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歌-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次,采用了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开放性结构。作家为了扩展信息容量,在《天歌》中以中国高科技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为经线,以“摇篮”里走出并成长起来的中国航天战线的英雄群体所创造的丰功伟绩为纬线,折射出中国火箭发展的历史步伐。作家根据主题需要,摄取众多看似零乱松散的碎片式现象,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地勾描了中国火箭事业50年征程,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一路拼搏的历程,赞颂了铸造中国“神箭”的英雄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如聂荣臻、钱学森、谢光选、王永志、屠守锷、张庆伟、龙乐豪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全书除了一个楔子、一个尾声外,共分九章,每章由大事件和牵扯其中的人物勾连,另外有两个专章介绍航天群英。他们的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淡薄名利的崇高品质,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第三,重视细节的刻画。作品在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重视细节的刻画运用。作品对一些重要的情境和场景的刻画,似电影电视剧中的特写镜头那样生动感人,如写聂荣臻的得力助手、国防科委副主任安东车祸身亡,聂荣臻热泪盈眶,站立不稳,喃喃自语:“安东,我的好战友,可惜你已看不到我们的核导弹爆炸了,你为此倾注毕生的神州核导弹就要震惊世界啦!”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元帅形象跃然纸上。
  作家在结构上博采众长,戴着脚镣跳舞,有时像长篇小说那样进行较为广阔的概括性描述,有时又像散文那样抒发对生活的感受,作品气势恢弘,感情真挚,信息量丰富,笔调雄浑奔放,是报告文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飞天圆梦的恢弘乐章(1)
——《天歌——走近中国火箭的摇篮》读后
  文/罗 勇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飞向太空,遨游宇宙,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好夙愿。中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1700年,中国就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象图。中国更是古代火箭的故乡,而人类有记载的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开拓者就是中国明代的万户。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其《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提到,“约14世纪晚期,有一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面,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不幸的是,火箭发生爆炸,万户为此献出了生命。此事在原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都有提及。为此,在20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科学家们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这位“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勇敢的先行者万户。
  距嫦娥奔月神话流传千百年、距万户飞天五百多年之后,只用了短短五十年时间,中国就先后于2003年、2005年,成功地发射了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民族数千年的飞天梦想,圆了中国人千百年的飞天之梦。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志气和能力。因此,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刚过五十周年大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即将升空之际,读到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天泉、何建明撰写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天歌——走近中国火箭的摇篮》一书,备感欣喜,感慨良多。该书系全国首部以文学笔触抒写中国航天事业伟大征程的激情长卷,是展现中国航天伟业的恢弘乐章。因此,书一面世,立即受到文学界内外人士的高度重视和热切关注。
  透过20世纪世界风云变幻,《天歌》生动地描绘了中国神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崛起的宏伟画卷,全景式地抒写了中国航天业从艰难起步到一路辉煌的壮美历程。从早在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国际国内形势比较复杂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高瞻远瞩地认识到搞国防工业和军工生产的重要性,到1956年3月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并重点强调优先发展原子能、火箭、喷气三大尖端技术,又于1956年4月成立导弹、火箭、航空科学研究领导机构——航空委员会。从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任院长)正式成立,到中国火箭的大本营五院一分院(后曾改称七机部第一研究院,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前身)于1957年11月16日成立并于次年8月迁至南苑。从1958年开始仿制前苏联“P…2”导弹,1960年11月用国产材料成功仿制P…2地地导弹并成功发射(射程550公里),同年12月又试射两枚仿制“P…2”导弹成功,之后地空和海防导弹发射成功,到1964年6月中国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成功发射,7~10月又连续5次发射成功。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次年5月原子弹再获成功,到1966年10月用自主研制的“东风二号甲”导弹携带原子弹头飞行1000多公里成功实现核爆炸,到次年6月1日中国成功爆炸氢弹。从1959年意识到现代火箭开发的必要性,由中远程导弹技术演化而自主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于1970年1月试飞成功,到同年4月24日中国用“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次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地位。从1977年秋中央军委下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三抓”任务,到1980年5月我国成功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射程9000公里),1982年10月我国潜艇水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取得成功,1984年“长征三号” 火箭成功发射中国试验通讯卫星(射程36000公里)。从1990年“长二捆”火箭研制并首飞成功,两年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1999年以“长二捆”火箭为基础设计的“长征二号F”载人航天新型火箭研制成功,到1999年、2000年“神一”、“神二”飞船发射成功,2002年“神三”、“神四”相继升空,2003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想,2005年“神六”升天,两位中国航天员再次遨游太空,最近我们又要迎来“神七”升空……就这样一步一步地,中国航天业历经50年探索,以科技兴国科技强国为宗旨,风雨兼程,披荆斩棘,不断自主创新,不断发展壮大,屡创辉煌,终于实现了让外国人惊叹的“不可想象的闪电般的进步”,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神话”!

飞天圆梦的恢弘乐章(2)
在浓墨重彩抒写中国航天业壮美历程的同时,《天歌》一书以饱满的激情热情讴歌了奋战在中国航天战线上那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科技铁军,以感人的细节、生动的场景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航天英雄形象。书中除叙写了党的几代领导核心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关心支持之外,还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航天英雄形象。如在中央主抓导弹、火箭、喷气三大尖端技术工作,每次导弹发射都亲临前线,在困难时期联络众将帅为五院科研人员向各大军区和海军募捐“科技肉”、“科技豆”、“科技鱼”,亲自主持拟定《科学十四条》并明确讲“对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求他们‘专’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是专家不‘专’,那还算专家吗?我们今天的专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专得不是太深而是太浅。尤其是有杰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更是太少了,我们国家需要很多杰出的科学家”的共和国元勋聂荣臻元帅;响应聂帅募捐倡议,说“老子就是当裤子,也要把导弹、原子弹搞上去”,在广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把帽子放在桌子上然后说“今天,我是来为大家脱帽加冕的,就是说脱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加上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之冕”的陈毅元帅;面对前苏联专家刁难中国酒精而用国酒招待他们最终让其签字同意用中国酒精作导弹推进剂的彭真同志;在南苑为中国首批集结的航天科技队伍开讲导弹第一课、为中国航天事业倾注大量心血、通过细微末节发现新一代航天英才的“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从军队指挥员成长为火箭总指挥、工作上严严谨认真、钻进运载火箭“肚子”内亲自检查不易复查部位并同意用胃镜给火箭检查身体的张镰斧部长;奋战三线基地17个春秋没休过一次探亲假、曾担任过3个型号和“长征二号丙”火箭总指挥的袁连启;为确保“长二捆”火箭首飞成功钻进有毒气体四氧化二氮弥漫的火箭尾舱进行抢险而中毒昏迷中仍关心着火箭和其搭档(“快,快救火箭,快去把阿宏拉出来”)、最终献出宝贵生命的国家特级技师魏文举;年轻时就崭露头角率先提出导弹燃料卸料方案、善于逆向思维、以超前意识和全球视野带领中国火箭走出国门跻身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壮举中提出三步走宏伟构想的王永志院长;中国航天青年领军人、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中国火箭队伍的领军人物前研究院院长吴燕生‘自学成才的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金牌火箭的铸造者龙乐豪;航天“神刀”顾大明;自学成才的火箭专家、铸铁冷焊首创者陈忠盛;神技天焊高凤林……就是这样一个由航天精英组成的英雄群体,以他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以青春、智慧、心血乃至生命化作志在九天的神箭,创造了中国航天业的奇迹——正如美国“大力神”火箭副总设计师、休斯公司特邀技术顾问史密所说,他们“的确是善于也敢于创造奇迹的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历经50年征程,培养和形成了“永不停步,勇攀高峰,永保成功,永创一流”的研究院精神(四永精神),培育出了“顽强,毅力,忍耐,坚守”的院魂;透过研究院50年辉煌的壮美历程,在那些为中国导弹和运载火箭事业腾飞献出青春智慧和热血、付出巨大努力的航天精英们身上,我们真切地看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强烈地感受到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强自立伟大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歌》又何尝不是一曲唱响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壮歌?!
  诗人卡罗琳·享森《奔向群星》诗云“我们聚集在一起,去创造地球的未来。/我们手挽着手,我们是再生的人类。/宇宙敞开了大门,群星敞开了大门,/星空中有着丰饶的土地。/宇宙敞开了大门,未来在我们肩上,/奔向宇宙,奔向群星。”让我们唱响“天歌”,去追寻中国运载火箭事业和今日中国更辉煌的未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为在天宇书写神奇的人们而歌
——读天泉、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天歌》
  文/李炳银
  我们曾经一次次地为核弹爆炸、卫星升天、“神舟”远航、“嫦娥”奔月的伟大壮举而欢欣鼓舞,而自豪和骄傲。因为正是这些在国际高科技平台上我们国防航天科学工作者的出色表演,才在现今的国际社会生活中建立了我们民族国家的尊严和威望,有了表达我们意志的地方和力量。所以,这些科学的伟大成果,是立国的剑,是兴国的旗,是固国的根基,是国家建设发展和强盛的突出表现。
  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很清晰地知道,无论是核弹,还是卫星飞船,它们的升空远航都是必须有火箭的托举才可以实现。而导弹、卫星和飞船是否能够得到成功的放飞,火箭的助推是否成功,其实是具有很关键的作用的。过去,因为这样那样的社会环境原因,对于像火箭、航天科学这些高科技的领域,出于保密的原因,对外的大门时常是紧紧关闭,既很少宣传,人们自然了解得很少。所以,人们经常只知道结果而对过程陌生的现象就非常自然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长征火箭也已经多次参与了国际发射的市场,并成功地将“亚洲一号”等很多国外卫星送入太空成功,人们才渐渐地对火箭的认识多了起来。
  最近,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