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史上第一"圆满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郭子仪:史上第一"圆满将军"-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恰逢王忠嗣不愿作无所谓的牺牲,在战场上没有完全按玄宗这军政方针行动。李林甫趁机给王忠嗣扣上了一顶“与皇子勾结,涉嫌谋反”的大帽子。

  手握重兵的大臣勾结皇子,历来是皇帝心中的心病。李林甫这一招正中玄宗的软肋,当即三堂会审,定了王忠嗣的死罪,后来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王忠嗣抑郁而终。

  “但得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以王忠嗣的军事天分,如果继续掌兵,安禄山未必能顺利攻陷唐朝的半壁江山。

  只可惜大将军往往不能战死杀场,而是死在宫廷内斗。王忠嗣如此,岳飞如此、袁崇焕如此,惜哉、惜哉!

  王忠嗣身死,李林甫暗自窃喜。为避免再有类似王忠嗣这样的人威胁自己的地位,大力提供胡人将领,胡人虽然勇猛,但文才不足,只能在外领兵,不可能高居朝堂。

  安禄山、史思明、安思顺、封常清、高仙芝等,全是手握重兵的异族人。不能说异族人就不心向大唐,但由于受教育不同,肯定于汉人对大唐的依附心里相比要淡得多。河北一地更是成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胡化甚深,这也导致了后来河北兵败如山倒。

  “胡人治胡”,除非用邓爷爷的“一国两制”,否则焉能不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七章  兵起南诏
朝廷内部人事管理混乱,官员们都把精力放到了各种享乐上了。

  在王仁裕著的《开元天宝遗事》中,细述了当时达官贵人的各种贪图享乐、糜烂如醉的生活,现列举一二。

  申王李成义每夜都在宫中与诸王、贵妃举办大型宴会(看来,李成义的工作可能就是晚上喝酒、白天醒酒),烛台一律用龙檀木雕成,捧烛的童子都统一身穿绿色的衣袍、系之束带,取名为“烛奴”。这种变态的行为,很快风行于长安。

  也有巨富为显示“咱有钱、咱是暴发户”,用金银叠为屋壁,外面再用红泥糊上。会客室用沉檀木为门槛,用玉石铺地面,用锦文石为柱基,用铜线穿钱砌在后花园的小路上,号称这样下雨就不滑了。

  岐王每到冬天,没事就把手放在妙妓怀中,称为“暖手”。

  杨国忠也不差于岐王,他家烧的炭,都是用炭屑和上蜜,然后捏塑成双凤形状。然后用白檀木铺于炉底再生火。

  长辈们相互比奢侈程度,当晚辈的也不能太差不是。

  长安贵家子弟们的生活也是奢逸非常。每年春游时,都让奴仆们随行带着宽大的油幕,无论晴雨,都能玩累了就地摆宴。

  长安士女约定于每年春时斗花,把各种花插在脑袋上,以奇花多者为胜。于是平时就用千金到市场上买名花,然后植于庭苑中,时刻准备着春时之斗。斗完花后,照例是游春野步,在野外遇到名花则设席藉草,以红裙递相插挂,当做宴幄。

  在玄宗的带领下,长安显贵们都过上了无比幸福、奢华的生活。只可惜后来只是一阵厮杀,这一些就烟消云散了。

  正是朝廷内部的风行不正,才引起外部民生、军事等各方面的不协调。当然如果把罪过都算在李林甫身上,那李大宰相就太冤枉了,作为大唐集团董事长的李隆基才应该负主要领导责任。

  如果不是玄宗自认为是“千古一帝”,只顾享乐、 怠于政事,那能最终落个狼狈结局。如果是开元初期的玄宗,李林甫这样的人那能当得上宰相,安禄山又怎么能反得起来。

  …

  其实在安禄山造反之前,已经有南诏反叛事件,只是没有从根本上引起玄宗的重视。

  南诏的反叛的原因说起来很丢大唐的人。

  朝廷的奢侈、荒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地方上的文官武将。

  当时的南诏,位于大唐之南,是唐的附属国。按照惯例,南诏王经常带着妻子一起晋见都督,云南是他们的必经之途。在经过云南时,云南太守张虔陀每次都要奸污他的妻子,还要求征送财物。

  (老鱼瞠目结舌,这也太过分了吧,好歹也是王妃啊。)

  当然也有可能,南诏王在过云南时,让丫鬟装扮成王妃,让这张虔陀得到变态心理的满足。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南诏王再过云南,张虔陀再次提出奸污南诏王妻女的要求。这一次路过的南诏王阁罗凤是新上任的,听见这种要求不由勃然大怒(看来老王也觉得这事儿过于丢人,没敢跟儿子说),说什么也不答应。

  张虔陀辱骂了阁罗凤一番,然后向朝廷打南诏的小报告,说一些南诏的坏话。

  这就是强盛的大唐将官的行为,这都叫什么事?一叶落知天下秋,由张虔陀观之,大唐的衰落已经不可避免。

  忍无可忍的阁罗凤当年造反,开始了与大唐持续5年的战争。大唐与南诏之战,可谓屡战屡败,在抛下数万将士的尸骨后,最终导致阁罗凤投靠吐蕃,形成南诏割据局面。

  “唐将南征以捷闻,谁怜枯骨卧黄昏,唯有苍山公道雪,年年被白吊忠魂”。这是明朝人写给南诏征战的悼诗。

  即使战场大败,杨国忠仍掩盖是非,向唐皇报捷。玄宗听到捷报愈加感到大唐军力强盛,众莫能敌。

  大唐帝国,渐失民心。就在玄宗感到千秋万代、拔剑四顾无有敌手之时,危险已经悄然逼进。

  安禄山的叛变犹如大锤击鼓,把玄宗从梦中惊醒。逃离长安后的一路颠沛流离,他令反思自己的过错,后悔自己对安禄山无比放任的态度。

第十八章  从偷羊贼到将军(1)
南诏虽然臣服于大唐,但终究是自成一国。对阁罗王的叛乱,玄宗倒也没有感到太大的气愤,但内部的反叛是他绝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他一相宠信有加的安禄山。

  安禄山本姓康,是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他的母亲阿史德是名突厥的巫师,阿史德在轧荦山祈祷而得子,所以安禄山小时叫轧荦山,安禄山是他后来逃难到幽州时改的名字

  自古以来,高人出生总是有牵强附会的传说,至高无上的圣人如此,恶名万年的反臣也一样。安禄山出生时,“光照穹庐、野兽尽鸣,望气者言其祥。”这阵式,简直比唐太宗出生时的两龙相斗还大气。

  出生引动天地异相,胡人中定有异人出生,说不定还会动大唐基业,这还了得。范阳节度使张仁愿听说后,命人挨个搜查庐帐,要杀死未来的异人。阿史德听说后藏起来,才保住了安禄山的小命。

  安禄山的母亲是名巫师,所以安禄山也很有云山雾罩、忽悠人的天赋。

  他的名字轧荦山在突厥语中是“战神”意思,至于他出生时“光照穹庐、野兽尽鸣”,当是安禄山自己后来放出来的风声。他把自己装扮成战神下凡,取得了自己民族对自己的崇拜与信任,故尔在范阳、平庐等地具有很大的号召力,他手下的兵将也因此更具有凝聚力。

  安禄山虽然接受教育不多,但绝对是极端聪明、善耍手腕之人。他从一介平民,成长为朝廷大员绝非偶然。

  令人意外的是,安禄山的发迹竟然是从一次偷羊被捉开始的。当时张守珪逮住这个捉羊贼本意是杀掉算了,安禄山机智地大叫:“您应该是去灭掉两蕃,为什么来杀我?”张守珪果真放了他,命令安禄山与史思明去抓俘虏,将功抵罪。

  安禄山虽然肥胖,但脑筋转得快,身手也灵活。在一次伏击中,竟然以五骑捉了契丹数十人。

  张守珪一看,人才啊!很快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

  安禄山也不辜负张守珪的厚望,骁勇善战,在军队中极有勇名。张守珪非常安禄山,最后还把他收为义子。在张守珪的推荐下,安禄山大踏步的升迁,官至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成功的机会总是被那些有本领的人抓住,英雄如此,枭雄亦如此。

  一次偷羊事件,让本应杀死的安禄山成功结识到节度使,从而平步青云。而另一次的死罪,也没有阻挡他飞黄腾达的机会。

  开元二十四年,张守珪派安禄山*反叛的奚与契丹,安禄山逞勇恃强,冒险轻敌,打了败仗。张守珪上奏请求杀了安禄山,但又觉得安禄山骁勇善战,不忍杀他,于是就把安禄山送往京师,请朝廷发落。

  宰相张九龄在奏文中批道:“既然已下了军令,安禄山不应该免死。”由于平时安禄山贿赂、谀媚检查的官员,这些拿了好处的官吏没少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的好话,玄宗因此认为安禄山很有才能,下敕令免去安禄山的死罪,只是把他降为无官职的将领。

  从这件事中,安禄山进一步明白,自己的前程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只要皇帝认为自己行,那么就是再大的过错也无所谓,于是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讨好皇帝上面。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皇帝的好评呢?贿赂皇帝那是不可能的,这天下都是玄宗的,拿出大把的银子送给玄宗,那只会令他怀疑自己银子的出处。于是安禄山首先把突破重点放在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的人身上,比如与自己有来往的各位官员,都会在回京城后向皇帝汇报安禄山才能过人。

  安禄山的计策非常成功,在四年后(也就是天宝元年),曾被降无官职的安禄山,先后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又过两年后,安禄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代理御史中丞,一跃成为朝廷大员。

  安禄山心花怒放,从此后,他可以到朝廷上奏议事,可以直接面见皇上,不必再通过他人就可以直接向皇上表忠心,他可以看到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铺在自己面前。

第十八章  从偷羊贼到将军(2)
不得不说,安禄山在拍马、奉承方面确实有天赋。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安禄山入朝上奏说:“去年营州发生蝗灾,禾苗眼见不保,我焚香祝告上天说:‘如果我安禄山心术不正,对君王不忠,愿让蝗虫吃我的心;如果未负神灵、对大唐忠心耿耿,愿上天将蝗虫自动散去。’于是有一群鸟从北面飞来,立刻吃尽了蝗虫。”最后又说:“希望能把此事交付史官记录。”玄宗听了十分高兴,让史官把安禄山说的记录下来。

  这不是胡扯淡吗?

  如果安禄山的誓言这么灵验,那干脆就让他专职除蝗就行了,比什么农药都灵。

  很多人都认为玄宗一来高枕无忧久矣,喜欢听好听的,对安禄山的这种明显的鬼话是不可能相信的。老鱼认为其实不然,唐玄宗很有可能真得相信安禄山“焚香祝告”的真实性。

  虽然皇帝们总是爱自己私下捣鼓出一些所谓的“天降神意”来,但不可否认的他们本身对“乱力怪神”也是很感兴趣的,最可笑的莫过于玄宗开元初期的“姚崇治蝗”的事。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山东(并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是泛指东黄河流域)蝗害成灾,老百姓看着而不敢捕杀,却在田旁设祭、焚香、膜拜,坐视庄稼被蝗虫吞食。

  感觉是不是很奇怪,“四害”之一的蝗虫,老百姓不但不捕,反而还上香膜拜?在当时人看来,蝗虫成灾不是普通的自然现象,是来自上天的惩罚,谁敢捕捉就是与上天作对。(看来古代的蝗灾并不多,否则也不会有这么愚昧的想法)。

  与天作对,谁敢?

  姚崇引经据典地上奏: “《诗经》上说: ‘秉彼蟊贼; 付畀炎火。’汉光武帝曾下诏说:‘勉顺时政; 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这说明蝗虫是可以捕杀的,杀了蝗虫可以挽救庄稼,保证今年的好收成。

  这里的“蟊贼”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贼人,而是吃禾苗的害虫。

  怕老百姓不敢消灭蝗虫,朝廷还派了专门的“捕蝗使”; 分道指挥灭蝗。

  老鱼不由感叹,灭个庄稼的天敌—蝗虫在古代都这么麻烦。但更麻烦的还在后面,汴州刺史倪若水说:“消除天灾应靠修德。”(呵,什么破理由!)拒绝御史指挥灭蝗虫。

  姚崇大怒,写信把倪若水大骂一顿,信中说:“现在大唐圣朝,妖不胜德。如果修德可以灭蝗,那汴州蝗灾是不是你无德造成的?现在你坐看蝗虫食苗,难道忍心不救,如果没有收成,到时你这刺史怎么说 ?”

  这话说得非常严厉,矛头直指倪若水。你开口闭口消灭天灾要修德,难道如今大唐朝德行有亏?如果说是失德造成蝗灾,那也是你失德造成当地蝗虫肆虐。你不老老实实灭蝗,还说三道四,这刺史还想不想干了?

  倪若水看了冷汗涔涔,看来这姚老头动真格的,如果自己再提意见,官位就得掉,说不定脑袋也得搬家啊。也不敢发牢骚,号召百姓全体灭蝗虫。最后蝗虫的尸体竟然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