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克麦赖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克麦赖夫-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学校所忽视,而每一个老师也以学生的成绩好,学校升率高为己任,偏偏忘了最重要的怎么育人。而山口老师与其它老师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他并不以授业为作为老师的第一要素,而是传道。

  说到传道,不免让人想起国内那些青少年影片中的说教内容,一般的格局都是某个故事终结了,老师站出来好好地讲了一番大道理,然后学生们或者是景仰或者是羞愧的表情,甚至是感动得泪如泉涌。说实话,《极》剧中的说教内容有过之而无不及,山口那张嘴将一个个的道理说得也是天花乱坠,但问题是为什么她说时就比国内那些说段令人听得舒服一些,甚至还爱听呢?

  笔者也算是个不善言辞之人,一样的话如何说得好听并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一样的话放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便有不一般的功效。《极》剧中的每一段说辞最大特点就是和故事本身联系紧密,往往是在某个冲突被推向了最高点时才爆发出来的,换而言之,身如其境而决不是总结性的发言。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观众被带入到某个冲突之时,全身心地被调动了,当然那些话便听得下去了,换了国内片子,冲突完结了,本来应该轻松了,却突然出现一个不识事务之人叨上几句,的确令人反感。

  再有一点,山口老师的大道理向来是针对性极强的,矛头会直指冲突的当事人,绝不会带出其它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内容。这其实与每一集所要表达出的主题是大体相当的,友情就是友情,爱情就是爱情,绝不会旁生枝节来个社会栋梁之类的话语。

  说到这里,我必须说一说关于我对山口老师嘴中的黑道法则的理解。也许是由于日本那个民族的原因,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强者,无论是剧中的哪个故事,要反映的哪一个主题,山口传达出来的作人基本准则都是要做一个强人。尊重家人的,注重友情的,真诚面对爱情的强人,基于这些,男子汉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剧中的关于暴力与决斗的差异将这种基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些基调实际上是非常古老的,再加上一些麻辣的作风,的确有宣扬黑帮之嫌,但不可否认,如果仅从基调的角度来看,即便它是黑帮的准则,其道也应该传授的。

  关于授业的问题由于片中并没有多少提及,笔者也不好杜撰了。下面就说一说师者的解惑。

  韩愈所说的解惑实际上是惑的解决方法,所谓孰能无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照韩老先生的话,有了问题就要找老师解决去。但他所言及的惑大体上还是学问上的问题,推而广之,学生的问题却绝不仅仅是学问,因为他们在成长,在步入社会的那刹那,他们陷入了各种各样的迷惑之中,所以山口老师便扮演了这个解惑之人。

  这么说好象还是传道之意,实际上解惑与传道最大的不同在于,传道是老师的职责,而解惑是需要学生提出来老师才能够完成的。

  但《极》剧中无论第一部还是第二部,起篇都是学生根本不信任老师,这样一来,他们人生有了疑惑怎么可能会去找老师解决呢?

  如果说授业是学生的成长,那么解惑则就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在《极》剧中,任何一个小故事都离不开这两个主题。

  在谈及山口老师如何解决学生与老师的矛盾时先要谈剧集中最常提到的两个字“退学”。在片中这两个字颇具喜剧色彩,但实际上却不仅仅如此。首先,这是大人世界仇视孩子的一种制度上的反映,即不能循规蹈矩地顺从就应该完全抛弃,甚至是让其万劫不复。其次,这也反映了老师执教方向的误区,一味的追求升学率而没有担当起解惑人的角色。

  与此相反,山口老师则为了学生们能够顺利毕业而拼命地阻止各种各样理由的处分,而这样做的动机则缘于她相信自己的学生。信任在片中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样的,这种信任也是诠释了师生关系的基本准则。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慢慢地感化学生,以取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信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与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片中不止一次通过山口老师的口讲述了取得这种信任大人们应该怎么做,一个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只有达到如山口所说这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师生关系,解惑的问题才能够实现,否则,学生与老师在授业之外永远是陌路。

  有人认为这部剧集与先前的《麻》剧一样颠覆了老师的形象,但在我看来,与古人所说的传道解惑并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换了一个包装,在人物性格形象地设定上强化了其喜剧性与鲜明性,所以这绝对是一部好看但主旨并没有任何出格的青春偶像剧。

  最后说一句,该剧最大的败笔在部分情节上有雷同之处,想来是为了其打斗,装酷等商业元素不得已而为之,这无形中降低了该剧的声誉,有些可惜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传说之罪
大概日本的大案要案都让一些高中生破掉了,看完柯南后,我又迎来了金田一,三部是一集没落,照单全收了!

  说实话,《金田一》的第三部情节缓慢,松本润演得也远不如堂本刚,所以没有什么印象,但一、二两部的确是非常好看的,除了所说的演技与节奏以外,恐怕“传说”这个要素也是好看的重要原因之一。

  几乎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传说,或者神秘诡异,或者感人至深,而且这些故事经过多少年的传颂与加工,变得深入人心,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在里面,仿佛所有的传说都会有一日再度发生,就在身边,令人毫无防范,却在意料之中。

  就在这样的一种传说氛围中,案件便发生了,神秘,诡异,仿佛非常人所能解释的,于是金田一破案的名声便由这传说变得更为神乎其神!

  为了反衬金田一破案技艺高超而引进传说这个要素,倒也没有那个必要,最重要的是传说将一部侦破剧变得更加具有悬疑色彩,风格更接近于恐怖或说是惊悚类型,比起普通的涉案剧,恐怖与惊悚无疑更具有诱惑力!

  就拿第一部中的那个学校七个闹鬼现象说起吧。

  我们知道,日本人的恐怖片在国际上都赫赫有名,光是一部《午夜凶铃》,就吓到了国外,老美拿来重拍了一下,别看它技术等超人一等,拍起恐怖片却连日本的徒弟都配不上。

  在日本恐怖片中,校园鬼片是一大类,一群中学生,被鬼缠身,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最后发现,这鬼原来是曾经死去的某个学生的冤魂。其中关于诅咒一说用得极多。

  在金田一破案的这一集中,七个诅咒将校园中的鬼魂的力量举到了一个至高无尚的地位,于是,这一集便如恐怖片一样扣人心弦。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关于藏宝船的传说。

  其实这类传说西方可能更盛一些,大概就是一般装满了宝物的船只,航行之中遇到了海盗,或风浪,或内部有人起了贪念,等等,总之是遭到了不幸,船沉了,或飘到了一个秘密所在,船上的人都死了,只有他们的冤魂还在宝物的旁边,凡是有人接近宝物都会引来杀身之祸。

  这里虽然也有冤魂,但并不恐怖,而是流露出一种具有西方冒险风格的传奇。金田一将这样的元素加入到故事中,无疑故事便带有传奇的性质,只是由于场景的原因,此传奇的视野不太开阔罢了。

  一般来说,侦破片运用这些传说都是众多线索中的一个而已,但《金田一》则不一样,可以说每一集中的传说都贯穿了故事的始终,令人完全坠入这传说中,被这传说所左右,看不清案件的真实面目,当然只有金田一能超然于传说之外。

  金田一的故事编排很有意思,每一个案件中,几乎用了五分之四的时间来不断地强化那个传说,从杀人手法到剧中人物,无不与传说中的故事一模一样,观众便随着这传说走了下去,实际上却已经被导演引入了歧途,离开了案件的本身。

  由于对传说的关注,所以便忽略了案件本身的破绽。但编导们又将这些破绽巧妙地揉进了传说之中,当然是惜墨如金,往往是一笔带过。但就是这些一笔带过的情节则恰恰被金田一这个高中生抓住了,一般到了故事结尾的那个五分之一时间内,金田一将这些蛛丝马迹串联起来,为观众演绎了在传说之外的另一个版本,也就是案件真实面貌。

  在观看这部剧集之前,笔者身边的许多朋友告之《金田一》的案件巧妙,破案技术十分地高超,但观后则不以为然。我承认《金田一》的各段故事的确不错,但绝没到那种被奉为经典的地步。

  相反,在故事的编排上,我倒是十分地欣赏这部剧集,编导强化传说的同时,弱化了观众对案件本身的注意力,这样必然会在破案时令观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手法类似于痛点转移一样,真正的伤痛被一时的伤痛所掩盖。

  把传说强势地运用到案件之中,这应该是造成悬念紧张的一种手法,这样讲故事的方法当然会令观众记忆深刻的,即便因此忽略了案件本身,被错误引导也心安理得。

  只是对于案件真相来说,对于观众的真正智慧来说,传说反倒成了一种善意的罪行!

《动什么,别动感情》:闲着也是闲着,动点感情玩呗
京腔京味京片子,由王朔刘震云策划的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告一段落了。这片子看得我挺乐呵,但想一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剧中人样子,那的确也够累的。但话说回来了,现实中难道就不是这样子的吗?

  据说,编剧赵赵在写这个本子之初曾有一个观念在里面,那就是怎么乱怎么来,当然,这里的乱就是感情上的乱。最初听到这个信息的时候,本人是不屑一顿,靠,又是一帮人转着圈的爱,爱来爱去,最后剩下的就是爱谁谁了。不过,看过片子,感觉还真不是这样。本剧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你好象都能在现实中找得出些许的影子来,正因为这些影子的现实存在,所以,乱也乱得理所应当了。这与其它那些爱的乱七八糟的偶像剧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就拿小李美刀与小柳说事吧。小柳两个月与美刀在一起,将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写成小说在网上连载,然后出了书,成了名。不用我多说,这是现实中谁的翻版一目了然,木子美,棉棉等靠身体写作的那些人正是如此的。但说来说去,这一对好象与感情无关,似乎只是为了成名将感情当作一种手段而已。《动》剧中显然也不会将笔墨着重放在这里,所以其它的内容倒真是与感情相关的,只不过这些感情都有些异类而已。

  我之所以先将美刀提出来言说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这个人物不但是一名作家,具有非凡的观察力,而且心态极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他是故事中一个真正的旁观者。换句话说,这个人物存在的某一方面是为了让编剧站出来说话。片中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小李美刀评价寥宇是一个具有恋母情结的人。这显然是编剧对寥宇与佳期的感情发展能不能令观众接受而缺乏些信心,于是借剧中人之口将这份情结讲述出来,以得到更大的证明。这一点在下面还要续说,但无论如何,小李美刀满不在乎的客观口吻将一个家庭的故事摆在了我们观众的面前。

  剧情当然是以一个女尊男卑的家庭为中心讲述的。一个姥姥,属于没事总想找点事的那种类型,见老伴生活的快乐就不自在。老伴的出走是一种反抗,这样的情节在现实中比比皆是,而且更为现实的是,最终老伴以一种投降的姿态回到了姥姥的身旁,不但又生活在一起,而且连姥姥游说过的老年活动站也去了。

  家中第二个掌权者是佳期佳音的母亲,对于这个角色我着实不是很喜欢,独断,拒决任何新鲜事物,一个典型的没事找抽型中年傻老娘们。中年妇女那种近似于病态的专横令他丈夫也无法忍受,于是做出了追求苏菲菲的荒唐之举。其实,父亲这个角色绝不是意想天开的那种,他与现实中许许多多普通的中年男子一样,生活并不是很成功,于是将自己对美丽的爱好转为幻想,意淫而已,绝不会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后来,丈夫在剧组之中不自主地照顾着一些初入道的年轻女演员,这无非是给自己的人生找一点自尊而已。这与《卡拉是条狗》中,葛优照顾喜欢那条狗并没有二样(这里没有骂小女孩为狗的意思)。

  故事的中心当然就发生在佳期与佳音这第三代女人的身上。佳期是一个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