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鼓掌-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主席轻轻嗅了嗅,道:“把古董喝了,岂不可惜?”
  “再好的茶也是给人喝的。两位领导能赏光,这茶膏我还敢留吗?”
  茶小姐开始操作。她动作娴熟,从温壶涤具、切茶投茶、润茶冲茶,分茶到杯,每一环都有条不紊,文雅娴静。
  三个人端起茶杯。程海岩品了第一口茶。茶味很厚,舌尖有一种涩涩的感觉。
  “不错!”韩主席盯着那杯赭色的茶汤说,“不愧是越陈越有滋味啊。你说呢,海岩?”
  程海岩放下茶杯,眼睛却不自觉地投到对面的国画上,“我对普洱茶没有研究。不过,从老朱摆的这个阵势看,这茶肯定不一般。从报纸上知道,普洱茶的价格已高得离谱了。这百年的茶膏恐怕是茶中极品了。”
  “不愧是搞纪检监察的,什么也瞒不过程书记的眼睛。这样的茶膏现在是有价无市,就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朱雨祥有点洋洋得意。
  “多谢了,朱胖子。有好东西还不忘我这个退休的人。”
  “哪里。韩主席在位时对我的关照,我没齿难忘。善有善报,喝点茶还不是应该的吗?”朱雨祥很会说话。
  “是呀!我在位时尽管脾气不好,但都是对事不对人。对干部我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看程海岩一直眼不离对面的国画,韩主席也草草地睃了一眼。接着,他问朱雨祥:“那是谁的画?”
  朱雨祥头也没转,很自豪地说:“又是古董,清朝的《秋夜读书图》。”
  “清朝?”韩主席笑了笑,“怕是赝品吧?清朝的画会挂在这里?” txt小说上传分享

鼓掌 第一章(7)
朱雨祥说:“鉴定过的,肯定是真迹。”
  程海岩收回目光,骨瓷茶杯上那个耳朵般的把柄,像个大大的问号在提醒他。他捏住这问号,端起杯,把杯子置于鼻下仔细地闻了闻,放下,又抬头欣赏起对面的《秋夜读书图》。
  程海岩总觉得,这《秋夜读书图》在哪儿见过,画中那棵焦墨老树有点似曾相识,可又一时想不起来。画轴已经很旧了,装裱的锦缎都飞了毛边。画用玻璃镜框罩着,给人一种很珍贵的感觉。
  “那画的是棵什么树呢?”程海岩问韩主席。
  韩主席凑过脸去看了看,摇摇头,道:“说不好,乍看像楸子,再看又像柿子树。”
  “对了,说到柿子树,我倒想起一件事来。”韩主席突然来了兴致,说,“去年冬天,我到韩国的时候,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
  程海岩和朱雨祥都放下茶杯。韩主席的故事他们不能不洗耳恭听。
  “在一个农庄,我们发现,柿子树上有些柿子还没摘呢。那柿子红红的,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上,成了农庄的一道风景。有人问导游,这么好的柿子为什么不摘?这样留在树上不是可惜了吗?导游的回答让所有人沉默了。原来,柿子是果农留给喜鹊吃的。导游给大家讲了事情的原由。过去,柿子林中生活着许多喜鹊。一年秋天,柿子丰收,果农们采净了所有柿子。恰巧那年冬天雪非常大,栖息的喜鹊寻不到食物,都饿死了。结果,第二年,柿子林遭受了罕见的虫灾,果农损失惨重。于是,果农们又引进喜鹊。每年秋收后,都要在树上留一些柿子给喜鹊作过冬的食物。柿子林才又恢复了元气。”
  “看来,人们不能竭泽而鱼。这和我们涵养税源是一个道理。”朱雨祥很有感慨。
  程海岩点点头:“大自然是有机的整体,相克相生。”
  “有道理。”韩主席端起茶杯,眯着眼睛,若有所思地说:“就说这普洱茶膏吧。一百年前生产的时候,可能一斤也就几两纹银。但买的人没把它都喝光,留了一些压箱底。这一压,贡献就大了。不值钱的茶饼成了价值连城的古董。我们今天能品尝到这么好的普洱茶,难道不该感谢当年杯下留茶的人吗?柿子喂喜鹊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能做到极致,给别人留有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天地。”
  程海岩一边听韩主席讲话,一边又把目光投到对面的古画上。他怎么看这《秋夜读书图》都有些矛盾。画面上的大树枝桠交错,却难见到树叶。画的名字是秋夜,可从画面上看到的树又像冬天。清代的乡间,冬天才糊窗纸。大冬天开着窗户读书?在树叶落尽的深秋,如果读书人开着窗子读书,脑子就要读出毛病了。
  茶小姐又续了一次茶,然后向大家建议,说这里有免费弹奏琵琶的,是否想听?
  朱雨祥和程海岩把目光都投向了韩主席。韩主席笑了笑,说:“我不是白居易,作不了《琵琶行》。海岩知道,我在学校是教政治的。弹琵琶这样雅致的事,还是海岩能欣赏。”
  程海岩见韩主席这么说,就点了点头,说:“那好,我们也别光喝茶,就听一曲琵琶吧。反正是免费的,增加不了朱局长的成本。”
  朱雨祥说:“哪里哪里,我能买得起马,就能备得起鞍。我一块普洱茶,听一个月琵琶用不了……”
  韩主席打断他的话道:“别吹牛了,快让小姐去请人弹琵琶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鼓掌 第一章(8)
茶小姐起身出去,领来一个个子高挑、挽着长发的姑娘。姑娘身穿绛紫色旗袍,怀抱一把琵琶,表情严肃,不颦不笑,雅致地向大家颌首之后,欠身坐在靠近古画的一把木椅上。
  茶小姐把曲目单递给朱雨祥。朱雨祥瞪了小姐一眼,说:“真不知大小!领导在这里哪能轮到我点曲?”说完,双手把曲目单递给了韩主席。
  韩主席接过单子,翻了两下,又递给程海岩,“还是你来吧!我对古乐知之甚少,就知道有个《高山流水》。还是古琴曲,琵琶不能弹。”
  程海岩接过单子,看也没看,说:“弹一曲《十面埋伏》吧。”
  程海岩喜欢听音乐,国内外名曲的CD收藏了不少。这么近距离地听《十面埋伏》还是第一次。琵琶小姐的弹奏技艺很娴熟,在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个环节上,把握得恰到好处。程海岩和韩主席都被她的弹奏吸引了,忘了喝那名贵的普洱。当乐曲进行到第二部分时,程海岩感到心率有了变化。从埋伏的低潮开始,经过鸡鸣山小战的铺垫,在九里山大战上,演奏步入高潮。小姐的弹奏如同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把怀中的琵琶拨得死去活来。程海岩很惊诧,这么个文静的女孩子,能把琵琶弹得如此铿锵,简直就是胸中百万神兵的穆桂英了。
  当演奏进行到项王败阵、乌江自刎的时候,程海岩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他闭上眼睛,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惆怅和伤感之中。恍惚间,他想到了泪沾青衫的白居易,想到了白居易笔下黄芦苦竹、鸥鸦嘈杂的湓江。音乐停止的时候,他睁开眼睛,感到两颊点点凉意,轻轻一拭,竟是难得一见的眼泪。
  好在韩主席和朱雨祥不曾发现。倒是琵琶小姐似乎觉出来了,欠起身,微微鞠了一躬。
  “古代的《十面埋伏》好像不是这么结束的吧?”程海岩问。
  一直没说话的琵琶小姐点点头,微微笑了一下。
  “好像还应该有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和得胜回营三段。”程海岩说。
  “如果您想听,我可以把它弹完。”琵琶小姐眼睛亮亮地望着他说。她的普通话听起来绵绵的,像是吴侬软语,如同带着羽毛一样。
  程海岩看看表,摆了摆手,“太晚了!还是改日再听吧!”
  离开山庄别墅时,朱雨祥递过两张健身卡,说:“领导要注意健康问题,累了就到这里来打打球,游游泳,放松一下。”
  韩主席接过健身卡,很严肃地问:“这里没有不健康的东西吧?”
  朱雨祥道:“这是作家办的会所,雅着呢!黄赌毒那一套跟这里不搭界。”
  “要是这样,我和程书记就笑纳了。”韩主席没等程海岩说话,便做出了决定。
  这是一张很精致的金卡,VIP字样耀眼夺目。卡上只是标了些免费运动的项目。程海岩没说什么,随手放到了衬衣兜里。财政局长的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不来消费就是了。这个时候要是拒收,等于当众扒了韩主席的裤子。
  回来的路上,韩主席提到了浑江市上下都十分关注的事情。换届在即,现任市长要退,能接替的人选范围很小。程海岩也是人选之一,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程海岩笑了笑,道:“那是组织上的事,自己怎么去把握?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道理是这样。可是,现在选择干部越来越重视民意了。人心向背是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纪委书记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具体案件中,处理标准上你低一点,在干部中你威信就会高一些。俗话说,宽以得众嘛!宽严相济,以宽为主。” 。 想看书来

鼓掌 第一章(9)
程海岩点点头,说:“宽严相济本来就是纪委工作的一条原则。”
  韩主席拍了拍他的膝盖,道:“你是我学生中发展最好的一个。我对你抱很大希望。”
  “我会努力的。”程海岩看着车窗外的夜色,一盏盏路灯迅速向后退去。他突然很想听琵琶小姐没有弹完的那三段曲子。对于《十面埋伏》,为什么要处理成如此悲壮的结局呢?
  接到苏梅的电话,程海岩还没起床。妻子去法国进修后,他就有了周日睡懒觉的习惯。周六上午要游泳,不能恋床。到了周日,他索性关掉手机,睡个死去活来。昨夜喝了太多的茶,直到凌晨,他还没有睡意。一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那幅《秋夜读书图》。实在睡不着,就给妻子挂了个电话。
  中国的夜半时分,欧洲的日头正毒着呢。妻子接到电话,声音有些变调,说奇怪了,今天一个脸上有疤的法国商人到她进修的大学来找她,说国内的一个朋友托他送些生活费来。老天爷,一出手就是三万欧元!我说不要。他放下钱就走,连个名字都没留。程海岩一听,知道这钱是无法退了,便告诉她说,这来路不明的钱,一分也不要花。妻子说,我知道不能花,可这么多钱放我这里,我天天担惊受怕呀。程海岩想了想,那你就存到信用卡上吧,我在国内做好登记。妻子几乎要哭了,说你在国内当包公,我在国外快要当人质了。程海岩心里不禁有点酸,就安慰了妻子几句,说有我这个黑脸包公,谁敢动你一根指头?话是这么说,可他心里也没有底。这钱是谁送的呢?
  苏梅的声音一改电视里主持新闻节目的正统,纯而又纯的京腔像一股清泉,从耳鼓一直流进心里,让他惬意爽朗。她提醒程海岩,不要忘了晚上约定的事,地点是她法国同学的别墅,洞庭街5号。苏梅最后还说,她的同学法国鹅肝做得特棒。放下电话,他昏沉沉的头有点清醒,洞庭街5号?那不是外商居住区吗?吃饭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又一想,苏梅的安排大概是考虑了他的身份。试想,去哪一家饭店,他和苏梅的晚宴会不被人知?
  起床后,他给李子和打了个电话,让他在案件检查室的账上记上这么一笔:法国,陌生人强行留下三万欧元。原因不明,做交公处理。李子和说,这钱是不是牛昕送的?这小子够厉害,把网都织到国外去了。现在还不能肯定是牛昕。他说,这事不好查,先登记上吧。注意保密就是了。
  洞庭街是一条临山的僻静街道,远离闹市。街两旁都是矮层别墅。居住者大都是有私家车的外商和在外企工作的白领。由于居民少,这里不通公共汽车。行道上高大的法国梧桐以及大量的闲置别墅,给这条街道营造出少有的静谧。
  程海岩的奥迪车在街上转了个来回,才找到洞庭街5号的位置。这是一处日式风格的别墅,很像昨晚喝茶的那个山庄。与山庄不同的是,别墅的院子。院子很阔,栽满了一株株枫树。深秋季节,满院的枫树犹如燃烧的大火,缭绕着这仿木刻楞的日式建筑。
  别墅的院门在奥迪车靠近时自动打开了。驶进院子,程海岩顿时眼前一亮。别墅古铜色的门前,苏梅像宾馆的迎宾小姐一样等候在那里。让他惊讶的是,苏梅竟穿了一身有着淡雅樱花图案的浅色套裙。在色调古朴的建筑与枫叶火热的氛围中,苏梅的这身套裙恰到好处地成了院子里的诗眼。程海岩感到,呼吸不那么均匀了。遇事一向从容的他这是怎么了?熄灭马达的同时,他这样问自己。樱花简直成了他敏感神经上的开关,只要稍稍触动,内心就会泛起层层涟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鼓掌 第一章(10)
“谢谢程书记赏光。”苏梅迎过来,很礼貌地低了一下头,和他握手。
  程海岩不想在院子里过多寒暄。他此行一直有些忐忑,像苏梅这样的名女人,社会关系不会简单。如果把名女人比喻成一棵向日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