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驸马爷68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最牛驸马爷686-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仁宗开恩,准许王伦在临死之前和妻儿见上一面,这个条件仁宗应该会答应。

    只要仁宗答应了,就能拖住王伦的刑期。

    宋朝想让一个等死的人活着,除了那“八议”之外,还有一条路可以走,这就是那死刑犯的运气好,正好碰到皇上大赦天下。那个时候所有的罪犯罪减一等,王伦就可以改为“秋后问斩。”

    这是宋朝的一种死缓的方式吧,也就是对于有些当死还是不当死存在争议的犯人,就把案子押到秋后,调查调查,问清楚了,再决定斩还是不斩。

    这是王伦活下来的唯一机会。

    现在仁宗有足够的理由大赦天下,因为宋朝尝到了阔别已久的胜利的滋味,还有,为了今年能有一个风调雨顺,大赦天下也在情理之中。

    这个提议陈元不能说,应该由司天监的官员提出来更为合适。依照陈元现在的能力,从司天监走一个后门,并不是什么难事。

    看着那郎中把王伦的伤口处理好,陈元说道:“走吧,那文彦博定然会先告状的,等咱们京师,少不了一番周折。”

    他们用了七天的时间和刘平等人汇合,又过了十日,方才到达汴京城郊。

    这一次,仁宗亲自出城十里相迎,朝中百官分列两旁恭候。

    自从宋朝开朝以来,只有大将曹彬灭了南唐的时候有过这样待遇包括上一次范仲淹回来,仁宗都只是在城门口迎接一下就可以了。

    陈元等人也没有想到仁宗居然亲自出来了,那特使也没告诉他们,这让第一眼看见仁宗的董奎和言占二人很是慌张,一个跟头从马上翻了下来,跪在地上居然忘记了通知后面的将军们。

    仁宗还记得董奎,这一次他能清楚的报出董奎的名字了:“董奎咬人的狗,朕记得你”

    这句话让董奎十分激动,都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好,在这一时间,他感觉自己这辈子活着都值了皇上都记得自己的名字了,这一辈子还有更高的追求么?

    陈元和刘平等人很快跑了过来,同样下马拜倒,见过仁宗。

    仁宗的脸上都是笑容,这让陈元放心了不少。这说明文彦博告状的事情最少没有破坏仁宗的好心情。

    陈元把王伦带走,这在文彦博看来是大问题,可是在仁宗的眼里却并没有文彦博奏折上说的那么严重。他是皇上,他要的是江山安定。内忧外患现在都被解除了,至于是谁解除的,这个在皇上的眼里真的不重要。

    仁宗随口说道:“都起来吧,一路上也辛苦你们了,现在先歇息片刻,朕这一次为你们准备了庆功宴,虽然说现在大宋困难,但是只要你们打了胜仗,朕就会犒赏三军”

    陈元先谢恩:“谢万岁”

    三军将士跟他一起喊过之后,等陈元起身他们才跟着起来。仁宗看着陈元:“世美,你果然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你在奏折上说,李元昊最后是自杀的?”

    陈元点头:“是,本来臣想带他回来交给万岁处置,可是他负隅顽抗,最后看到没有希望了,就畏罪自杀。臣和野利遇乞说了,让他按照党项的风俗以平民规格埋葬李元昊,不得依照大王的规格。”

    仁宗显然对这样处理很是满意:“嗯,不错,你想的还算周到。”

    陈元看着他心情很好,马上说道:“还有一件事情臣要禀报万岁,那李元昊的儿子,臣带到这里来了。”

    宁哥儿是李元昊的儿子,而党项和大宋的关系很特殊,说是藩属国,李元昊已经背宋。说是两个国家,可宋朝从来没有承认过党项。算作是藩属国的话,李元昊就是犯上作乱,那应该诛灭九族。

    陈元知道仁宗不会杀一个八岁孩子的,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清楚才是,省的日后有不必要的麻烦。

    回头招手:“宁哥儿,过来,给皇上磕头。”

    宁哥儿走了过来,看了仁宗两眼,居然没有跪下,旁边一众宋朝大臣的脸色马上就不好看了。

    倒是仁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看着宁哥儿那昂起的头颅,柔声问了一句:“你是李元昊的儿子?”

    宁哥儿点点头。

    仁宗从他的眼神里面仿佛读懂了什么,接着问道:“你,是不是心里很恨我们杀了你的父亲?”

    宁哥儿又点点头。

    一旁的庞吉一步跨了上来:“万岁,这娃儿和李元昊一样狼子野心,不思他党项的过错,还想着我们逼死他父亲,该杀”

    仁宗微微摇头:“太师这话太过了,他才八岁,他能分的清楚是非么?他能分的清楚对错么?”

    说着,仁宗伸出手想去摸一下宁哥儿的脑袋,宁哥儿下意识的躲避了一下。仁宗的手停了下来,一声叹息:“唉,八岁的孩子,他看着他爹娘死在我们手里,自然会恨的。世美,你打算怎么安排他?”

    陈元说道:“找间学堂,让他读圣贤之书,以后希望他能做一个明事理的人。”

    仁宗点头:“好,你安排吧,以番邦臣子的待遇给他每月拨俸禄。”

    宋朝是很大度的,大度的有些过头了。在宋朝其他的国家建立邦交之后,那些国家大多会派使者常驻宋朝,按照道理来说,这些使者的开销都因该是那些国家自己掏腰包才对,可是宋朝不一样,为了显示对番邦的关照,他们每个月都按照一个数额放一笔可观的生活费给那些使者。

    这个规矩也没人逼他们,是士大夫们自己订立的。如果让宁哥儿享受这个待遇的话,那么以后他的吃喝问题是不愁了,可以过上一种舒适的二世祖的生活。

    陈元跟着说道:“万岁仁慈。”

    仁宗看着他,忽然压低了声音:“先别说好听的,王伦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要给朕一个交代才可以。”

    他的声音虽然很低,可是旁边那些重臣还是听到了的,他们的眼睛都看向陈元。从他们的眼神中陈元能看出,有几个人在等着踹自己一脚呢。

    陈元当即也小声说道:“回万岁,臣是怕文彦博大人一时不查,将那王伦杀了,那事情就说不清楚了。在王伦造反之际范大人就曾经跟臣说过,必然有人和王伦相互支持,这个人就在朝堂。臣以为,这个人的危害比之王伦要可怕许多,所以,臣斗胆,才做出这等事情来。”

    仁宗想起,范仲淹也和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只是当时大宋的形式很严峻,必须马上平定王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查这些。

    现在听陈元一说,仁宗的脸孔马上严肃了起来:“问出来了么?”

    陈元点头:“他说了,只是微臣不知道是真是假,微臣以为,当将王伦等人交给包大人审问过后,再明正典刑。”

    夏竦听到这里眼神里面充满了失望,陈元把人带回来,却交给包拯,这于情于理都说的通,他抓不住任何把柄。至于文彦博,这小子有些太笨,上奏章的时候已经说明“臣本意斩杀王伦,枭以慑乱民……”这无疑是为陈元圆了他这番话。

    仁宗听后点头,目光转向包拯:“包爱卿,事情交给你办。”

    包拯应道:“微臣遵旨。”

    由于仁宗的心情好,随意陈元的两件小事情就这样搞定了。他没有想过能让宁哥儿一下忘掉仇恨,也没有想过马上把王伦等人救出来,事情要一步一步做。

    只要这一步顺利,自己再努力做下一步就是。接下来是例行的庆功宴了,这是仁宗两年之内第三次举办庆功宴。别的不说,光是这次数,就足以让仁宗感觉到有些扬眉吐气。

    更让仁宗高兴的是,上两次的庆功宴来的都是大臣和将士,而这一次,那些番邦的使者也来了,甚至连辽国都派出了使者,借恭贺宋朝战胜的名义来递交新的国书。

    他们为什么来的仁宗的心里很清楚,特别是辽国,现在宋朝已经缓解了危机,辽国那里和蒙古以及女真的战斗虽然已经进入了尾声,但是他们粮食危机越来越严重,已经有一种要步党项后尘而去的架势在里面了。这个时候,辽国怕了

    辽国也会害怕自己?这个问题仁宗以前想都不敢想,但是这次辽国的使者却是态度谦和,规规矩矩的递交国书,恭喜宋朝战胜党项,他们很是惶恐的对仁宗说,辽国希望宋辽双方都能遵守当初的盟约,永远不生战争,结永世之好

    仁宗感觉有些自豪,也有些好笑。那盟约已经被辽国屡次修改的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现在他们才想起来去遵守?自己从继位开始就被辽兴宗欺负,他现在想和自己结永世之好?

    仁宗看看周围都是信得过的人,当下很是兴奋的问道:“诸位爱卿,今年若是风调雨顺,等明年新军编制完成,朕要完成太祖皇帝遗志,收复没有收复的十三个州诸位以为如何?”

    群臣大惊。。。。

第509章 冗官

    第509章冗官

    回城之后,刘平带那些军士先回军营放好行李,同时也放几个时辰的假,家在附近的可以回去看看家人。家远的想回去也可以,不过要跟长官说一声,晚上庆功宴就没有他的位置了。

    其实庆功宴就是一个形式,只不过对于这些普通士兵来说,这样一个让他们见着皇上的机会大多人不愿意错过,家真的远了,迟一天回去也没什么区别,所以那些当兵的基本上都在城里面放松一下,赌场,勾栏,酒铺,是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茶楼不行,那东西不合他们的胃口,几样点心吃又吃不饱,还死贵的,他们从来不去那种地方。

    梁怀吉现在就在茶楼里面,他端起茶壶,给对面的碗里面倒上茶水:“我以后就在部队里了,陈大人要组建骑兵,白玉堂把他的监军给摔伤了,我写了折子,想去给他当监军。”

    坐在他对面的是李玮,李玮头上的疤痕很明显的抖动了一下:“怎么?”

    梁怀吉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李玮,李玮以为梁怀吉又来和自己抢长公主的,他现在想的很清楚,这事情应该让长公主自己决定,如果长公主要走,那自己绝对不会挽留。如果长公主选择和自己破镜重圆,梁怀吉要是敢吭一声自己马上杀了他。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梁怀吉居然要离开,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梁怀吉笑了一下:“上了一次战场,我挺佩服你的,听兄弟们说,当时你面对几千党项骑兵,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在战场上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跑,我很想转身就跑,真的,我的身体转过去很多次。”

    李玮点头:“我也想过,可是后来我发现党项人的马很快,我根本跑不过他们。”

    梁怀吉一声叹息,身子往后面仰了一下,两条腿不自主的岔开。这个动作显得很男人,是他在军营中跟那些士兵学会的。他喜欢这个动作,即便看上去有些有辱斯文。

    “以前的事情是我错了,希望你能忘记这些,对公主好一些,多陪她说说话,其实她很需要别人照顾的。”

    梁怀吉说道这里,声音忽然有些颤抖,他马上停了下来,深深吸了口气:“以后我不会再出现在公主身边,我觉得军队里面不错,最少那些兄弟把我当做一个正常的人来看。明天我也想跟你一样,从战场上拣哥孩子,就当我亲生的。”

    他又笑了,是那种很开心的笑容。

    李玮一甩头:“我也打算回军队去,其实这次你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

    梁怀吉问道:“什么事?”

    李玮像他一样把身子靠在后面:“就算我是驸马,我也要做一番自己的事情出来,即便做的并不成功,至少我也要像一个当家的男人,在外面打拼才可以。我要让公主感觉到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她身边一个附属品。不然这次你虽然走了,下一次保不定有个李怀吉出来。”

    梁怀吉看了李玮,李玮也在看着他,两个人慢慢地都笑了一下。

    陈元则没有回家的机会,他必须马上跟着仁宗去朝堂,交代一些问题,也商量一些问题。

    仁宗刚才的那句话很是惊人。打辽国,收复失地,确实是所有的宋人都想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就提出来显然不合实际。辽国不是党项,辽国的领土比宋朝还要大,忘战者必亡,如同大宋。妄战者同样必亡,如同李元昊。

    这个道理仁宗显然并不清楚。

    他一开始是极端的忘战,甚至忘记了自己手上的拳头也是很有力量的。但是现在,他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从不相信自己有力量变成了相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

    这就像江湖上的一个三流高手,忽然把一个名门弟子给打败了,然后就想着去挑战武林盟主的位置一样,是很不现实的。宋朝这场战斗上的胜利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