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类起源-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再有新的地球甩出来。为什么?条件不够。

  第1个条件是热度不够。热度不够了,这就象炽热的铁块火花飞溅,稍冷了就不再飞溅火花。地球诞生的时候是个气团,热度是很高的。多么高?我们知道,一个取暖的火炉和做饭的煤气炉无论烧得多么旺也不能将铁熔化。炼钢炉能够将钢铁熔化成钢水,却不能烧成钢气。可是在气团状态的地球时,不但是铁,就是融点更高的黄金,白金,金刚石也都是气态。你说气态地球的热度有多么高?太阳呢?连续甩出来9个地球这样的气团,虽然仍然是气团,热度可是降低了许多。

  第2个条件是压力不够。大家知道,太阳的表面出现黑子。对太阳的黑子用天文望远镜看很清楚。黑子是什么呢?是从太阳核心喷发出来的热度很高的物质。黑子的热度很高,在黑子出现的年份太阳的射线比其它年份强烈。但是,黑子却不能象地球这样从太阳脱离出来。这是因为太阳在甩出来行星以后质量小了许多。压力不够,也就不能产生足够强的喷发。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地球是从太阳的核心喷发出来。那时候,太阳比今天热得多,也比今天大得多,具有诞生地球的条件。

  能

  我们知道了太阳甩地球,地球甩月亮,仍然不算明白。因为没有足够的热度,地球就诞生不出来。不但地球产生不出来,而且,我们所能看到的宇宙也产生不出来。所以,我们要找到热度的来源。气态地球的热度从哪里来的?来自太阳。太阳的热度从哪里来?来自银河中心。银河的热度从哪里来?来自宇宙中心。宇宙中心的热度从哪里来?这是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弄明白了,对地球的诞生也就明白了。

  有人说,热度不就是热吗?谁还不知道冷热?是这样的,可是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在找到热度以前,需要弄明白热度是个什么东西。如果对热度不清楚,也就无法知道它的来源。

  热度,用科学的术语讲,叫作能或能量。读者在学校里学过物理课。课本上讲过:动能,势能,热能,太阳能,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对了,热度是能的一种形式。能虽然看不见,摸不到,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热度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怎样才能将能这个东西说清楚呢?先来打个比方吧。大家知道,许多东西可以与钱交换。在今天,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用钱来计量:1元钱可以是1斤菜,可以是1斤水果,也可以是一支雪糕,等等。能就是这样的东西。温度,速度,重力,喷发,电,声,光……世界上就没有不能用能来计量的东西。神话中的孙悟空72变。它无论变什么也仍然是孙悟空。能就是宇宙间的孙悟空。你看,一块木头,一块煤,如果去掉其中的能就只剩下一些灰。如果将太阳的能去掉,那时候的太阳也就不存在了,气团,黑子,什么也没有了。

  摆事实,想道理:能这个事实摆在面前,其中的道理就要想。

  能这个东西充斥在宇宙间,无处不在,无所不有。能就是宇宙间物质的本源。什么东西去掉了能能够独立存在?没有。

  对于能的性质,2千年以前的古人已经认识。古人不叫能,叫作气。

  西汉时,有元气说,认为元气是宇宙的本源。

  东汉人王符,著有“潜夫论”。他说。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窕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

  王廷相,1474-1544。他说,气乃太虚固有之物,无所有而来,无所从而去者。

  古人说的气和今天说的能是一个东西。气,能,热度……。

  能是宇宙固有之物,无所有,无所从。能以积蓄和释放两种方式存在着。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的总量不变,叫作能量守衡。太阳的能释放了,于是地球诞生。我们从能的角度看地球,地球这样诞生。

  上一章探索了能量物质,探索了宇宙间的运动。这一章从地球诞生的角度再一次的探索这个问题。总之,宇宙物质以积蓄和释放两种方式运动,而星体和星团的诞生,衰老是物质的运动形态。

  46亿年

  这一节讨论地球。地球在距今46亿年诞生。我们,书作者和读者都不是科学家,没有专业的知识。我们无法用专业知识来认识46亿这个数字。我们只能从常识的角度认识。类似的问题属于哲学范畴。从常识到哲学一步之遥。书作者相信读者能够与作者一起踏着常识的阶梯走进哲学世界的大门。

  46亿,这个数字是怎么确定的?是科学家确定的。准确的说,是科学家估算出来的。对于46亿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误差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46亿年里地球怎样演化到今天。

  我们怎样来估算这46亿年呢?地球从诞生到今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时间。我们可以将这些时间叠加起来,这样来估算地球的年令。我们从最常见的数字开始,从现在向以前推算:

  人的生命大约百年。人的一代人大约20年。动物的生命比如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命要短得多,只有几十年或十几年或更短。俗话说,人生百年。百年实在是太短促了。

  有人对人生这样描绘: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把我的一生贡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类起源的时间如果以使用打制石器的时间算起,大约2百多万年。打制石器时代的古人在浅山丘陵的山洞居住。古人从山洞走向平地是距今万年以后的事情。走向平地的古人做的第一件大事是实现了烧制陶器。以陶器为标志,人类进入社会阶段。我们中华人结成村落,讲述自己不晚于距今8千年。8千年的古中华人的讲述记录在今天的古书里。人类从距今万年进入社会,如果以20年为一代人,我们中华人已经传递了500代,从黄帝时代算起传递了250代,从秦始皇时代算起传递了100代。

  在今天地球上的生命中,人类和灵长类是高级哺乳动物,历史最长,大约6千万年,其它哺乳动物中任何动物的历史都没有这么长。例如灵长类的现代猿,猫科动物的虎豹都在距今一百万年出现。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渭河和黄河。渭河和黄河在什么时间形成?渭河的中段,也就是8百里秦川这块地方至少在距今8千年还是一片大湖,没有人生存。黄河从三门峡以下是一条海沟,这条海沟在距今万年以后开始淤塞出平地。今天的华北平原在距今万年时是浅海和湖沼,真正的海岸线在太行山的山脚下。古人说,沧海桑田。桑田就是种桑种田。古人也发现了海河山川的变迁。

  在今天,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块陆地,也是最新的一块陆地。你曾想过没有?那里原本是一片海。在距今千万年以前,西藏土地是一片广阔的海边绿地。那时候,喜马拉雅山开始升上海面。直到距今2百万年西藏土地还是西双版纳那样的气候。

  在距今2百万年以前,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不在今天的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与西藏土地连在一起。江南土地在海上,是印度洋上的一块岛屿。

  在亿年以前,2亿年以前,没有今天的7大洲,4大洋。那时候,地球上的陆地北从北极圈南到南极洲几乎连成一片。这一大片的陆地叫作古大陆。在以后的2亿年里,连接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逐渐分离。南美洲向西漂移到今天的位置,这样,才有了7大洲,4大洋的模样。

  从距今6亿年开始,有陆地露出水面。在以前,没有陆地。地球是一个水球,是一个海洋的世界。陆地上的一切: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全部从海洋里演化出来。

  距今6亿年,陆地出现,能够直立的植物出现,早期的直立植物叫作厥类。蕨类植物陆生。在陆地上,有昆虫类出现,那是昆虫动物的时代。在海洋里,有软体动物出现。软体动物类似今天的蚌,螺。软体动物用硬壳保护自己。动物和植物都有了复杂的构造。

  距今4亿年,水中出现总鳍鱼,总鳍鱼开始爬上陆地,开始了有脊椎动物的演化: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距今8亿年,多细胞动物出现,高级藻类出现。早期的海洋植物叫作藻类。

  距今18亿年,出现单细胞生命。这个时期的的生命叫做菌类和藻类。菌类和藻类都在水的环境生存。从简单的生命到复杂的生命,有了动物和植物分类。这个演化过程大约从8亿年到18亿年的10亿年时间。

  以上有地质发现的证实。时间确定。

  距今32亿年,出现最早的生命。这是科学家依据地表温度冷却到生命条件作出的判断。因为地表的温度达到了生命条件,有生命特征的物质出现。从生命现象到18亿年的简单生命经过了14亿年的演化过程。

  从地球诞生到生命物质出现经过了14亿年时间,地球从气团冷却到生命条件。这14亿年的时间是无生命的世界。生命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出现。

  将上面的时间叠加起来大约46亿年。

  46亿年是漫长的。地球经历了14亿年的无生命时期。在这个时期,地球从气团冷却到生命条件。地球经历了又一个14亿年从生命现象演化出了真正的生命。地球经历了10亿年从简单的单细胞生命演化出复杂的多细胞生命。陆地生命开始于距今6亿年,从昆虫类开始。两栖动物开始于4亿年以前。爬行动物类开始于2亿年以前。哺乳动物开始于亿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动物开始于6千万年以前。动物人开始于2百万年以前。社会开始于距今万年。

  地球的时间是46亿年。如果地球生命的时间取30亿年整数,人类的时间以6千万年计算占了地球生命的50分之1,以2百万年计算占了地球生命的1500分之1,以社会的万年计算不过是地球生命的30万分之1。

  46亿年是急促的。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地球就象乘坐在时间列车上在宇宙的空间急驰。

  青年时期

  前面说过,宇宙正在青年时期。世界的事物就是这样:有生就有死,有新生就有衰老。无论是生命还是无生命都是这样。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如果以人来比方,地球还在青年时期,好比人在20多岁的年纪。

  初始的地球是个炽热的气团。从气团开始的14亿年是地球的冷却时期。在这个时期,地球释放的能量是从太阳母腹带出来的。这就相当于人的孕育时期。接下来的32亿年地球是消耗自身的能量来维持地表的温度。这就好像人脱离母体,开始进食,自立生存。32亿年以来,地球表面温度虽然有波动,却一直没有超出生命条件的范围。这是说,地球生命的演化是连续的。距今18亿年,简单的单细胞生命出现,开始了婴幼儿时期。过了10亿年,在距今8亿年,复杂的多细胞生命出现,开始了童年时期。距今6亿年,有了陆地生命,开始了少年时期。从陆地生命到人类社会是地球的青年时期。从地球生命到人类社会的今天,没有脱离过太阳的光和热。这好比是母亲的养育。社会的发展是这样的快,以致人类摆脱太阳的光热,实现人造太阳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这就好比即将结束青年时期去创造辉煌。

  人创造辉煌的时间,从20岁的青年算起到60岁进入老年,大约40年。如果这样比方的话,地球将继续存在百亿年的辉煌期。辉煌期以后再度过百亿年的衰老期。衰老期以后,地球就毁灭了。

  地球将继续存在2百亿年。这是推算出来的预言。预言嘛,就不能当作科学,也不能当作哲学。有人预言过,地球就要毁灭。这个预言的人有无边的法力,他能够推迟地球毁灭。所以,地球才没有毁灭。地球终究要毁灭。但是,地球就要毁灭,或者,地球在2百亿年以后毁灭。这两种预言哪一种可信一些?或者都不可信?

  这是关于地球衰老的问题。准确的推算能够接近事实,因此是科学的方法。比较是常用的推算方法。经过了多种的比较,就从预言前进到推算。上面以人的生命作比较得出2百亿年。现在,我们再找一些其它的比较。

  比较2:现代的观测能够看到银河系以外的星系。星体的年令不同,热度也就不同,因此能够分辨出来许多星体的年令。星体中,有新生的超新星,有象太阳这样正当青年的星,也有已经衰老的星。这样观测的结果发现,星体的年令远远大于2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