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帝王大臣的精神世界:大宋朝的妙人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宋帝王大臣的精神世界:大宋朝的妙人们-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叔宝不怕,他断言:王气在金陵……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现实是残酷的,不久之后隋军兵临建康城下,前方一日之内数次急报,陈叔宝这个货真价实的唯心主义者,充分发挥了“掩耳盗铃”的精神胜利法,拿到奏报看也不看,急忙塞到床下,继续歌舞宴饮。

隋军如入无人之境……

韩擒虎的士兵破城之后,却找不到罪魁祸首陈叔宝了。细细搜索一遍,发现了一口井,对着井口喊话,也没有回答,于是士兵就喊:“再不出来就要往下扔石头了!”井底的陈叔宝一看精神胜利法失效,只好呼告求饶。

隋军抛下绳子,往上拉的时候觉得特别沉重,上来后才发现是三个人——陈叔宝和他的宠妃张丽华、孔贵妃。

这一口井见证了陈朝的亡国,也见证了陈叔宝的人格沦丧。所以萧俨说“差一口井”,就是暗含讽刺:以后皇帝您要是因为骄淫奢侈亡了国,也可以跳下去躲一躲。

李璟脾气再好,能不生气么?

现在看到李煜比他老爹更加荒唐,萧俨坐不住了!有一次他进去找李煜奏事,李煜一边和嫔妃下棋,一边漫不经心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萧俨忍了很久,终于爆发出来了,上前一把掀翻了棋盘,瞪着血红的眼睛怒目而视。

对弈的嫔妃吓得大气不敢出,默默退到一边,李煜也颇觉尴尬,缓缓站起来,短暂沉默之后,干着嗓子虚张声势指责萧俨:“大胆萧卿,莫非你要做今日魏征不成?”

萧俨老头今天反正是豁出去了,昂首大声答道:“老臣岂敢以魏征自比,不过陛下,您也并非唐太宗转世之身!”这时李煜的所有才华都不好使唤了,张口结舌良久也奈何不了萧俨,只好悻悻作罢。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李煜的失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性格。他生长于深宫,也没有经过军事历练,登基之前的政治经历更是空白,所以连自己手下稍微强悍的臣子都无法驾驭,管理能力一塌糊涂。

或许毛泽东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主席说:“南唐李后主虽然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又说:“历史上当皇帝,有很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作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能赋的人……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

李煜的懦弱,终于结出了恶果,南唐现在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南唐是一块肥肉,早在柴荣时代,赵匡胤就曾经为此流血流汗,当然他的血汗没有白流,柴荣的东西后来都成了他自己的,这令人欣慰。灭掉北汉前后几年内,赵匡胤都没有闲着,他做了几件看起来似乎不是很光彩的事情。

先是派遣一个少年僧人到南唐去。这少年是个佛学天才,不光基础知识扎实,而且口才特别好,用佛家话语说就是“辩才无碍”,几乎达到了口吐莲花的地步。作为领导干部来说,有爱好自然就有弱点,所以赵匡胤这个安排确实击中了李煜的软肋。

少年渡江到达金陵拜谒李煜,两人交谈之后,李煜当即惊为天人,以为是上天派来为自己指导工作的天使,推崇其为“一佛出世”,尊称为“小长老”。小长老带着政治任务前来,确立地位后立刻开始开展工作。
第七章 春花秋月之七宗罪(5)
    首先,向李煜灌输“六根四谛”、“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基本概念,告诉李煜,只要勤于礼佛,铸造佛像修建庙宇,自然会得到好报,国家太平,自己百年之后也会轻松拿到极乐世界高尚沙龙的入场券。

这方面李煜极富于行动力,次年立刻命令国内崇修佛寺,宫内广署僧尼精舍,大量召集徒众。他和小周后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礼佛,非常虔诚地磕头,以至于脑门上都结了硬痂。

小长老的目的有二:一是迷惑李煜,让他陷入虚无的世界观中,荒废朝政。二是通过佛事大量消耗南唐财力,使其国库空虚,难以抵抗大宋的军队。所以,小长老自己的生活也很有情调,极为讲究。

有一次,李煜看到这位“天使”穿着极其昂贵的红罗绡金法衣,忍不住发问说:“佛家讲究的是苦修,古来罗汉修行时,都刻意粗茶淡饭来磨炼心智,以去除尘世的分别心,法师你现在穿得如此富贵奢侈,是不是和戒律抵触呢?”

小长老微微一笑,答道:“陛下没有读过《华严经》吧,不知道佛也爱富贵!”

李煜无言以对!

这大概也是李煜一生中最难解开的谜团了。自己一生如此虔诚礼佛,甚至对于那些毁坏戒律的僧尼也不加罪责,只让他们礼佛百次,自然会被佛性感化。这一切,却换来一个阶下囚的下场,国家危难之际,为什么佛祖菩萨不凭空涌现施以援手?

他对佛祖虔诚到何种程度呢?有一次和小周后一起巡视僧舍,看到一群小沙弥正在削制“厕简”,古时候人上完厕所没有手纸可用,就用竹木削成薄片刮一下即可。李煜一想厕简虽然小,但是却关系到法师的身体安全,法师是佛祖在人间的代表,不可怠慢!就拿起一支摸了摸是否光滑,生怕毛刺划伤了法师的臀部,这还不够,他又在自己脸上刮了刮,觉得足够光滑方可。

觉得可笑?其实不然,在李煜心里,他这一下发慈悲心关怀出家人,功德是神圣得不可思议的,他浑身笼罩着圣洁的光辉,用刮屁股的的东西在自己的龙脸上刮了几下,内心颇觉自豪。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被饿死的梁武帝,这位仁兄比李煜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还得意扬扬地问达摩禅师:“我修庙铸佛,功德多少?”不料国际友人达摩毫不给面子,别过脸说:“无有功德!”估计梁武帝当时被唾沫猛呛了一下。

再来看看河对岸的赵匡胤吧:大老粗,作诗水平差不说,对佛祖还不尊重。有一次老赵到寺庙里去,看着佛祖笑眯眯的金身犯了难,问老和尚说:“我还拜不拜?”试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皇帝俯下身子去拜佛,他觉得有点别扭。

老和尚煞是机敏,当即上前说:“现在佛不拜过去佛!”说白了就是县官不如现管,您现在是帝国老大,对百姓来说就是佛,不用拜了!这个马屁拍得好,赵匡胤龙颜大悦,呵呵一笑扬长而去。

在李煜眼里这简直太荒唐了,一个凡夫俗子,居然,居然自称“现在佛”!这是要遭天谴的!

可是,就是这个人,却灭掉了李煜的王国!

小长老入南唐不久,有一个人逃到大宋去了,他对大宋的天子说,觉得在南唐干下去也没什么前途,大宋蒸蒸日上,英雄有用武之地。其实是南唐没有给他机会,因为这个人——樊若水(有人说叫“樊若冰”),他是个超级落榜生!

樊若水在南唐考了好多次进士都没有中,就觉得自己明珠暗投怀才不遇,生出了怨恨的心,为了让国家后悔,他决定干点大事。
第七章 春花秋月之七宗罪(6)
    这件事告诉我们,做好落榜考生的思想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否则会危害国家的安全。将大唐江山搞得分崩离析,然后迅速进入五代十国混乱岁月的黄巢;上帝的“弟弟”、广东落榜生洪秀全,都是此类人物的代表。

为了获取一点政治资本,樊若水审时度势,对大宋朝的军事需求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大宋下一步肯定要渡江而来###金陵,那么渡江的水文资料就是不可或缺的。樊若水这个人,说他叛国投敌也好,说他卖国求荣也好,不可否认,他的眼光很好,先一步站在买家的立场考虑问题,很有商业头脑!

打定主意之后,樊若水就隐居到金陵西南的采石矶,开始了“笑傲江湖”的悠然生涯,每天驾着小船前去垂钓,晚上就住宿在山间佛寺。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他怀里揣着大团丝线,晨昏交替之际,一段系在江边,一段放在舱中,测量江面宽窄。同时,在丝线上绑上石块,穿梭两岸,反复测量不同时段的江水深度。

得到第一手精确数据之后,自学成才的年轻地理学家立刻偷渡到大宋,将科研成果献上。果然不出所料,赵匡胤一看大喜,特批其参加进士考试,为国立功自然是有加分的,所以樊若水顺利中举,授职舒州军事推官,专门从事间谍地下活动。

安定下来之后不久,樊若水有点思念老婆和老娘了,但是作为叛国贼,他当然不敢明目张胆回去,所以就奏请太祖帮忙。太祖一听,这个好办,立刻诏示李煜,将樊氏婆媳护送到大宋领土来,这两人此时已经被李煜软禁了。

一得到这个消息,南唐群臣气得哇哇乱叫,叛国间谍家属居然还要大摇大摆送出去,国家尊严何在?但是李煜心里是另一套想法,他反而是觉得庆幸,还好当初只是软禁了婆媳二人,没有杀掉,否则赵家天子雷霆之怒,以此为借口兴兵###,岂不是因小失大?

于是叛国贼家属被奉为上宾,李煜派特使携带礼物将二人专程护送到大宋。

和他的父亲一样,李煜对赵匡胤的示弱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在赵匡胤的鼻息下战战兢兢,对方的一个大喘气,就能把他吓得好几天睡不着,血压上升心跳加剧。

李煜登基之初,根据惯例要举行典礼,封王晋爵大赦天下。礼仪官根据礼书,在宫门前竖起七丈的高杆,上面站立着四只四尺多高雄赳赳气昂昂黄金饰顶的木鸡,鸡嘴里衔着七尺绛幡,下面是华美的彩盘,用绛绳系着。

这就是所谓的“金鸡消息”,是大赦和招安不可少的道具,《水浒传》里所说的“六六雁行连###,只等金鸡消息”,说的就是这个仪式。

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匡胤却不高兴了,立刻召见南唐进奏使陆昭符,怒气冲冲责问说:李煜为何敢用“金鸡消息”这种天子专属的仪式,你们把我放到什么位置了?陆昭符这个人脑子很好,立刻赔笑解释:我们南唐本来就是中原属国,国主嗣位,哪里敢越级使用道具,我们那个不是“金鸡消息”,充其量,也就是个“怪鸟消息”而已。

赵匡胤被陆昭符的诙谐逗乐了,呵呵一笑,此事作罢。

与此同时,李煜却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恶寒蹿遍全身,他知道是老赵发怒了,急忙派遣使者带着礼物前去解释此事,同时写了一封诚惶诚恐的《即位上宋太祖表》,在里面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不谙世事的书呆子,来衬托赵匡胤的伟岸英明。
第七章 春花秋月之七宗罪(7)
    公元971年,宋朝灭掉南汉,李煜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猎物,立刻派自己的弟弟李从善入宋,去掉南唐国号,改称江南,次年再次降诏为教,把弟弟们从王降为公。

但是,就像一首歌唱的“付出等于回报,那是自以为”,人家赵匡胤不满意,反而将李从善留在大宋,美其名曰要重用。同时传下话去,说宅子我都为你准备好了,大家也不要刀刀枪枪的,你投降过来,我不会亏待你的。

第二年,赵匡胤迈出了进攻南唐实质性的一步:派遣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没错,这个卢多逊就是前面说的和李煜比赛谁更像窦娥的那位。此人可不是一般人物,智力极为发达,说难听一点,就是很狡诈!

赵匡胤一介武夫,当国之后深感知识的重要,于是每天手不释卷刻苦读书。卢多逊那时候参与史馆修撰,借着职务之便,知道赵匡胤每次都调阅什么书,回去后就把调阅的书连夜苦读熟记。所以,每当赵匡胤随口说起自己所读的东西,卢多逊总能够即时应答,而且答案十分得体。

赵匡胤一看自己随口所讲,小伙都能回答上来,可见学问不小,所以对他很是倚重。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卢多逊的心眼很多,值得每一个现代职场人士学习。

卢多逊到南唐待了一段时间,回去的时候都走到船上了,忽然想起什么事了,转身回来给李煜说:“想起了一件小事:大宋想要修编天下的地理图册,就差你们南唐这一部分了,不知道方不方便给我抄录一份?”

其实,索要南唐的舆图正是卢多逊此行的真正目的,他却要装作是一件很小的事来办,以免引起对方的警觉。

不管李煜有没有意识到此中的玄机,他没得选择,只好将舆图抄录一份双手奉上,其中南唐的山川关隘、屯戍布防标记得一清二楚。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李煜不是不知道,但他还是抱有幻想,以为凭借自己的顺从和恭敬,可以引发赵匡胤的怜悯。

可惜,政治家是没有怜悯的,赵匡胤还在埋头噼里啪啦打着小算盘。这一次,他又使出了毫无新意的一招,这个计策在历史上多次获得成功,在赵匡胤之后,也屡屡得手,主要适用对象,是那些心胸狭窄头脑昏庸的领导者。

赵匡胤努力的目标,是用尽量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先尽量剪除李煜的党羽,然后好言相劝威逼利诱,不屈不挠,就是要李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