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风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却风归-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帐内几乎所有人都站立起来,迎接辽西公主。
  拓跋珪闻言愧疚地看贺兰姜一眼,很快又道:“可是,巫师确实不起作用。我要求找一个医士。”
  “巫师怎么没用,要不是巫师请大神帮忙,阿仪能坚持到现在?”辽西公主缓步过来,看一眼拓跋仪,然后坐下。
  “然而如果找的是医士,阿仪说不定已经好了。”
  “你——”辽西公主掀了掀眼皮,隔会儿冷冷道:“别的没见着,倒是学会顶嘴了。
  贺兰姜赶紧朝拓跋珪使眼色。
  拓跋珪深知阿婆在贺兰部的势力举足轻重得罪不得,更知她信仰神灵不屑医药,然而,床上躺的不是别人,是他弟弟。他道:“医士也有医士的好处,阿婆又为何一定不让他们来看看呢。”
  “贺兰部没有医士。”
  “什么?”
  “这儿不需要医士。”辽西公主波澜不惊地。
  拓跋仪突然爬起来,头抵住柱椽,拼命的呕吐。因为肚子里的东西早都吐完了,所以只剩下些清稀的液体。
  拓跋珪顾不得再与辽西公主争辩,连忙帮他擦拭嘴角。
  “阿仪,阿仪——”他欲搂住他,可拓跋仪乱滚着,喉咙里发出嘎嘎的声音。
  拓跋珪使出全身力气方把他抱在怀里,紧紧抱住他。
  二弟的背脊瘦如刀削,又尖又薄,身体僵直。
  一种近乎死亡的衰竭,一寸一寸凌迟着他的神经。
  他把他抱得更紧了,他从不知一个人可以抖成这样,像随时可以崩溃。他只能尽力按压着他,以致当拓跋仪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他自己却有死过一次的感觉。
  这就是张衮第二次见到拓跋珪时的场景:少年坐在满席吐出来的秽物里,从头到尾只有两个字:“阿仪,阿仪。”
  一切招呼解释都免去了,他上前说了一句话:“到这会儿没死,就有希望。”
  接下来他们度过了平生最艰险的一个夜晚。张衮一直觉得拓跋仪简直是在拓跋珪的坚决要求下才活下来的,整整一夜,哥哥不停地在弟弟耳边呼唤他的名字,生怕弟弟一觉睡去再也醒不来。
  张衮用刀子给拓跋仪小腿划了一道口,告诉拓跋珪他弟弟中了剧毒,即使活下来,也有可能伤害到脑子。
  此后数日,拓跋仪的小腿成为毒的宣泄口,皮肤肿胀几乎透明,喷涌而出的脓水常常不多刻就浸湿了半床毡子。
  没有人相信他能活下来,除了拓跋珪。
  他每天喂他吃药,跟他说话,清洗伤口——他不放手任何人来做这些事情,哪怕他之前已有将近一个月没有好好休息;他坚撑着,哪怕贺兰姜亲自来劝。
  拓跋仪的眼睛依旧空洞无神,小腿一碰就是一个洞,然而总算一天天好起来,虽然每天还要发作几次,但抽搐的时间越来越短。又过了三天,拓跋珪稍稍放下心来,出去擦了下身体吃点东西,突然情势急转而下,他跟着女奴匆匆赶到的时候,血、黏液、唾沫,腐烂的气息扑鼻而来。
  张衮也急匆匆赶到了,看着那似乎再也停止不了的抽搐,他凝重道:“我只能试针了,刺他的头部。”
  拓跋珪看看他,两人目光无声交流良久,拓跋珪平静地道:“那就试吧。再也没也办法了。”
  他走过去,按住弟弟剧烈抖动的身体,拓跋仪吐出来的脏东西马上沾在了他新换的衣服上。他视若无睹的抱起他的头,脸上没有恐惧,也没有悲伤。
  然而他知道,这一针,可能使他安静下来,也可能让他永远睡过去。
  “阿仪。”他低低道。
  奇迹发生了。一针下去,当他们以为拓跋仪再也醒不过来的时候,他突然睁开了眼:“水。”
  贺兰姜双手捂住眼睛,慢慢倒退出去,满含热泪。
  一切慢慢好起来。拓跋仪开始进食,腿上的伤也慢慢一点点愈合,除了——
  “阿仪,不要整块咬,用刀子切了吃,知道吗?”拓跋珪将拓跋仪口中吊着的羊肉取下来,放在盘中用刀子割开,耐心地做示范。拓跋仪看看他,看看刀子,看看羊肉,点点头。拓跋珪摸摸他的头,又手把手教了他刀子用法,嘱他别伤了手,才放他与羊肉作战。
  一旁张衮看着道:“二翁主虽然把这些东西都忘了,不过悟性智慧还在,一段时日后当与常人无异。”
  拓跋珪点头,看一眼拓跋仪,后者虽然刀法显得生疏,却也有模有样。他笑道:“阿仪很聪明,我不担心。”
  拓跋仪似乎听出来哥哥在夸他,仰起头来笑。
  拓跋珪忍不住再摸摸他的头,对张衮道:“早前一直没时间问洪龙你怎么到了这儿,可是阿仪的救命恩人呀!”
  张衮道:“吉人自有天照应,可见二翁君是命厚福深之人,本来四公主托我带些东西给大公主,正巧撞上这桩事。”
  “你还要回铁弗部去吗?”
  “不,我早三年前就离开了铁弗。这次是去探望四公主,所以顺道。”
  “那三年来——”
  “一年在敦煌,一年在冀州,还有一年四处流浪。”
  “敦煌?”拓跋珪有些印象:“是不是有个僧人在营建一个莫高窟?”
  “不错。”张衮道:“现在可不止乐僔大师一人,许多人受了他的感染,纷纷上山凿洞呐!翁主竟然也知道,定是他化缘来过吧。”
  拓跋珪点头。
  “乐僔大师一年中一半时间呆在敦煌,一半时间出来不辞劳苦,实在让人敬佩——你可知道,画壁画塑泥塑的过程原十分艰辛,他和匠人们缩身在一个个矮小的洞穴里,每天与风沙为伍,受饥挨渴更是稀松平常的事,不过也许越是艰辛之境,越能激发人的潜能——那一片片壁画塑像,竟然瑰丽逼真得很,翁君有机会实在该去看看。”
  “看样子你被迷住了。”
  张衮并不否认,又道:“若真能开出一个个佛窟,必为佛教弘扬奠不世基业。”
  “汉人是不是信佛教的很多?”
  张衮笑笑:“乱世之中,不论胡人汉人,只不过是需要一样东西支撑自己活下去而已。”
  拓跋珪若有所思,停了片刻道:“冀州呢,冀州有什么地方吸引你?”
  “留在冀州纯粹是意外,我遇见了崔玄伯。”
  “哦,那个有名的河源崔氏。”
  “大翁君知道得很多呀。”张衮赞许道。
  崔氏一门是北方十分有名望的高门士族,以才学著称。崔玄伯名宏,玄伯是他的字,自小便有“冀州神童”之称,据说当年苻融到冀州出任冀州牧时,还曾专门上门拜其为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
  拓跋珪笑笑:“对了,你那儿有没有药草方面的书,借本与我看看。”
  张衮从怀中掏出卷册子,拓跋珪道谢,接过,又问:“阿仪这次到底中的是什么毒?”
  “应该是种蛇毒。”
  “蛇毒?”
  “对,你看他的小腿上,有两个细细的孔。”
  “听阿妈说,他就是在这帐子中受的伤——帐中哪来的蛇?”
  张衮摇了摇头:“草原上蛇确实比较少,有的话也基本无毒。真正剧毒的蛇一般生长在深山老林中,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也感到十分奇怪。”
  总有什么缘故,拓跋珪想,虽然大家都说是偶然。他抬起头:“洪龙既然离开了铁弗,如果目前没其他计划的话,不如留下来暂住?”
  “也好。”
  张衮出去了。拓跋珪盘坐席上,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摊开药书看起来。
  帐中一片安谧的宁静。
  一只手从臂弯处绕上,拓跋仪像小孩子一样爬上他的膝盖,帮他翻页。他柔软的头发摩挲着他的下巴,“哥。”他叫。
  “嗯?”拓跋珪轻轻帮他拭去嘴角一星油渍,应。
  “哥。”
  “什么事?”
  “……没什么,就想叫叫。”
  “少说话,多睡会儿,你需要休息,知道吗?”
  “哦。”
  看他乖乖的趴着自己的膝头睡去,拓跋珪想起了小时候,唇角不自觉地微弯,又想后来阿仪渐大,箭法愈好,表现柔弱的一面却也愈少……不想今日还有重温旧昔时光的一刻,这病倒也……
  他的唇又抿紧了,放阿仪躺好,旋而起身,围着帐子慢慢打起转来。帐是新搭不久的帐子,用的皮料搓绳少有磨损的痕迹,正中的火灶也熏得不黑。他以肘支颔,踱上一圈,来到一只桶前停住。
  看起来应该是个储奶的木桶,似乎有什么闪了一下。弯腰,从桶盖缝隙中拈起一截灰白色的半透明薄膜,薄膜上有星星银色,放在鼻下闻了闻,有股子淡淡儿的腥味。凝眉间,有人在帐口道:“大翁君,长孙回来啦。”
  伴随话音涌进来的不止长孙肥,还有李栗和拓跋他。拓跋珪见状笑道:“你们三人,还真爱同进同出。”
  叔孙建放了帘子走进来:“就是,吵也要吵,好也要好。长孙,看你模样,可是说服你老爹了?”
  李栗道:“他哪用得着说?长孙大人慢声细气地跟他讲话,他不轰隆隆顶撞回去他爹就已经眉开眼笑了。”
  拓跋他点头:“我们主要是找长孙大人费了些功夫。”
  早在相识不久,拓跋珪就知道长孙肥的爹是原代国东部大人长孙嵩,他对长孙肥道:“你说服你爹什么事?”
  逾半年不见,长孙肥依旧是光头,粗声粗气的大嗓门,不过身形拔高了些:“也没啥,我叫我爹率着长孙部到你旗下来。”
  “啊?”
  “老爹够能跑的,竟然领着部众迁到了西拉木伦河,我们三人一路打探过去,才找到他。”
  拓跋珪道:“长孙大人是德高望众的老首领啦,让他来投奔我,是谁的主意?”
  三人组看向叔孙建。叔孙建后跳一步:“干嘛,也不是我的主意呀!”
  拓跋珪道:“长孙,你说,谁叫你去找你爹。”
  长孙肥摸摸光头,嘿嘿道:“唉,叫我老爹来不好吗,牛羊人马会多很多。”
  “他愿意来,我当然高兴,也很感激你。可是,他来的原因,你明不明白?”
  长孙肥皱皱眉。
  “他愿意来,只是因为你。”
  “那又怎样?”
  “我们是朋友,正因如此,我不该利用你占便宜。”
  “嗨,这有什么!”长孙肥一摆手。
  “对呀,大翁君,你忘了我们在青水湖畔发过的誓了?”李栗道:“我们说过要帮你,自然当尽一切力量来帮你。而且既然是朋友,就别说什么占不占便宜的话。”
  叔孙建连连点头:“不错不错,你不在的这段日子,夫人已经召聚了一些小部落。大翁君,光扬拓跋并不是口头上的话,要落到实际行动上来呀,不必拘小节。”
  “这么说,是我阿妈让长孙去的?”
  “大翁君的意思——”叔孙建盯着他,“夫人难道不该这样做?”
  拓跋珪缓缓摇头。长孙肥一捶他肩膀:“这就行了嘛!走走走,我老爹就快到了,你要不要见见他去?”
  “那是自然该迎的。”拓跋珪举步,与他同步往前走,其余三人跟在后头,李栗笑着对叔孙建道:“你何时也该把你爹拉来才是。”
  “妙极妙极。”拓跋他拍手。
  叔孙建道:“我何尝不想?只是我爹不像他爹,不是我说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呀。”
  “谁说的?臭小子!”
  叔孙建惊讶至极,张大嘴,望向不远处:“——爹?”                        
作者有话要说:  

  ☆、初显峥嵘(下)

  难得的好天气,牛羊遍野,营盘棋列。
  拓跋珪一一慰问到来的各部部众,气氛十分热烈。
  “老哥哥哎,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又见面了!”头发稀疏的长孙嵩与叔孙普洛打招呼。
  “是呀,以后更要来往得勤喽。”叔孙普洛摸着他的山羊胡,摇晃着脑袋。
  两个人并排走着,“老哥哥,说实话,我可想不通,”长孙嵩指指前面的一群小伙子:“这个个拿出去都是一等一的好身手儿,我长孙部、你叔孙部也不算小了吧,草原如今三大部,撇开铁弗不说,放着独孤、贺兰不倚仗,硬要跟着拓跋家的,是何缘故?”
  “老弟呀,想想你当初投奔代王的原因,就会明白啦。”
  “代王?那时我想杀他没成功,他受伤后不但不怪罪我,还把我放了,打那会儿起,我就服了他!”
  世上本无长孙一姓,它的源头,还在拓跋。
  当年拓跋郁律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名唤沙莫雄,小儿就是什翼犍。什翼犍建立代国后,因已故的沙莫雄乃父亲长子,拓跋嵩应算郁律长孙,故赐拓跋嵩为长孙氏——长孙一脉,由此而来。
  叔孙普洛道:“你觉得大翁君可有当日代王遗风?”
  “代王在世时最疼这个孙子,我看他龙行虎步,倒也不负代王所盼,有股子气势。”
  “不错,就是这个理儿。”叔孙普洛连连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