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无发---蒋介石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首无发---蒋介石评传-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界有存在着几支革命的武装力量,一支是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因为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而停留在那一带;一支是平江、浏阳等地的共农义勇队或农民自卫军;还有一支是准备起义的安源路矿的工人武装。在国民党当局加紧*措施的情况下,必须迅速决定行止,不能再延搁了。 秋收季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各自为战的各路起义军一齐进攻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可想而知,这样的进攻战法不堪一击,很快被击溃了。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原有部署,下令各路部队停止进攻,先退到浏阳文家市集中。起义军需要立刻作出抉择:往哪里走? 对于初创时期的弱小的革命军队来说,为了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同强大的敌人决战,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进军方向转向农村,特别是转向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山区。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毛泽东找准了方向,向江西井冈山进发。 行军途中局势依然是严峻的。起义军转兵南下以来,一路艰苦战斗,指挥员牺牲,伤员增加;连续行军,长途跋涉,有些人掉了队,少数伤病员因缺医少药死在路旁。一些官长还存在打骂士兵的旧军队习气,党组织也不健全。 面对问题种种,毛泽东从无带兵打过仗,新手一个。不过毛泽东毕竟聪明过人,路是靠人走出来的,问题来了,不是回避,只能迎战。 整顿部队是当务之急,毛泽东着手对部队实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把已经不足一千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由陈浩担任,实际上取消了余洒度对军队的指挥权;下辖一、三两个营,还有特务连、卫生队、军官队、辎重队各一个,共有七百多支枪;改编时,毛泽东宣布愿留则留,愿走的发给路费,将来愿意回来还欢迎。第二,在部队内部实行*制度,官兵平等,待遇一样,规定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自由,官长要受他的监督。第三,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班排设小组,支部建立在连队上,营、团建立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由同级党组织的书记担任。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这三项措施开始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是一个需要有极大魄力才能实行的了不起的改革,也是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郁郁苍苍,层层叠叠,望不到头。山涧流水潺潺,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只有几条狭窄弯曲的小路通往山里。走进山中,往上攀登,群山起伏,白云翻腾,犹如进入云中的海洋。 毛泽东带领着三湾改编后的队伍来到了这美丽的地方,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征程。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这里确实是一块理想的落脚点。不过这里已经有了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这两个“山大王”就是袁文才和王佐,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 毛泽东要在井冈山落脚,得不到袁文才和王佐的允许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袁文才虽是共产党员,但不了解多少革命道理,仍然是绿林好汉式劫富济贫而已。要么火并他们,要么另找山头,都不是理想的办法。 怎样说服和争取这两支农民武装?毛泽东选定先从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袁文才入手,再通过他去做王佐的工作。 做工作首先要摸清对方的底细。毛泽东从袁文才的代表陈慕平了解到,他们最看重枪,人可以少一个,枪却不能少一支。抓住了袁文才的脉搏,对症下药。 毛泽东从绿林重义气、多猜疑的特点出发,带了一百条枪和几个随员,前去同袁文才谈判,一谈就妥,损失了一百条枪,换回了两支队伍和六百块银元,得到了立足之地。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提出军队的任务不仅是打仗,而且要做群众工作,这是毛泽东军队学说的巨大贡献,影响十分深远。军队既要打仗,又要做群众工作,铁的纪律是不可或缺的。毛泽东密切注视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认真分析总结,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和著名的游击战法,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十六字诀。 毛泽东明白要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光靠带好兵大好仗,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工人*,致使工人与资产阶级决裂;农民分田,致使农民与地主阶级决裂。工人农民决裂之后何去何从?跟着共产党走,否则就没有出路。 在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有毛泽东的诗为证: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根据地的政权能够稳固,与毛泽东的取信于民的思想分不开的。红军行军打仗,指战员的吃饭却成了问题。鉴于这种特殊情况,毛泽东采取灵活办法,批准各部队可以动用群众家里的粮、油、菜,同时,留下借条,出布告,说明日后偿还。说到做到,打完仗后,他命令军需处按借条向老百姓赔还现洋,只能多给,不许少付。当地老百姓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根本不一样,借条兑现,说话算话。 *(朱德、毛泽东)红军的会师,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是以具有很强战斗力的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为基础形成的,有两千多人,近千支枪,训练严格,装备齐整,作战有经验。他们的到来,创立了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红四军在*的率领下,转战赣南、闽西,队伍越来越壮大。革命根据地的面积不断扩大,积蓄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并以此为依托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至此,中国共产党在部分农村建立政权的基础具备了。在江西瑞金,他们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中国红色政权的星星之火,正式开始燎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党三府
第十一章 一党三府 蒋介石真不该搞什么清党运动,至少时候不佳。北方有北洋军阀未灭,日本人又蠢蠢欲动,这个时候发动清党运动,虽是为了对付汪精卫之类,但他们毕竟同党同派同宗,共产党就不同了,本来他们同在一面旗帜下行事,现将其推向对立面,实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共产党虽说弱小,但也是一个党派,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必然另立山头,另寻他路。星星之火不可小觑,将来是可以燎原的。 历史也真能玩笑,一个政党竟然几乎同时成立了三个政府。打开历史去查找,过去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令人好奇的是,这么混乱的政党,居然实际上正领导着中国的革命,并且革命成果正在扩大。第一次北伐胜利之后,长江流域绝大多数省市掌控在国民党手中,国民政府觉得广州不适合他们建都,就将政府迁往武汉。当时,蒋介石正在南昌带兵打仗,他主张政府应随军建都南昌,便于他掌控政府。但当时迁都武汉的势力更大,蒋介石无奈,只好忍气吞声,同意了定都武汉的意见。所%

美丽妙龄
第十二章 美丽妙龄 蒋介石继续玩辞职的游戏,他发表了一篇辞职声明:“老百姓的视力和听力已开始失去往日的敏锐和灵敏。在近三个月至四个月的日子里,北伐几乎进展到山东边界。为什么我们向前推进得那么快?而为什么我们现在的速度又这样慢?请静静地想一想,细心地考虑一下吧,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 蒋介石对辞职作了艺术处理,把握住成熟的时机。如果他过早辞职:“那么,我党将承受如下苦难。第一,我们将失去灵魂,只留下肉体。星星将脱离自己的位置,事物将相互转换,我担心就连国民党这一名称恐怕也不复存在” 蒋介石的担心也不是什么杞人忧天,国民党派别多分歧多,确实难以担负领导中国的重任。 蒋介石辞职走了,放心地踏上了衣锦还乡的路程。 家乡的群山挺拔宁静,深深地吸引了蒋介石。他把住所安置在雪窦寺。这是座佛教寺院,幽幽静静,清清爽爽,鸟语花香,没人来进香的时候,犹如进了世外桃源,人的凡心杂念将被融入这一片宁静之中,而抛至九霄云外。 然而,蒋介石修身养性的定力不足,雅静的美景熏陶不了这匹狂奔的野马,他醉翁之意不在山水,而在积蓄力量。 或许带有瞬间的诚意吧,他向追随而来的美国来宾声称,他打算在今后的五年里走访国外,学习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 五年太长,也言不由衷。蒋介石倘若能够一至两年时间走访国外,静心研讨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认真而又冷静观察分析当时中国的形势和道路,乃是中华民族之幸,炎黄子孙之幸也! “他的引退是一个神话”…一名外国记者写道。 蒋介石身披中国式的长袍,显出一种学者的风度和守旧的外观。确也像一个神话,与往日威风凛凛的形象相互呼应,确能引起人们的遐想。 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式的人物,摆脱了世间的凡尘琐事,一本正经地谈情说爱起来,这也难得,而且这一次他非常认真,志在必得。 他的第一次婚姻是一个悲剧,尽管有了一个儿子蒋经国。 他的第一次*是名妓陈洁如。那只不过是偷情,算不得婚姻。这也是一个悲剧。 蒋介石决定离婚。他在给内弟的一封信中写道;“在过去的十年中,我简直难以忍受她的脚步声或她的身影,至今为止,家的概念已是名存实亡了。我与她离婚的主因是十年痛苦的结果。这不是轻率的决定。你是一个有见识并且明智的人,我想你是能够为我的幸福着想的,使我从终身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他的话发至肺腑,无可猜疑。领袖也是人,七情六欲皆有之。 但领袖又并非平常之人,必要的程序,不得不做。蒋介石登了一则启事: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书质疑者。因未及遍复,特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二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在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唯恐传闻失实。易资淆惑,耑此奉复。 《大公报》创始人,胡霖说:“蒋的婚姻是一次精心预谋的政治行动。他希望通过成为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和宋子文的妹夫来赢得他们。那时,蒋也开始考虑四方的支持。如果美龄成为他的妻子,他便在与西方人打交道时有了‘嘴巴和耳朵’。此外,他一直十分欣赏子文在财政方面的才干。但是,如果说蒋没有爱上美龄,那也是不公平的。” 自古英雄爱美人。蒋介石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何况这位美人是从何而来?十一岁就与二姐宋庆龄同赴美国留学,1912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威尔斯学院,就是那个专门培养官太太的学校,1917年回到中国。 这位美丽妙龄的姑娘,有着东方人的脸蛋,又有中外素质的灵魂,蒋先生为之倾倒,实为人之常情。 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蒋先生也熬过五载暗恋之苦。 翻开一封封真挚情书,爱情二字铭刻于字里行间。 “我对政治活动再无任何兴趣了。如果我这一生中有什么敬佩的人的话,您,我的爱人,是唯一的一位,早在广州的时候,我便托人带信给你的哥哥姐姐表达了我的愿望,但杳无音信。那时,这可能是因为政治关系。现在,我已隐居在这个山地荒野之中。我感到自己已被整个世界所抛弃,充满了绝望。回想起在前线所经历的数百次战斗和我自己的那种英雄主义,我只感觉到那种所谓的功绩不过是一场梦幻。然而,你的天资、美丽和品德却使我永远难忘。唯一的问题是,我的爱人如何看待我这个已被世界抛弃的退伍的士兵。” 两个“唯一”道出来的哪怕就是那么一瞬间的感触,也是纯洁的,也会令人为之动容而流下感到的热泪。人之真挚的情感,哪怕只是瞬间,也是瞬间的赞歌,也是诗一般心灵的美景。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爱情,应该是真心的,有宋美龄的日记为证:“他那对闪亮的眼睛告诉我:他是个英雄相比之下,远比我二姐夫(孙中山)英俊。” 蒋介石是个武夫粗人,哪里能够谱奏出爱情的美妙音符来的。爱情的音符多么美妙,有田园牧歌式的,也有疾风骤雨式的;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也有沙场上生死相依的绝唱。蒋介石要来个怎么样的呢?他不知道,除了情书,总该有一些别的点缀吧。 蒋介石恋爱,从来没有如此用心过,为了成功,他求教于老师陈布雷。蒋问:“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是在南京好,还是上海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