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错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错位-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他死不认罪,58年初,被划成极右分子送往漩口劳动教养,在教养期间,他仍然不停地写申诉,向毛主席上万言书。”

  “在那个年代,根本就无说理之处,你越申诉,说明你越顽固,是花岗岩脑袋。必须砸烂。”

  “在漩口,他又被正式逮捕,送法院判刑,押解成都,投入宁夏街牢狱,直到病死。”

  文哥最后无恨遗憾地说:

  “直到现在,我都设有看过他的《人间论》。”

  “《打冤家》我看过,写得非常动人。”

  “你们大哥打成右派后,家被抄了,《打冤家》的手稿也被抄走了。后来被羌县××部的秘书,叫×××的人,盗用了《打冤家》原稿,改成了电影剧本,最后由电影厂拍成了电影,名字改为《××的黎明》。该片在全国放映,影响很大。×××人由此一炮打红,调到成都工作。你们大哥当时己经关进了牢狱,对用心血写成的作品被盗用的事情,一点也不知道。他死得太冤枉了!” 

  文慧明80年代那次来我家后,91年母亲病逝,他也来悼念。

  现在已是三哥家的常客,我们兄妹都把他当成大哥对待。

  文慧明的情况,我们是逐步了解到的,具他介绍:

  他的家庭出身也不好,他父母亲早逝对他影响不大,从小由哥姐带大,哥姐都是四川医学院的知识分子,没有参过什么党派,是专搞技术的一类人。

  57年的反右斗争运动,他算躲过了。

  但是,62年在“千万不要忘记阶段斗争”的反右倾运动中,因他属于剥削阶级出身,被清理出革命队伍,下放回原籍。

  回成都后,哥姐都结婚了,有家室,自己只能租房住,找工作谋生。

  虽然他在银行干的是会计工作,但因属被清理出来的阶级异己分子,没有那个正式单位敢要,所以,他只能找体力活做:

  在蜂窝煤厂里的当过铲煤工、拉过架架车、帮人运送蜂窝煤;

  在灌县、漩口等地帮助森工局水运处,在岷江河放过漂木、当搬运工抬过木头……

  总之什么样的苦活、累活都干。

  他说:

  “那段时间曾经想到过死。”

  “感到:自己十###岁就投身革命,在边远山区出生入死、任劳任怨,卖命地干了十多年革命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呵!

  “现在他们把江山坐稳了,就兔死狗烹,把你一脚踢了出来。沦落为街道上的叫花子。”

  “已经30多岁的人,叫你的去自谋生路,真让人伤心,有时直想一死了之!”

  “好容易熬过十多年,到打倒“四人帮”邓小平上台,80年初才重新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公职。”

  “当时已经快满50岁了,不愿意再回羌县,留在成都,在干部管理学院找到一份会计工作,直干到90年代退休。”

  文慧明年轻时,恋爱都没有谈过,直到重新落实政策后,经人介绍,他52岁那年,跟一个寡妇结了婚。

  爱人婚前已有三个孩子。

  结婚后,他帮助爱人把三个孩子养大,让他们成家立业。

  他迄今没有亲生儿女。

  退休后,他们俩老夫妻一起生活,每月有1000多元退休费,生活清淡,休闲、平静。

  对半个多世纪所经过的风雨历程、坎坷人生,

  文哥每当说起,仍然是充满义愤、饱含悲伤的情感。

  他算是历史的见证人。

  78年,我家接通知,我和大姐魏朝琼去了羌县人民政政府,为大哥平反昭雪、处理后事。

  大哥以前的同事,现已是县委组织部部长的郭部长接待了我们,他告诉我们说:

  “魏朝纲划成右派后,先送去漩口劳教,因他不服上诉,又以“现行反革命罪”逮捕,被法院判了二十年有期徒刑,关在成都宁夏街牢狱,患结核病,在61年春未夏初病逝,死后被狱警埋在成都郊区。”

  “我们单位,事后才得到通知,说魏朝纲死了,死时除两件衣服外,无任何遗物!”

  “现在看来,把魏朝纲划为右派,最后定罪判刑都是错误的,应以纠正,平反昭雪!”

  “我和魏朝纲一起工作,他为人老实、诚恳、工作任劳任怨、工作能力也强,是位好同志。”

  过后,从郭部长和其他同志的口中了解到:

  解放后,魏朝纲他们那批,刚解放就离乡背井,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在历届政治运动中,都因家庭出身或解放前有一点问题,几乎全部被清理掉了。

  先后被打成右派、反革命、坏分子、叛徒、特务、阶级异己分子……

  劳改、劳教、批斗游街、下放劳动、开除公职……什么处分都有。

  最后搞得死的死、亡的亡或流放他乡、清除回家。

  像郭部长那样,能混成一官半职的,是极少数,属凤毛鳞骨了。

  另外,还从一些退队的公安人员处打听到:

  大哥临死前,哭着请求能让他见父母一面,都没有同意,死得很悲惨!

  按政策,我们拿到了大哥的抚恤金200多元。

  那次去,最大的收获是:

  经郭部长的帮忙,找到存放在大哥档案里《打冤家》的部分手稿。

  当天,在羌县县委招待所,我和大姐连夜读完了《打冤家》手稿的内容。

  从这株“毒草”中,我们真正了解了大哥的冤屈。

  《打冤家》这首长诗是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内容上,本文有所改动)

  在一千多年前,某少数民族在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宿,以耕种、狩猎、放牧、纺织、捕鱼等的生产方式,过上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生活。

  他们有自己的部落酋长,有部落的法规和道德水准。

  他们很少跟外界交往,属世外桃源。

  在酋长的带领,他的繁衍生息了几十代人,

  部落的人数,由原来的几百人增加到几万人。

  人们非常敬重自己的领袖,绝对服从酋长的领导,

  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尊敬、充满关爱;

  他们心地善良、诚信、单纯;

  他们很少仇恨,更不知道战争。

  日子过得平和、安详。

  酋长是世袭的,按规定老酋长死后,由他的长子继承袭位。

  几百年过去了,

  到一位名叫卡拉的酋长执政时,卡拉的夫人第一胎,就生下一对双胞胎,同时分娩落地,两个都是胖胖的小男孩,

  全部落人人都惊喜若狂,认为是上天降福给了他们,举行了三天三夜的庆祝活动。

  两孩子分别取名为福银和福金。

  二十年过去了,

  福银和福金长成英俊、勇敢、剽悍的大小伙子了,

  他们都天资聪明,身材外貌都长的非常相象。

  可是问题出现了,随着卡拉酋长一天天衰老,今后让两个儿子谁来继位?

  问题让卡拉困扰,每天寝食难安;

  问题也引起全部落人的关心和讨论。

  最后卡拉决定:

  以部落所在地的一条大河为界,将部落一为二,由福银和福金分别领导,各自为王。

  这样既解决了继承酋长位的问题;

  也解决部落需要发展壮大的问题。

  因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受地域资源的限制,阻碍着部落的发展壮大。

  卡拉酋长的英明决定受到了全部落群众的一致拥护,

  在自愿的原则下,原部落一分为二,

  在福银和福金的带领,各自安家落户。

  卡拉老酋长在一遍颂扬声中,

  含笑离去。

  福银和福金以非凡的能力,很快理顺了各种关系,

  使自己的部落得到迅猛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两部落都袭用老部落的法规,遵守相同的道德标准,

  大家礼尚往来,做生意,联姻交友,……

  和平共处了几十年。

  福银和福金在生前都为自己的子孙留下遗训:

  要两个部落永远亲如一家,

  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但天有不测风云。

  在福银和福金儿子继位的那个年代,

  天降灾害,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界河干枯,人畜无处饮水。

  后发现,在界河边,地处福银部落的山坳上,有一口山泉有水可供饮用,

  两岸饥民蜂拥而至,

  但人多水少,双方发生了争执:

  福银部落认为山泉地处自己领地内,福金部落的人无权饮用;

  福金部落不服,认为大家是一个祖宗一个民族,现在有难,应同舟共济克服困难。

  为抢水,

  两部落人开始发生械斗,

  最后发展成整个部落间的杀戮。

  从此双方结下血海深仇,

  年年争战。

  大家都

  以杀死对方的男人为是光荣,

  以能奸淫对方的女人为乐事。

  几百年,

  两个部落都以前人为榜样,

  把复仇作为生活目标,

  前仆后继,

  打冤家便世代相传了。

  到了工业化时期,

  先进的科技文化也开始在两个部落间传播开来,

  他们都争相学习,购置枪炮,发展生产,

  目的也只有一个──打冤家,复仇。

  琴玛是福银部落二十六代酋长,福丹酋长的独生女。

  她出生时,百鸟飞临,在她母亲房顶,呜唱了三天,人们都说是仙女降临了。

  果然,十多年过去,

  琴玛长成了亭亭立玉,美如天仙的少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球,百般宠爱。

  在琴玛15岁那年,国外友人邀请琴玛去国外读书,开始福丹酋长夫妻不同意,但在琴玛的苦苦哀求下,福丹酋长犟不过女儿,终于同意了。

  在老管家福奴的陪同下,15岁的瑟玛踏上出国留学之路。

  光阴冉冉,四年过去了,

  美丽聪明的琴玛,在国外已从中学上到了大学,

  是qw大学校,品学兼优的出名校花。

  在一次学校联欢的舞会上,

  平时就喜欢唱歌跳舞的琴玛,出尽了风头:

  她清脆美妙的歌喉,如森林中的小乌在歌唱,赢得了满堂喝彩,

  她优美动人的舞技,光彩照人的形象,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很快,她身边就簇拥着一大群不同肤色年轻小伙子,大家围着她翩翩起舞。

  瑟玛十分高兴,

  她跳得如醉如痴,全然陶醉!

  突然,

  她发现舞池边有一位穿着她民族服装的男学生,

  静静地坐在那儿看她跳舞,

  看得十分专注,出神。

  她立刻停了下来,跳到他面前,大声问道:

  “喂,你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

  青年学生被吓了一大跳,又紧张又面腆地站起来回答说:

  “我叫亚瑟,来至A地区,B民族”

  “哈,我们是家乡人呵!”琴玛兴奋大叫起来,

  亚瑟也很兴奋,说:

  “我们真的是‘他乡遇故人’了!”

  亚瑟非常感叹地又说:

  “我到这里六、七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了故乡人。”

  琴玛高兴地说:

  “我也是。在国外第一次碰到同乡人。”

  “真太巧了!”

  亚瑟望着琴玛说:

  “你的舞跳得太美了……我真为我们民族能出你这一位美如天仙的舞神而骄傲……”

  亚瑟不停的赞美,

  琴玛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

  这时她才注意到站在她面前的小伙子是多么的英俊,

  他高高身材、肤色健美;一

  双浓浓的眉毛配一对凤眼、眼光有神;

  鼻梁高高的,很直,嘴唇宽厚性感,

  他脸带笑容,

  已经没有刚才见面那种紧张感,

  他谈吐不俗,动作潇洒……

  “唉!他真像我心头的白马王子!”

  琴玛心里想。

  就这样他们认识了,

  感情迅速升温,

  开始热恋起来。

  后来,

  琴玛知道亚瑟是她家乡对岸部落酋长的独生子时,心中涌发出了一阵不安:

  “他是仇人的儿子呵?!”。

  亚瑟也对琴玛的身世大吃一惊。

  “上天怎么这样来安排,让世代仇人的儿女在异国他乡相爱,真是时空轮回了。”

  亚瑟比琴玛年长2岁,也比琴玛早2年出国留学。

  亚瑟在er大学学军事专业,还有2年毕业。

  er大学和qw大学是在同一个城市,

  他们交往起来非常方便。

  有异国风俗的感染,

  有自由、平等、博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