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化-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觉;因为有两个非同寻常的人站出来;维护他笔下的毛泽东的凡人形象;用权延赤自己的话说;是“出面讲了公道话”。一个是国家副主席王震;他说他读了权延赤的书后老泪纵横。另外一个是邓力群;他认定权延赤的书乃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周围工作人员口授整理而成”;所以那些不尽不实的地方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由于利益之争对簿公堂也不值得一提。重要的是;这些读物;“在‘寻找’和‘发现’毛泽东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可抹煞的历史作用”。
中国人对祖宗的膜拜自有一套做法。它不同于西方人对上帝的顶礼以及东方人对佛陀的敬畏。后者多少包含着某种信仰与自我净化的精神;而前者恰恰是在失去了信仰的时候才格外强烈。它并不全都来自传统的风尚和习俗;也是源于某种现实的功利主义。对一些人来说;毛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随着他的时代而辉煌;也随着他的时代而逝去;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毛是一个克敌制胜的武器;无论世事怎样变幻;只须加以改造便可投入新的战斗;有些人宁愿把毛看成一个对任何人都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菩萨;还有些人则把毛当做一棵“摇钱树”。同毛泽东时代的万众一心不一样;现在每个人都以一己之心去理解和继承那逝去的时代。这中间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崔健在《南泥湾》中肆无忌惮地掺杂自己的理解;把这著名的延安歌曲弄得面目全非。这小子身穿一件白色衬衣;外面常常套着一件旧军装;偶尔也别出心裁地套一件色调暗淡的短袖T恤衫;上面印个巨大的血红色的五角星;扯开沙哑的喉咙;和着摇滚的旋律和电子打击乐器的节奏;唱出《南泥湾》。歌词还是那些歌词;可是人们所熟悉的那种柔美婉约的味道全都变了;变得躁动、跳跃、疯狂、激情四射。这又哪里是“南泥湾”了;分明是个“百老汇”。年轻人为之欣喜若狂;老年人却为之愤怒。这些愤怒者中最愤怒的一个;就是当年南泥湾大生产的领军人物、后来的国家副主席王震。他身患重病;消瘦而且步履蹒跚;但这并不妨碍他痛斥那个奇装异服、怪声怪调的摇滚歌手。王和毛是同时代人;对毛充满了敬意;而且希望后人都能拥有和自己一样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感情;即使稍有变通;也只能像权延赤那样;说说“伟大中的平凡”或者“平凡中的伟大”。这样的革命者绝对不能容忍崔健对那个时代的理解。 
                   txt电子书上传与分享
 小平你好!
 伴随着“毛泽东热”;也发生了一种现象;经过80年代末期经济的萎靡和政治的动荡;原来跟着邓小平走的人现在有不少动摇了。邓小平本人倒是显得挺超脱;他在度过了轰轰烈烈的80年代之后就坚决要求退休;并且获得批准。在他之前;党的高级领导人除非犯了严重错误;大都死在任内;像他这样不肯接受最高领导的位子、又坚持退休的人;极为罕有;所以让全中国的官员和百姓都感动了好一阵子。可是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论他多么了不起;离开了权力;离开了势力;离开了可以表现自己的舞台;就会被人疏远;被人忘记。像邓小平和毛泽东;远离世间滚滚红尘之后;还能被别人如此这般地说个没完;实在不多。
人们对伟人的不同情绪和态度;其实在证明一个事实:保守思想卷土重来。今天回想起来;那两年;中国人的热情十之###投向了政治领域。切断通向资本主义的改革之路、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就在共产党内、私营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复辟的经济基础、市场化就是资本主义化……这些话现在听来恍若隔世;可都是那时报纸电台电视台喋喋不休加以阐述的“至理名言”。“那一段历史啊”;胡绳有一次对他的友人郑惠说:“就是90年代初期的那两年;应当总结啊;不能留下空白啊。”这位共产党的历史学家和理论家说完这话;总想做点什么却什么都没做;又过了几年;就去世了。他周围的人们说起这事;不禁扼腕叹息;都觉得这老人有点死不瞑目。
其实;总结这一段历史无须理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无穷奥妙;只要稍稍回顾一下事实;就会让人感到惊心动魄。现在头发灰白、开始秃顶的一代人;那时候正是热血沸腾的青年。而现在这些已经成熟的职业政治家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第三代”;那时候还像个刚进学校的学生;等待老师的教诲。
对于此前和此后共产党的执政者来说;“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说法;堪称杰作。邓小平不像毛泽东那样著述等身;但他发明了无数政治概念;像“白猫黑猫”、“一国两制”、“一百年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不争论”、“要害是姓社还是姓资”、“三个有利于”、“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主要是防止‘左’”;还有“第三代”;全都脍炙人口;其对中国今世和后世的影响力;一点也不次于毛泽东的那些鸿篇巨制。周恩来曾说邓小平“举重若轻”;实在是恰如其分的表述。这“三代领导人”的划分则是邓的全部政治遗产中最重要的一个。它给后来者留下了异常清晰的逻辑;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它有时候成为后人继承大统的象征;有时候又成为后人与前人划分界限的依据。有些人认为;“第三代”这个词;是把毛泽东时代;邓小平自己的时代;和后来的###时代联系起来了。但是几乎没有人注意到;邓说的不仅是毛和他两个人;他说到了“集体”。“我们这个第二代;我算是个领班人;但我们还是一个集体。”他这样说。
如果所谓政治家就是能够极其敏锐地洞悉天下大势的人;那么这个连毛泽东也打不倒的小个子的确可以算得上一位。基辛格说他是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因为通过他;全中国的人都发现自己的生活和过去不一样了。在90年代刚刚开始的那两年;他的头上被阴云笼罩着;那时候很多人都在他身上看到了毛泽东的影子;但是他很快就把这片阴云驱散了;还坚决地拒绝回到毛泽东的老路上去。他已经八十多岁;自信心是惊人的;记忆力也是惊人的;在1984年到深圳的时候写的几个毛笔字;过了八年还能一字不错地说出来。别的人经历过他的那么多坎坷;就算不同流合污;也会消极遁世。别的人到了他这个年龄;就算不是老年呆滞;也会反应迟钝。他却仍然拥有惊人的活力和惊人的信念。他顽强地固守“中国不能乱”的信念;如果有谁威胁到这个信念;他就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制止;甚至还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他性格中冷酷的一面。但是他却更加热心改革;他相信改革是使他的国家长治久安的惟一出路。毫无疑问;他所受的是经典的共产主义教育;但是他却拥有一种彻底务实的精神。在共产党的老一辈领袖人物中;他几乎是惟一把经济问题置于意识形态纠纷之上的人。他看透了老百姓之所以拥护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这一点在他以前采取的行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对他今后将要采取的行动;也是一个重大的烘托。
研究那个时候的全部资料;可以发现;当时对第一代领导人持强烈颂扬态度的人;同时也对第二代领导人持有强烈的批评态度。这情形有点像郑仲兵所说;现在有人极力鼓吹“毛泽东热”;“它的另一极自是在制造‘邓小平冷’。”  
                   txt电子书上传与分享
 中国历史永恒的主题
 现在;1990年即将过去。12月26日;圣诞节后第二天;也是毛泽东诞辰纪念日;“毛泽东热”达到了高潮。韶山管理局的文辉抗说;这一年来参观的人第一次超过了九十万;眼看就到百万了。这些人大都来自这个社会的底层;这从他的故居里的参观者留言簿上就可看出来。有个人说:“毛泽东同志是一心为公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另一个人说:“他拥有极大的权威;但不以权谋私;他拥有众多的财富;一生从来没有享受。严格要求亲属。他是我们永远怀念和崇拜的领袖。”还有一个人说:“伟大的人格;伟大的人品;严格要求自己。”新华社记者杨继绳读了这些;觉得真是“耐人寻味”;不禁问道:“这是纪念毛泽东还是批评现实啊?”
对于这种事;中国人早就有个说法;叫“借古讽今”。除了那些老百姓;那时候借古讽今的人至少还有一个大人物。他说:“这实在是社会主义中国;甚至是整个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大‘奇观’。”他不愧是党的最有名的理论家;所以不肯拘泥于凡人的牢骚和慨叹。他的思考先在《新闻出版报》上发表;几个月后又出现在《中流》杂志上;让人眼界大开。
这个人的想法是;在有人宣布“共产主义已经死亡”的情况下;中国出现的“毛泽东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话说得高屋建瓴;但多少让人听出他在怀念“第一代”的时候;也流露出对“第二代领导人”的不屑:“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和平演变’警告;并提出了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任务;是惟一对东欧、苏联目前发生的情况作过预言的马克思主义战略家。”“整整这一代的青年;在这个特定的历史关头;唤起对毛泽东同志的感情;唤起对他的著作学习的热情;应该说是一个大好事。”
他侃侃而谈;自信抓住了时代脉搏。这时候有一位记者问他;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曾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热”;像“弗洛伊德热”、“萨特热”、“现代派热”;后来似乎都烟消云散了;“这个‘毛泽东热’会不会一阵风就过去了呢?”“不会!”他断然说;这是“中国历史的永恒主题”。
记者当场为他喝彩;说这一番“满怀热情”的谈话;体现了老同志“对社会主义命运的密切关注”。他也停下来;把一双眼睛投向远方;目光如炬;大义凛然;自信已经“上升到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认为;一个名叫郑仲兵的人当时就说:“他们不是在搞借尸还魂吧?” 
                  
 变化、真相与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新闻是瞬间的历史”。我一直认为,在今天,历史的书写者不仅仅是学院里的学者,更重要的是媒体记者。历史书究竟应该写什么?传统史学多是写政治军事,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而年鉴学派认为日常生活与习俗,这才是历史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因素。
热点聚焦□彭远文(书评人)
历史学家黄仁宇称中国过去150年经过了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已面临历史上一个突破,“其中最重要的症结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的登场”(《放开历史的视界》)。这个突破口,我愿意理解成1976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这是比朝代更迭、政权易手更为重要的历史时刻。1998年凌志军、马立诚合著的《交锋》是对突破之后思想###的实录,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变化》可视为该书的续集。
这是一本描述变化的书。
十三年里,发生的变化不胜枚举:治理整顿、反和平演变、邓小平南巡、长江水灾、惩治腐败、撞机事件、开发西部……这里我不想列举太多,单从《交锋》与《变化》之间的变化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从标题来看,《变化》就没有《交锋》那么锋芒毕露,作者笔法仍然犀利,心态却平和了许多。个中原因,与其说作者个人的改变,不如说是大环境的改变。《变化》虽然现在也登上了各大书店的销售排行榜,但要与《交锋》造成的轰动效应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当年的《交锋》被认为有“极大的政治背景”,短时间内有海内外上百家媒体介入,后来有人说,“《交锋》是被那些不许炒作它的人炒作起来的。”而现在的《变化》,虽然不失为一本好书,却大声吆喝,酒好也怕巷子深了。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的逐渐淡化和商业意识的张扬,这是《变化》与《交锋》之间最大的不同,也是这十三年来最大的变化。
书中提到这样一幕:人们去参观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的故居,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句话:“所有的布置都和从前一样,一点都没有变。”
你可以解释为“个人崇拜”或“猎奇”,但在我看来,这是人对真相的一种渴求。所谓“变化”,总是和时间联系在一起。时间的流逝,足以掩去许多事情,不复得见。“所有的布置都和从前一样,一点都没有变”,这是希望画面就此定格,不许动!
王小波说:“在中国,历史以三十年为极限,我们不可能知道三十年以前的事。”于是需要提到作者的身份———人民日报社主任编辑、主任记者。众所周知,作为“两报一刊”之一的人民日报,并不仅仅是一份单纯的报纸,它还是“党的喉舌”,在建国后的历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让我想起中国古代的史官制度,虽然是皇权的附庸,但是秉笔直书的传统从来没有断绝过。这种传统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