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农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悦农门-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老爷子一听是去玩,眉头皱得更紧,急道:“你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吗?大户人家说得好听,三娘若是去了哪能会是去玩,根本就是给人家小姐当丫鬟去了。不成,我们老张家世代耕种,没有一个是给人家当奴才当丫头使的。这事儿,不中。”

    三娘听了就急了,扯着赵氏的胳膊摇晃,嘴里哼哼唧唧的。

    赵氏拍拍她的手,示意她稍安勿燥,“爹,你说的话我都明白。三娘是我身上掉下肉,我还能把她往火炕里推啊?她表姑也怕给人家当丫鬟使,特意问了县夫人的,人家说是陪读。与丫鬟不一样。表姑说府里的丫鬟月钱是五百文,咱家三娘是一两银子。这还看不出来差别吗?再者说,三娘去了县老爷家里,对二郎也有好处。听说,县老爷在京城认识好些个官府老爷,品级都不低呢。将来这两个孩子都会有大出息的……爹,你说呢?”

    张老爷子听着,渐渐地情绪平复了下来,二郎明年还要参加考试,是需要些人脉。他虽不明白官场上的弯弯绕绕,却也知道出门有人好办事。最后,他妥协道:“那……那就让三娘去?不过,话可是说在头里,咱不做那丫鬟的活计。不行,就让她回来。家里也不缺她那口饭吃。”

    赵氏痛快地应了一声,三娘去县老爷家里当陪读的事情就落了下来。

    c
第五十三章 卖不卖?
    张义勇与张大郎各处收购青梅,一文钱五斤。。

    这样低的收购价格对于村民们来说,却就像掉钱似的。毕竟山上的梅树也没有人采,现在能摘下来卖钱,只要地里没多少活计的人都一窝蜂地上山采青梅。

    收到最后,家里扩建的菜窖也不够装了,只好另挖了一处更大的。

    这天晚上,张四娘听张大郎汇报道,两处山岭的青梅都收完了,一共收了二千八百斤,加上车马费,一共花了六百文。

    元娘准备第二天一早就洗晾梅子,眼瞅着天气就凉了。担心梅子不好晾晒。

    却见张四娘一摆手,“先把我们手里剩下八百斤梅子的晾了。其他收购的不要沾水,都好好在地窖里保存着。我有别的打算。”

    八百斤梅子约能出一百六七十桶梅汤,如果周掌柜的还要,就还能供应半个月。

    “四娘,那你打算要存放多久啊,可千万别烂了。”大郎担心放得久了,梅汤做不了,收梅子的钱也赚不回来。

    四娘抚额,最近她也是累坏了。梅汤的买卖若是做一笔成一笔还好,否则出了什么纰漏,以大郎与元娘现在的兴头上,她的压力也不能小了。

    她想到曾经让她各种羡慕嫉妒恨的老板,以为他做生意很容易,只看到一笔单子就几十万利润,却没能体会到当老板其实也是个操心受累的活。尤其手下的兵还不是那么给力的时候,她叹道:“所以啊,明天又是大集,你送梅汤的时候我也去见见周掌柜的。恐怕这回我不找他,他也得找我了。”

    这话说的,周掌柜的能找她啥事呢。上次送的四十桶梅汤保质保量,周掌柜的很满意呢。

    大郎与元娘面面相觑,无一人能知她话中深意。

    忽听,啪嗒一声,外屋响起碗碎裂的声音。元娘当下就变了脸色,一把抓起簸箩里的针线板,冲到外屋,“二娘,你又偷吃梅脯!”

    几个板子下去,二娘不但不哭,反而笑嘻嘻地又去伸手往小罐里去抓,这下抓了一大把,不顾元娘的追打,飞也似的跑了。

    张四娘在屋里面听着动静,嘴角轻扬,自言自语:“梅脯也是个好东西呢。”

    第二天一早,天头不好。蒙蒙地下起了小雨,大郎这次问赵老爷租用了两辆驴车,他与张义勇各赶一辆。一车各装三十桶。又用油纸盖在车上,防止雨水落进去。

    天不好,宋氏就不舍得让四娘跟着车去,可四娘心里也急着那窖里收购来的青梅果。不把这事儿给办好了,她也睡不好觉。宋氏自知拧不过她,就给她披了蓑衣,戴了斗笠,送她出门去。

    张四娘三人冒着小雨进了镇东口,将驴车驶进得月楼的后院,就有伙计等在那里帮着卸货。

    周正闻信儿来到后院,见张四娘这次也跟着来了,就请三人进大堂喝口热茶水。因为雨天的缘故,大堂内的人并不多,可再怎么不多,也比第一次进这得月楼要有些人气。张四娘仔细听了听,不由得笑了,竟然都是冲着梅汤来的。

    周正虽一直与张义勇叔侄两人说话,可目光一直留意着将张四娘的举动,心中纳罕这小姑娘的心思如此慎密。

    不大一会儿,有掌事回报,梅汤正好六十桶,又将一碗梅汤递给周正尝了尝,这才点头退下。

    周正对张四娘一家人做事很满意,这种汤品最忌讳以次充好。难得他们一点也不做假,确实是老实厚道的人家。

    “嗯,很好。”周正点头,“我马上就让帐房把余钱给你们结了。”

    他有意无意地又瞧了瞧外面的雨,“这天你们赶回去也是遭罪,也临近晌午了,不如你们就留在这儿用午饭。”

    像是怕他们拒绝似的,又加了一句,“都是些粗茶淡饭,就不要与我客气了。”

    张四娘心中原就有些盘算,正好借驴下坡,向张义勇道:“二叔,周掌柜盛情难却,不如我们就留下?”

    虽是问话,却透着她的本意,张义勇也不愿意冒着雨回去,初秋的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寒。客气了几句,就应下了。

    这时,帐房结算了六两银子过来,张义勇满心欢喜地接过,用随身带着布皮儿将银子包了又包,裹了裹方才揣进了怀里。

    周正毕竟是生意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很是健谈,从庄稼长势至家中人口,张义勇都老实得一一作答,张大郎被四娘在桌下踢了好几脚,红着脸勉强凑上了几句应景。

    待人接物这也是项本领。这人呀就得逼,不逼不上进。

    周正将两人的小动作看在眼中,笑问四娘,“此前从未听闻有人会用梅子做汤,你这小姑娘年纪不大,是从哪里听得的?”

    张四娘心中一动,知这便是要引入正题了,笑得很天真,“是从我结义大哥那里听来的。他早年走南闯北,知道到许多大户人家都饮这个。”

    “哦?那配梅汤得用不少材料吧?”周正装作很随意的样子问道。

    大郎别的不知道,可这个他太熟悉了,张嘴就道:“那可不,糖啊……”

    四娘大声咳了一下,张义勇马上就会意了,就对大郎使眼色。大郎这时才猛然反应过来,脸一白,就低下头端起茶杯,咕噜咕噜往嘴里灌茶水。

    周正哈哈大笑,“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我酒楼里的厨娘也配了出来,只是味道上稍差些。”

    “所以,周掌柜的意思是不想再向我们进梅汤了吧?”张四娘接口道。

    周正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正色道:“是不打算进梅汤了……我想买你这梅汤的方子。你看如何?”

    果然不出所料。张四娘在心底松了一口气,“方才周掌柜的你也说了,酒楼的厨娘也配出来了梅汤。想来不久后这镇上到处都有这梅汤卖。这一点,你不是没有想过吧。可你仍然想要买我这方子,这说明了什么呢?”

    周正没想到她会反问自己,扬了扬眉毛,饶有兴趣地问:“哦?说明了什么?”

    张四娘淡淡一笑,“这酸梅汤人人都可做,可人人都做不出我这味道。这么说吧,辅料用的什么?又需要用多少量,还有这水……这些都有讲究。除了我们,无人能知。除非,有人做的梅汤的确好过我的。可人就是这么奇怪,有了新事物,都会先入为主。往后的无论再好,都会时常留恋最初的美好。”

    啪啪啪……

    周正拍起手来,赞叹道:“答得好,答得妙!那么……”他的身子微微向前倾,探问道,“这方子,你打算卖多少银子?”

    张四娘注意到他用的计量单位是银子。

    银子么?很好。

    可她面上却是波澜不惊,眼中似有光彩划过:“周掌柜的就这么肯定,我会将方子卖给你们得月楼?”

    推荐好友的新书:

    'bookid=3063138;bookname=《末世遍地虐炮灰》'作者:蔚叶

    简介:前女神手携空间和腹黑忠犬强势归来,逆袭满地炮灰!

    c
第五十四章 拍板
    周正闻言,手轻轻一抖,茶溅了桌上几点湿痕。。

    他放下茶杯,用指尖将茶痕抹去,从袖中掏出帕子擦了擦手,方道:“这不正是你所希望的吗?”

    他的语气淡淡,可除了张四娘谁还能了解他此时的懊恼。

    他订了一百桶的梅汤,除去日常供饮,他额外留出两桶,让酒楼的厨娘反复品尝,几番熬制,味道才稍有相似。这么大的利,他岂能会将肥水往外流,于是他开始派人去附近的几个村子收购青梅,然而,他终究是慢了一步。

    落在了张四娘的后面。

    这么大批量的收购,意味着什么?他从不认为张四娘此举是单纯的做梅汤,毕竟,那合约订的只有一百桶。诚如她所言,不久后大街小巷都会有梅汤卖,那么,到时缺的是什么?是青梅。

    这小姑娘很不简单,一方面用独有的方子引着他,另一方面又将所有的原料收购吊着他,他若想做这营生,这两方面就变得缺一不可了!

    明人不说暗话,再者两人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一点就透。只留着两个叔侄在猜哑迷。

    “姑娘是聪明人,想来不会让我再为你解释一遍吧。”周正见张四娘不说话,“我也不妨对姑娘直说,这方子我们得月楼要定了。价钱么,我出纹银五十两。如何?”

    张义勇叔侄两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目光双双投致到张四娘身上。

    张四娘摇头,“如今青梅在我手中,一百桶我便赚了八两银子。我若将所有的青梅都卖了,就不止这五十两了。”

    周正面色一紧,“小姑娘,你想卖,也得有人买才行。我若不买,你这八两银子都赚不到。”

    张四娘嘴角含笑,不慌不忙道:“怎么这小屯镇上就你这么一家酒楼吗?据我所知,知味居也想进我们这梅汤的,而且价钱也不低。”

    大郎眨眨眼睛,回想了半天,也没想起知味居的人找过他们。他扭头去看张义勇,见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张四娘的身上,若有所思的模样,大郎不敢出声,拿起茶杯又灌起茶水来。

    周正终于不淡定了,知味居是他最大的对头,如果他们一旦拿了这梅汤的方子,那么他的得月楼,还有转圜的余地吗?

    “这样,我再加十两银子。一共六十两买你的方子。你手里的青梅,我另外算银子给你。这笔买卖不算亏了,小姑娘,你可不要太贪心了。”

    张四娘佯装无奈,“不是我贪心,是周掌柜的太精。算了,我们庄户人家总是算计不过你们的。这方子我卖了。至于青梅的价钱,一文钱四斤,我家里一共二千八百斤。对了,我还能做出一百五十桶梅汤,你们得月楼还要吗?”

    一文钱四斤?周正的心里直抽抽,明明是一文钱五斤收购的,卖给他却是四斤。他有心再与她讲讲价,但后一想这丫头的伶牙俐齿,就不想于多与她费唇舌。不过是多花了一百多文的钱,他还出得起。

    “好,那一百五十桶的梅汤,你做好,我也要了。”周正对账房递了一个眼色,很快,帐房报了一个数目出来,“一共是七十二两银子七百文钱。”

    张四娘很“大度”地说道,“周掌柜的算好就是,我信得过你。”

    周正当下就与她结了银钱,定好明天雨一停就去她家里拉青梅。待那一百五十桶梅汤做好后,再由大郎给送过来。张义勇很激动,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多的银子,嗑嗑吧吧地报了家里的住处。

    几人商谈完毕,就有人送上饭菜来。这时的气氛已不再剑拔弩张,竟是十分融洽。

    临走时,张四娘将一个装了梅脯的荷包送给周正,“周掌柜的,家里做的,味道还可以。”

    周正点头称谢,望着三人赶着驴车离去的背影,一时感慨万千。这张家的小姑娘好生了得,若不是身为女儿身,若不是她眼盲,长大后必是一个人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