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榜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没有榜样-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美的“第一次握手”(4)
1949年以后,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由于意识形态和冷战的原因,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客观上说,造成这一对立局面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改革开放以后,中美关系渐渐恢复正常化。但是,有几个因素左右着近30年的中美关系,使得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出现了复杂的局面,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国内局势。首先,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没有改变美国自冷战以来形成的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的方式,加上新保守主义思潮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粗暴思维,使得美国常常无端地指责中国,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压制中国,或给中国制造矛盾,特别是向台湾出售武器,阻碍中国的和平统一,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美国的这种做法引起很多中国人的不满。其次,中美之间经贸发展迅速,但是,美国常常把单方面的政治标准当成经济谈判中施压的砝码,硬是把一些纯粹利益关系伪装成高尚的原则,而与此同时,美国自己也并非那么高尚。这也同样引起很多中国人的不满。
  美国的很多做法都是出于它的国家利益,只要真正理解它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由于中国国内存在一个特殊现象,使得我们有必要正视这个问题,这就是在中国知识阶层和工商阶层长期存在的亲美倾向。这一倾向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严重的倾斜,使得中国国内的知识界、舆论界,在中美关系的天平上,常常倒向美国一方,鲜见客观公正的立场。与此同时,人们还渐渐发现,美国借由这个方式在〃精神和商业上〃的〃最大收获〃,要么是伤害了中国的现实利益,要么将伤害中国的长远利益。因此,中国知识阶层的这个倾斜,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如今在中国社会发生重要影响的知识分子,大多都经历过〃*〃。他们在那段痛苦时期,遭受了很多个人的不幸,看到了社会的很多阴暗面,造成信仰的坍塌。改革开放之后,这批中国人要么是恢复了以前同美国的联系,要么是纷纷到美国留学,要么是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到美国。中美两国现实中富裕程度的差距,使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去个人经历所产生的对中国社会的不满,转化成对整个中国的不满,并将这一不满延伸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美国的冷战意识和新保守主义恰好为这些中国人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束后的〃伤痕文学〃,如今几乎成为〃仇恨文学〃。中国历史上很少出现这样的时期,居然有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国家和历史怀抱如此明显的恨意和鄙视。而我认为,这些人是将个人的不幸,以各种隐蔽的,甚至是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方式,发泄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头上。为此,在强烈的个人感情下,他们已或多或少地丧失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客观立场。
  此外,这些经历过〃*〃的人,曾经都生长在理想主义的环境中,而理想的幻灭,使得他们对一切高尚都表示深刻的质疑。他们的个人经历似乎证明高尚常常都是虚伪的,于是,他们把个人经验当成绝对的人生准则和社会公理。恰好,他们所接触的美国社会,就是一个利益至上、唯利是图的社会,两相呼应,这些从理想主义的废墟里走出来的人,从此对一切高尚的理想都嗤之以鼻,尤其是针对中国社会,他们对于任何试图表达高尚的言行,都发出尖锐地嘲笑和挖苦。当这些知识分子占据了课堂、讲坛和媒体的时候,中国社会已很难再给高尚留下空间。在美国靠山的依托下,〃一切为了利益〃的处世法则,正严重侵蚀着中国人的灵魂。在他们身上,我们难以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信仰垮塌后以利益原则来填充的精神世界,还通过他们掌握的话语权,传播给社会大众和年轻人。
  批评成为贩卖美国思想的手段,建议成为推销美国方式的包装。过去的〃言必称希腊〃,如今变为〃言必称美国〃。知识阶层、媒体与美国的亲密联系,通过各种若隐若现的方式,密如蛛网地盘织在一起。由于对中国的恨意和鄙视,他们对中国的现实视而不见。当他们向中国推销的美国方式在中国造成不良后果时,出于个人偏见,他们往往混淆视听,把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他们所鄙视的中国现实或历史,丝毫不提他们所推销的美国方式,在美国正在或已经造成与中国同样的不良后果。中国知识阶层的这种倾斜和偏见如果得不到纠正,将给中国造成长远的危害。
  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而中国如今的现实是,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时刻向中国兜售他们从美国批发的二手货,并试图以他们倒手的假冒伪劣产品在中国谋取利益。一个虚幻的美国,一个被他们虚拟化的美国,正经由他们的偏见在中国大行其道。而且,这个被他们虚拟化的美国,还不断歪曲着中国的现实和历史。因此,我不得不对他们兜售的虚拟美国进行批判。我对美国的批判,实际上是要批判某些中国知识分子不断散布的某些论调。这些因亲美而失去重心的中国知识分子,把他们的虚拟美国当成中国的榜样,武断地宣称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我不得不说,如果美国要成为中国的榜样,也许只有一个方式可以照搬:美国从建国到今天,没有任何榜样。那么,中国从今天到未来,也应该像美国一样,没有任何榜样。。 最好的txt下载网

制度之美,制度之殇(1)
世界本没有完美的制度,但美国宪法的确延续了200年,在此期间只有修剪之美,没有存废之虞。可是美国的制度神话却无法移植,1821年美国门罗总统在非洲买下一块地皮,想把黑人送回非洲老家,这就是今天的利比里亚。这个国家照抄美国宪法文本,连国旗都是星条旗,可200年来,利比里亚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美式制度被移植非洲,并没有再造一个非洲版的美国,或者美国版的非洲。
  关于美国的制度神话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制度决定一切。这一神话的进一步描述是,美国因为从起点上就设立了良好的制度,所以才有今天。反过来,其他国家要获得像美国一样的成功,也应该先建立像美国一样的制度。在学术领域,这种神话的陶醉者经常以宪政、合法性等根本性的制度问题,作为解决社会现实的首要切入点。当社会上出现某些不良现象,这一神话的拥护者会不加分析地把问题的根源直接指向制度。
  制度决定一切,制度万能,制度可以复制,是这一神话的几个分项。塑造这一美国制度神话,有几个历史元素,如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前往美洲,在上岸前制定了一个公约,这个公约被神话制造者描绘得神乎其神。还有,1787年在美国费城的制宪会议。
  易中天先生写了一本书,名叫《费城风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因为看到尹宣先生翻译的《辩论:美国制宪会议纪录》一书非常喜欢,〃忍不住要把这个故事重讲一遍〃,于是便用一种比较通俗的方式,把这一短暂而重要的历史再现了出来。在这本书的《余论:原则与妥协》一节中,易中天先生写道:〃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正是一部宪法缔造了一个国家。〃同样在这个章节中,易中天先生还写道,美国《宪法》是这个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制定出来以后还能维持200年不变,这真是一个奇迹〃。易中天先生的这些描述,是美国制度神话的典型表现。我以易中天先生的这本书为例,只是针对这一现象而言。
  制度神话往往夸大制度的作用。当学者给出一个肯定的陈述,〃正是一部宪法缔造了一个国家〃,有没有稍微想一下,国家包括什么?
  现代国家包含三个要素:领土、人民和主权。一部宪法不可能缔造这些东西的全部。因此,比较恰当的说法是:一部宪法缔造了一个国家的政府。易中天先生说美国成文法制定出来后,200年〃不变〃,意思是说没有文字改动。我觉得,这个说法也属夸张。美国宪法后来有过修正条款,既然有修正,说明原宪法还是有缺陷的,也确实是经过了修改的,如何能说200多年不变?整体修宪或增加修正条款只是改变宪法的不同形式而已,不应该为了制造一个神话而忽略事实。
  为美国宪法制造神话的现象,在美国人那里也同样存在。在本书《引言》中,易中天先生写道:〃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深邃的目光越过会议主席的椅子,凝视着对面墙上的一件艺术品。那是一幅油画。在那幅油画上,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后面还有一段文字,说是81岁的富兰克林对身边的其他代表说,不知道画家画的是日出还是日落,〃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它是在升起,而不是在落下〃。这段文学色彩浓厚的描写,目的是把刚刚诞生的美国描绘成初升的红日,与描写革命成功后的习惯性标准写作很像。但是,这段文字惹来一个大麻烦。 。。

制度之美,制度之殇(2)
在此段文字下面,易中天先生有一个注释,意思是说本书初版后,有读者就这段文字指出,易中天〃篡改美国制宪历史〃,因为现场并没有这样一幅油画。易中天先生说,他在2007年访美的时候,专程去了费城,参观了制宪会议的会址。在这个历史遗址上,他确实看到了有一幅日出的油画。然而,美国讲解员说,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的时候,的确是没有,这幅日出油画是后人加上去的。那么,富兰克林充满哲理的话也是子虚乌有了。易中天先生在该注释中承认自己错了,但又解释说,他的说法来自尹宣翻译的《辩论:美国制宪会议纪录》一书。他说他不知道是美国原作者搞错了,还是翻译者搞错了。在我看来,不管是谁搞错了,它至少说明一个问题:美国强大之后,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很多人,共同塑造了一个制度神话,他们愿意相信〃日出〃神话是真的。否则美国人也不会在制宪会议的旧址,事后挂一幅《日出》的油画。这种举动与保护历史古迹的正常做法是不符的。
  易中天先生在这本书中多次提到一个说法,制定美国宪法的人,有一个心理就是〃防官如防贼,防权如防火,防权力滥用如防洪〃,这应该是易中天先生陶醉于美国宪法的一个重要心得,也是制度神话之所以广泛流传的一个具体原因……因为,制度可以防止权力*。对权力的防范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易中天先生忽略了当初制定美国宪法的人,为何要对权力如此〃严防死守〃。事实上,这种防范有一个很简单的基础,那就是参加制定宪法的那些美国人,大多都是有身份、有地位、有巨额财产的社会精英,他们对权力防范的潜意识是防止权力侵犯他们的个人财产。因为,权力对个人财产的侵犯,在美国人的欧洲兄弟那里经常出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神话一般伟大的美国宪法才没有对奴隶问题做出结论,甚至压根不提奴隶这个字眼,只是非常虚伪地用〃另作描述的人〃来代替。这说明他们都知道奴隶存在,很多人也是奴隶主,包括后来的美国总统。而且他们有些人也知道奴隶的存在是不光彩的,与他们漂亮的言辞不相符。但是,正因为奴隶是他们的财产,他们必须要保护自己的财产,防官如防贼,目的之一也就是防止最高权力剥夺他们包括奴隶在内的财产。
  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们,对于自己财产的维护没有丝毫懈怠,这才是他们〃防官如防贼〃的真正原因。这些精英对个人财产的维护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神贯注地在100天左右的时间里,倾力于此,以至于这个神话般伟大的宪法,居然没有〃公民权利〃,以至于南方奴隶制与北方童工相伴着伟大的美国宪法同时存在。易中天先生可以把这个遗憾看成是一个疏忽,也可以看做是妥协的无奈。但我们也同样可以把它看成是这些精英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众利益的结果。虽然美国宪法最终使用了〃合众国公民〃这样的字眼,但是,在这部宪法的形成过程中,对于人民的名义,从法理上说,完全是这些宪法制定者的盗用。他们盗用了人民的名义制定了维护自己利益的宪法。没有人民给他们授权,也没有人民批准这个宪法。
  人民在哪里?人民是谁?这是一个老问题,从200多年前的美国就可以开始追问。 。。

制度之美,制度之殇(3)
制度神话的陶醉者,如今时常用〃合法性〃、〃程序公正〃等学术名词来推销美国的制度,他们为何不告诉中国人,按照他们的〃合法性〃理论,美国宪法的合法性也是有问题的,美国宪法的程序公正也是值得怀疑的。在我看来,历史也是合法性、程序性的要素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