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解放战争 目录
1948年10月—1950年5月
  第十章  辽沈战役:高粱红了
  高粱红了
  战锦方为大问题
  塔山不是山
  “大门”的关闭
  慢慢地陷落
  第十一章 辽沈战役:死亡的开端
  短暂的沉寂
  血浸黑山
  胡家窝棚
  不说老实话我揍你
  死亡的开端
  第十二章  淮海战役: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祝总统赴美休养一路平安
  侧翼的开裂
  老头子为什么不来徐州
  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让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
  第十三章 淮海战役:惊人的态势
  王老汉游击队
  蹂躏战术
  惊人的态势
  沉闷的晚宴
  黄维:上尉司书方正馨
  第十四章 淮海战役:勇敢地向前进
  战争罪犯的名单
  将革命进行到底
  邱清泉:让他崩溃好了
  勇敢地向前进
  第十五章 平津战役: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文章要从西线做起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风雪中矗立的枕木
  天下人会提壶送酒欢迎你
  金汤桥
  坦克驶过东交民巷
  第十六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
  特别注意缉拿匪首蒋介石
  钟山风雨起苍黄
  榴花原是血染红
  最后的故园
  第十七章  熟透的李子
  熟透的李子
  关中决战
  一片孤城万仞山
  悠远的驼铃
  凌乱的海滩
  第十八章  士兵的山河
  大迂回大包围
  金门岛
  给解放军长官磕个头
  大陆的最后一战
  士兵的山河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丁晓原:军事非虚构叙事的范式
无疑的是,王树增已经以《朝鲜战争》、《长征》这些具有“王氏”特色的厚重之作,在军事非虚构文学的写作中,竖起了为界内人士和普通读者认可的一种标高。而他最新推出的战争系列之《解放战争》,再一次使我们有理由相信,王树增是从事军事非虚构文学写作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从接受者的心理而言,战争诸类的“冲突性”题材,对于受众别有一种吸附力。但像解放战争这样的“熟题重述”,如果其间没有充分的召唤读者的意义元素,那么读者只能对作品说“不”。解放战争一类的题材,各式著述作品不计其数,很多读者对其耳熟能详,因此“接受疲劳”成为一种“宿命”。而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却依然获得了读者普遍的青睐。这部“熟题重述”的长篇在究竟哪里吸引着我们,这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我想王树增及其《解放战争》的意义正是在这里蕴含着。
  从非虚构写作类型看,王树增所写为“史志”。这一类写作在晚近30年的报告文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有些史志作品因得历史材料的曾经尘封,而以其揭秘性获得了写作的价值,“打捞历史”,自然建立起一种题材的优势。但是显然《解放战争》在整体上已无这样的题材优势,相反这样眼熟的题材处理不当就会弱势尽显。应当说,就其叙述对象而言,《解放战争》并没有也没有可能再为我们提供更多重大的初始新鲜的材料,整个事件大端有其历史的规定,在非虚构写作伦理中,作者是无法“改造”叙事对象的。作为史学的历史形态,党史、军史等,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呈现着对象,其核心是一种基于历史的集体或集团写作。而作为非虚构文学的一种存在,需要既能满足非虚构的纪实体性,又能表达写作主体的个人特性。这里的关键是历史叙事的个人性。是否具有个人性,这是作为史学的历史与作为文学的历史的根本性区别之一。作为非虚构的文学史志写作,一方面,主体应以自己的眼光选择作为写作对象的历史存在。这种选择既体现为对巨大的历史本体作总体的摄取,又要求对富有意味的历史细节进行呈示。另一方面,它的个人性还在于以鲜明的个人方式展示所择取的人物事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要点,但可归结为个人的历史叙事方式。在我看来,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以其独特的历史叙事的结构配置、展开艺术、意识形态处理等,实现了作品内容的历史厚重与叙事的个人姿式的有机结合,从而建构了战争非虚构叙事的某种范式。并且由此可见,非虚构历史叙事,对象的历史性与主体的个人性的合致,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解放战争》给予读者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十分注意作品的“展开艺术”。叙述解放战争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并且此前已有许多的叙述,作者需要选择一个存在于历史之中,又能以新鲜别致的差异化吸引读者眼球的“进入”方式,从而展开对于波澜壮阔历史的叙说。《解放战争》(上)第一章“青春作伴好还乡”下第一个节目为“年纪愈大愈不愿意洗脸”,这样的语言处理给读者带来了叙事“模式化”的效应。这一部分以“一架带有美军标志的飞机在中国黄土沟壑的上空盘旋”,“这是一九四四年七月里的一天”这样的表述开篇,其后引出的主要内容有美军观察组飞赴延安的背景、在延安的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在延安与*领导人的会谈,日本投降,毛泽东决定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等。如果作品径自从重庆谈判起笔,则难免陈言多而意趣少。而且这样的展开也表示着作者会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总揽解放战争的大局。重庆谈判的破裂正是解放战争开启的直接的逻辑起点,这是解放战争叙事的历史规定,而王树增以美军观察组飞抵延安作为导引,这里体现的就是作为主体的个人方式。作为叙写重大历史题材的大作品,《解放战争》叙事的个人性是以对象的历史生成为前提的。因此,无论从时序推进的纵向,还是与对象密切关联的要素,举凡重大的战役 、重要的人物作者都能观照,力图还原、呈现解放战争的本真面目。但作者又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历史存在,而是在服从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结构配置,从而凸现对象之间的意义关联。这种结构配置是指相关材料在特定的叙事空间中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避免对同一对象作过多的线性铺叙,也能通过关联材料的“并叙”或插叙,丰富叙述的内容,给人以宏阔充实之感。在内容上既突出军事叙事,也兼有非军事叙事,重点是内部叙事,也能引入相关国际人物或事件,既大写大事要人,也细写细节和普通士兵等。王树增对解放战争有着自己的认知,他以为:“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负,不如说是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引领,逐步获得民心的过程,是人民对战争双方做出了胜负的选择。”这其实也表达了《解放战争》主题的基本义项。但在作品中作者并没有更多地直接言说,而是通过具体的叙事加以表现。按照一般的战争文学叙事模式,可能只是就军事言其事,而《解放战争》则特别注意了通过材料的组合处理,强化了对于战争内在规律的叙事解读。如第三章“农民厌恶马师长”和“姑嫂二人忙点灯”两节,分别写了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作品当然主要叙述战役谋划,战役过程以及结果等,但同时根据其中的情节,接续了解放区人民支持人民军队的生动故事。此外《解放战争》在叙写重大事件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导入有意趣的细节。如“胡宗南:为人民服务处”写胡宗南攻占延安后,“开设了一个‘为人民服务处’”,“挂牌那天很是热闹”,又是发救济金,发棉布,发米等,“胡宗南发现这样下去实在难以承担,而更重要的是民众依旧不说国民党的好话,所有的服务内容只好停止”。这一细节不只新鲜生动,而且具有复合的表达意义。又如王震与被俘的旅长,“他们‘互通姓名,一如朋友相见’”,晚上一起吃晚饭,谈天, “几个小时之前还和身边的这个人拼死厮杀,而现在却如同兄弟一样睡在一条炕上”。这样的细节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是未曾见有的。人性的美好之光在这里熠熠生辉,温暖着读者。
  以往的战争非虚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写作。作品价值取向的预设制导着作品中的人物与情节乃至语言的运用。这多少导致作品叙事的简单化和模式化,更为要紧的是这样会使作品失去历史非虚构叙事的应有的真实品格,从而失去它的读者。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像解放战争这样的叙事可以“袪”意识形态,事实上《解放战争》选择在新中国60周年前推出,并且作者“我写这些,就是为了给现在的年轻人看的”目标读者的考虑等,都表现出中国现代史教育、爱国主义感染的意味。但这样的意味并不以一种先在的外加的方式出现的,而是自然地客观地包含在作品具体的叙事之中。作者摒弃既成的意识形态叙事的套子,而是在回到历史现场时真实地再现历史。作品大写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胜利,也不回避对大同、集宁战役,南麻、临朐战役,四平战役等许多战事的严重失利的实录。对于国民党也没有一味地揭露他们的凶残不仁,如写济南战役时国民党守军司令官王耀武在守城无望时,“命令将所有在押犯人全部释放。对于关押的共产党员和俘虏的解放军官兵,军官发给金圆券五元,士兵三元,全部送出城区一个也不许伤害”。这样的“中性化”叙事使《解放战争》具有一种充分的历史信度。这样的信度生成了作为非虚构军事叙事重要的历史品格。
  

第十章 辽沈战役:高粱红了(1)
高粱红了
  一九四八年初,毛泽东对东北战局的最大忧虑是:国民党军放弃东北,全部撤回关内。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这是国土向东北方向延伸出去的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与华北地区相连接的部位仅仅是一片走廊般的狭长地带,辽东湾深深地嵌入这片狭长地带里,使这个被称为“鸡形国土”的颈部最窄处不足三百公里。从战场地理上看,东北地区虽然幅员辽阔,但如果其颈部一旦被占据,整个东北地区就等于关上了大门。那个时候,无论东北、华北乃至全国的战局将发生什么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扇大门的开合,取决于谁能掌控这扇大门的开合——东北战场的这种军事态势,在战争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战前夕,显得格外令人瞩目。
  美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视,因为这一地区与苏联接壤。从长远军事利益看,中国的东北是美国在远东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美国希望东北能够成为遏制苏联的前哨堡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政府极力怂恿和支持国民党军抢占东北,并出动大批飞机和军舰将国民党军运送到这一地区,目的就是把刚刚进入东北的兵力薄弱的共产党军队歼灭或者赶走。
  但是,随着战争进程的演变,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已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特别是一九四八年初,*指挥不断壮大的东北野战军取得冬季攻势胜利之后,美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军事较量所持有的立场发生陡转。他们建议蒋介石放弃东北,将那里的国民党军主力撤入关内。美国人的理由是:首先,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有被彻底歼灭的危险。美国驻华使馆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说:“在满洲,少数几个主要城市仍然在被包围之中,而由山东经海路运到葫芦岛的那支强大的和装备极佳的援军,又一直无法打通该港与沈阳地区的陆上交通。在满洲的政府军队的补给和增援全靠空运,他们的部队和军需品因防御作战而日益枯竭,其地位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关头的话,也是很严重的”。因此,“舍建议以撤退来解救目前陷入在该处的政府军队外,就别无他途可寻”。其次,美国已经无法承担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存在和作战的巨大成本。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在写给国防部的报告中说:“我深信继续据守被孤立的满洲城市是徒劳无益的,这些城市的军需民食完全依靠空运,而中国民用及军用航空运输能力的总和,犹远不足以满足需要的浩大吨位。空运的补充、保养和燃料的花费——在一个缺乏现金信用的国家中——足以导致经济上的灾难。另一方面,空运对于供应上,仅能做无效的帮助。”
  美国力主国民党军从东北地区全面撤退,这一建议在战略上是具有相当合理性的。但是,对于共产党人来讲,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当时蒋介石采纳了美国人的建议,解放战争的进程将呈现出另一种样式。因为,尽管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受到严重打击,但是,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中原、华东和西北的五大军事集团中,仍以中原和东北两个军事集团的兵力最多、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