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风云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史风云录-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三苗是一个位于江淮及荆州的政治混乱的部族,而其余三者都是尧的重臣。兜曾推荐过共工,但共工把工作搞得一团糟,所以连带着推荐者也被驱逐。鲧治水失败,被幽闭于东方的羽山。似乎是舜把有可能威胁到自己位置的人全部流放,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说法也不是说不通。
  北狄、南蛮、西戎、东夷是中国古代史书中对周边其他民族的称呼,在这里都悉数出场了。除了三苗,都是曾在尧的身边接触中原政治中心的重臣,而不是什么蛮族。中原是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地域,越远离这个中心,文化氛围就越薄弱,最后就是未开化之地。人种是改变不了的,但从文明之地迁到未开化之地,就再也不能享受到文明的恩泽。所谓“变”,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蛮”“狄”“戎”“夷”等字,原本是远离文化地域的部族的名称,而不带有人种性质。
  “四罪”中的“东夷”鲧,据说他的儿子禹重回中原,在文化地域的中央建立了夏王朝。
  一般认为,被驱逐到各地的尧的重臣——共工、兜、鲧原本是某个居住地或居住地群的首领。他们率领着部族,向远方迁徙。
  半坡遗址的墓葬报告中提到,51具成年男子的遗骨平均身高为厘米,头盖骨计量值比起中国现代北方人更接近于南方人的标准。半坡人可能并没有一直在那里居留,也许是出于某种原因而移居南方。
  有观点认为,中国各民族是从中原向各地扩散的。根据闻一多(1899—1946)的研究,三皇中的伏羲和女娲,原本是苗族的祖先。
  在NHK(日本国家电视台)的《丝绸之路》第一集的录制过程中,我在和日中共同采访组同行的时候有个感触。在日本,只要文化是由国外传入的,人们就会寻找文化的根源,这引发并提升了人们对丝绸之路的热情。但与此相对,在中国除了佛教,人们毫无向西方寻找文化根源的意愿。如果要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源,中原——黄河中游流域,才是他们应该前往的土地。
  6
  近一段时间,南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接连发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不过殷遗留下的甲骨文记录让我们认识到,中国古代史的主要舞台还在中原,这种看法在目前还是不可动摇的。
  还是神话世界的故事。舜六十一岁时接替尧成为天子,治理天下三十九年,巡幸南方时死于苍梧,埋葬于九嶷山。按现在的地名,舜死在远离中原的湖南,埋葬于广西。
  鲧治水失败后被幽闭于羽山并死在那里。他的儿子禹治水获得成功,曾“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因此,舜推荐这个勤奋的禹为他的继承人。舜还有个儿子叫商均,所以舜死后禹对权力的继承很犹豫,但据说各部族的首领都没有选择商均,而是齐聚禹的帐下。
  禹把政治委任给一个叫益的贤者,并推荐他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样一来禅让制还会持续,但事实上却没能实现。和舜一样,禹也是死在巡幸途中远离中原的地方,地点是现在浙江省的会稽。
  神话中的这两位圣人,如出一辙地死在远离中原的南方,可能是中国文化圈扩展之后,在神话中加入这一段情节以取得南北方的平衡。
  禹指名益为接班人,但是益不情愿,让位给禹的儿子启。就这样,世袭王朝开始了。也可以认为这是为了把禹说成圣人,在神话中加入了他曾禅位于益的情节。
  禹是夏王朝的创始人,但古代的记录中都以夏后而不是夏禹来记述。夏的第一任王是禹的儿子启,被称为夏后帝启。所以,在疑古派的史学家中,也有人采用了禹和启无血缘关系的神话解释。
  把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神话相对照,原始共产社会便正值三皇时代。人们掌握了农耕、畜牧、狩猎的方法——在神话中就成了神向人传授了这些技能。从仰韶文化中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仰韶文化的上层也存在很多类似龙山文化遗址的情形。实际上,仰韶村的遗址就是如此。对彩陶出土兴奋不已的安特生看漏了这一点。龙山文化在墓葬等部分显示了贫富差距,反映出当时已经出现了财产私有制。此前居住区内是没有阶级的,有能力的人被推举为“公仆”,做着首领的工作。如果这个人死了,人们就推举出另一个有能力的。所有物资都是公有的,所以就算是首领也没有任何特权。而从仰韶文化进入龙山文化后,首领的位置慢慢就变成世袭继承的了。
  从三皇五帝到禹的这段故事当然是神话。《史记》中记述禹“道九山”,“道九川”,“于是九州攸同”,很了不起。不过,《楚辞·天问》中讲了一个故事,说禹的原形是头熊,妻子涂山氏不小心看到后就变成了石头。禹对着石头大喊:“还我儿子!”于是石头面向北开启,儿子诞生了。这个神话解释了禹的儿子名叫启的原因。
  虽说是世袭王朝,但起初也是从小规模聚居群的首领世袭开始的。随着生产力的增强,在中原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居住范围不断扩大,具有事务决定权的首领会议议长的地位也从推举转向了世袭。
  禹是扩大人类居住范围的神,尽管这是神话的说法,不过成就了类似大事业的大首领理应也存在过。即便是现在,中国还有个别名或雅称叫“禹域”。禹踏足过的地域意味着这里就是中国。我们揭去神话的幕帘,就会觉得眼前浮现出了一个勤奋的大英雄的影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姿势像熊一样,正在辛勤工作。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文字与青铜器(1)
1
  我认为,与禹或类似人物相比,夏王朝存在的确定性更大一些。虽然并不知道这个王朝是不是传承了禹的血统,但它却可以用“大”来形容。
  各部族的首领会议的议长一职,最初是由推举产生,但慢慢地改为世袭制,处于该职位的人掌握很大的权力。权力越大,这个宝座就越让人眼馋。只要是世袭制,就会有明君,也会有昏君,王朝也随之时荣时衰。只要魅力四射的权力宝座还在,自然就会有人想占为己有。
  中国王朝的兴亡有种固定模式。除了秦汉的交替、塞外民族入主中原和被赶出的情况以外,大体上都是由王朝内部的人依靠实力夺取王位。
  西汉是被大司马——外戚王莽接管。东汉丞相曹操之子曹丕篡国建魏,而魏又被自己的相国司马炎(晋武帝)篡夺了。晋被相国——将军刘裕(宋武帝)取代。统一南北朝的隋文帝,原本是北周的一位八柱国(重臣),取北周而代之。隋被唐所代,唐高祖李渊也是北周的一位八柱国,还是隋的重臣。夺取唐朝天下的朱全忠(后梁太祖)曾是唐的节度使,之前投黄巢军,后又反叛。除了几次被外力推翻外,中国的王朝基本上是被体制内仅次于皇帝的实力派,也就是二号人物所颠覆。
  根据《史记》中的记述,推翻夏王朝的殷汤是夏的方伯。所谓方伯,就是###不服从夏的部族的征夷大将军。一个叫葛伯的首领不举行祭祀,汤以此为由去###他。通过这第一次###,汤必定能够逐渐掌握军事力量,成为夏王朝内部最大的实力派。
  殷的祖先契是舜时代的人。母亲简狄是有嫆氏的女儿,据说是吞了玄鸟的蛋后怀孕,生下了契。这种卵生神话在东北亚、朝鲜等地非常多。“夷夏东西说”认为殷出身于东方,卵生传说便是证据之一。
  契帮助禹完成治水工程,所以舜安排他做了禹的同僚。前面提到,契被封于商地,所以殷又称商。文献记录显示从契到汤,殷共迁都八次。《史记》中提到从契到汤共十四世,所以迁都是非常频繁的。
  夏王朝从禹到最后的桀,共十七王。兄弟、侄叔相继发生过三次王位传承。如果按世代算,则和诸侯国殷一样是十四世。在中国历史上,一世可以估算为三十年。“世”这个字最初也是“三十”的意思。有的书中说,夏持续了458年,《竹书纪年》则称是472年。
  夏王朝的存在性就已让人起疑,那么其寿命又是如何算出的呢?是从禹的丁巳年到桀的甲午年计算得出的。是不是从夏代起就有了天干十二支呢?没有确证。不过,殷甲骨文中已经以干支记事了。十二支采用了数的十二进制法,在这方面“巴比伦起源说”显得很有说服力,这也成了“中国文化西方传来说”的依据。但也并不一定,“天下”是个新词,之前要指代天下,用的词是“四方”。四方再切成两半就是八,切成三份就是十二,此外,一年的月份数也是十二。
  殷遗址位于安阳县小屯村,所以考古学家称之为小屯文化。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底下是仰韶文化层,上面是龙山文化层,再往上就是小屯文化层了。其中龙山文化层一般很薄。不能说龙山遗址就等于夏遗址,按时期来讲,它比仰韶和小屯要短。此外,各地的小屯样式的遗址也不全是殷代的。文化在混合后,显示出向更优秀一方的倾斜,政权和文化层完全一致的看法过于单纯。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文字与青铜器(2)
甲骨文已完全证明了殷的存在性,所以我们继续谈殷。契之后十四世的汤是个杰出的人物,而且他有一个杰出的臣下,叫伊尹。
  明君得名相,国运因此昌隆,这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模式。神话时代的禹也是托付政治于益这个人物而获得成功的,这在前文已提到。
  夏王朝最后一个君主是履癸,也就是被称作桀的那位。他既暴虐又沉迷酒色,是一个典型的暴君。各地首领叛乱不断,在他###有施氏的时候,有施氏献上妹喜,从此桀对妹喜非常宠爱,言听计从。有个叫关龙逢的人劝谏,却被桀抓起来杀掉了。殷汤听到这件事后叹了口气,显示出了哀悼的意思。桀大怒,把汤关到夏台(监狱),不过最后还是释放了他。
  这也是后来历史上重复发生的情节模式。在准备要干掉二号人物汤的时候,这事却没能执行。大概要是杀了汤,他背后的势力不会善罢甘休。
  没过多久,昆吾氏发起叛乱,夏方伯汤前去###。不过此时的汤已经下了决心,要推翻暴君桀。
  各地的首领跟随汤参加了对桀的###。桀败退到叫鸣条的地方,汤紧追不舍。《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桀死前的遗言
  ——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
  这场暴虐和有德的交替,反倒让人觉得黑白分明得太离谱了。夏为中原之主已有很长时间,但殷作为方伯掌握着军队,到了汤这一代,就用武力把主君拉下马来。在武力的背后也有文化的力量,制造和改良新工具正是文化的力量的体现,这也被应用到武器上。
  应该这样认为,在文化上殷压倒了夏,政权也就随之交替。
  2
  殷代的历史因有文字记录而为人所知。尤其是后二百几十年,因为有丰富的卜辞,所以殷帝国的社会环境就格外详尽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这一切多亏了对殷墟的发掘。关于殷墟的发现,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北京的药店里卖一种叫做“龙骨”的东西,人们相信把它磨成粉后饮用,能治疗疟疾。事情发生在1899年,正是义和团事件的前夕。王懿荣(1845—1900)时任国子监祭酒(国立大学校长),他有一个幕僚精通金石学,叫刘铁云(即刘鹗,1857—1909)。所谓金石学,指的是古代文字学,是对刻在青铜器及石碑上的文字进行研究的学科。王懿荣因患疟疾,经常让人去买龙骨。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铁云看到了家仆以六文钱一斤的价格买来的龙骨,在龙骨上有像文字的东西。若是旁人倒也罢了,但浸淫金石学的刘铁云注意到,这些文字好像比青铜器上所铸的文字更为古老。
  其实,王懿荣既然能当国子监祭酒,必然也是个优秀的学者,精通金石学。可能王懿荣见到的都是家仆粉碎处理过后的龙骨,因此没有注意到上面的文字。在刘铁云说起古代文字的事情后,两人就开始着手研究起来。
  无独有偶,同年,山东有个古董老板得到了一些龙骨,也认为上面刻的像是古代文字,于是就将这些龙骨赠给对金石学有兴趣的湖北巡抚端方(1861—1911)。端方也注意到这些龙骨的重要性,觉得不能白拿,于是每一字支付了二两银子。山东的古董老板欣喜若狂,加紧搜买同样的东西。
  几乎是同时,刘铁云他们在北京的药店里奔波,大量收购龙骨,也就是甲骨。甲骨卖得多,而且还卖得贵,所以药店和古董店都争相到产地采购囤积。如果产地被泄露,收藏家就可能自己直接去买,所以业者撒谎说产地是河南的汤阴县。刘铁云信以为真,还把这些话记录在自己的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