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浮沉2-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陆帆说,“陈秘书太客气了。你对IT行业有兴趣,我们求之不得。只要外包公司能够成立,很快就会谈到上市。到时候所有能进入管理层的人,都会有机会持股。这可是一笔小小的财富。”
    小陈笑了笑,他看着陆帆,“可我这个外行要学好几年,才能赶上你们的脚步。”
    “你做管理,又不是做技术,”陆帆笑了笑说,“陈秘书,如果你愿意为晶通外包在中方管理上尽一点心意,那我也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小陈端起酒杯,“那这么说,我就要谢谢您了!”
    陆帆和他碰了一杯,“现在SK(SiltconKilo)的情况怎么样了?”
    “他们说,要拿出最好的资源来合作,可是这个资源到底是什么,他们也不愿意多谈,”小陈看着陆帆,“陆总,外包的事情还是得加快。”
    “他们不愿意出方案?”
    小陈摇了摇头。陆帆觉得有些蹊跷,难不成SK(SiltconKilo)真会意气用事,为了拖赛思中国的时间,把自己耗在里面?就算付国涛这么愚蠢,汪洋也不至于吧。
    “现在SK(SiltconKilo)和你们谈的,是付总还是汪总?”
    “付总。”
    陆帆点点头,这就难怪了,也许汪洋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他陪着小陈边吃边聊,推杯换盏。小陈以前见陆帆不怎么喝酒,以为他酒量有限,其实陆帆的酒量非常好,不知不觉小陈喝得有点高了。他尽力控制着自己,但还是说了一句实话,“陆总,”他看着陆帆说,“你知道我在晶通电子,苦苦熬了这几年,为什么吗?”
    “为什么?”
    “我就是等着它改制。希望改制之后,我们这些年轻人能有机会做一点真正的事业。”
    “陈秘书,”陆帆微笑着说,“你说得很对,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晶通外包就是最好的机会!”
    何乘风与王贵林的谈话进行到这里,晶通外包方案算是基本达成了口头协议。王贵林当天晚上赶回了石家庄,第二天一早,他首先和中亚永通的徐亮商量外包上市的可能性,接着又到开发区向区里的管理层汇报,下午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省国资委,汇报和赛思中国的谈判结束。众人都既兴奋又高兴,催着王贵林尽快落实。
    王贵林联系陆帆,希望尽快敲定合作意向书。陆帆就此向何乘风做了汇报。第二天一早,何乘风再次飞向美国,向詹姆斯做了详细的汇报。
    而在此时,陆帆、云海配合美国总部的CFO,已经做好了一个非常有倾向性的投资回报分析。在这份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在美国经济逐渐萧条的时期,在有着良好活力的中国市场,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包降低成本,扶植在中国有力量的合作伙伴,同时还可以获取价值七亿人民币的中国业务。这是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尽管赛思的董事会有强烈的不同的声音,但方案还是获得了批准,詹姆斯继续连任,履行他与赛思公司签订的管理合约。他要何乘风立即回到北京,正式启动赛思中国与晶通电子的外包合作。
正文 第十二章 谁是黄雀,谁是螳螂 从双赢到多赢
    由于中亚永通的改制方案用集团公司名义,承接了大量的债务,同时对工人的利益基本上做了保证,省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对这个方案表示了满意。而赛思公司作为全球五百强之一,愿意和晶通电子合作,并把在美国的生产业务转到中国来,放在石家庄,这让石家庄政府又惊又喜。晶通电子的改制方案,不仅通过了政府,也顺利地通过了职工代表大会。改制终于提上了日程。
    这一天,王贵林接到了某领导的电话,“赛思外包的事情十拿九稳了?”
    “是的,赛思中国的CEO亲自跟我谈过了,”王贵林恭敬地说,“方案也得到了董事会的批准。”
    “他们有什么要求吗?”
    “他们的要求就是晶通电子改制之后,所有的技术改造等业务都要和他们承接。”
    “那是当然了,他们的投人也不小,作为回报是应该的。”某领导想了想说,“王厂长,市里计划,等这个项目做起来后,我们会在开发区以你们公司为龙头,打造石家庄的高科技产业园。如果这件事能做好,你们对石家庄就有了巨大的贡献。”
    “领导这么说,我们一定努力。”
    “我听说,还有一家大外企在跟你们谈合作,叫SK(SiltconKilo)?”
    “对,”王贵林笑了笑,“我们最后还会再跟他们进行一些洽谈,会谨慎对待。”
    “慎重抉择是对的,要尽力把好每一关。”
    “对,对。”王贵林连连点头。
    “SK(SiltconKilo)没有外包业务,他们主要是谈什么?”
    “他们就是拿不出像样的方案,所以才没有竞争过赛思中国,”王贵林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总得落在纸面上。”
    “一个方案都没有?”
    “他们口头上同意做,做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切实的方案。”“那看来,确实是在拖延时间了。”
    王贵林心中一动,话语里却不露声色。电话挂了之后,他叫过小陈,“周末汪洋要来的消息,其他人知道吗?”
    “暂时没有人知道。”
    “你听着,”王贵林说,“这件事,要对所有人保密,就算上面有领导问起来,也只说不知道。”
    “好的。”小陈看着他,“厂长,怎么了?”
    “没事,”王贵林说,“外包的业务,你已经在学习了吗?”
    小陈点点头,“本来计划周末去一次北京,结果汪总要来。”
    “他来他的,”王贵林摆摆手,“你要尽快地带着他们一起去学习。晶通外包一成立,如果我们拿不出像样的人才,所有的事情都要靠别人。”
    “那汪总来……”
    “我会和他联系的,你不用担心。”
    “好的,”小陈说,“那我和林东他们几个人,照计划去北京学习。”
    “给专家的费用要充分,不要小气,”工贵林说,“这钱买的是知识和经验,值!”
    小陈默默地点了点头。他何尝不知道,一旦晶通外包成立,谁多了解一些IT行业知识,谁就多一些机会。现在,他需要争分夺秒地学习,不仅是为了和晶通的同事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面对超前太多的赛思中国IT精英,他一样需要追赶。
    周六的上午,付国涛陪着汪洋,无声无息地来到了石家庄。这一次,他们没有住晶通电子,而是住在石家庄的一家四星级酒店。
    王贵林也没有要人陪同,自己打了车,赶到了酒店的房间。他敲了敲门,汪洋把他让了进去。付国涛给他泡了一杯茶,说要去楼下看看餐厅,便离开了。
    “王厂长,”汪洋笑说,“现在来一次石家庄,可不那么方便了。”
    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现在的石家庄,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晶通的员工,可能都有赛思中国的眼线。王贵林说:“赛思的方案太强了,我看大家也是真心希望他们能和我们合作。”
    汪洋点点头,“王厂长,你还记得春节时候说的话吗?谁给七个亿,你就和谁合作。”
    “我当然记得。”
    “赛思中国给了七个亿?”
    “虽然没有七个亿,和七个亿也差不多,”王贵林呵呵一笑,说,“想必汪总也听说了,他们要和我们成立公司,承担赛思公司的生产业务。”
    “王厂长,做外包业务不是那么容易的,”汪洋说,“牵涉到资金、技术和人员,赛思虽然是大公司,不知道能拿出多少资金投给你们?能不能真的执行呢?”
    “汪总,”王贵林微微一笑,“只要我们跟他们签订了合同,还是有必要执行的吧?”
    “王厂长,如果赛思公司真的跟你们合作,晶通电子的前途在别人看起来,是不可限量,在我看起来,就很危险了。”
    “哦,”王贵林胖胖的脸上毫无表情,声音却很惊讶,“为什么?”
    “您还不了解何乘风这个人,”汪洋笑容满面地说,“我曾经做过他的下属,这个人高睹远瞩、老谋深算。他手上有这么好的方案,为什么要和你们合作,除了那七个亿,就没有别的内容?”
    “什么内容?”
    “恕我直言,你们一无技术、二无人才、三无经验。我敢肯定,只要晶通外包成立,他们除了会派人担任外方经理,还一定会以你们落后为由,找人出任中方的运营经理。到时候,晶通外包公司到底是晶通集团的公司,还是何乘风的公司,恐怕都要打一个问号了。”
    汪洋看着王贵林,“就算您在这个项目中,能有一些实际的利益,但是我认为,这些利益,同您把晶通外包做起来,盘活整个晶通集团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难道您希望除了晶通外包落在了石家庄,除了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还会有一些是晶通工人,其他的,都和您没有关系吗?如果晶通外包大权旁落,那我也不认为何乘风会把晶通外包所有的资金和技术都拿出来,支援晶通集团。王厂长,您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年,难道就是为了把晶通电子变成别人的公司吗?”
    王贵林的脸上阴晴不定,似乎没有听懂汪洋的话,又似乎全都听明白了。汪洋又说:“如果您真的能拿下赛思外包合同,那么我可以说服SK(SiltconKilo)总部,和晶通集团再合作一次,为你的企业再添一块砖,加一把火。”
    “哦?”王贵林看着他,“汪总,您指什么?”
    汪洋笑了,“王厂长,我对七个亿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其他内容。您在国企待了这么多年,制衡的重要性,您肯定比我更加了解。”
    “制衡?”
    “如果晶通集团愿意和SK(SiltconKilo)合作,不仅可以运营新的项目,而且有了我们的加盟,你们就拥有了IT最前沿的技术和人才,到时候晶通外包有什么问题,可以从我们这里解决。这是第一;第二,王厂长,做外包投入很大,您等于手里拿着一颗炸弹,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汪洋顺手从桌上拿起一只苹果,放在了王贵林面前,“如果再有一颗炸弹,可能两颗炸弹都不会再响了。”
    “你是说……”王贵林看着他。
    汪洋点了点头。
    “那我多长时间才能够看到SK(SiltconKilo)的合作方案?”
    “等你们和赛思公司签订完合同的那一天。”
    “这……有点长吧?”
    汪洋微微一笑,“如果你们的改制不成功,赛思外包的合作不能达成,我们的项目也很难得到总部的支持。可如果何乘风知道,您还有这个计划,我相信,他是不会同意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贵林不由得叹服,“汪总,您年纪轻轻,实在厉害。”
    “您说错了,”汪洋说,“我只不过是把双赢改成了多赢,而且如果我们SK(SiltconKilo)可以成功,将来集团的资金就会非常雄厚,对赛思外包不见得没有好处。”
    王贵林沉默了。汪洋看着他,轻轻喝了一口白开水,“可惜,我在外企当总裁,不然,我个人可以和您谈一笔大生意。”
    “大生意?”王贵林惊讶万分,“是什么?”
    “那就当说着玩吧,”汪洋笑道,“我投资给您开家公司您占49%,我占51%。”
    “做什么呢?”
    “很简单,为晶通外包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服务,”汪洋笑道,“晶通外包能不能做成,是个问号,可是这家公司能够赚钱,可是个惊叹号!”
    王贵林恍然大悟,“您是说……”
    “没错,这才是真正赚钱的买卖。晶通外包的前期,有赛思公司的投资、当地政府与银行的支持,中期可以在国内上市,融到大量的资金。所以说,向一家不缺钱的公司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服务,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呵呵呵……”王贵林发出了一连串的笑声,真是有意思,自己手下一文不值的烂摊子,在这些具有商业头脑的经理人看来,原来有这么多可以发财的地方。他想了想,“汪总,您的第二个建议我会放在心上,就算我们不能合作,我也感谢您的提醒。在改制与外包公司成立期间,我会非常小心。但我相信,我们未来有很多合作的可能。”
    “没有问题。”汪洋笑着站了起来,“那么我就赶回北京了,北京还有很多事情。”
    “这么快?”王贵林再次惊讶了,“至少吃了午饭。”
    “我和国涛去吃吧,尝尝你们河北风味。河北风味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没有辣椒。”
    王贵林笑了,“那我陪你去。”
    “人多眼杂,”汪洋制止了王贵林,“王厂长,和何乘风与欧阳贵合作,事事都要小心。”
    王贵林呵呵乐了,心中却有些不快。这种合作哪里叫合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