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脚上有伤不便走动,除了偶尔去给老夫人和孟氏请安外,安若澜大多时候都待在房里,练字看书,或是与百灵一同描花玩笑,日子过得相当惬意自在。
或许是心境不同了,平日里闲着无事时,安若澜不再如前世那般,总是渴望孟氏来陪着她,也不再总是惦记着前世的仇怨,她像一个真正的七岁少女般,玩耍做功课,无忧无虑的,似是要弥补前世年幼时所有的缺憾。
看着主子日渐开朗起来,刘氏与秦张两位嬷嬷都十分欣慰。
转眼五六日过去。
这一日午后雨雪初晴,日光普照,气候很是喜人。
安若澜让人将躺椅搬了出来,在廊下同百灵玩花绳,正玩儿得起劲呢,张嬷嬷迈着小步子匆匆过来,说:“小姐,五夫人往这边来看您了。”
脸上是带着喜色的。
尽管对孟氏诸多埋怨,然安若澜房里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希望她与孟氏和睦的。
刘氏在一旁做针线,闻言立即放下了东西,笑吟吟道:“我这就去准备茶水点心。”
听闻母亲过来,安若澜心里还是高兴的,当即便小心收起了花绳,让张嬷嬷抱她去迎接孟氏。
百灵小孩心性,玩耍被打断,不免有些恹恹的,无精打采地跟在张嬷嬷身后出去。
安若澜趴在张嬷嬷肩上,抬眼见百灵撅嘴鼓脸的,于是笑嘻嘻安慰道:“咱们一会儿再玩。”百灵瞬间眉开眼笑了,步子都带风。
在月亮门前,安若澜主仆三人接到了孟氏。
距离上次去请安已经过了两日,两日未见,孟氏对女儿还是很想念的,是以一见到安若澜,她便一把将人从张嬷嬷怀中抱了过去,秋眸含泪,又是嘘寒问暖,又是倾诉思念,不一会便哭成了泪人儿。
安若澜又是无奈,又是好笑,脑子里兜兜转转的,都是老夫人的那句话。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用在她的母亲身上,真是再适合不过。
张嬷嬷在旁边劝:“夫人莫再哭了,担心伤了身子,有话回屋再说不迟。”边说着,边把安若澜抱了回去。
孟氏这才拭去泪水,含笑点头,伸手又要去抱安若澜。
安若澜纹丝不动,只道:“母亲,您身子弱,就别操劳了,就让张嬷嬷抱着女儿吧。”
闻言,孟氏讪讪收回手,僵笑道:“澜儿真是长大了,都不愿同母亲亲热了。”
孟氏话中幽怨十足,安若澜只当没听懂,俏皮地眨眨眼,笑道:“女儿也是舍不得母亲劳累嘛。”
旁边,张嬷嬷听了这话,又是欣慰,又是着急,孝顺是好事,可小姐怎的不抓住机会,同夫人亲近亲近呢?!
然转念一想,张嬷嬷又释然了。
夫人每次抱小姐,总是走不了几步路就气喘吁吁,之后只能让旁人抱着,想来小姐除了心疼夫人外,也是嫌麻烦,是以才会如此吧。
于是也劝道:“是啊,夫人,也没几步路了。”
孟氏本也只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关怀之情,眼下被劝阻了,虽有不甘,却还是绞着手帕,委委屈屈地点了头。
在她看来,不管是什么,她能不给,但是给了儿女却不能不要,是以眼下女儿拒绝她的疼爱,就是辜负她的心意,是不孝忤逆,是伤了她的心。
虽只是一件小事,然孟氏心中却存了芥蒂。
回到东院暖阁,刘氏奉上茶水点心。
孟氏先是絮絮叨叨,关心了一番女儿的日常起居,随后又问起老夫人近日的心情,接着更是旁敲侧击,询问安若澜何时能回馨月苑去,她话里话外都满含思念之情,仿似没了安若澜,她便活不下去般。
“澜儿不在母亲身边,母亲当真是寝食难安,澜儿快回来吧。”
听着这些话,看着母亲红润明艳的脸庞,安若澜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寝食难安?
真是与她听闻的不同。
这几日府上的丫鬟婆子们都在说,五爷日日早归,每天都陪着五夫人吟诗作画,弹琴吹箫,夫妻两人快活似神仙,羡煞不少人。
下人们还说,五夫人一日比一日明艳照人,一天比一天娇美动人,过的真是比刚进门的新嫁娘还幸福滋润。
这样的母亲会想她想到寝食难安?
光是看看母亲的气色,她就知道答案了。
微微一笑,安若澜适时露出几分感动之色,轻声道:“劳母亲挂心,女儿过得很好。”
见她如此,孟氏在心中满意地点头,看来澜儿还是把她看得很重的。
心中油然而生一股骄傲。
原本的关怀因着这股骄傲渐渐变了调,孟氏开始敲打安若澜,教导她如何讨老夫人欢心。
安若澜一一应了,挑着少数有用的记下,忽地又听孟氏问:“澜儿,你怎的把黄莺送到你娴妹妹房里去了?”语气中带着几分责备之意。
一惊,安若澜眨了眨眼,疑惑地望向秦张两位嬷嬷。
当时决定将黄莺交给母亲处置后,她就没再过问了,怎么现在母亲反而来问她?
且,黄莺怎的被送到安若娴房里了?
正要问,门外传来一声通报,小丫鬟脆生生道:“五夫人,六小姐,周大人府上的姨夫人和表小姐来了,老夫人让五夫人与六小姐一起过去见客呢。”
话音将落,孟氏猛地站了起来,红润的脸庞瞬间变得苍白。
她跑过来作何?!
第三十章 姨母
今天的更新有点迟,大家请见谅,么么哒~~~
*****
孟氏的反应太过激烈,众人纷纷侧目。
察觉到周围异样的目光,孟氏心下一慌,攥紧了手帕,掩饰笑道:“没想到晴堂姐会过来,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边说着,边拿眼角瞅安若澜,眸底闪过焦虑。
“嗯?”安若澜瞧见孟氏的眼神,眼底快速闪过一抹疑惑。
不过是姨母来了,母亲为何这般反应?
凝眉一细想,她恍然大悟。
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周大人府上的姨夫人,应该就是她的那位二姨了,也难道母亲反应这般大。
她的这位二姨,说起来也是一名奇女子。
孟国府诗书传家,教养出来的女儿皆是知书达理,温文贤淑的,可偏生到了她母亲这一代,莫名就出了一个大大的异类,这异类就是她的二姨,她三舅爷的嫡女——孟思晴。
传言她这二姨天生一身侠骨,打小就不爱读书绣花,只爱舞刀弄剑,兼之性子爽朗率直,比之男儿亦有过之,是以尚在闺中时,便被赠了一个“闺中巾帼”的称号,名声丝毫不亚于被誉为“盛京四大才女之一”的母亲。
若单单是如此,倒也称不上“奇”,最让人惊奇的是,二姨在及笄后,竟然看上了阁老家的嫡长子,还扬言非卿不嫁!
这周阁老家的嫡长公子,乃是当年的盛京“第一公子”,不仅品貌德行无人出其左右,才华更是百年难得一见,是当时京中贵妇们最看好的年轻俊杰,亦是无数闺秀痴心倾慕的对象,其盛名可见一斑。
二姨出身虽也不低,可终归只是侯府旁支的嫡女,加之她那般性情,是以她的豪言壮语一出,就遭到了无数人的耻笑,没有人不说她痴心妄想的。
然而结果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二姨的百折不挠,穷追不舍,让她得偿所愿,成为了第一公子的夫人。
当年的事,即便是到了如今,也依旧是盛京贵妇圈中的笑柄,不少人在背后骂二姨不知廉耻,等着看二姨被休弃,然而安若澜知道,这些人永远不会得逞。
她还记得,前世在她死前,二姨依旧过得很富足美满,子女成群,夫妻和睦,最难得的是,姨夫在青云直上的同时,也一直没有纳妾,只专情于二姨。
那时的二姨,被称羡为盛京中最幸福的女人,没有哪个女子不羡慕嫉妒的。
若是当年她能放下骄傲,和卫刑好好过日子,想必也会是旁人羡慕的一员吧,至少……至少不会是那般下场。
想到这里,安若澜舌尖发苦。
摇头甩开脑中的伤感,她欢喜道:“母亲,咱们赶紧过去吧!”
前世受那些闲言碎语的影响,她对二姨的印象很差,可如今,她却迫切希望与之亲近,她相信,一个能够牢牢掌握丈夫心意的女人,一定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一定能从二姨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见她如此兴奋激动,孟氏惊愕不已,脱口问道:“澜儿不是不喜欢二姨的吗?”
闻言一怔,安若澜笑道:“女儿是怕让祖母久等啊。”
她倒是忘了,母亲并不喜欢她与二姨亲近,说是怕她染上恶习。
不过前世二姨一直对她很好,有甚好东西总不忘送她一份。
孟氏半信半疑地打量安若澜一番,见实在瞧不出什么异样,才颔首道:“确实不能让老夫人久等。”
当下便招呼众人赶去松鹤堂。
安若澜默默呼出口气。
路上,孟氏低声教导安若澜,让她和二姨周孟氏保持距离。
安若澜面上应了,心里全不当一回事。
到了松鹤堂,才知老夫人并没有在正堂见客,而是在正堂东边的耳房内。
那是老夫人接待亲近客人的场所。
孟氏听闻后脸色有些难看。
吴嬷嬷将安若澜母子引进东房门,随后就退下了。
安若澜由刘氏抱着,进了门后,她一边跟着孟氏恭恭敬敬向老夫人行礼,一边若有似无地偷瞄坐在炕下交椅上的周孟氏,眼珠子骨碌碌直转。
周孟氏的妆容并不华贵,只是略施脂粉,穿了一身湖青色的窄袖袄子,凤眸含笑,丰唇微勾,长眉挺鼻,瞧着不若一般女子那样娇滴滴软绵绵的,倒是有一股子豪迈凌厉之气,让人禁不住多看两眼。
前世安若澜未曾细看过这位姨母的面容气度,如今一看,却是转不过眼了,竟直愣愣地打量起来,根本不知掩藏。
周孟氏撞见外甥女这般大咧咧打量的目光,不仅不恼,反而爽朗一笑,轻快道:“瞧咱们澜姐儿这傻样儿,莫不是不认得二姨了?”
闻言,周孟氏右手边坐着的十一二岁少女忍不住掩唇低笑起来。
这是她的表姐姐周宓儿。
安若澜脸上一热,赶紧收回目光,赧然挠了挠额角,清脆唤道:“二姨,宓儿姐姐。”
周孟氏高声应了,含笑起身,过来要抱她。
“二姐,澜儿这孩子也不小了,您抱不动她的。”孟氏上前笑着拦下周孟氏。
周孟氏冷笑一声,道:“我可比不上你娇弱。”
说罢,径直拨开孟氏阻拦的手,撑着安若澜腋下将人轻轻松松抱了起来,还举到头顶晃了晃,逗弄道:“就澜姐儿这小身板,二姨抱一天也不累,澜姐儿说是不是啊?”
安若澜咯咯直笑,怕摔般抱住她的脖颈,眼角却偷偷扫向暗自咬唇,眼中含着焦虑与幽怨的孟氏。
似乎,有哪里不对劲?
第三十一章 无奈
周孟氏抱着安若澜逗弄,姨甥两个瞧着很是亲热。
见状,孟氏隐隐露出担忧之色,澜儿怎的突然与二姐这般亲密了?
踌躇片刻,她终是忍不住上前,故作嗔怒笑道:“二姐,瞧你只顾着逗澜儿,倒是把姑母与我都给忘了。”
本是一句逗趣玩笑的话,然从孟氏嘴里出来,却完全变了味,就是没脑子的,也听得出她是在刻意阻止周孟氏亲近安若澜。
如此待客,是很失礼的。
所有人都被孟氏的言行惊呆了。
然而孟氏丝毫不觉自己语气有误,见周孟氏还抱着安若澜不放,又略显着急地加了一句:“二姐还是快坐下吧,不然姑母要生气啦。”
说罢,还故作促黠地掩唇笑了笑。
孟氏自以为掩饰得很好,只是她脸上浮着几丝着急慌张,让她看起来不像是在调侃,而是像真的在担心老夫人会生气。
如此话语,如此神情,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老夫人刻薄苛刻。
老夫人眼神当即沉了沉。
周孟氏转头看了看笑容僵硬的孟氏,又望了望面色微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