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人合写的《新加坡青年》。书中除了对青春期恋爱的个人标准、社会标准、约会频率、约会模式以及确定关系的模式的研究之外,还研究了影响上述现象的因素,如年龄、国籍、宗教、教育程度、就业状况、职业、收入、家长的职业、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等,其中有些因素在新加坡具有独特的意义,如种族、母语、宗教信仰等。这项研究采用了十分规整的社会学调查方式、随机抽样、填写问卷等等,值得借鉴。
斯克华兹和默顿()在《爱情与义务》一书中的第三章研究了恋爱的社会动力学。他们发


现,美国的男女少年从

岁起相互发生兴趣(在此之前没有感觉),青春期恋爱是成年期恋爱与婚姻的第一步。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青春期恋爱在女孩子心目中比在男孩子心目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女孩子的名誉地位与其“恋爱纪录”紧密相连并成正比,即如果一个女孩子有许多男孩子追求,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会上升;如果一个女孩只有很“没份儿”的男生或根本没有男生来喜欢她,就会大跌身价。青春期恋爱的内容一般只包括一起出席晚会、吃吃午饭,以及拥抱接吻等等,并不发生性关系。中国的情况与美国显然不同。除社会历史传统的不喜言性爱及男女授受不亲等戒条的影响外,还有生理差异。据研究,西方青年青春期的到临(男孩变声,女孩经期)比东方要早些。这些差异在研究中应给予特别注意,或许会成为在中国的研究中最有趣的发现。
多恩巴克()等人在一项关于黑人青少年青春期恋爱的研究中观察了不同种族的家长对子女恋爱的控制方式。他们发现,年龄规范在黑人青少年尤其是女青年中十分重要。由于家长的严格控制,形成了黑人女青年开始恋爱时间普遍偏晚的模式。这种控制与对其他种类的越轨行为的控制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副文化

可能的解释是,黑人家长用严厉控制的手段对抗威胁其子女身心健康的环境。在我的研究中,也应注意影响年龄规范的各种因素,如性别、家庭背景及其他个人因素。(多恩巴克,

杰克逊()在《青春期》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专门探讨青少年恋爱的动机。他发现,为了与异性交往的动机在女青年中占


;为了交个朋友的在女青年中占
,男青年中占

,男青年中占


;为了摆脱父母的在男青年中占



,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的在男青年中占,女青年中占


。研究还了解了青少年谈恋爱的场所,其中回答“没有地方可去”的在男生中占

,女生中占。恋爱动机及场所均是我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可通过比较发现其中的异同。(杰克逊,


柯林斯()的研究发现,青春期恋爱的一般模式是男孩采取主动,首先亲近女孩,但当双方产生感情后,女孩的热情程度迅速接近男孩。男女双方都是按照各自伙伴群的期望来掌握亲密程度的,因此男女青少年的恋爱关系往往并不过分亲密,否则就会同各人所在的伙伴群的期望发生矛盾。
(柯林斯,

麦可伯()在一篇题为“青春期恋爱理论的形成”的论文中试图创造一套关于青春期恋爱的完整理论,并对影响此现象的种种因素加以研究。文章追溯了上世纪至今恋爱模式的变迁及青春期恋爱关系的沿革,将青春期恋爱的内容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性,二是感情,并认为对青春期恋爱的变迁影响最大的领域有三个,首先是物质和社会上的变化,其次是社会舆论压力的变化,最后是这些变化的个人意义及个人
反应。(麦可伯,

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首先,在设计问卷之前,我访问了十几位中学教师和干部,他们当中有学校政教处主任和校团委书记,有年级组长,也有普通教师。提问依据一个比较松散宽泛的提纲,其中包括学生中青春期恋爱的年龄、动机、择友标准、途径、恋爱内容、后果及学校的措施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些访谈使我得到对青春期恋爱现状的初步了解,人们关注的问题及看法,采取的措施等等,不但为问卷的设计提供了基础,而且得到不少生动的事例,使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显得更加吸引人。
研究的第二步采用定量的方法,样本容量为

人,选自
北京海淀区的三所中学。这三所中学一所是市重点中学(北大附中),一所是取分中等的中学(北大二附中),还有一所是取分下等的中学(海淀二中,所谓“收底”中学,即别校不收的考分太低的学生它全部收下来,这所学校的高中部是职业高中,有投递、金融等专业)。如此抽样的目的在于使样本尽量能反映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在每所学校中用随机原则在每个年级中各抽一班,以期得到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情况。问卷的填写采取访员到课堂散发,请调查对象自填,填毕收回的方法,回收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除了有个别没来上课的学生及极个别拒绝填写的学生)。由于样本不是随机抽样,研究在推论上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至少目前已可看出的偏差有调查对象中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比重过大,这与海淀区高校过于集中有关。
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共计

个变量,其中


个是自变量,如年龄、性别、父亲教育程度、本人志向等;其余为依变量。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分为两个步骤:



计算各个变量的基本百分比及某些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以便对调查
数据作基本的描述;


)对



个主要

采用卡方检定法(

自变量与全部依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检定自变量与依变量二者不相关的假设,显著程度规定为

。在检定结果的显著程度低于


时,二者相互独立的假设被接受;反之,假设被否定,自变量与依变量被判定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随后,通过变量频数分布依据研究假设做出有意义的解释。


研究结果及讨论
样本中承认结交过异性朋友的学生占。这一比例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至少受到三种未知因素的影响:第一,由于教师和家长一般对青春期恋爱持审慎或公开的否定态度,调查对象有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否认自己的有关经历,这就会导致承认谈过恋爱的人数低于实际数字。第二,由于青春期恋爱与一般男女同学之间产生好感和亲近难以区别的十分清楚,有些人会将结交一般的异性朋友当做恋爱经历看待,这就会导致承认谈过恋爱的人数上升。第三,还有人纯粹出于幽默感愿意说自己是有过此种经历的,就像有些女人无中生有地指控某人曾强奸过自己而实际上是一种自恋和自我夸大的行为那样(这一比喻也许并不十分恰当)。这种动机也会使承认结交过异性朋友的人数增加。如果我们考虑到第一种情况同第二、三种情况部分地两相抵消的可能性,这个比例或许是比较接近于实际情况的。根据对中学教师的访问,一位高一年级主任做过大略估计,在一个

多人的班里,男生有五六个、女生有六七个谈过恋爱,差不多占到全班的三分之一。这一估计与问卷调查结果相仿。

在对自变量与依变量相关关系的卡方检定中,首先假定二者是不相关的,显著程度规定为


。检定发现与是否结交过异性朋友这一依变量相关的因素有:



性别(。从原始数据看,男生当中有过恋

与父亲关系
爱经历的超过期望值,女生则低于期望值。

。与父亲关系不好者中有过恋爱经历的超过期望

年龄

。初
值,与父亲关系好的低于期望值。
中生恋爱的超过值望值,高中生低于期望值。

关于青春期恋爱的年龄
在回答“你认为女生什么年龄开始结交异性朋友比较合适”这一问题时,半数以上(

)的人们看法集中在岁至



岁以下的占岁以上的占。平均值是

岁之间,选择





。对男生谈恋爱理想年龄的看法比女生略晚,集中在

岁,标准差为


岁以前的只占

岁以上, 





。在承认谈过恋爱的
岁,标准差为,平均值是



岁以下,占

人的恋爱经历发生在


人中,


人,占

人,占岁的


岁的


人,占

人,占岁的


岁的

人,占岁的



人,占

岁的






人,占


。平均值为

岁,标准差为

根据中学老师们的说法,青春期恋爱确实从小学就开始了。有的老师指出中小学衔接的时间是一个“漏洞”,中间有长达两个月的时间没有事干也没有学校的管束,有些学生就是在这段时间交上朋友的。初一初二的孩子才十三四岁,他们真的会谈恋爱吗?有位老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在他的学校有两个高一的男生为了争夺一个初一的女生打了起来,这个女生不想理睬他们,可她的一位女友却看不下去了,主动提出代她写情书,并说,“人家为你都打起来了,你还不理人太不好了,我来替你写。”不少老师认为,虽然初中的孩子(岁)好奇心强,刚刚萌发的对异性的兴趣十分强烈,又不知利害轻重,因此有时显得比高中生(岁)还热烈,但那“不是爱情,而是胡闹”。到高中以后,由于懂事了,又有考大学的压力,反而有些收敛,但真正的恋爱却可能在此时发生。
表一和表二是影响青春期恋爱的理想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各种因素:

是对自变量与依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
表一表二中的


是显著程度。当

是自由度;


关系所作的卡方检定得到的数值;


时,两变量之间不相关的假设就被否定了,也就是说,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所谓“期望值”是指假定两变量相互独立(不相关)时应当得到的频数,因此在我们发现两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时,还可以从原始数据(频数分布)中大略看出是哪一类人在这一变量上超过了假定二者不相关的期望值。
从青春期恋爱理想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对比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言行相悖(理想与实际的相悖),如高中生对青春期恋爱理想年龄的看法比初中生要晚,但实际年龄早。可能的
小于
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内心矛盾导致理想与行动的矛盾,甚至包含有些人对自己过早恋爱表示后悔的因素;另一种解释则是口是心非,即口头上希望晚但行为上早。
表一影响青春期恋爱理想年龄的因素

表二影响青春期恋爱实际年龄的因素



关于青春期恋爱的动机在


名承认谈过恋爱的学生中,三项主要动机依次为


在需要时有人帮助(异性的自然吸引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 

。较次要

“学习如何与异性
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 

。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
相处” “寻找终身伴侣”


“享受人生”
“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

“摆脱父母的控制”

)。
包括没有恋爱经历者在内的研究对象(


人)对青春期恋爱动机的看法与上述排列次序大同小异,只是“为了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这一动机被排得靠前了(第五位)。这一变化表达了旁观者与当事人的不同观点,即当事人并不觉得有表现自己的动机,而旁观者却认为他们是在“拔份儿”,显示自己。这一点被许多老师的看法证实。他们认为,不少谈朋友的学生是为了炫耀自己,“女孩子是为了找个靠山,男孩子是为了显示自己。”找靠山也是一种炫耀,有的女生说:我认识的男生多着呢,有人敢惹我,我能叫来一帮人。有位老师用学生的话概括一些女生谈恋爱的动机是“找个厉害的主儿给撑着”。
不能否认,有些比较早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真正的恋爱意识,如许多人在问卷上写到目的是想寻求精神寄托,寻求温暖,避免孤独,有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等等。但即使是这些真正具有恋爱意识的人也极少考虑到结婚或寻找终身伴侣。有位老师转述他班上一位恋爱谈得如火如荼的女学生的话,当老师问她是否打算结婚时,她否认了,说:“哪怕好三天也行,起码我被人爱过。”然而,寻找终身伴侣的动机在青春期恋爱中虽属鲜见,却也不是完全没有的,如前面统计数字表明有的人怀有此种动机。当某校一个女生的恋爱被老师劝阻时,她说:“我个子矮,将来不好找对象。”最后虽然两人抱头痛哭分了手,女孩始终对拆散他们的老师耿耿于怀。这种情形似乎确属想寻找终身伴侣的事例。

在问卷列出的十种动机中,有两种同前述所有自变量无关,换言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