媳妇,她们沈家的媳妇被欺负了,哪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虽然釉姐儿他们对大家关心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