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党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代党争-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年文姜和齐襄公做出丑事之后,不敢再回鲁国,就跑到位于齐鲁之间的糕地躲了起来。庄公是个大孝子,他不但在国外给母亲盖了宫室,还经常跑去探望,当面聆听母亲训话。齐襄公的女儿哀姜出生后,为了弥补自己不能与哥哥厮守终生的遗憾,文姜不顾儿子和侄女年龄上的悬殊,铁了心让鲁庄公娶哀姜为正室夫人。
  为此,可怜的鲁庄公一等就是二十年。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了自己心仪的姑娘——孟任。为了得到姑娘的芳心,他割臂为盟,许诺将来封她为夫人;可孟任从黑发等到了白发,等来的却是小夫人哀姜。不久,她就郁郁而终。
  鲁庄公对此是心怀歉疚的。为了赎罪,他早已把孟任所生的长子斑定为心目中的继承人。然而,要让斑即位,鲁庄公就不能有嫡子。他明白,废嫡而立庶这样的事情在鲁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自己也说不过去。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哀姜生育。为此,鲁庄公可能并未对哀姜履行做丈夫的义务,至少是没有足够地履行以便哀姜能够怀孕。而这,恰恰给了哀姜私通庆父的动机和理由。
  老婆跟哥哥私通鲁庄公也不是不知道,不过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精神,鲁庄公也就一直戴着绿帽子没发言。直到后来生了重病,这才筹谋起身后事来。于是把亲弟弟季友叫到病榻前商议除掉庆父。商议的结果是:杀庆父,动静太大,家丑难免外扬。不如先除掉他的左右手叔牙。说到做到,季友赶在鲁庄公死前把叔牙杀掉了。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8)
叔牙和政敌鲁庄公的死讯先后传来,庆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挑战和机遇并存”。叔牙之死,实际是敲山震虎,摆明了要庆父明白,别想歪念头,不然和叔牙一个下场;另一方面,庄公一死,权力就出现真空。只要新主立位不稳,自己就有更大的成功几率。
  庆父最终还是选择了权力,找人把鲁庄公的继承人杀死了。死讯传回曲阜,季友大惊,心想保命要紧,于是逃到陈国。鲁国再次无主,后宫里哀姜地位最高,朝堂上庆父资格最老。哀姜提议,立庆父做国君。但是重臣们集体反对,因为庄公还有儿子在,为什么不立儿子而立兄弟?鲁国是礼仪之邦,这种与礼制不合的事情可不能做。
  庆父心中感叹,要是叔牙在就好了,做个托可以帮自己一下。不过庆父脑子也转的很快,提议该立叔姜之子启,因为启是齐女所生,可保齐鲁友好。群臣不敢再有意见。就这样,8岁的姬启即位,是为鲁闵公。8岁的孩子懂个啥,幸好一帮庄公旧臣给他出谋划策,不久,齐鲁两国领导人峰会在齐地落姑举行。
  齐桓公一看自己大哥哥的二女儿的乖儿子做了新任鲁国掌门人,心中自是欢喜。鲁闵公却垂泪不止。齐桓公见状,暗问缘故。鲁闵公将大臣教会的姬般遇害、庆父专权、哀姜私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妈的小叔子。齐桓公大惊。决定帮侄子一把。于是问:“鲁国大臣中就没有一个政治合格、本领过硬的能臣吗?”鲁闵公终于说出了最想说的一句话:“有,公子季友最贤,可惜担心受到政治*,去了陈国。”齐桓公大不悦:“有寡人在,还怕庆父!就说是寡人的意思,接季友回国辅政。”
  得到国力最强大的齐国国君齐桓公的支持,鲁闵公非常开心,鲁国大臣们也大喜。于是,季友回国,立刻封相。庆父一伙自然不服,不过听说是齐桓公提议的,也不好强行反抗,私底下却加快造反进程。季友回国之后,齐桓公派出由仲孙湫为首的观察团,了解鲁国政治动态和君臣关系。
  仲孙湫先拜鲁闵公,但见他一把鼻涕一把泪,手足无措;仲孙湫再拜公子申,发现他谈吐得当,审时度势,好感油然而生。仲孙湫三拜季友,告诉他要善待公子申。他还劝季友要小心公子庆父,早除早好。季友也不说什么,就摊开一只手给仲孙湫。仲孙湫马上领悟道,这是孤掌难鸣的意思。于是安慰道:“放心,有齐桓公在,该出手时会出手的。”
  公子庆父知道仲孙湫不会主动来找他,于是自己带上金银财宝登门拜访。哪知,仲孙湫不理不睬,不收一针一线。庆父悻悻而归。仲孙湫回国复命。齐桓公问明情况,仲孙湫说出一句千古名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齐桓公兵定北方后兴致不减,即刻表示,那就发兵鲁国,一举铲除庆父反革命团伙。仲孙湫摇摇头,现在庆父造反,仅仅是意念而已。不过看样子也快了,要等他真动手了,我们马上平定鲁乱,那才是霸王之业。
  公子庆父的谋反终于在鲁闵公二年付诸行动。一日,大夫卜齮来访,说是鲁闵公的老师太傅慎不害侵占了他的田产。可是政法检都因为慎不害的背景深厚,没人敢受理这个案件。卜齮知道,这个事儿只有公子庆能办得了。公子庆父也不绕圈子,直接了当地说,你帮我杀鲁闵公,我帮你杀慎不害,咋样?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9)
卜齮这段时间因为上访无效,碰一鼻子灰,早就把什么君臣之礼抛却脑后,杀鲁闵公也不算什么。可是对庆父这句话的逻辑关系陡生怀疑,心说,你忽悠我呐。要是早想杀人,我直接杀了慎不害不得了。庆父见状,也猜中一二,说道:“你要是杀了慎不害,鲁闵公肯定治你的罪。我也帮不了你。可你要是杀了鲁闵公,我就可以取而代之,到时候不光会帮你杀慎不害,还你田产,还能给你加官进爵。”卜齮想想表示自己未尝不想杀了这些蛮不讲理的贪官污吏,可惜皇宫深院,刺杀哪那么容易。
  庆父笑笑,表示力敌不能,可以智取。鲁闵公童心未泯,常常夜半三更还出宫嬉闹,只要能趁机派出杀手,一来成功率高,二来可以谎称盗贼所为,可以把自己洗脱得干干净净。
  卜齮觉得可行就找了个叫秋亚的刺客执行了。事情起初非常顺利,秋亚找到闵公一行,一刀捅死。此后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因为秋亚竟然没被卫兵杀掉,而是被活捉了。这下急坏了卜齮,秋亚要是招认出一切都是他的安排,那他可就只能背黑锅了。事关重大,于是决定自己上阵,在秋亚的押运途中,带领家丁截走秋亚,杀人灭口。庆父已知闵公被刺,当晚派人去刺杀慎不害,慎不害不幸惨死家中。
  季友听到闵公遇害,第一反应就是庆父作乱,于是连夜赶到公子申家。不由分说,拉起姬申就跑,于路告知庆父之变。姬申大惊,急问:“往哪跑,齐鲁关系这么好,要不要去齐国避难?”季友摇摇头:“大国可依,不过就算日后登基也容易变成附庸,不如去小国。”最后决定逃到邾国。
  庆父听说季友带着公子申逃跑,也不追赶,反正国中再次空虚,这回庄公的儿子不是死了就是不在,再说,太傅都能被刺杀,哪个大臣不会胆寒。威逼利诱之下,这回的大位总该自己继承了。想来两次弑君都没留下直接证据,现如今终于大事已定。
  次日,庆父准备更衣上朝。哪知,风云突变。外人来报:一千多群众上街*,打出标语,说要替闵公报仇,给太傅申冤,接季友归国,立子申为君。庆父恨恨地骂道:“反了!不就一小撮吗,*!”哪知,刚要安排,来人再报:“暴徒刚才冲入卜大夫家,卜家满门被杀。”庆父顿时心虚。忽然,又有来人急报,*队伍朝这里进发了!庆父听罢,吓出一身冷汗。庆父深深叹息之后,决定马上出国逃跑,避避风头。可是往哪跑呢?庆父想了想,还是去莒国吧。
  之所以去莒国,除了莒国是天然的流亡集散地之外,还跟一个齐国的女人有关。那就是庄公之母文姜。礼节上讲,公子庆父也该叫他一声“母亲大人”。在庄公娶哀姜之前,文姜就病重而亡。死前留下两句遗言:庄公一定要娶齐女,不然死不瞑目;齐鲁一定要和睦友好,大国可依。
  庄公领命,3年后与哀姜成家。虽然婚姻不融洽,但是齐鲁邦交却实现了深度友好。文姜死前还做了另一件事,就是跟自己的主治医生莒医产生了暧昧关系。一段第二春之后,文姜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莒医因外派任务结束,回到莒国。能给文姜治病的医生自然不是一般人物。这位莒国大夫在莒国高层人脉广阔。公子庆父就想借此关系打通莒国上下,先谋安身,再谋进取。还有一层原因是,莒子对齐桓公有恩。所以,如果能留在莒国,那鲁闵公他妈的小叔齐桓公就比较不容易对庆父下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10)
庆父跑路也不是空着手的,他顺手把一些鲁国宝贝都一起装进了背包。一切发展也很顺利,庆父在莒国顺利获得政治避难的权力。不过,庆父跑路的时候可没记得要带哀姜一起。哀姜一听百姓造反,庆父逃命,急得也想去莒国。左右侍从劝道,娘娘啊,还不明白吗?庆父要想跟你在一起,就不会把你忘在这里了。还不如去邾国吧。毕竟公子申、季友才是人心所向,要是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娘娘就还是好娘娘。
  哀姜一听有理,于是前庭的男人跑完之后,后宫的女人也撒开腿跑出了鲁国。可是,到了邾国,季友根本不答理这个给大哥带绿帽子的嫂子。不过哀姜此来也是有价值的,起码让季友确切地知道了一个重要的情报,那就是鲁国权力彻底真空了,现在不回,更待何时?季友拉着姬申立即出发回到鲁国。现在造反派死的死,逃的逃,姬申应该可以顺利即位。
  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齐国派了个叫高傒的官员去帮鲁国人民选国君。高傒与公子申和季友寒暄之后发现季友,不但忠心为主,而且有拨乱反正之力,有改革开放之能。想来鲁国还有此等忠臣良主,应该气数未尽,高傒决定代表武林盟主拥立姬申为新任鲁国老大,史称鲁僖公。
  且说为保鲁僖公大位安全,季友开始谋划如何除掉社会不安定因素——庆父。季友一边安排公子奚斯去齐国面见齐桓公,感谢盟主定位之恩。一边又派人出使莒国,要引渡庆父回国受审。哪知莒子托言两国没有引渡协议,拒绝合作。
  季友心知肚明,告诉莒子:“如果遣返庆父,必有好礼重谢!”莒子贪心不足,果然给庆父下达逐客令。
  庆父虎落平阳,只得出走。路遇公子奚斯从齐国回来,奚斯与庆父交好,庆父希望他能回鲁国帮自己求情。奚斯重情重义,表示愿意一试。要知道,庆父现在是头号反贼,而奚斯要在风口浪尖上给他求情,真是够有胆量。不过,季友一口回绝:“造反无理,不杀不行!”奚斯只好踏上传话的路途,可是这等坏消息着实难以对好友启齿。于是,他也不敲门,也不按门铃,直接在庆父暂住地的门口大哭。庆父听到之后长叹一口气,知道无力回天,命不久矣,于是在院中的大树上上吊而死。
  庆父本人的故事结束了。因季友有两定鲁君之功,所以鲁僖公拜他为上卿。并遂季友之意,以公孙敖继庆父之后,为孟孙氏。庆父字仲,后人以字为氏,本应为仲孙氏,因忌讳庆父之恶,改为孟。以公孙兹继叔牙之后,为叔孙氏。季友后人则为季孙氏。于是,季、孟、叔三家鼎足而立,并执鲁政,史称“三桓”。季友极力辅佐鲁僖公励精图治,富国强民,使鲁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季友也因此奠定了季孙家族的执政地位,开创了鲁国“三桓”为政的政治局面。三桓互相矛盾又有共同利益,对鲁国的历史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郑国的七穆跟鲁国三桓的情况差不多分别是郑穆公的七个儿子,分别是子罕、子驷、子良、子国、子游、子印、子丰。七穆是春秋时代列国世卿政治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兴起反映了春秋时代中原世卿大族在历史舞台上的一般规律。七穆在国内联合垄断国家政权;并世代承袭之。他们以长幼顺序为原则确定卿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执政卿位传递的秩序。七穆各家族即围绕这一秩序展开了斗争与联合。同时;春秋的霸政格局给予郑国的外部压力;决定了国君在政权中的凝聚和支撑作用;子展、子皮、子产等忠于国君的名臣积极压制私家势力的发展;维护七穆各氏家族间的团结;从而七穆团结对外;以他们的外交智慧为郑国的生存和独立争取并创造空间。当霸政无存时;国内的矛盾激化;最终世卿政治趋向衰落;而由世卿政治造成的土地集中和政权集中于少数强家之手的结果;为战国时代的新型国家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历代党争》第三章(11)
晋国的栾氏家族、郄氏家族,胥氏家族,原氏家族,范氏家族,荀氏家族等都是大家族,都是作为晋国的大官发迹的,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