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的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庄里的中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乡土社会已经不复存在,因此,乡土社会或乡村社会的概念也就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但如果从其传统价值观念的根深蒂固来看,我们没有理由说乡土社会或乡村社会的概念没有了现实的意义。
  分析和阐释乡村故事,不可能脱离对故事发生的乡村社会环境和历史时代背景的关注。因为故事不可能在真空中发生,也不可能脱离历史性,而是被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时代背景所规定、制约、建构。
  (一)乡村社会特征
  很多学者对我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过概括和总结。其中,梁漱溟先生概括出来的“伦理本位”可以说是首要特征。梁先生认为:在传统社会秩序下人们行为最强大的约束力量来自于道德;道德是评价、审定一切社会生活的杠杆;社会规范的核心是道德,风俗习惯围绕道德并服务于道德。由此,伦理控制使得所有行动获得了社会行动的意义,亦即把所有个人行为都归结为社会行为,把所有社会行为都归结为伦理行为。梁漱溟先生进而认为:每一个中国人,统为其四面八方由近及远的伦理关系所包围;其日常实际生活,处处都有对人的问题。这问题比什么都迫切:如果人的关系弄不好……父子、婆媳、兄弟、夫妇等关系弄不好,便没法过日子……如何处邻里、乡党、长幼……种种都是问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导言(8)
除了梁漱溟先生的“伦理本位”之外,对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另一个经典概括和总结是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费孝通先生曾经对传统中国社会中个人获取经济、社会资源的方式和路径作过经典的分析。他认为在传统中国社会,个人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中心。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围绕着他个人的、以不同的圈层向外展开的社会关系网络。处于这个“圈”的不同“层”上的他人,是处在中心位置上的个人的“家庭成员、亲戚、邻里、朋友”等。这就是传统中国社会中个人寻求获取资源的基本方式和路径。费孝通先生将此种“圈层”的关系网络称之为“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的关系中,义务本位的规范又通过乡民们的个体生活实践化作稳定化的行为方式和共同准则。
  乡村社会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无讼”。这个基本特征可以说是从上面两个基本特征中衍化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上,“无讼”甚至可以说是我国乡村社会的终极价值理想。在我国乡村社会,由于伦理本位和差序格局特征明显,所以社会秩序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因此,“当人们之间发生矛盾时,解决纠纷的自然不是法律,而是涵盖他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礼俗传统”。在较为封闭、流动性较小的农村社区中,用诉讼来解决问题会造成一些难以弥合的矛盾,这与乡村社会那种生活方式是不适应的。所以在这种传统的作用下,中国大部分农民在保护自己的权利时,首先选择的不是国家政府的力量,而是私人以及以此为中心扩散开去的亲戚朋友熟人圈所形成的力量。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乡村社会当中,一旦新制定的成文法与依然活跃在村民心中的习惯法相冲突的话,习惯法往往取得最后的胜利。
  乡村社会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注重脸面”。乡村社会事件解决的重点也主要是教育当事人,使其自省,能够自觉地遵守乡村脸面观的要求。在乡村社会中,如果不知道“要脸要面”,就成了撒野,简直就是一个事关是否有资格做人的道德问题,就是说,脸面观在乡村人们的行为中抽象为一套行为准则,人们根据这些准则来规范人的言行,甚至是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该怎样行动,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禁忌。在乡村社会中,经常用“要脸不要脸”来评价对方的行为。在这里,脸面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标尺,一切的行为都逃不过这个标尺的裁量,从而使得“要脸要面”成为一种精心计算、持久的运作机制和自我修持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利益使然。
  乡村社会的第五个基本特征是家族主义。家族主义究竟指的是什么,很少见到有学者进行清楚说明。从一些研究者的相关论述当中推断,家族主义主要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家族主义是这样一种社会哲学,即高度重视家庭、家族甚至宗族这些社会组织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把它们当作社会管理的基础或枢纽。另一方面,家族主义指一种价值观及其观念上的结果,这种价值观就是家庭、家族或宗族利益至上,个人的最大关怀甚至唯一关怀是家庭、家族或宗族的兴衰荣辱。严格意义上,在目前的中国乡村社会中,家族主义所依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几乎被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冲击得七零八落,但是其在乡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却依然不容小觑。家族主义在目前乡村社会的主要表现就是,家族成员在生活出现问题时,往往求助于同族成员。在很多研究家族在现代乡村复兴的作品中,都指出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没有官方力量的介入,乡村社会中的很多权力关系都是通过家族运作来达成。另外,按照费孝通先生的理解,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由此,作为同一“家族”的成员,他们有义务为家族成员的困难出力援助,甚至要对家族成员的一些越轨行为进行“容隐”,就是人们为了家族的私利,应当隐瞒包庇家族成员的某些恶行。

导言(9)
(二)村庄概况
  人们常说一个故事的背后往往有很多的故事,也就是说故事是发生在具体的经验环境中的,脱离经验支撑的故事便成了没有生气的说辞,可以根据需要而被改编成各种版本。故事及其背后故事的联系说明了二者是可以相互解读的,那么发生在村庄中的故事就需要在具体的村庄中来解读。这样一来,也就有必要对与故事或者事件相关的村庄概况等背景性内容作一个简单的交代。
  1。地理区位
  L村①位于河北省H市境内。
  H市位于北纬38°09'~38°39'、东经117°05'~117°49'之间。H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南近山东、西界沧州、北倚京津,辖9个乡镇、327个行政村,总面积2251平方公里,人口万。H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为℃。地势平坦,海拔3 ~7 米。河道主要是人工排水河,雨季排洪,冬季干枯。由于沿海人口稀少,20世纪50年代进行开发,现有河北省直属的南大港农场和捷克当年援建的中捷人民友谊农场。H市是河北省海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年捕获量达十几万吨,同时也开展海水养殖业。20世纪90年代建成现代化的H港后,H成为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煤运码头,正在兴建的朔黄铁路,将H港和山西煤田直接连接,使H港成为和秦皇岛港并列的中国北方最大的煤码头。H也是著名的“冬枣”的主要产地。此外,沿海还有盐田,盛产海盐。
  2。村庄概况
  本研究的田野工作地点——L村是人类学家偏爱研究的那种典型的小乡村。全村83户,324人。官方统计报表上公布的数据是:人口385人,户数110户。最近以来,很多的人家开始比较集中地向县城移民,村庄有进一步“萎缩”的迹象。在国家的统计报表上,拥有可耕种土地2600余亩,但是土地肥力较差,粮食单位产量很低,所以,一直以来主要依靠种植为生的村民们的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裕。当地2000多亩土地中大部分属于“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干巴”的盐碱地。不过,这片曾经给当地人们造成巨大生存压力的盐碱地,现在已经被商业化为旅游资源,成为地理优势。
  3。经济状况
  最近几年来随着棉花和冬枣价格的快速上升,L村的村民开始大规模地种植棉花和冬枣。目前,种植棉花和冬枣已经成为当地许多家庭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按照村里上报的官方材料,该村2006年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096元,但是,村民却反映说这个数字不实。因为这几年L村连年干旱,已经接连两年夏粮颗粒无收了,而种植业又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所以人均收入千元在我们“外行人”看来,显然也确实过高了。问及L村的村干部这个数字的来源,他坦言这是达到小康村的“底线”——至少要报这么多。
  现在的农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闭塞,不管是从媒体中学来的,还是从自己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反正农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应付这种场面的“本领”,他们会根据“利益最大化” 或者“受损最小化”的原则适当地增加或减少实际的收入情况,以求最大可能地“有益于”或“不损害”自己。我们认为,这倒不是现在的农民太狡猾了,而是周围的环境“教唆”或逼迫他们这么做。因为你如果实事求是,那么就可能被事实上人均收入比你高但隐瞒很多的村庄把有限的扶贫资源抢走;如果你实事求是,那么就有可能因为你个人,全村丢掉了小康村的称号、全乡丢掉了小康乡的称号,也由此村干部或乡干部的政绩就会受到影响,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罪许多干部,而你将来又要生活在这些干部管辖的区域和权限内。如果换了你,你会坚持实话实说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导言(10)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一个外人要想了解村庄内的真实情况,是非常困难的,那么整天满足于在官方统计数字上做文章的学者们的鸿篇大论,我们认为要么废话连篇,要么是离题万里。因为首先从调查到资料上就是不真实的,其后不管你的解释理论再高深、分析方法再科学,都会于事无补,因为你玩的不过是一套“假数真算”的把戏罢了。所以,我们认为真正要研究农村问题,不来到农村当中,与他们同吃同住上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真正有所收获的。那些打着调查的旗号,走马观花的研究者可以靠所谓的大规模调查问卷(动辄成千上万份)得到大量数据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去蒙骗有关机构、领导甚至一部分同行,但我们想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结论他们自己也很难相信。
  4。家族门第
  在L村,家族主要是以“支派”的形式存在,同一“支派”的人都是五代以内的人。一个“支派”一般少则几个家户,多则十到二十几个家户。在每年的清明节,同一“支派”的要联合祭祖。如很多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在L村,联合祭祖的意义也已经不在对已逝去的家族成员的思念,而在于加强现有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L村是典型的族氏命名法,即以村内最古老的L姓作为村名。但是由于人口的迁移等原因,L姓家族的人口总数在村里已经下降为第二位。如同多数华北村庄一样,历史上华北连年不绝的征战使L氏家族历史的集体记忆呈断裂状。由于记忆的疏漏和中断,现在L氏家族对自己家族史的追忆只能上溯到最近的几代人。在一些清闲冬日,L氏家族的一些老人们聚在一起说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夸张着L氏家族昔日的豪华与繁盛:过去L氏家族事业兴盛的时候,在周围拥有好多好多的良田沃土;甚至讲到在临近解放的时候L氏家族开始没落了,都说这是有福分的人家才会这样的,因为这样巧妙地躲过了此后地主成分的划分,也由此躲过了被批斗的命运等等。那些过去的所谓地主的家业早已成了过眼云烟,无法知晓其中的真实情况了。恰恰就因没有任何可供参阅的信息,L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家业到底如何,随着老人们大概有些夸大的讲述,许多后来人也将之加以无限度的夸大与想象。
  在L村,在绝对人口数量方面位列第一位的姓氏已经是李姓家族。需要注意的是村里的同姓并非总是同宗或同族,像李姓虽然现在总数有57户,但他们并非都是同族,而是有着不同起源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两个家族,只是拥有相同的外显姓氏符号而已。人们通常说的“家族”是在“五服”的范围之内的。家族范围和次序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一些正式的仪式活动中,如丧礼、婚礼和春节时的“磕头”拜年。在L村村民看来,一个人要想在村里不受欺负,至多有三个途径:一是家族里多出能人,也就是说家族内要有尽可能多的人在外做官经商,做大官,发大财,有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姓氏家族在村里自然就有了影响力,别人也就自然不敢欺负;二是在村里要有当村干部的,最起码要有民间的精英人物;三是本家族人口数量多,人多了就势大力众,当然也就少受欺负,甚至还可以欺负别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