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的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十岁的心理学-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卡萨诺瓦小的时候,他的妈妈跟其他年轻男人出轨,抛弃儿子离家出走。所以,卡萨诺瓦自小就跟爷爷一起生活,四处漂泊,靠亲戚们的救济才能过活。卡萨诺瓦对自己不幸的生活心怀不满,但他对女人特别温柔。因为害怕女人们也像妈妈一样抛弃他,所以他反复地先行抛弃她们。他从一个女人身边跑到另一个女人身边,却不能够和她们中的任何一个维持长期的关系。在他眼花缭乱的爱情故事背后,是一个人深深的孤独,以及对被抛弃的恐惧。
  毕业以后,郑焕正在准备留学事宜。他找到了别的人都很羡慕的工作,但因为不想被一个地方拘束,不想听从他人的命令,他索性就辞职不干了。他并没有因此而担心什么。就算有什么令人头痛的事情,他也会想,“明天再想吧,总该有办法的”。
  但是帅气又大方的郑焕也有空虚的时候,虽然看起来周围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跟他要好的却一个都没有。或者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真正需要朋友。他认为人的相聚和离散都是由个人的需要而定。偶尔有孤独感和空虚感袭来的时候,为了逃避那种感情,他就会去尝试更有意思的游戏,或去找更多的朋友。
  郑焕出生在十分令人羡慕的家庭,父母都是教授。父母因为太忙,无法陪在儿子身边,所以总是觉得对儿子有一种歉意。为了补偿他,他们几乎满足了儿子的所有要求。当然,郑焕从小非常聪明,父母对他也寄予了厚望。到现在为止,他从来没有让父母失望过。父母们认为留学回来他一定会更加懂事,肯定会成大器,所以一直对他进行无私援助。
  但是郑焕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爱。他希望父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希望父母能够在自己犯错时教训一下自己。但是,父母往往都是用钱来代替爱。尽管郑焕经常听到别人称赞他,但他心里总还是有一种空虚和不安。
  郑焕的问题在于,他没能忘记曾经十分渴望但没能得到的“幸福的童年时光”。一般人们会在成为大人的过程中,忘记曾在父母呵护下尽情玩耍的童年记忆,但没能得到这种童年时光的郑焕反而重新进入自己的幻想之中。
  所以,郑焕希望通过朋友和公司同事来实现自己理想中的家族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不管做什么都想成为被呵护与爱戴的对象,别的人都是保护他的“大人”。他想通过此种行为让孤独和没有爱的童年得到补偿。但从性质上来说,单位和公司都是有组织性的小社会,是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追求各自利益的小集团,所以,郑焕在此没办法实现自己所渴望的家族关系,而他也无法接受公司和社会中的合同关系。当事情不尽如人意或当他遭到别人拒绝时,他不会去思考其中的原因,而是认为自己被冷落了,于是感到很愤怒,就中断了与这些人的所有联系。
  ∴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自己真实的一面,但郑焕并非如此。因为他的父母只想在儿子身上看到自己所希望的一面。
  因此,他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做出了所有的人都应该爱他的事,这时他已经虚构了一个“伪自我(falseself)”。为此,他只会做出一些轻浮的行为,只会去追逐轻浮的关系,去迎合别人的意愿和口味。他已经把容易受到伤害和畏惧孤独的“真自我”(true self)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每个人都曾遭到过拒绝,但郑焕认为拒绝是一种抛弃。他生怕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于是穿着更厚的盔甲去面对他人,故意轻浮地去对待他人。
  可能你也和郑焕一样,害怕受伤,畏惧真挚的关系,故意和他人保持距离。我觉得郑焕的情况是这样的,他觉得人们一旦与他在情感上亲近,就会知道他的内心。他害怕别人在真正了解他后感到失望,就不由得想逃避与别人之间的真挚关系。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最需要的就是能够面对“真自我”的勇气,必须接受原来自己心里有一个孤独的、需要爱的孩子,而且那个孩子现在还控制着自己的现实。
  谁都渴望得到爱,能够得到爱的最基本条件不是聪明,也不是成功,而是诚实。我们需要诚实地说出自己想得到爱的想法;我们需要去尊重别人,就像我们自己渴望得到尊重一样。
  你想坚信自己并不孤独,但事实上你是孤独的,孤独正在一点一点地腐蚀你的灵魂。我们需要对自己说——我非常孤独,我需要某个人。
  有时候,我们畏惧自己的感情,所以一直都在刻意压制感情,不想理会自己的感受。但那样的感情是正常的,只是比正常更加伤感而已。
  请不要再畏惧自己的感情。请细细体会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寻找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而且不要害怕失败,因为所有的关系都会有危险相伴。在一个地方失败并不意味着在其他的地方也会失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3。极度讨厌权威的人
现代版的“彼得?潘们”有时也会认为父母遗弃了自己,进而表露出强烈的抱怨和愤怒。
  ∴
  “我的父母就像小孩子一样幼稚。有时看着他们,会有一种大骂他们一顿的冲动。虽然明知这样是不对的……”
  父亲喜欢虚张声势和自我吹捧,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者,而且又特别冲动;母亲则像小女孩一样,希望女儿能够保护自己。面对这样的父母,慧英经常忍不住说出刚才那样的话。妈妈特别偏向于慧英的哥哥,对儿子一向都是百依百顺。对女儿则相反,她要求女儿独立,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
  所以慧英即使遇到困难的事情也找不到什么人商量。只要稍微表现得吃力,母亲就会非常生气,责备她“连那样的事情也做不好”。所以,慧英连吃力的声色也不敢露出来。哥哥认为这样的慧英十分可笑,还经常挖苦她。
  慧英从小开始就特别希望有人能够在她犯错时责备她,在她迷茫的时候开导她。“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去处理”对她来说是十分吃力的事情。这样的环境让她变得更加关心社会上发生的不合理的现象,看到被遗弃的人她就会感到异常愤怒。所以,上大学后她变得很积极,总会为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打抱不平,从而也落得个“斗鸡”的称号。
  由此,慧英慢慢把学习抛在了脑后。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不安感开始困扰着她。即使事情都已经达到了她所期望的目标,她还是不会有任何成就感,反而被一种空虚感笼罩着。为了彻底改变这个社会,她还在忙碌奔波着。
  但慧英对这个社会的愤怒,其实就是对无能、胆怯的父母的愤怒。在她心里一直被压制着的对父母的抱怨和愤怒的矛头最终指向了社会。她想破坏这个社会,想建立她从儿时起就期望的一种空想社会。她所梦想的世界,其实就是那时被自己的哥哥全部霸占了的爱的世界——和母亲成为一体,能够永远得到母爱的世界。但慧英也会因自己的破坏、攻击性取向而深深自责,这种自责也让她感到越来越不安。
  ∴
  慧英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的愤怒——真实地感受一下小时候的自己到底有多么辛苦,多么愤怒,多么孤单,而且她要给自己充分允许自己伤心的时间。要是因社会的不合理而感到愤怒的话,我们要弄清那愤怒到底是合理的愤怒还是因自己不幸的童年而产生的积愤。因为,由过去的记忆而促生的愤怒具有不知满足和不停破坏的属性。所以摩何族酋长大真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我们不该为已经过去的不可阻挡的事情感到愤怒。”
  这个世界绝对需要成熟大人的权威,但是也有像慧英一样,试图否定这一权威的人们。这些人群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对权威和大人一概而论。他们对大人的印象很可能来自曾经让自己受到伤害的人,也就是说,过去的伤痛现在以愤怒的形式表露了出来。
  慧英可能会说自己是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是对错误的权威感到愤怒。但她其实是把自己关在了过去之中。她为过去而愤怒,无法看到未来,也放弃了在未来变得更加幸福的可能。放任愤怒只能破坏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即使为了自己,慧英也应该尽快解决对过去经历所抱有的愤怒情绪。
  解决对过去怀有的愤怒情绪并不代表宽恕一切。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不合理和不可理解的事情发生,我们只能把接受现实作为出发点。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确实是一件非常伤心的事。但父母毕竟也是人,也会有缺点,就好像我只能“这么做”一样,父母也有只能“那么做”的理由。我们需要理解这些,理解才是解决愤怒情绪的最好帮手。我们因父母给了我们伤痛而愤怒,也会因父母没有给予我们所需要的爱而愤怒。
  你现在愤怒是因为你想得到爱,想听到“对不起”这三个字。如果你能接受我所说的这个事实,你就可以去找一个能够爱自己的新人,去走自己的路。
  

14。认为所有事情都很无聊的人
石阵都已经三十岁了,但是还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他曾经做过很多尝试,但都不感兴趣,也不知道那些事情是不是自己真正所期望的,所以都半途而废了。他有一手好手艺,也有能力,只要肯下决心的话就一定能干出名堂。但他的最大苦恼就是做任何事都没有激情,他觉得做什么事都很无聊,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心不在焉。
  石阵上学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科目,但因为头脑灵活,所以就算不怎么努力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不过他对未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相反,他认为那些互相谈未来的孩子们很幼稚,认为自己和他们处在不同的档次。反正人生只有这么一次,他不想像奴隶一样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况且再怎么努力地活着,到头来还不是一死了之吗?”石阵常常会嘲笑这个世界和人们。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很不情愿。
  石阵曾经同时上过十一个辅导班。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所以从很小就开始对他进行早期教育。只要他的考试成绩稍有退步或在学习上稍有放松,妈妈就会大发雷霆,然后跟他讲大道理,说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么累人,想在这个世上生存又有多难。慢慢地,他的心里开始滋生出一定要让妈妈开心的强迫性观念。
  石阵一直都过着妈妈所期望的生活,他自己也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能成为妈妈所期待的大人物。不过,他也有所畏惧,他唯恐自己无法成为所有人都羡慕的大人物,害怕自己一旦成为一个失败者,就会在一瞬间失去母亲的爱。就这样,他成了一个没有母亲就无法独立思考、无法独立判断、无法独立做决定的孩子。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也成为一个让人疲劳和厌倦的地方。他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很无趣,只能适应现实的自己也十分渺小。他一直都是躲在母亲的怀抱里,在母亲所灌输的意识中思考和生活着。
  石阵已经厌倦了周围的期待和干涉。因为他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已经全部被驯化成母亲的方式;根本没有审视自己的机会。结果,他的自我被逼到了内心的一个角落,无法呼吸、无法成长,只剩下母亲的命令在催促着他。
  他认为反抗母亲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只好用自己的心灵承受着所有的外来刺激。结果他根本无法感知任何东西,只能与世隔绝地生活着。因为缺乏感知,所以他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最终,已经停止成长的石阵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不管出现什么问题,父母只需要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一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话,孩子就会失去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无法独立,只能依赖父母。如果不能实现父母的过分期待,孩子也会对自己有一种深刻的自卑感。
  如果你也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无聊的话,那说明你现在的状态很可能非常混乱。就像石阵一样,起初是一直听着别人的催促,但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催促自己、自己鞭打自己了。他在给自己施加一种强迫观念,强迫自己一定要完美,一定要比别人优秀。他认为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喜爱,而这实际上给他造成了一种不安。
  之所以觉得无聊,是因为你很想从扎根在心灵深处的命令与约束中得到解放。为了反抗这种命令,你阻断了所有外来的刺激。
  你很害怕自己会变成一个无聊的人,但是平凡不代表无聊。请想一想,世界上哪有不平凡的人?只会有稍微聪明一点的人,稍微成功的人,稍微善良的人。但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平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