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医泡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医泡段-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你让敏之在小义学里教的就是这些?”李治静静的听完,转头看着段断,他以为段断他们更和他们不一样,会觉得这些孩子更应该受到更好教育。

“我和依依觉得,一口吃了不了个胖子。基本上,现在我庄子里的庄户们全都认识字了,我说的是全部。义学并不止是让孩子们学会认字,而是让他们知道,其实读书一点也不神圣,那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于是孩子们在学校里认了字,回家教给父母,他们现在也许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慢慢的他们会知道,当出去了,他们认识路牌,他们能看得懂餐牌,再有人给他们看契约时,他们会知道那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在欺骗他们。走到城门口,皇家的招示都能看得明白时,对大唐,对他们来说何尝不是幸事。”

段断很严肃,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救世主的潜质,他相信国际歌里有一句话很对,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这个世界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他和唐依也谈过这件事,他们的看法出奇的一致。帮助佃农村对他们来说是还人情,他们永远记得,在他们最困难时,是佃农村的老少爷们把他们仅有的分给了他们,所以无论他们怎么做,他们都觉得是应该的。

庄户们又不同了,他们其实对庄户们还不如对佃农村的人亲近,他们只知道,如果想让人更老实的听话,就得让他们知道,谁能让他们吃饱饭。

他们也不认为教他们识字就真的会让他们有自主的精神,而是他和唐依都是怕麻烦的,当一些事情要推行下去时,是拿个锣出去敲,还得一家家的解释。还是让总管写个大告示,让人自己看去简单是不言而喻的事,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们庄子里的政策推行度非常之好。

“你想告诉朕,其实这种扫盲班并不要朝庭出钱,每位家主都能做到,也花不了多少钱,但好处却很多。”李治是很聪明的人,马上想到更多。

“所以说了,您是政治家,我是科学家了,我和依依是怕麻烦,花点小钱请个识字的就能解决问题,再好点的家主出点笔墨纸砚就成了,而您真的想多了。”

段断很郁闷了,对他们来说明明很简单的事怎么到了这位的口中有了这么深远的意义?不过李治却让他明白,李治看到了扫盲班更大的好处就是,朝庭不用拿出一分钱,而且推广是很容易的事了。

“不想干不是怕因为没有功劳可拿?”李治笑了,低头想想,他有点好奇段断是不是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无欲无求了。

“不是,其实如果这件事您十年后跟我说,我会很高兴的接下来。当然我说的十年后,是您在贵族之中全面的推行扫盲班的十年之后。建立系统的教育制度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除了经济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大部分的民众认识到上学的必须性。”段断还真没想过什么功劳的问题,他能不惹事就很好了,还想立功,他又不傻。

李治轻轻的敲敲的自己的脑袋,他有点明白段断的意思了,其实段断跟他说了半天是想说,现在除了没钱之外,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还把读书进学当成一个进阶的路径,而不是必须的生存技能,至少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点。

他想的是如果更多的人像段断一样能帮他做事,那么大唐会是一个什么景象,却不是像段断和唐依想的,识字、算术、知律法,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点也不神圣。

李治怀抱着满腹的心事回宫了,而武MM也一脸晦暗,李治以为她也是因为被唐依拒绝,正想安慰她,结果武MM却直接指指她的花园。

李治进来时还真不注意,他还想着把段断跟他说的那些跟武MM讨论一下的,结果现在回头看看,李治的脸也黑了,他的花团锦簇啊,早上离开时还是啊,现在怎么成这样了?

武MM的花玩此时就像秋风扫过一样,所有的花全都不见了,而那些嫩绿的小叶子都像被狗啃了一样。地上已经扫得很干净了,但是看着那光光的枝干,李治心里嗖嗖的直冒凉气。

“谁干的?”李治真是吐血啊。

本来他对这些也不是很在意的,不过武MM进宫之后,她很少出自己的宫殿,就喜欢在这些花花草草的,李治很喜欢她对自己的定位,自然也不会吝啬,有什么好花好草的就让人送来。在这么纵容之下,武MM的寝宫花园已经是宫中最美的一个了,现在他每天最爱来逛逛,松驰一下神经,结果现在怎么成这样了?

“颖儿我和依依说话,他就在花园里晒太阳,等我们说完了,花园也就成这样了。”武MM说时脸部的肌肉还直抽抽。

武MM和唐依本来边说边看看那个小胖子的,不过后来说深了,俩人都没空管小胖子了,再说两人也没想到小胖子的胆子已经超过了他的体重,当然也是他也不知道胆子是啥。

等他们谈完了,想起小胖子了,结果看看她的花园,武MM都要站不住了,而大丫已经先泪流满面了,她的表情已经告诉大家,她真的没办法,小胖子摘完一朵,就指下一朵,不推就郁闷,大丫倒是回头看过武MM和唐依的,结果他们都不睬这边,于是只能轻轻的推一下,于是这么蚕食之下,武MM的花园就成这样了,小胖子还挺高兴,对着武MM和唐依直招手,小手黑黑的。

武MM能说啥?只能先让大丫起来,摘都摘了,能怎么办?让人打水给小胖子洗手,那无齿之徒,还对武MM笑得挺高兴,边笑还边流口水,武MM真是哭笑不得,唐依真是无地自容。只能哭丧着脸一个劲的给武MM道歉。

唐依能说啥?打,他才多大啊,打完了他知道个屁啊。可是看武MM的脸,她也知道这回很麻烦。

李治听武MM那欲哭无泪的表述之后,李治同学也无语了,他能去派人打那个半岁的小胖子吗?不能,连骂都会让人觉得皇家太小器了,李治和武MM都郁闷的发现,他们只能看着花园被摘光。

正文第一四二章两对夫妇

第一四二章两对夫妇

建立学校系统的事注定要不了了之,因为唐依也跟武MM说了相近的理由,但唐依没有段断说得那么直白,当然她也没提出用扫盲班来代替学校的做法,她只不过把学校系统的不可能现在建立的几个方面提出,比如金钱,比如课本,比如师资,由此也看出这两夫妇在个性上的不同,但也充分的说明了他们的互补性。

比如唐依告诉武MM,建立学校首先就是钱,开门七件事,而这七件事全是要用钱的,实行学校系统,让小孩子要去上学,就得让家长同意,家长如何同意,就是让孩子免费入学,免费还不行,最好提供一顿午餐,如果只建立一两所还成,如果全国性的推广,朝庭有这么多钱支出吗?

第二就是课本,现在的书籍这么贵,怎么让每个孩子都有拥有一本?并且唐依举出实例,他们的扫盲班里只有先生有课本,每天教的,每天让孩子们自己抄回去,顺便加深记忆了。如果是正规的学校,那么请问,你们打算如何解决课本的问题?

武MM是知道课本的事的,因为敏之不止一次的向唐依和段断要求增加课本,都被无情的驳回,于是敏之让母亲告诉武MM,让武MM去劝说唐依他们,武Mm根本就没告诉唐依,直接让姐姐领着敏之去书店,有本事把自己卖了,不然别乱嚷嚷。敏之计算之后,于是老实了。所以唐依一说这个,武MM马上就明白了。

第三就是师资了,建立正规的学校,先生上哪找去?就算把段断和自己都加上了,也就两个人,最多管理两个学校,管理不代表能兼课,然后还是得减去很多课程,那么又有什么意义?要知道现在的私塾讲的就那么几本书,一个先生就够用了,但是如果想像李治所希望的那样建立他们那样的小学,那么就得增加各种不同的课程,那么你告诉我,我上哪去找各科的老师回来?

武MM非常明白唐依的想法了,而且对她来说,唐依的解释非常之好,应付李治是足够了,反正她也不打算让段断和唐依做这么没有建设性的工作,主要是太没功劳可言了,不符合她的既得利益。

武MM也看出来了,段断虽然不在朝,但正因为这样,他反而更得李治的信任,他说的反而更能让李治听得进去,如果真的让他去做办学那种琐碎的事,自然见李治的机会就少了,见得少了,谈什么影响与信任?所以她十分详尽的把唐依的解释转述给李治听,让这位大佬明白,不是有一腔热血就能办成所有事的。

李治听了武MM的话一边点头,一边顺便把段断的想法一说,段断对不可能这方面说得少,对他来说,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只是泛泛一谈,他最多说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这是李治最为赞赏段断的地方。说完了,还不经意的夸了夸,表示出对这两人的赞赏之意。

“这两人倒有些像当年的房谋杜断。”武MM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啊,看李治说笑,自然也要上前凑趣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李治夸的是唐依夫妇,换个人,她可能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哈哈是啊,依依心思细密,清扬才思敏捷,夫唱妇随难怪两人把对方都吃得死死的。”李治高兴了,他也明白武MM的心思,不然也不会在武MM的面前夸了,都有相互讨好的意思在里面。

武MM想想,也莞尔一笑,她们都十分了解段断和唐依的婚姻,看着段断怕老婆,可是实质上,唐依从来就不做段断不喜欢的事,所以正如李治说的,他们其实互相把对方都吃得死死的,谁也离不开谁。

“您想接受清扬的建议吗?”武MM想想问道。

“你说呢?”李治并没有直接回答,他想听听武MM的意见,毕竟那是她在乎的人,他并不想让武MM觉得为难。

“推行不易,反而让清扬更被动。”武MM实话实说。

段断他们当时办扫盲班时,武MM还在段家的,她当时是觉得段断他们天真,做的是无聊的傻事,培养有那些有天赋的孩子成为班底她是支持的,但是用得着把庄子里每个孩子都拉出来上学吗?这是一种浪费的行为,是在做无用功。

但段断和唐依却惟一的一次没有听她的,那时唐依的解释是,反正也没多少钱,让那些调皮鬼上学了,省得在外头惹事生非。武MM也知道他们已经决定了,想想这毕竟是他们的家,也就没有更强烈的阻止。

一晃过去快两年了,今天李治却告诉自己,庄子里的每个人都识字了,这让武Mm真的吃惊了,两年的时间让四十户一百多名庄民都识字了,这是什么概念?

而段断跟李治说的,‘识字是生存手段,是必须生存技能’这个概念也让武MM很震撼,所以当时唐依也支持段断办小学堂了,因为在她看来,这是常识,而不是理念了。

武MM也是政治家,她的头脑和李治一样,他们想得更多,如果每个国民都识字,对国家的政策不用别人传述而自己能知道,理解时,那么这个国家能成什么样?

千百年来每一个帝王都在说要开启民智,可是如何开启民智谁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做法,因为在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想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谁也不可能想到把读书与认字放到一个起跑线上。

是啊,‘读书’与‘认字’是两个概念。为什么从来就没有人提出来过?武MM和李治对视无语,现在他们对能培养段断和唐依的那个‘小村子’非常之好奇。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推广又不让段断成为众矢之的才是这两位政治家所劳心的

而在段家,段家俩口子也在对口供,然后两人非常放心的松了一口气,很好,段断虽然冲动,但也没说什么错话,而唐依做得非常之好,只说困难,其它的一句不说,解决困难是领导的事,跟他们这样的升斗小民无关。

“你没说印刷术吧”段断歇了一会忙看着唐依,他注意到唐依在提出无课本时,那丝无奈。

“你会?”唐依马上提起了兴头。

“不会,我听说其实活字印刷早在汉代就有了,但是用泥做的,字绩不清,而且印不了几个字就坏了,得再做,所以大家都不采用。再说就是,现在纸张太贵,适合用来印刷的纸就更少了,所以基本上,你说书籍的短缺也就是读书只能是少数人的特权的最大原因。”

段断倒不是没想过,当初办学堂竟然没有课本,他就想着要不自己印一些?结果一打听,就算了,要请人雕版,还得去买适合用的纸张,他又不是真的有钱烧的。反正只学《千字文》还是让孩子们自己抄吧,加深记忆。

“就是啊,我们既不会印刷更不会造纸,所以你让我怎么跟武MM说可以做印刷术?不过我倒是可以提醒一下兰陵公主,让她关注一下民生问题,比如为什么书籍这么贵,找到原因,这个热心过头的公主殿下一定会去想办法的。”唐依轻轻的敲敲脑袋。

她倒真的不是因为孩子们的课本而郁闷,而是她自己每次出去买书都很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