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克麦赖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克麦赖夫-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场戏的铺垫,更重要的是对人物心态的一种表现方式。

  说到杜箕峰的电影,不能不说其枪战的场面。这部影片中的枪战场景很多,其拍摄手法几乎类似,先是做好表面上的张力,给观众造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紧张感,然后一但爆发就是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此种拍摄方法类似于美国西部影片中的对射,都是在氛围上做足了文章,然后一触即发,狂乱,嚣张,令人喘不过气来,运用快速剪切,升格,特写等各种手段,短短数秒给人一种极大的暴发力。同样是写意的,杜比之吴的枪战场面要严峻可怕得多,然后是沉寂中的对场面的直面,寂静,活着的人或局外人的放松,却显得很残酷。影片四处枪战都采用了类似的方法,阿和家,酒店,医生家还有最后的旧旅馆中。唯一不同的是劫金的一段,狙击风格,干练清晰,没有太多的影像技巧,显得较为真实。但我们的观众却和阿火等人感同身受着,仿佛是一场表演一样。

  在世界影坛中,兄弟情一直是港片值得骄傲的地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成绩。从早期的吴氏电演到现在的杜箕峰作品,兄弟之情总是能做足了文章。这部影片中除了一些大情节上人物的决择可以表现这种兄弟情,在小的细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血脉贲涌的感人场面。带点喜剧风格的收拾屋子,几个人推车的亲密无间,甚至还有在枪战中的配合(尤其是争夺濒死的阿和一段),这所有用镜象表现出的兄弟感情都令人感到十分地激动而且直接。但当何超仪一连数枪打在阿火身上的时候,这种误会式的兄弟情谊更达到了极致。杜氏作品中的兄弟之情更多的是一种影像表现,这一点在港氏作品中其实是很少见的,吴宇森的兄弟情大多是一种短语或气氛的营造。恐怕这与影片的整体风格有关。

  从故事的角度来说,本片似乎远不如《机动部队》,但毫无疑问,此片绝对是杜箕峰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我们几乎随处可见杜氏作品的标签式痕迹。不过,本人有一个怀疑,就是此片与《枪火》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会不会是一种瓶颈呢?另外,那种放逐的心态若造成内陆院线的拒绝多少也是一种损失。

  韩兮

  2006…11…8于通州

《父子》:硬生生的小人物
由于金像奖无形中的宣传作用,笔者急忙赶时髦般地观看了这部影片,但观影的感受却是极其惨痛的。说实话,谭家明这样的导演,虽然名气很大,但本人几乎从来没有正式地关注过,也许是由于孤陋寡闻,也许是由于岁月的错过,但这样恰恰可以抛开那如跳水运动般的印象分评判,相反可能会更公正一些。

  纵观此片,导演的功力的确不错,无论是影像风格,无论是场景调度,这些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只是由于本人所看的大陆版删去了近40分钟的戏份,所以影片进行到林熙蕾的段落中有些许的跳跃感,这倒是无所谓的。演员的表演也相当不错,郭富城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那个小演员吴景滔回首的眼神也的确令人感到心酸。所以,从影片的制作角度来说,此片的确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

  但很可惜,本人在看过之后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为什么要拍摄此片,换句话说,这个故事有什么可看性,这个编剧(就是谭家明本人)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本子,现实的重复与电影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

  很明显,这部影片走得绝对是文艺片的路线,由于故事中省却了场景,省却了年代背景等诸多社会因素,所以此片纯粹得不能借用任何商业视角,所以在提出上述疑问的时候,笔者并没有把诸如票房等很现实的商业元素考虑在内的,但即便这样,笔者还是认为此片的文艺感应该受到质疑的。

  在本人看来,此片虽然名叫《父子》,但事实上主要讲述了周长胜这样的一个人物。

  影片首先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描述了一个妻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周长胜的性格也体显了出来,一个极为普通的烂人,嗜赌欠高利贷,自私而自我地生活着。于是,妻子提出分手的要求显然是极其妥当的。在这里,导演耍了一个小手腕,即妻子的情人阿利(也许叫周长利)是极其典型的暗喻手法,按照一般剧情发展,此人完全可以不出镜的,可以以《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手法来做掩饰,因为从剧情发展来说,此人无疑只是一个妻子逃离的借口。但导演不但让此人出镜,而且还用了郭富城的另一个扮相,这无疑是表现了妻子一种幻想中的好丈夫形象,现实的发展以幻想的手法来体现,这是导演的一个高明之处。从而也加深了妻子对周长胜的不满之心。

  在妻子走了之后,周长胜带着儿子搬到了小旅店里,这时候影片大体上分作两条线索,第一条是周长胜与*的同命相怜之情,由于内陆某种观念影响,也由于据传闻中的激情戏,这段被大量删减,所以造成了这个段落的不完整性,但其极可怕的是,这条线索直接影响到了儿子的寻母过程。正是由于周长胜与*的关系,由于*的身份,促成了儿子对母亲的重新寻觅,两条线索应该相辅相成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但内陆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第三大段的戏份主要是发生在周长胜与儿子的关系上,由于被追债者打折了腿,由于儿子无意中偷来的手表可以付得起房租,于是,周长胜逼迫孩子去偷东西,而最后的结局是孩子进了少管所,父亲用一只耳朵偿还了这永远偿还不清的父子债。

  影片最后的结尾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大体上只是起到一个交代的作用,赎表还表的情节也只不过是儿子的自醒,这是一种人类成长后回归社会道德的常识,但父亲的没勇气自杀则多少更加深了观众对周长胜这个人物的认识。

  大体上这三个段落讲述的是儿子对待父亲的感情:按照维系(儿子及时告密,以致于父亲能够阻止母亲的出走),隔阂与绝裂的递进关系而排序的。

  儿子与父亲的关系永远是难以述说的,所以有弑父娶母的命题,无疑是一种替代一种对强权的反抗,所以,此片儿子对父亲感情的转变并没有任何毛病之处,维系到绝裂,恐怕是每一个少年对父亲都会经历的心理历程。但我们将影片回归到最主要的人物身上,即周长胜的身上来。

  前面所质疑了若干个问题,为什么拍这样的一部影片?仅仅是表达一种父子关系吗?从儿子的角度来说,经历了维系,隔阂与绝裂的过程,那么从父亲的角度来说又经历了什么呢?

  没有,这是影片最大的毛病所在。纵观整个剧情,在周长胜的身上,他的性格,他的作为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即便从开始时对儿子偷盗行为的质疑到后来强逼儿子去偷盗,这也绝不是周长胜的任何转变,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自私的本性自我的放纵都是没有任何改变的,换句话说,周长胜的无转变造成了本片的难看之处。

  周长胜其实是极具小人物品质的,身为一个下等厨子,苟延残喘得活着。但看所有文艺片中的小人物必然要有一定的追求,也许是极不光明的,也许是好高骛远的,但正是这种追求造成了小人物的或悲或喜的人生,这是文艺片的要旨所在,也是小人物的闪亮点所在,但周长胜却没有一点闪亮之处,哪怕是一个卑劣的闪亮,例如无耻的暴力,或流氓的无赖等等,影片中却根本没有,平淡得令人感到窒息,即便时不常地冒出干一番事业的言语来,也看不到他失败的真正原因,当然一次追债者的阻止是例外,可也基本上没有任何说服力。在这种情况下,儿子虽然经历了亲情的维系,陌路的隔阂以及仇人似的绝裂,但事实上却被这个平庸的父亲衬托得是毫无强度可言。

  父子关系是双向的,影片儿子虽然话少,但对父亲的态度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父亲虽然话多,但由于整个人物过于生活化过于平面,所以从他身上找不到对儿子的那种反作用力,于是,一种缺失的关系便硬生生地摆在了观众的面前。

  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不加任何修饰不加入任何导演理念地摆在观众的面前,笔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影片是一部好的影片,郭富城虽然按照导演的意愿很好地诠释了周长胜这个人物,虽然这个人物可悲性可恨性也体现了出来,但这种平淡的表现手法似乎根本不适合影视这种媒体语言的。文艺片成为这种题材的粉饰外壳,这个现象也是极具悲剧色彩的,比电影本身还要令人痛惜。尤其在港片十分不景气的今天,此次金像奖的选择无疑是一个错误的。

  韩兮

  2007…4…17于通州

《光荣岁月》:自由与尊严的伟大作品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影片,如果本着血腥与战争的话,那么也许此片会令许多人失望的,而且此片的背景已经注定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反战影片,虽然它讲述的的确是二战时期的事情,虽然它也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但本片中对自由对尊严的宣扬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作为一个时代的揭示,此片也许更能表达出某种我们极力高呼的东西,那就是自由。

  不可否认,《自由宣言》是法国带给全世界的一个财富,公平,自由与尊严,这应该是每一个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力,但在法国这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里,也许它也并不能极大程度上的实现,这是一种悲哀,尤其是对于这群为了法国解放,为了抗击纳粹而英勇作战的士兵们,这种感觉是无奈的,甚至是一种戏讽的背弃。

  虽然影片中的五个重要角色各有性格各有追求,但他们同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很明显,这是一部团结的影片,这个*裔子民的团结为此部影片的重中之重。

  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即1944年与1945年两年的时间内,作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北非国家的*人参与到了战争,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却解放他们心目中的祖国――法国。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殖民地的人竟然将法国当成了自己的祖国,但他们永远不是法国人,这一点贯穿了影片的始终。

  首先,这群北非士兵总被派往战争的最前沿,他的勇敢虽然为战争取得了胜利,但付出的却是惨痛的代价,更客观地说,他们实际上是被赋与了敢死队的任务。从古至今,这种敢死队的角色大抵只有两种,一种是死囚的交易,免除死刑却必须在战场上以性命相搏,这是一种赌搏,而另一种则是一种誓言,大多是为震军威而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但这些北非士兵却两者皆不是,而是一种歧视的做法。于是,他们便在这种歧视下成为了战争的最早牺牲品。

  但这种歧视远不如此,例如西红柿的分派,例如永远不能踏上法国土地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群北非士兵注定不被法国人认同,注定是一群被抛弃的军队。

  为了法国的自由,却得不到尊严,这令这群北非士兵无法理解,而这种矛盾对根植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下士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战士,他很天真地认为只要通过学习便可以得到法国人的认可,于是他一面英勇地作战,一面抓紧时间学习。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当他目睹了升职者只能是那些法国人的时候,他多少有些绝望,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法国人,在法国人的眼中,自己永远是一个异族者。虽然他为此打了中士,但事实上他并没有放弃过这种幻想,于是当影片最后时刻,面对危险的时候,不仅仅是勇气为他做出了抉择,更重要的是一种尊严与信念,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些事情来,这已经无关自己是否能融入进法国的社会中,无关自己是不是能够得到升迁,而仅仅是一个象征,一个能够让人们记住的任务。但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当他所有的弟兄都死去的时候,法国军队的进驻却没有对这群*人提出任何赞许,记者的镜头下是法国军人,他的尊严并没有如他所愿的那样得到满足,于是他只能落泊的生活在法国,孑然一身,享受着战争所带来的伤痛。

  枪手同样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他的家乡,他不能与法国女人结合,通过战争,通过为了法国解放而英雄地战争,他认为自己能够享受到与法国人同等的代遇,包括与法国女人的正常的爱情。爱情虽然依然存在,但由来以久的观念令军部的人将信件阻隔了,于是,这段爱情也随着他躺倒在火箭炮而灰飞烟灭。这是一个浪漫的悲剧,但更是现实的反映,爱情被歌颂了,但爱情更多地在枪手这个角色身上成为一种符号,与下士的学识一样,这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