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经过她们的手,领导在她们那里都没有多少秘密可言。其次是办公室,跟随领导鞍前马后,做的事多,知道的也多,一般都是领导信得过的人。业务科室,出工作成绩要靠他们,这重要性就看你怎么看了。

  余梅是个女同志,四十五六岁,在农业局搞财务工作接近十年了。薛冰跟她接触不久,觉得她工作挺负责,财经纪律意识很强,很不错。虽然单位里有些职工对她颇有意见,甚至有人直接向局领导提出,她在财务科搞的时间长,应该交流到其它科室,但都一直未调整她。

  “余姐,坐”薛冰招呼,余姐是单位职工对余梅的尊称,

  “薛局长,有事么?这是你要的单位今年前几个月财务报表,我给郑局长也送了一份”余梅递过一张表,

  这表是薛冰找她们要了两三次,这才拿来的,想来她们是去请示郑局了。各单位通行的做法,财务收支报表是保密的,是单位最重要的资料之一。除了财务人员自己,只有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才看得到。

  薛冰看了看报表,资金帐户上还有几千元钱,再这样下去水电费都没钱交了。专项帐户上的资金倒还有一百多万,但专款专用,薛冰不敢也不想挪作他用。

  “就这么点钱,农业局要揭不开锅了,只有关门喽?往年工作经费财政是怎样拨付的?我们单位收入主要有哪几笔,大的支出有哪些?”薛冰问,

  “我们的工作经费市财政本来就预算得少,还要经常拖着。财政经费紧张是事实,但更主要的是首先保证那些重点部门了,还有挪用到重点建设项目上去了。这上半年,几乎年年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的收入,除了市财政拨的,还有自己找的,近年来向上争取的资金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了。至于支出,主要是发放补贴,接待,车辆,办公水电等,报表上一笔笔都有”余梅解释,

  “郑局长前几天都在跑市上要钱,肖市长已答应了把去年省上拨给我们的一笔专项资金,还有部分工作经费划给我们,郑局长要求我们抓紧找财政跟踪落实”薛冰说,

  “肖市长是怎样签字的?薛局长,你肯定知道,这要钱跟那叫花子要饭差不多,人难找,脸难看,真难哪!有的职工还在背后说东说西的,让她们来试试。我们局里一年不知要给市政府打多少回要钱的报告,十有*都是杳无音信没有下文。市长签字请财政研究解决,财政拿来在资金服务中心、农财科、预算科,然后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之间转来转去,好多报告就是这样转不见了的”余梅叫起苦来,

  “郑局长说肖市长也叫难,他桌上各部门要钱的报告摞起来有一尺多高了。但郑局找他他没推,当时就给财政局的刘局长打了电话。余姐,要钱难,郑局和我都知道。这么多年农业局的经费争取你是出了不少力的,现在局里经费紧张,你们财务科更要出力哟。财政那块人你熟,这就提供了方便条件嘛,明天我们俩一块去催催”薛冰清楚,余梅知道有职工反映要她调离财务科,她关心的是领导的态度。

  但薛冰更知道,余梅之所以在财务科做这么久,主要还是因为她的丈夫是市人大副主任,她兄弟是财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就凭这两点,农业局还有谁比她更适合当财务科长呢?

  第二天薛冰和余梅到财政局,一个个科室去问。财政局的人,好像天生一付爱理不理的样子。或者别人就是忙,顾不上你,薛冰自个儿想。薛冰认识的人,给他一个笑脸,不认识的,余梅介绍后礼貌地跟他打个招呼。但一说到钱,个个都说现在真没有。春节期间用钱,到省上和外市到处去借,早就透支了。薛冰余梅把农业局的情况作了介绍,好话说了一箩筐,人家也再三解释爱莫能助。薛冰看着这些科室那么多进进出出的人,都一付垂头丧气的样子,就跟余梅说,我们走吧。

  回到办公室薛冰把情况向郑局作了汇报。

  “现在的规矩,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想法请他们吃个饭,到时候我参加。必要时还要表示一下”郑局说,跟薛冰想到一块去了。薛冰问过余梅,原来除了去划钱时要请客吃饭,送礼,逢年过节亦然。说好多单位都是这样子跟财政打交道的。

  唉,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薛冰心想,我可是为了自己的事情,也不会这么去求人的啊!

  薛冰通过自己在市审计局任职的一位朋友,约出财政局分管农财的周副局长,周局又喊了下面的两个科长,在君泰酒楼吃了一顿饭。农业局郑局薛冰,财务科余梅,办公室张主任参加。一桌人喝下两瓶茅台后,气氛热络起来,说来说去,转来转去,原来都是熟人。趁着那三人分别出门透气的空隙,薛冰将余梅装好的信封送到三人手里。

  一周后,两笔钱终于划到农业局帐上。郑局有些无奈地对薛冰说,常林原来签的那些发票,全都报了吧。农业局的“经济危机”就此得到缓解。

第十一章  随同赴宴
“薛局长,今天晚上临溪镇领导请我吃饭,你也一起来吧”郑局的电话,

  “好的”郑局亲自打电话,薛冰自然痛快的答应。以前他跟郑局认识,但也不过点头之交。换届后到现在,他与郑局共事不过短短二、三个月时间,相处得十分愉快。

  郑局的火气大在市级部门机关里是出了名的。当然,对班子成员,一把手是不会动辄就发火的,毕竟都是领导,相互都要给点儿面子。

  郑局自然也没对薛冰说过重话,薛冰认为自己对工作不说无可挑剔吧,那也真的是尽心竭力了。工作中大小事情都向郑局汇报,处处都能体现出对他这个主要领导的尊重和支持。当然,薛冰对其他班子成员的工作也是尽量地配合,对职工一视同仁地团结。他当然要争取大多数人对他的支持。

  但郑局在薛冰面前,却是一点也不讳言对其他班子成员的不以为然。他拿纪检组长杨小旭就有些不当一回事,有一回私下笑着对薛冰说,纪检纪检,叫也不好叫,他能够做什么呢?至于李华生,更是一脸的不屑。他对李华生想必比薛冰了解得多,薛冰记得他评价李华生时大摇其头:“这个人品质不好!”而王培德呢,说他人老实但能力有限。

  薛冰惊讶于郑局毫不避讳地对他说这些,他有些将信将疑。但他能对薛冰说这些,至少是让薛冰认为郑局没拿他当外人。

  晚宴在洪泰大酒店翡翠厅,薛冰七点到时主人家已到齐了。临溪镇的李华书记刘成权镇长,还有分管农业的王副镇长,党政办赵主任都起来迎接。书记镇长薛冰认识,李书记又将其他两位分别给薛冰作了介绍,薛冰一一握手,做得还像那么一回事。

  不一会儿,郑局来了,同来的还有郑局的夫人张文菊。一通热情的招呼之后,大家把郑局夫妇迎至主宾席,方才一齐落座。薛冰紧挨着张文菊坐下,给郑局打过招呼后,冲着张文菊直叫嫂子。这时薛冰才发现,农业局的人郑局只喊了他一个,心里明白是郑局有意为之,当然对他是另眼相看了。

  “来来来,我们敬郑局、嫂夫人和薛局,感谢他们光临。这第一杯酒,我先干为敬”李书记端起酒杯,向他的部下们吆喝。于是一席人手忙脚乱地起立,一起干了杯中酒。

  “先吃点菜,老领导,好久没有和您一起喝酒了”李华对郑局说:“想当年你在上坝乡当书记,我就是你手下一个兵,多承您的关照哦!”李华在告诉大家他跟郑局认识很久了。

  郑局笑着说:“你李华年轻,有能力,我当时就认为你会得到提拔重用的。你们看,现在不是后来居上当了一把手了?”

  行政机关这些人,最大的嗜好就是吹捧,下级对上级的吹捧,平级之间的互相吹捧,特别是在酒桌上,所有的敬酒词都是吹捧。人抬人无价之宝嘛。要说肉麻,那可是相当地肉麻。但大家都这样吹来捧去,早就做到脸不红心不跳了。

  接下来就是临溪的人挨个给郑局及其夫人、薛冰敬酒,然后是郑局薛冰他们回敬,一通地借酒祝福之后,一瓶泸州老窖特曲下去了大半。

  薛冰原来在农委,都是习惯了给别人敬酒,现在轮到别人给他又是祝贺又是敬酒,感觉不一样。这段时间以来,薛冰以前的熟人,碰到的都是一连声的恭喜,然后就要薛冰请客。

  薛冰想,中国人就这德性,只要大小是个官,管你阿猫阿狗,都有人来奉承巴结。怪不得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去钻,想当个一官半职,就这点面子上的东西,哪个人的虚荣心都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更何况背后还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薛冰心中叹气,倒不是为自己以前只晓得埋头读书,从未主动去争取个功名而后悔。反是觉得世风如此,自己一个小人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怕今后也要把吃喝奉承当成常做的功课了。

  在刘镇长说他的岳母姓郑、王副镇长说他的老婆和薛冰老婆同姓,然后分别向郑局和薛冰敬酒之后,新一轮盘根错节地攀亲就开始了,很快这亲戚酒又喝去了大半瓶。

  桌上气氛热烈,人人都已开始有点醉意了,郑局夫人张文菊都说喝了三两酒了。

  李华一迭声地喊开酒,薛冰首先就叫不行了。

  “薛局长,男人不能说不行呢”郑局跟薛冰开起了玩笑,他那个不行是暗指男性的功能了,一桌人都笑了起来。薛冰知道是开玩笑,但一开头就被“照顾”一杯杯喝,已经要挑战他原来喝酒的记录了,这会儿头开始晕了。

  “没事的,我像你那么年轻的时候,喝酒从来不虚场合,胆子越大,酒量也越喝越大”郑局继续给薛冰打气。

  薛冰看着郑局长笑,不知该不该感谢郑局长这么的“关心和鼓励”。

  话虽这么说,郑局还是话风一转,把大家的注意力转向临溪党政办主任:“小赵,给你出个谜语,猜不出罚酒?一个*女人坐在大石板上,打一个成语”,

  小赵大学毕业不久,女朋友都还没有耍,胀红了脸答不上来。

  郑局把眼光转向李书记刘镇长一行人,大伙胡乱猜了一通,不得要领。

  郑局得意地说:“猜不出了吧,告诉你们,答案是因(阴)小失(石)大,哈哈哈哈……”

  在座的人都不笨,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跟着哈哈笑起来。郑局的夫人张文菊是市保健站的医生,什么场面没见过,她笑了会儿,说着郑局:“别把人家年轻人教坏了”。

  李华看郑局今天喝得高兴,趁着这个劲儿,似乎很随意地对郑局说:“老领导,看到你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我们都很高兴。你在乡镇搞过,乡镇的辛苦您是知道的,我这个书记不好当啊,有了机会您得拉我们一把哦。听说省农牧厅给市局下了一批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项目,那么大块蛋糕,您无论如何得给我们分一块,我李华和临溪三万四千多人民是会感谢您的”。

  薛冰知道李华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才是今晚的重点。当然,他那刻意加重的感谢二字也是重点。

  “薛局长,临溪的情况我清楚,应该支持,省上的项目下来没有?来了之后优先解决临溪怎样?”郑局似乎在征求薛冰的意见。

  薛冰正不知怎样回答,郑局一转头:“李书记,薛局长分管基层农服中心,又管机关财务,你们说的这个事,具体找薛局长”郑局嘿嘿笑着说。

  李华见机快:“哎哟薛局长,郑局都说了,我们就找你了,拜托啦,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帮助”,

  薛冰忙道:“李书记客气,我当然按郑局的指示办”。

  转眼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话也说的差不多了,第三瓶白酒也要见底了,于是郑局提议,让李华书记总结,来一个大团圆。李华见郑局酒也差不多了,就亲自给每人斟上酒,大伙儿一干而尽。乘着酒兴,一伙人又到舒丽洗脚城洗了脚,方才尽兴回家。

  从那开始,薛冰跟着郑局三天两头地赶着赴各种饭局,有乡镇和市级部门请农业局的,也有农业局回请的。郑局长几乎很少叫上李华生、杨小旭等人,连办公室张主任都要喊得多些。薛冰就这样进入了郑局的圈子,成为郑局的自己人。

  郑局长投之以桃,薛冰自然要报之以李,除了工作不含糊,就是这些应酬喝酒的,也给郑局长把场面撑起。没过多久,薛冰就有些吃不消了,精神也有些不济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美女帮忙
人有三六九等,这党政机关也不例外,分量也是有轻有重。

  市农业局就是属于那种,在市委、市府领导眼中排不上号的单位。职能弱,待遇差,职工士气低落。说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