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迷徒-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解答这个问题只有“有无相生原理”及“有无相生模型”,其它的,都只是在概念上转悠。就如“哥德巴赫猜想”所有的论据都只能是现象,相信,“穷举法”是证明不了“真理”的,所以,很多理论都默认了“有无”的转化问题,从而忽略“无凭什么化为有”这个问题。

  根据本人前文物质倒金字塔可以看出,世界到了“根源”层次,就变成无可追溯了,也就是说,最基本,最本源的东东,可能超过了人类的认知极限或者说认知手段的极限,于是人们就这一部分给“具象化、拟人化、理想化、绝对化”,这就是“真理”。于是有人以追求这一部分本源理论为目标,加上自己的理解,于是就形成了上面各大拿们的“什么什么说”,我来讲讲“四化”吧,具象化:就如“道”“本源”“本质”,世界运行的本源是以运动规律体现出来的,实际上与物质运动是密不可分的,但“真理”这种说法就把密不可分的东西给剥离开了,“道”应该就是指“指挥物质按规律运动的东东”,就如人们把思想与行为剥离。把世界的本源概念化、抽象化,于是变成一种“类意志”的东东。拟人化:上帝,神,就是这类本源的体现,至于“道”“规律”“意志”等,虽然看起来感觉不同,实际他们同样做作“上帝”的事,只是不具有“人”的感情而已。理想化与绝对化都是指“真理”的无局限性,既然是真理,必然是没有局限的,我们看,有的理论这一时代是对的,下一时代就不对了,这就是时间的局限性,比如“两个铁球同时落地”风光了千年,如今变成了反面教材。而真理,应该是适用与万物,适用与任何时段的,但根据人本身的“时空”局限性来看,这样的理论显然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本身不管是身体,思维,认知,想的到的,都充满着局限,那么这些局限性必然体现在理论中,于是,具有无局限性的“真理”也就是找不到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没有任何一个人找到了真理。

  前文有述,真理是虚无缥缈的,我们对于世界只能是接受、发现与应用,这是物质本身局限性决定的,具体来讲就是接受世界,发现规律,应用方法。这就与本书的宗旨相联系了。比如,我发现了斜面在运动中会产生升力,于是我做出来了风筝,这是规律的发现与应用;再比如,我发现人人都好面子,于是我发明了“拍马屁”,这也是规律的发现与应用。可见,我们的生活,科研,进步并不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为理念的,而是以原理的应用化为目的了。

  所以这个出发点才促成本人最最重要的思想的形成:有原理,无真理。

  什么是原理什么是真理,这个有点绕与晕,看下图:

  
  
  
  世界的确是存在最本源的东东的,也可以说我们如今看到的一切都是本源的体现,这是对的,但是,由天平受力模型与蜂巢联系模型知,对事物影响最大的是最近的因素,作为一个人,那么人的眼光必然不能超脱于人的局限,所以,人应该将目光放到与我们更近的原理层,又因为人与真理隔得太远,所以中间过程必多,再加上它的虚无缥缈。追求真理的意义也就不大了。当然可以从上图看出:真理,就是原理的原理。(当然也有可能是原理的原理的原理)。

  有原理,无真理的提出,并不是要否认真理的存在,而是要忽略它的存在,指人不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比如我刚才举的,放风筝,拍马屁,生活中中的各种事情都有原理,我将以找这些东西为乐,我也有讲到,物质倒金字塔越到下边的规律,适用性越广,但实用性越差。这是肯定的。比如细胞,就跟我们很近,如果要研究细胞,那我们可以到下一层,如分子链层去找规律,如此不断推进,而比如到了夸克层的话,那几乎与我们生活就没有关系了。我们没有人会去追问与研究,人体到底有多少中子、质子、电子,虽然人的确是由这些东西构成,因为下一层是上一层的原理,下一层可以解释上一层,那么“真理”就应该是最下面的那一层。那么“真理”就是适用性最广,但实用性最差的东东。这与我的思想是有矛盾的,为啥。我早就讲过了,思想是以实用为第一原则的,这充满了实用主义色彩。也就是说,就算你想到了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东东,那么对于生活来讲,也是没多大用处的。所以我一向强调思想的实用原则。

  真理也可以马马虎虎解释成:适用于万物且一直正确的原理。而本人的思想中一向都是追求思想的合理性,而不在乎它的正确性。所以,不追求真理才是本人的意愿,而有了这个论点,那么以后的事就比较好解决了。比如我们大家都会去寻找生活中的规律,但我并不认为这个寻找规律的过程与“真理”有关,我觉得它的出发点很简单,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再反作用于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一个典型的寻找“原理”过程,所以本人认为,寻找真理是少数人的事,而这个少数人包括两种,一种为偷懒的人,你想,真理具有最大的适用性,那么如果找到真理了,不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吗?另外一种就是科学家,比如,他们本身就已经在研究微观粒子,夸克之类层面的问题了,那么,这一层之下有什么东东呢?必然就会触及世界本源的问题,当然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是也想像的到,很多科学家不是清醒的,而是蒙的,这就是,知道的越多,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一个问题无限问下去,那最后必然是没法解答的,所以,吾怕的就是“真理”。而追求原理却可以是大多数人的事,我们不需要很艰深的知识,不需要动不动就“真理”,动不动就“本质”,我们只需要了解身边发生的事的原因,我们了解的知识可需要为我们生活提供方便就好了,解释世界的问题,还是等那少数人有了答案直接告诉我们多数人就好了。

  以上所言,正是本人的“哲学不应该是少数人的哲学,而应该是多数人的哲学”思想的体现,所以,本人不以追求真理为生,而之所以要去思考世界、时间、空间、能量、物质等,也只是因为我要解决自己的思想问题而已,这是属于原理层的东西。既然我不追求真理,那么“真理”这个词就可以扔到垃圾桶里了,如果以后在文章中有出现,那么指的是“正确的原理”。

  有了“有原理,无真理”这个观点,我感觉到很轻松,好像扔掉了一个包袱似的,更有意思的是,这个观点居然与我的思想结合很紧密,完全没有冲突的感觉。与前方讲的,思想的实用性,哲学应该是多数的人哲学,倒金字塔,人生的目的是生存且生存得更好等观点保持了一致。

  本节的写作完全是天马行空,所以我在标题下边做了个ps,因为连我自己都感觉有点语无伦次了,而且写作的时候也有点感觉就是论据证明不了论点的情况,大概意识迷徒们理解就好,我的本意就是指:在我脑中已经不存在“真理”这个东西了。什么为了真理抛头颅、洒热血之类的事可能这辈子都做不出来了,以前做的一切都只是“究其原因”。

  这一节是最后一节,本章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希望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你能有借鉴作用。吹了接近二百页了。是时候进入应用篇学以致用了。想的那么复杂,那么痛苦,其实也只是为了活的简单,活的轻松。

  本书是一脉相承的,有什么样的方法,就有什么样的应用。

第一节  好想做一个永远不问为什么却活得自在的人
第一节  好想做一个永远不问为什么却活得自在的人——终极一问

  
  终于进入第三章了。这也是我打算写的最后一章,按照我的估计,我在之前说的,尤其是第二章的东西,我们掌握了第二章的方法,足以去认识我们周围的任何事物了。方法不是行为,一种为人处事,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一定要用来指导实际生活才会有意义。第二章是我的所有思想(实际上还缺少一节)。有前人的经验,有自己所得,如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应该可以改变我们迷茫无目的的生活状态。当然前提是,我只能改变想改变的。至于不想改变的,也是无能为力。

  这一节是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我思想上的谬误,又不想直接在原文上面动手,才决定写出来的,关于第一章第二三四节,请各位看官一笑置之,(我们的世界观是允许有错误发生的,但是方法方面就不允许了)。宇宙,空间,时间太过于庞大,每一个命题都足以写一本百科全书。岂能两三千字能叙述得清。整个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思想整理的过程,发现以前的思想与实际的有一些偏差,所以在这一节中纠正,而且,我的整个思想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所以如果有什么不正确的世界观,请一定要告诉我,我的电邮:ycllqsw@。我会加以考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前面我提出了终极五问,宇宙的起点在哪?起点之前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空间?为什么会有能量?为什么会有物质?显然,量子力学中的宇宙是在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的时刻由真空能通过‘隧道效应’产生的说法,让我实在是没法接受。到目前我仍然坚持能量是运动及运动趋势的想法。如果这种想法是正确的,那么能量就是不能够产生物质的,因为能量是物质的运动及运动趋势,也就是说能量是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那么物质当然也不能化为纯能量的。也即是说物质与能量之间没有相互转化的关系。那么我在前文中提到的能量空间物质并称宇宙三要素的言论是有待商榷的――能量是一种性质!是物质的性质!那么宇宙就只剩下两要素了:物质与空间。于是物质与空间同时存在的地方才是宇宙。于是宇宙的边界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我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果我以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有’是不可能生于‘无’的,‘有’只可能生于‘有’,所以,‘有’是亘古存在的。不过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会跟着另一个问题,越往下越没法求解。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 

  会一直存在?

  好像科学家发现了如今的宇宙是在加速膨胀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能作为大爆炸理论错误的依据,但是我知道宇宙的起源已经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好像又在宇宙中发现 

  了性质为斥力的物质,把这种能量与物质叫做暗能量与暗物质,好像是占了宇宙的70%。这种说法我无从考证,但是如果宇宙的力的根本是吸引与排斥的话,或者说是反作用力与作用力的话,那么这种物质应该是占到了宇宙的50%才对呀!那假如,这种力是由反物质产生的?这种猜测很大胆,因为我连反物质的性质也搞不清楚,不过,物质产生引力,那么与之构成完全相反的反物质产生斥力应该是有可能的。而实际上的,答案是――不可能――因为反物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暗物质与暗能量是科学家为了解释加速膨胀的宇宙而创造出来的东西,而实际上,不用暗物质与暗能量的观点,也能够解释宇宙的加速。

  宇宙太大,以至于我们如今做出的一切推论,都有管中窥豹的嫌疑。盲人摸象。现在我得出的,就是我摸到的大象。至于它是不是大象?我并不过多担心,因为我讲过,研究几十亿年,也仅为几十年。

  至于时间我为什么没有把它放到终极五问当中,我想它是物性的说法应该是不难理解,如果世界上没有智能生物,就没有时间存在的必要。关于宇宙的起点,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宇宙在某一时刻因为某种因素而产生,另一种就是宇宙是亘古存在的。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猜测,都不可思议。第一种不能解释在那一时刻前的世界(所以干脆认为那一时刻之前没有时间,就如光又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解释不了,于是活生生造出了个‘波粒二象性’),第二种,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亘古不变的东东存在(“有”亘古存在好理解,为什么一直存在就难理解了)。

  空间是什么?前文我提出了猜测,空间是机械唯物主义中所说的“虚无的框架”,而如今很多人理念中,认为空间是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而存在,因为物质的不存在而消失,前面提过的,将一个空间内的物质全部取消,剩下的就是空间的想法,而现实是我们不可能将一个空间的物质给全部取消,于是这种假设本身就不具有可执行意义。到底哪一种是对的?经过大半年的思考,我仍然坚定先前的答案:空间不因物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