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一时间的故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换句话说,如果你把《鉴宝》的主持人换成一个“孙悟空”式的主持人,那所有的宝物,一拿出来,你就觉得是偷来的;如果换成一个“猪八戒”式的主持人,那所有的宝物,一拿出来,你就觉得是一文不值的;如果是“唐僧”式的主持人,那所有的宝物拿出来后,那你就绝对找不着北了。
  所以,主持人做秀,要看栏目的目标是什么。
  在我们的电视栏目中,不相关的做秀、抢戏的做秀太多了。
  主持人的做秀,必须和栏目溶为一体。
  曾经和朋友一道去一个有名的餐馆吃饭,刚一进门,排列在门内两边的服务员和领班们突然深鞠躬,全体大喊一声:欢迎光临!动作加上叫喊声,让我们几个人着实地被这一群人的欢迎阵势给吓了一大跳,有人甚至站在那里不敢往里走了。是啊,你们秀了,我们傻了,还吃不呀?假如你坐在餐厅的桌前,服务员上菜的时候给你秀一下子,摆个什么造型,多来几句话,开个玩笑,整个幽默,递个眼神儿什么的,估计你不是吃饭而是吃惊了。
  央视四套的《国宝档案》你也看过吧,当初录制第一期样片的时候,主持人任志宏看了整个的稿子之后,做了一番深思,就觉得本片讲述的是国宝的故事,不需要自己过去的那种朗诵腔。于是,他扔掉过去的朗诵腔风格,而是直接地去讲故事,效果立刻就好极了。后来,这期节目还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奖。而且他的风格也被观众们所接受,在某个网站的朗诵聊天室里,或在有些论坛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赞美他的声音和风格。
  一个不需要主持人做秀的栏目,如果非要做秀,那肯定会淡化主题内容,甚至让观众觉得那些主题内容都是虚的。本来有悬念的东西,让主持人一做秀,倒觉得不是悬念而是在装模作样地故意把观众带入“沟”中。
  悬念,是不需要做秀的,悬念是自然形成的。甚至各种宝物一出来的时候,悬念,就已经产生了。不需要你在那里张扬一番,不需要你在那美不胜美、得意非凡。宝物是最美的,它不会说话,但它集中了人们的智慧,渗透着人们的血汗,它不会表现自己,但却放射着民族的光彩,凝聚着历史的辛酸。怎么,你非要和它比吗?
  有的访谈栏目,明明观众的注意力在被访问的嘉宾身上,却让你看到主持人老在那里做秀,一会儿故弄深沉,一会儿大惊小怪,一会儿整出个悬念来,一会儿又借题煽情,随时变化着自己脸上的那些表情。做秀,已经成了主持人故意表现自己的手段了。
  一个结构与内容一般,却只能依靠主持人做秀的栏目,就像一个发育不良的新生儿,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很难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总是让人担心,什么时候营养跟不上了,这个“孩子”就要危险了。
  

马斌成功啦
这一步对马斌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变,他是有眼光和魄力的。因为从电视节目来讲,所有的电视频道都是以晚间节目时段为黄金时间,而早间节目是一个改创的节目,是新的。这个“新”是要改变人们的收视习惯的,“改”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一辆汽车要不断地改变速度和方向,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地。为了这一个“改”字,他们接受了,马斌接受了。而且早间节目是非常辛苦的,天天要起大早的,但是这些问题和这些苦,在马斌的心里都不是重要的。
  在本书后面的附录中,有一段请你给马斌改写稿子的作业,让你把一段标准的文字,按照“马斌读报”中马斌的语气进行改写,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试一下哦。
  吴讴继续说:
  主持人的问题解决了,同时那边新闻的主持人也确定了欧阳夏丹。我在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因为我睡得晚,看看电视,我就注意到夏丹(你看,他也注意到了夏丹吧),她的主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新闻主持人很难留下印象,但是她非常有亲和力,语速非常快,非常流畅,没有非正常的停顿,我也推荐过,老哈也有印象。她有些小家碧玉的感觉,做新闻主持人还是可以的。但听说其他栏目也在找她,我们之间有争夺,但是我们“第一时间”抢先找到了她。
  无论你是在哪个电视台,只要你吸引了大家,那么,你的观众会越来越多,关注你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欧阳夏丹就这么有运气,虽然她在上海电视台,但央视却偏偏有好几个人在盯着她。好几个栏目在争夺她,真的让人很诧异她那么有实力地让人去争夺,唉,不容易啊。也许有人会说,我也有实力。但是,实力和实力不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实力能同时让众多的人看好,那是不容易的。
  实力,必须是突出于其他人的!
  实力,必须是别人强不过你的!
  有实力的人,是永远跑在众人前面的人!
  如果有人能和你并肩前进,那么,你就不算真正的有实力!
  实力,不承认并列第一(比赛除外)。
  

吴讴继续说欧阳夏丹:
夏丹非常敬业,非常有灵气。
  夏丹刚来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特别来。但是,在她第一次试镜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在我们前一天给她的稿子上面,每一句话她都做了批注,密密麻麻的,看起来她准备得非常充分。接下来的录像,更令我们吃惊不小,整个录像过程,简直就是一气呵成的,中间没有间断,没要叫停。令我们更吃惊的是,我们写的东西全变成了她自己的东西,太顺了,太自然了。天啊,这一下子就把我们镇住了,这太难了。我们过去见过的主持人真的是太多了,哪个新来的主持人试镜头不是来了一遍又一遍,中间停下擦擦汗,口误打喯儿眼乱转,内心紧张手发颤呢。可她不是,她竟然一口气就下来了,无可挑剔。这样的主持人太让我们惊喜啦,宝贝!绝对的宝贝!这可真是天生的主持人呀。
  如果你想当主持人,你就看看欧阳夏丹试镜的这一段,你能保证一遍成功中间不断吗?我不敢保证所有的主持人,但你也可以问问身边的或者遇到过的主持人,哪个?能如此这样,宝贝!绝对的宝贝。
  是的,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我们有很多人往往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永远是把别人的东西放到自己身上背着走,觉得是越多越好,而不是变成自己的东西去消化掉,其结果是越学越复杂,越背越沉重,找不着哪条路可走,找不着哪个方向可行了。
  吃的是食物,变成的是营养,排出的是废物,维持的是生命。这个道理,是生命的需要,是生物进化的需要。你要进化吗?你要进步吗?你要提高吗?你要“生存”吗?那么,你就去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营养”吧。
  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是非常顺利和幸运的,没有经历太多的周折,没费事就找到了两个合适的主持人。后来证明了,《第一时间》的成功和主持人是分不开的,百分之七八十是他们的努力。语态和新闻的编辑是可以学的,但主持人你是不能学的,是学不到的。就是有人去学去模仿去一模一样地做也是有差距的。
  说到这里,也有个有趣的故事。自从《第一时间》播出后,有不少其他的电视台开始模仿,特别是“马斌读报”。有的电视台,一模一样地“拷贝”他的风格,今天马斌穿什么,明天那边也穿什么。你还别说,就马斌的那只喝水杯子,人家一看,第二天也摆上一个。呵呵,真好学啊。其实当你看了前边的有关两个主持人的介绍,你就明白了,人,是最关键的。还是那句话,这样的主持人,太难找了。
  

吴讴说哈学胜……
老哈?你是说哈老师吗?怎么,你见过他啦?那可就说来话长了。我在电视圈里也不少年了,他是我见过的所有电视人里面最敬业的一个制片人,他有一个新闻情结在心里。他对新闻是有感情的,真的是很有感情,在电视圈里做新闻的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多的。
  他处理新闻的功力是非常深厚的,业务能力很强。我们的领导说,同样的一条新闻,别人都报过了,但我们报的就是和他们不一样,我们靠什么呢,靠加工。
  在本书的后面,附着给观众短信的回复,在书上回复大家的短信,也算是一种创新吧。第一时间嘛,节目创新,它的书也应该有创新。从有些观众发来的短信中你也可以看到,大家对《第一时间》的那种一心为大众的风格十分赞赏。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风格,这种为民众服务的中心思想,是事先就有一个决策的,是大家共同执行、最后由主持人去体现的。所有人的努力和主持人最后的体现,达到了一种流畅的物体,这种物流,通过电视,流向了大众,流向了千家万户,流向了老百姓的心中,滋润了一种渴望。这种渴望,是一个群体的渴望,那种吸引力,让群体不自觉地“抓”住了,虽然这个群体没有得到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他们只是看了一段《第一时间》里的新闻,但他们却“解渴”了。这个群体的要求并不高:有人能为我们说话。虽然这个节目对于全国的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只说不做”的东西,   
  但是大家却非常喜欢这个东西……
  因为这是——中央电视台!
  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再加工做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比如说会议新闻,这是大家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哪个部门开了个会,都有什么中心内容等等,这类的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但是,我们就能把这个新闻变成对老百姓有用的新闻。
  《新闻联播》结束了以后,我们就把内容拿过来,然后进行彻底的改造。
  《新闻联播》不能做成我们的样子,我们也不能做成他们的样子。各自必须有各自的风格,这可不是胡来的。
  老哈的贡献太大了。
  说实在的,新闻,只能是简洁的语言,普通的语言,它不能太复杂了,又不是听书。再说了,一条新闻你给它整得太复杂了,一听就是好长时间的,那别的新闻你还听不听了,全国一天有多少新闻呢。所以,你会看到新闻里都是反复使用同样的词汇。
  现在炒股的人有多少?每天看股票的报道,每天都是“上涨”、“下跌”、“熊市”、“牛市”的这些词汇,你看烦了没有?没有吧?就是这个理,你只要能理解这个词义,看的是这个词汇后面的东西,你看的是“谁涨了”、“谁跌了”,你不在乎用什么词来形容股市的行情,如果说咱们都看烦了,老是这一套,没什么意思,求求他们了,换个词吧,怎么换?“上涨”换成“上升”,“下跌”换成“下摔”,剩下的换成“狗熊市”、“斗牛市”好不好呀?
  新闻,看的不是形容词。
  如果你非要追求这点,那你就不是一个会看新闻的人。
  看新闻,我们只是去看新闻的那“五个W”,就已经足够了。
  不过《第一时间》里的新闻,是经过了加工,把那“五个W”以及和它相关联的东西拉到了一起,关联和改造,是这个节目的特别技巧。
  说到这里,想起了一个谜语,叫“银幕后面看电影”,谜底是一个字。而这个字,在哪本书里都有,怎么样?猜晕了吧?
  这个谜语还是侯宝林老先生的亲密好友刘一凡先生出的,他当时出的是“后台看电影”,后台?不好理解,改了吧,所以就改成了“银幕后面看电影”,这让人更好理解。
  小的时候调皮,看电影的时候钻到银幕的后面看,有的时候没座位了,在那里看也是迫不得已。在那里看,一切都和前面看没有什么差异,只是电影中的左右相反,人物用左手写字吃饭什么的。所以,常说片子是反的,而“片反”这两个字可以组成一个“版”字,这就是它的谜底。(怎么样?哪本书里都有吧?)
  同样的胶片,同样的内容,但站在后面看,左右却相反了,可以说是比较严重的吧?在汽车驾驶员上方的后视镜里,看到后面的汽车打方向灯,也是相反的,它打左闪,你看到的是右闪,它打右闪,你看到的是左闪,不习惯的还真会出问题呢。如果你能发明一种汽车后视镜把这个左右相反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国产汽车的制造商都会感谢你的,人性化的设计嘛,为什么不呢?
  通过这个谜语,我们再来看新闻,也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同一件事物,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出来的问题也不一样。
  《第一时间》说:新闻每天发生,视角有所不同。
  《第一时间》加工新闻,正是用了这种简单的道理。
  世上新闻不算少,
  看你做得巧不巧。
  找准一个折射点,
  万花筒里多棱角。
   电子书 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