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难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生难忘-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夜不能寐的人,黑夜太漫长;

  对疲惫不堪的人,路途真遥远;

  对不知道“道”的人,苦难如深渊。

  人们应该避免两种极端的生活,一种是奢侈糜烂,放纵无度、花天酒地、贪图享受、随心所欲的生活;一种是禁欲、忧郁、扭曲、痛苦、烦恼的生活;只有理智、节欲、努力、镇定、有序的中间道路,才是攀登“灵山”的必由之路。

  这个世界存在信仰两元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但是谁要是洞察了真实、觉证了智慧,谁就知道,既不存在“纯粹的善”,也不存在“纯粹的恶”。“善”或者“恶”是两个极端。而真理就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作为凡夫俗子,生老病死是必然的结果,只要活着,就要为改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奋斗。如果你累了,不妨采用禅定调节一下,或许有意外的收获。

  中医世家最终明白了,世界上最好的药,不是灵芝、麝香、冬虫草;不是人参、燕窝、犀牛角等稀有昂贵的药物,时间才是万能之药,心安才是神丹妙药,慈悲才是解毒神药。

  家族之船总是在时代的海洋里,伴随岁月的波涛航行,有时候一帆风顺,有时候波涛汹涌;有时暗礁重重,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候……只有依靠勤俭为船体,智慧为燃料,勇敢为舵手,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作者

  一 

  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俺九死一生地来到了人间。

  俺出生在那年的腊月,听娘说几十年都没有下这样的鹅毛大雪了,一夜之间,大地银装素裹,惟余莽莽,屋檐底的冰溜溜挂有三四尺长。因为快过年了, 街上行人很多,人们都在购买年货。俺家也忙得不亦乐乎,娘腆着大肚子在院子里打扫积雪。那个年头,孕妇一直干着活,从来不知道保养身体、保护胎儿和注意营养。就在她腆着肚子扫雪的时候,不小心被一个石头拌了一下,差点摔了跤。娘放下扫帚,搬起了石头,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一块腌大白菜用的石头。这块石头不大,有20多斤,没有菱角很圆润,颜色很特别,黑里透红,还夹带许多绿色亮点。家里都称它为丑石。

  这个丑石可有一段来历了。

  那还是娘做姑娘的时候,一次,她到山上拾柴,突然蹿来一条野狗,眼恶狠狠的盯着她。娘很害怕。那时四处无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急中生智,突然抱起身边的石头,砸到狗腿上,那狗被突然袭击,汪汪叫了几声,惊慌地跑了。一场虚惊之后,看着救命的石头,虽然很丑,但也很特别,于是娘就带回了家。姥姥看了说:“你怎么带块石头回家,俺们山里人家还缺这东西?”

  “它救了俺一命呢,娘,你看它很特别呢。”

  “哎,还真的不一样,那就留着吧,到秋天腌咸菜的时候,可以压菜缸。”姥姥不停地摸着这块丑石。

  这块丑石还有一个很奇特的作用,就是每到阴天下雨之前,全身冒汗珠,水灵灵的。家里人都视它为宝石。就这样,娘出嫁了,把这块石头也带到了婆家。

  可能是被丑石绊了一下的缘故,到夜里俺出世了。

  “嗷嗷……”娘痛苦的呻吟着。

  “挣!挣!挣!”爸爸鼓励说。

  “他爹,俺挣了。”娘痛苦地说。

  “挣,使劲挣!”

  “哎,他爹,俺使劲了。”

  “难产!”爸爸突然紧张了起来。

  母难日,孩子奔生娘奔死。在痛苦挣扎中,娘九死一生地生了俺。生下来俺就没气了,爸和接生婆忙活好一阵。太奶奶在外边冒着雪等了好久,冻的直哆嗦,焦急地问:“小子丫头?”

  “丫头。”从屋里传出爸爸低沉的声音。太奶奶一听女孩,气得把松开很久的大腰棉裤一扎就走了。嘴里还不停地咕噜着:“又是丫头片子,又是丫头片子……”

  俺出生那年是个鼠年,中国遇上了一个大饥荒。老天爷把俺带到人间,有点生不逢时。不过能够落到这个小康之家命还不错。

  “生这孩子时间长,憋坏了,没气了。”爸爸又把俺抱在炉子上烤烤,烤一会,说,“还是没有气。”娘捂着肚子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没气就扔了吧。”爸爸不忍心,又把俺的嘴给抠抠,俺长叹一口气“哇”一声哭出声来。“快,这孩子有气了。”爸爸很惊讶地说,娘顾不上肚子的疼痛,下床拿起小被子把俺包起来,心贴心地抱在怀里。哥哥和姐姐在外边早等得不耐烦了,听到了哭声,都要进来看看小妹妹,太奶奶气呼呼地说:“什么好看的,又是个丫头片子,要生个胖小子该有多好啊。”

  “俺还以为丑石能给俺带来好运,那知道又是个丫头,哎……”娘很内疚的说。

  “俺看这丫头叫丑妹吧。”爸爸没精打采地说。

  “不行,不管怎样,她也是俺闺女,这个名字太难听了,等俺闺女长大了,就会怨俺了。”娘沙哑的声音带有几分凄凉。

  “今年属鼠,就叫鼠妞吧?”爸爸有点调侃地说。

  “太难听了,你是属狗的,怎么不叫狗仔?”娘也忽悠爸一句。

  “那叫什么名字好?”

  “就叫盼盼吧。”

  “嗯,不错,那就叫盼盼。”

  爸爸忙活了俺以后,又忙去给娘做吃的。

  唉,幸亏当时爸爸没有嫌弃,把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此俺就闻着药香味,听着药杵撞击声长大。

  俺生在这个家庭很幸运。俺家四世同堂,有太奶奶,奶奶、爷爷,还有一个小姑。爷爷和爸爸是从医的,爷爷在县中医院,爸爸在县工农兵医院工作。奶奶和娘是裁缝。俺家在这县城里算是小康之家了。俺爷爷和爸医术很高,方圆几百里的人都来求医。

  俺出生地平安镇是一个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的名城,小镇不大,因是一位帝王出生地而闻名遐迩,游客不断,这里至今还有一株帝王亲手种植的古槐树,虽两千多年,几经沧桑,却根深叶茂,苍劲挺拔,绿郁葱葱。马陵山脉延伸到小镇的中心,山脉东流淌着京杭大运河,山脉西沉睡着古黄河,将小镇一分为三。一山两水更增添小镇的灵气和王者的霸气。

  俺家住在小镇最繁华的东大街,因有一条梧桐巷而更添文化底蕴。东大街因位于平安镇的城东而得名,由明万历年间的集市,逐步发展成为商业、文化中心,到清末民初时期进入鼎盛。街道路面由青石板铺设,两旁的商铺为一色清式两层小楼,颇有特色。一条小溪从马陵山顺势自北向南沿街而过,她像一个美丽绝伦的仙女在欣赏人间的美景,可能被其繁华景色所吸引,也可能是游玩累了,便在街中心的广场旁停留了下来,形成一个晶莹剔透水池,然后又缓缓的向南流去。

  东大街集钱庄、典当、槽坊、旅馆、理发、饭庄、布匹、杂货、农具、烟酒、说大鼓、唱戏、杂技等为一体,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货物山积,繁华一时。这条街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苏州的观前街,徐州的淮海路。街中心有一个小广场,是开大会的场所,县里的表彰会、动员会、批斗会、宣判会和放露天电影等也都在这里。到了晚上,只有这条街灯火辉煌,好多大人小孩都在广场散步、玩耍、逗乐,聊天,可是奶奶和娘从没有时间逛街休闲。

  俺家的那条梧桐巷子因有一株古梧桐树而得名,传说梧桐树下埋有一个帝王的衣胞,虽历尽沧桑,仍枝繁叶茂。巷内还有一座乌骓石马和石头马槽,传说有2000多年的历史,更显巷子的悠久和神奇。梧桐巷不大,有3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做生意,其中裁缝铺子就有三家。一家门前的招牌是:新宿县服装中心;另一家裁缝铺门前写的是:苏北服装总店;俺家的裁缝铺什么招牌也没有,其实和另外两家差不多大小。爸爸知道了,说,没有招牌会影响生意,干脆我来写一个,这样客人好找。于是他想了一会儿,写的是:本街最好的裁缝。

  出乎意料,这招牌竟然招来了很多生客。

  奶奶虽然没有《皇帝的新装》里的裁缝有心机,但做缝纫也有一套绝活,无论顾客身材高矮胖瘦,她缝制的衣服都很合身,当地的官员都喜欢找她做衣服。娘感到奇怪,一天她悄悄地问奶奶有什么诀窍。奶奶说旧式士人混江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如今给当官做衣服,先不忙量尺寸,而是先要观察清楚官员的基本年龄和神情,凡是初任的高官,意高气盛,走起路来总是挺胸昂首,因此衣服应是前长后短;如果任职稍久,在官场久经磨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傲气了,体态含胸拔背,上衣应该前后一般长;如果是年龄偏大,在职久而未提,菱角也都消磨得差不多了,则内心谨慎,表情也比较谦虚的,这样的官,往往身体微俯,上衣就应该是前短后长。娘听后恍然大悟:衣裳显示人品,体态泄露心态。原来不管城府多么深,资历多么长的官员,其内心终难遮掩。尽管他们有时沉默不语,但他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他们过去的经历。

  生女孩是没有什么功劳的,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这是做女人的一大悲哀。娘生俺还没有满月就出来干活了。虽然痛苦着,却很忙活。家里的活很多,那时做缝纫的太少了,每天做不完的衣服,案子上的布,堆得老高,白天做一天,晚上还要做到半夜。那时做一条裤子只收四五毛手工钱,奶奶一天到晚地做活很少说话。娘又是这样人,人家都说娶媳妇随婆婆,这句话千真万确。俺常生病,可是娘只有在喂奶的时候才能休息一会,照顾俺一下,时间稍长奶奶就说耽误做活了。娘是慢性子人,听奶奶说句话,就将俺连忙往案子上一放,赶紧做活。所以俺们家的孩子都是在案子上长大的,从没有人抱过。

  听娘说哥哥七八岁时,太奶奶还背着他出去玩,认识她的人就问:“又背重孙出来玩啦。”

  “哎。”

  “你老今年高寿?”

  “70多啦。”

  “看来你能抱上重重孙子喽。”

  “那是,那是,哈,哈哈……”太奶奶笑的是那样的甜蜜。娘看到这一幕,心里也像吃蜜似的甜。


大概是清朝康熙年间,俺的祖上出了一个秀才,俺爷爷也说不清是第几代了,这里俺姑且称为老祖宗吧。老祖宗是一个很有才气的秀才,可是次次乡试就是不第。好在老祖宗没有灰心丧气,有试必考。一次参加乡试,在回家的路上,饥饿难耐,实在走不动了,就躺在路边草地上歇着。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颤巍巍地走来,原来这位老人迷路了。秀才询问了老人住处,老人已是耄耋之人,听力不济,既听不清秀才的问话,也说不清楚家的住址。就在秀才搀扶着老人左右为难的时候,发现了老人腰上有个牌子,牌上刻有几行小字:管仲乡、大柳巷、小年庄、宋记。

  原来这里离泗州城不远,是管仲的家乡,年庄是年羹尧的老家,因为年羹尧被雍正帝杀了,年家近亲也被朝廷杀了不少,其余的人都背井离乡跑了,乘下跑不动的,也都改了姓。后有不少外地人住进年庄,虽然一户姓年的人家也没有了,但小年庄的名字得以保留了下来。按照老人家腰牌上的地址,秀才把他送回了家。

  老人的家人正为他的迷失而四处寻找,焦急万分,看到一个年轻人把他送到家,喜出望外。老人家热情留宿款待了秀才,第二天年轻的秀才离开时,这位老人的长子送了一本医书给他,说,这是扁鹊后人传下的《素问》,是一本专谈疑难杂症的医书,里面有很多偏方和秘方,读懂了,也好开一家医店。老人的儿子仔细地看了看秀才,说:“我看你面慈心软,眉清目秀,嘴小唇厚,说不得假话,做不出恶事,不是做官的料。仕途的路你走不通,靠手艺吃饭,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可以做个名医,养家糊口是没有心烦的。虽然你天庭不满,但是地阁方圆,前半生坎坷,后半生有福,将来必遇贵人扶持。”老人的儿子又问了秀才的生辰八字,说:“你是松柏木命,43岁遭遇披头星,87岁寿终,人丁不算兴旺,但儿孙延续,香火不绝。不过以单传为主。记住一定要读透这本书,多行善事,后福无穷”。

  秀才怀着感恩之情,带着《素问》回到了家。

  秀才从此再也不看四书五经之类,一心专研《素问》。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功夫,秀才把书看得滚瓜烂熟,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于是他开了药铺——“仙草堂”,按照书中的秘方还真的治好了几个病人。久而久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